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這所學校不一般'

""“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這所學校不一般

半島記者 張文豔

  

  一座刻於1934年的紀念碑,記錄了這所學校建校的初衷和4年的歷程。歷史上曾有“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之說,可見學校的名望之大,而建設者和資助者們,也竭盡全力,以一己之力為學校做出貢獻。畢竟,這所學校意義非凡。

    青島市立李村中學校舍落成紀念

  粵稽菁莪造士、棫樸作人(編者注:指培育賢才眾多),吟詠與當時,稱頌於後世。夫興學育才者,為國家儲楨幹(人才),為人民謀樂利,豈計及名哉?然實之所至,名必隨之,此非斤斤於崇德報功也,抑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以樹風聲資觀感耳。

  溯自青島設市,教育勃興,市屬鄉村小學林立,每年由高級畢業之學生無慮數百人,近處無相當之學校供其升學,遠道負笈(求學),寒畯(貧寒)又力有未逮(達到),以故地方人士有創立李村中學之建議。

  胡市長若愚、徐教育局長崇欽,亦均極端贊助,爰(於是)於十九年度(1930年)之政府預算刊入李村中學經常費七千元,就李村農林分所農場(即現在的農科院),劃地十四畝有餘,以充校址。委譚君建之任校長,負責進行。地方人士亦發起組織籌備委員會,或擔任籌款,或負責設計。

"“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這所學校不一般

半島記者 張文豔

  

  一座刻於1934年的紀念碑,記錄了這所學校建校的初衷和4年的歷程。歷史上曾有“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之說,可見學校的名望之大,而建設者和資助者們,也竭盡全力,以一己之力為學校做出貢獻。畢竟,這所學校意義非凡。

    青島市立李村中學校舍落成紀念

  粵稽菁莪造士、棫樸作人(編者注:指培育賢才眾多),吟詠與當時,稱頌於後世。夫興學育才者,為國家儲楨幹(人才),為人民謀樂利,豈計及名哉?然實之所至,名必隨之,此非斤斤於崇德報功也,抑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以樹風聲資觀感耳。

  溯自青島設市,教育勃興,市屬鄉村小學林立,每年由高級畢業之學生無慮數百人,近處無相當之學校供其升學,遠道負笈(求學),寒畯(貧寒)又力有未逮(達到),以故地方人士有創立李村中學之建議。

  胡市長若愚、徐教育局長崇欽,亦均極端贊助,爰(於是)於十九年度(1930年)之政府預算刊入李村中學經常費七千元,就李村農林分所農場(即現在的農科院),劃地十四畝有餘,以充校址。委譚君建之任校長,負責進行。地方人士亦發起組織籌備委員會,或擔任籌款,或負責設計。

“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這所學校不一般

  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李村中學乃有初步校舍之觀成。既而沈公鴻烈任市長,提倡鄉區建設,銳意辦學,任雷公法章為教育局長,設立鄉區建設辦事處,舉全市中小學罔不(無不)增廣而充實之。

  是時,初中一、二年級計有學生四班。二十一年增設鄉村師範各一班。二十二年,增初中二班,後期師範一班,於是初步校舍大感不足,乃有二次、三次之舉,先後由市政府補助建築經費二萬餘元,而地方各界雖值歷年荒旱,然上感長官施教之殷,下念子弟求學之切,亦樂於將輸,先後共募捐三萬餘元。

  歷經繼任校長趙君枚(即趙枚)、尹君鼎祚(尹鼎祚)之贊襄(贊助),委員會諸君之奔走,加之以建設辦事處郭主任之擘畫(籌劃)經營,不辭勞瘁,新校舍遂於今春獲慶完成,校基亦由農場畫地八畝以益之。於是廣廈千間,馳場百步,多士頌讀其間,眺田園之美,則起家國之思,頌賢者之書,則盡後起之責,庶幾(希望)不負官師父老艱難締造之苦心矣。爰敘其巔末(始終),勒諸貞珉(刻於石上),是以樹風聲資觀感之意云爾。

  青島市立李村師範學校籌備委員會仝(同)立

  “歷史上,青島郊區從未有過中學,適齡學生只有進老市區考學,並且不僅李村,滄口、四方、臺東也沒有市立中學,郊區學子到老市區上學只能步行,有的騎自行車,每天有兩三個小時用在路上”,青島文史專家魯海先生的話,記錄了當時郊區學子的艱辛求學之路。學生們呼聲極高,家長們翹首急盼,鄉村小學又缺少中學學歷師資,多種原因交織在一起,使得公立中學的建立迫在眉睫,也順理成章。

  於是,久旱終於盼來甘霖。1930年,在天氣微涼的季節,在碩果累累的秋日,市立李村中學正式開學!

  “學生們穿著制服上下學或者休息日在李村鎮上行走,每每受到群眾矚目。因為在當時的鄉村,出中學生實屬不易,所以農民們稱他們為‘洋學生’”,魯海先生在《李村中學》中寫道。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公立中學,不收學費,這也給了許多貧困學子深造的機會,“學生入校時交保證金5元,這個保證金是為了在哪一個學期不交講義費從中扣除,或者破壞了學校設施需要賠償的,如果以上都沒有,則保證金髮還”,而且“只交體育費1元、雜費1元、講義費1元,一共3元”。低廉的費用,便利的條件,學生每年遞增,學校也屢次擴建。

"“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這所學校不一般

半島記者 張文豔

  

  一座刻於1934年的紀念碑,記錄了這所學校建校的初衷和4年的歷程。歷史上曾有“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之說,可見學校的名望之大,而建設者和資助者們,也竭盡全力,以一己之力為學校做出貢獻。畢竟,這所學校意義非凡。

