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

一、古時糧食運輸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之所以耳熟能詳,就是因為它道出了古代戰爭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即遠距離糧食運輸問題。沈括在夢溪筆談裡對該問題有詳細描述,是這樣說的:

“餘嘗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即一民夫攜帶六鬥米(75斤,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極限的重量)供應一個士兵,士兵自帶五日干糧(士兵有盔甲及武器負重,還需作戰,五日干糧已不少了,對比志願軍七日干糧,忠勇的志願軍令人欽佩),由於士兵和民夫都屬於強體力勞動者,故一人一天吃兩升米(2.5斤),六鬥米兩人可吃15天,加上士兵自帶五日口糧,共可支撐18天,考慮到返程,則前進範圍為9天路程。

“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如兩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則一次可以維持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個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後,其中一個民夫背的米已經吃光,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考慮回程時負重已大為減輕,所以八天路程給六天口糧)。以後的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能前進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後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哈哈,這個有點類似長二捆火箭,助推器燃料耗盡後丟棄,主火箭繼續前行。

“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三人餉一卒,極矣。 ”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三十一天。(三人背米一石八斗,前六天有四個人,每天吃八升米。減去一個民夫,給他四天口糧讓他返六日程。再往後的六天有三個人,每天吃六升。第十三天再減去一個民夫,給他九天口糧讓他返十二日程。最後的十八天兩個人吃,每天四升。)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可以前進十六天的路程。即:

一人一兵耗糧87.5斤,作戰半徑9天;

兩人一兵耗糧147.5斤,作戰半徑13天;

三人一兵耗糧207.5斤,作戰半徑16天。

所以說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而且糧食損耗很大,能運輸到前線囤積起來的更少,大約90%都要損耗在運輸途中。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鬥矣。”在運輸的路上,經常會有人病死,死者身上的糧食,又被分配給了其他人。故每個民夫所揹負的糧食,很可能不止六鬥,這反之又加劇了人員損耗。

“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駱駝、騾馬等大牲口,比人能揹負更多糧食。但路上未必常有水草,還得拉它們所吃的飼料。一旦水草不濟飼料,牲口病死,所負糧食還得拋棄。總的算下來,運輸效率比之人力各有千秋。

如果諸葛亮北伐出動十萬軍隊,輜重佔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七萬人,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這對蜀地來說基本已是舉國支撐,再要擴大規模就很困難了。這也說明諸葛亮選擇祁山道的原因,他意圖利用西漢水漕運運糧。他發明木牛流馬應該也就是類似獨輪手推車之類的物件,可使民夫單人運糧負重大幅增加,但對於這樣的運糧黑洞,依然是杯水車薪。

所以當時的軍事行動,無論是諸葛亮軍,還是張郃軍、馬謖軍,其短板和制約因素都是糧食。

諸葛武侯一生北伐,其主要制約因素就是糧食,如四次北伐時糧盡退兵,滷城割麥,木流牛馬,五丈原屯田等等,無不在和糧食打交道。

二、古時道路情況。

古代的道路,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水運通道。這是大宗物資主要的運輸方式,類似現在鐵路的地位。如秦時開鑿靈渠以徵嶺南,當漕運不能通達長安時則遷都洛陽乃至開封,蒙古徵南宋時先下四川再順流而下。這是摩擦力選擇的使然,水運所克服的摩擦力比滾動和滑動摩擦低得多。

"

一、古時糧食運輸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之所以耳熟能詳,就是因為它道出了古代戰爭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即遠距離糧食運輸問題。沈括在夢溪筆談裡對該問題有詳細描述,是這樣說的:

“餘嘗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即一民夫攜帶六鬥米(75斤,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極限的重量)供應一個士兵,士兵自帶五日干糧(士兵有盔甲及武器負重,還需作戰,五日干糧已不少了,對比志願軍七日干糧,忠勇的志願軍令人欽佩),由於士兵和民夫都屬於強體力勞動者,故一人一天吃兩升米(2.5斤),六鬥米兩人可吃15天,加上士兵自帶五日口糧,共可支撐18天,考慮到返程,則前進範圍為9天路程。

“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如兩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則一次可以維持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個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後,其中一個民夫背的米已經吃光,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考慮回程時負重已大為減輕,所以八天路程給六天口糧)。以後的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能前進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後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哈哈,這個有點類似長二捆火箭,助推器燃料耗盡後丟棄,主火箭繼續前行。

“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三人餉一卒,極矣。 ”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三十一天。(三人背米一石八斗,前六天有四個人,每天吃八升米。減去一個民夫,給他四天口糧讓他返六日程。再往後的六天有三個人,每天吃六升。第十三天再減去一個民夫,給他九天口糧讓他返十二日程。最後的十八天兩個人吃,每天四升。)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可以前進十六天的路程。即:

一人一兵耗糧87.5斤,作戰半徑9天;

兩人一兵耗糧147.5斤,作戰半徑13天;

三人一兵耗糧207.5斤,作戰半徑16天。

所以說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而且糧食損耗很大,能運輸到前線囤積起來的更少,大約90%都要損耗在運輸途中。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鬥矣。”在運輸的路上,經常會有人病死,死者身上的糧食,又被分配給了其他人。故每個民夫所揹負的糧食,很可能不止六鬥,這反之又加劇了人員損耗。

