我們常犯的兩大溝通錯誤

情感 安羽心理 安羽心理 2017-08-28

我們常犯的兩大溝通錯誤

文/安羽心理

自衛絕對是辯論裡面最容易犯的錯。

也許人類天生就很喜歡為自己辯解,比如有人說你小氣,你的反應首先會是辯論說,我哪裡小氣了,什麼什麼時候,我給你買了什麼,我給你做了什麼,我幫了你什麼等等。即便有些人面對一些評論不做語言上的反駁的時候,內心也是在為自己辯論的。

但問題是,在溝通中,你一旦接了對方的招,針對對方的指責或者評論開始為自己辯護時,你就已經輸了,對方挖了一個大坑,你考都不考慮就直接往裡跳了進去,還覺得自己特別豪氣。事實上如果你為自己辯護,你相當於承認了對方的指責,如此一來,你就把自己逼進了死衚衕裡,後無退路。

人們本能的為自己辯護,也有很多前輩教我們要為自己辯護。但如果你有覺察,你會發現,當你為自己或者你看著別人為自己辯護的時候,都挺內疚的,而且情緒越來越激動的,很快就會變成對方脣槍舌戰的靶心。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接受對方的話並且以此為前提做爭辯

這個絕對也是人們在溝通中容易掉入的大坑,關鍵是有時候我們還覺得對方是在關心我們,至少他們是有注意到我們的。舉個例子,你早上上班,辦公室某個同事跟你說:“你今天氣色不太好,怎麼不好好照顧自己?”。如果你順著她的話往下說,那麼你們的談話就從“你氣色不好”開始。

你也許會回她說,“嗯,我昨天睡太晚了……”那麼對方就會說,“你幹嘛去了,工作沒幹嘛,加班啊。”看到沒有,你這麼就被繞進去了,不得不開始為自己辯護了。而接下來無論你怎麼解釋,說你為什麼照顧自己或沒好好照顧自己,你都是在為你氣色為什麼不好做爭辯,如此你不是一開始就把自己放在了不利的位置上去了嗎?

如何解決?

既然防守必敗,那麼還有兩條路,要麼以攻為守,要麼不守而守。如果你覺得對方在用問題對你進行惡意攻擊,那麼你其實可以對其問題進行反問:“你希望我怎麼回答?”、“什麼樣的回答能讓你滿意?”。反問之後,對方將產生兩種迴應。

一種情況下,對方可能會回答你說不知道。如果他這樣回答,那麼你可以回他說:“噢,你自己問我,但是你自己又不知道答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答案。既然這樣,還要問我幹嗎?你憑什麼認為,我就知道答案呢?”這樣的話,對方一般都歇菜了,也就不會再為難你了。

另一種情況,對方很可能會給你一個具體的回答。不過你已經有點得手了,因為這個時候是他在回答你的問題,是他成了被逼進死衚衕的人,他是在為自己辯護的人,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悠哉了。你可以請他解釋為什麼他的說法才是正確的,而不是你為什麼提供那個答案。

這個時候,不管是誰,不管是旁聽的還是旁觀的,都會覺得他這個人怎麼這麼刻板,這麼死不讓步,局勢就變得對你有利起來了。

所以,對方提問時,別進行自我防衛,也別針對其講話的前提進行反駁。問他為什麼相信自己做的就對,讓他自己討伐自己的觀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