    青島市立李村中學校舍落成紀念

  粵稽菁莪造士、棫樸作人(編者注:指培育賢才眾多),吟詠與當時,稱頌於後世。夫興學育才者,為國家儲楨幹(人才),為人民謀樂利,豈計及名哉?然實之所至,名必隨之,此非斤斤於崇德報功也,抑亦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以樹風聲資觀感耳。

  溯自青島設市,教育勃興,市屬鄉村小學林立,每年由高級畢業之學生無慮數百人,近處無相當之學校供其升學,遠道負笈(求學),寒畯(貧寒)又力有未逮(達到),以故地方人士有創立李村中學之建議。

  胡市長若愚、徐教育局長崇欽,亦均極端贊助,爰(於是)於十九年度(1930年)之政府預算刊入李村中學經常費七千元,就李村農林分所農場(即現在的農科院),劃地十四畝有餘,以充校址。委譚君建之任校長,負責進行。地方人士亦發起組織籌備委員會,或擔任籌款,或負責設計。

“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這所學校不一般

  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李村中學乃有初步校舍之觀成。既而沈公鴻烈任市長,提倡鄉區建設,銳意辦學,任雷公法章為教育局長,設立鄉區建設辦事處,舉全市中小學罔不(無不)增廣而充實之。

  是時,初中一、二年級計有學生四班。二十一年增設鄉村師範各一班。二十二年,增初中二班,後期師範一班,於是初步校舍大感不足,乃有二次、三次之舉,先後由市政府補助建築經費二萬餘元,而地方各界雖值歷年荒旱,然上感長官施教之殷,下念子弟求學之切,亦樂於將輸,先後共募捐三萬餘元。

  歷經繼任校長趙君枚(即趙枚)、尹君鼎祚(尹鼎祚)之贊襄(贊助),委員會諸君之奔走,加之以建設辦事處郭主任之擘畫(籌劃)經營,不辭勞瘁,新校舍遂於今春獲慶完成,校基亦由農場畫地八畝以益之。於是廣廈千間,馳場百步,多士頌讀其間,眺田園之美,則起家國之思,頌賢者之書,則盡後起之責,庶幾(希望)不負官師父老艱難締造之苦心矣。爰敘其巔末(始終),勒諸貞珉(刻於石上),是以樹風聲資觀感之意云爾。

  青島市立李村師範學校籌備委員會仝(同)立

  “歷史上,青島郊區從未有過中學,適齡學生只有進老市區考學,並且不僅李村,滄口、四方、臺東也沒有市立中學,郊區學子到老市區上學只能步行,有的騎自行車,每天有兩三個小時用在路上”,青島文史專家魯海先生的話,記錄了當時郊區學子的艱辛求學之路。學生們呼聲極高,家長們翹首急盼,鄉村小學又缺少中學學歷師資,多種原因交織在一起,使得公立中學的建立迫在眉睫,也順理成章。

  於是,久旱終於盼來甘霖。1930年,在天氣微涼的季節,在碩果累累的秋日,市立李村中學正式開學!

  “學生們穿著制服上下學或者休息日在李村鎮上行走,每每受到群眾矚目。因為在當時的鄉村,出中學生實屬不易,所以農民們稱他們為‘洋學生’”,魯海先生在《李村中學》中寫道。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公立中學,不收學費,這也給了許多貧困學子深造的機會,“學生入校時交保證金5元,這個保證金是為了在哪一個學期不交講義費從中扣除,或者破壞了學校設施需要賠償的,如果以上都沒有,則保證金髮還”,而且“只交體育費1元、雜費1元、講義費1元,一共3元”。低廉的費用,便利的條件,學生每年遞增,學校也屢次擴建。

“南有南京曉莊師範,北有青島李村師範”,這所學校不一般

  李村中學向師範學校的過渡同樣順理成章。

  清末廢科舉,興學堂,教師隊伍空前缺乏。於是,當局決定,“自產自銷”,興辦以培育教師為主要目標的學校,而且不收學雜費,甚至免費提供食宿,這便給了處於郊區的李村學子強大的動力。1934年,青島市教育局將市立中學附設的一個師範班化歸李村中學,從此,學校有兩個師範班,成為青島師範的第一屆中師畢業生。1935年春,學校招收簡易師範班學生(全系女生),即現在所稱的中專學生,原附設的農業專修班及初中班停止招生。1936年,在青島市檔案館中的《李村中學改為李村師範並填發新校鈐》中,市立李村中學校校長沈藻翔向時任青島市教育局局長雷法章提出更名申請,得到回覆:“擬自二十五年度(1936年)起,將該校改為師範學校,以留師範為主,農科為副”。至抗日戰爭前夕,已有9個班、300餘名學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民政府撤離前,曾下令將臺柳路沿途公共設施(包括學校)縱火焚燬,青島師範也在其中,“僅存的幾間較好的房屋,復為日寇駐守,並設有司令部”。抗戰後期,青島保安隊在嶗山開設了青島市市立簡易鄉村師範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的簡師班。抗戰勝利後,該校的後師班(高中畢業)由嶗山遷入市內膠州路。

  無論學校建立的初衷,還是建立後對學生的體恤,都讓人們看到這所學校的情義所在。於是,當學校在歷經滄桑之後,青島人民尤其是郊區人民以及師生們的表現,讓今日的我們看到了昔日他們對學校真摯的感情,對青島教育的責任所在。

  泛黃的檔案,濃郁的真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