“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駱駝、騾馬等大牲口,比人能揹負更多糧食。但路上未必常有水草,還得拉它們所吃的飼料。一旦水草不濟飼料,牲口病死,所負糧食還得拋棄。總的算下來,運輸效率比之人力各有千秋。

如果諸葛亮北伐出動十萬軍隊,輜重佔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七萬人,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這對蜀地來說基本已是舉國支撐,再要擴大規模就很困難了。這也說明諸葛亮選擇祁山道的原因,他意圖利用西漢水漕運運糧。他發明木牛流馬應該也就是類似獨輪手推車之類的物件,可使民夫單人運糧負重大幅增加,但對於這樣的運糧黑洞,依然是杯水車薪。

所以當時的軍事行動,無論是諸葛亮軍,還是張郃軍、馬謖軍,其短板和制約因素都是糧食。

諸葛武侯一生北伐,其主要制約因素就是糧食,如四次北伐時糧盡退兵,滷城割麥,木流牛馬,五丈原屯田等等,無不在和糧食打交道。

二、古時道路情況。

古代的道路,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水運通道。這是大宗物資主要的運輸方式,類似現在鐵路的地位。如秦時開鑿靈渠以徵嶺南,當漕運不能通達長安時則遷都洛陽乃至開封,蒙古徵南宋時先下四川再順流而下。這是摩擦力選擇的使然,水運所克服的摩擦力比滾動和滑動摩擦低得多。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2、馳道。古代大車可通行的道路,因為古代道路多是沙土碾壓路面,車是木質包裹鐵皮車輪,所以使用不久就會在沙土路面上碾壓出很深的車轍印,故不同軌距的大車會給自己和他人來帶很大的不便,這也是秦統一後要求“車同軌”的原因。大車一般採用畜力拉行,載重量大,但爬坡過坎能力弱,類似於現在的載重卡車,所以對道路要求高。比如秦時馳道之秦直道就修建在子午嶺的山脊線上,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馳道不被山谷截斷。

"

一、古時糧食運輸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之所以耳熟能詳,就是因為它道出了古代戰爭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即遠距離糧食運輸問題。沈括在夢溪筆談裡對該問題有詳細描述,是這樣說的:

“餘嘗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即一民夫攜帶六鬥米(75斤,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極限的重量)供應一個士兵,士兵自帶五日干糧(士兵有盔甲及武器負重,還需作戰,五日干糧已不少了,對比志願軍七日干糧,忠勇的志願軍令人欽佩),由於士兵和民夫都屬於強體力勞動者,故一人一天吃兩升米(2.5斤),六鬥米兩人可吃15天,加上士兵自帶五日口糧,共可支撐18天,考慮到返程,則前進範圍為9天路程。

“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如兩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則一次可以維持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個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後,其中一個民夫背的米已經吃光,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考慮回程時負重已大為減輕,所以八天路程給六天口糧)。以後的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能前進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後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哈哈,這個有點類似長二捆火箭,助推器燃料耗盡後丟棄,主火箭繼續前行。

“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三人餉一卒,極矣。 ”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三十一天。(三人背米一石八斗,前六天有四個人,每天吃八升米。減去一個民夫,給他四天口糧讓他返六日程。再往後的六天有三個人,每天吃六升。第十三天再減去一個民夫,給他九天口糧讓他返十二日程。最後的十八天兩個人吃,每天四升。)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可以前進十六天的路程。即:

一人一兵耗糧87.5斤,作戰半徑9天;

兩人一兵耗糧147.5斤,作戰半徑13天;

三人一兵耗糧207.5斤,作戰半徑16天。

所以說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而且糧食損耗很大,能運輸到前線囤積起來的更少,大約90%都要損耗在運輸途中。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鬥矣。”在運輸的路上,經常會有人病死,死者身上的糧食,又被分配給了其他人。故每個民夫所揹負的糧食,很可能不止六鬥,這反之又加劇了人員損耗。

“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駱駝、騾馬等大牲口,比人能揹負更多糧食。但路上未必常有水草,還得拉它們所吃的飼料。一旦水草不濟飼料,牲口病死,所負糧食還得拋棄。總的算下來,運輸效率比之人力各有千秋。

如果諸葛亮北伐出動十萬軍隊,輜重佔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七萬人,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這對蜀地來說基本已是舉國支撐,再要擴大規模就很困難了。這也說明諸葛亮選擇祁山道的原因,他意圖利用西漢水漕運運糧。他發明木牛流馬應該也就是類似獨輪手推車之類的物件,可使民夫單人運糧負重大幅增加,但對於這樣的運糧黑洞,依然是杯水車薪。

所以當時的軍事行動,無論是諸葛亮軍,還是張郃軍、馬謖軍,其短板和制約因素都是糧食。

諸葛武侯一生北伐,其主要制約因素就是糧食,如四次北伐時糧盡退兵,滷城割麥,木流牛馬,五丈原屯田等等,無不在和糧食打交道。

二、古時道路情況。

古代的道路,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水運通道。這是大宗物資主要的運輸方式,類似現在鐵路的地位。如秦時開鑿靈渠以徵嶺南,當漕運不能通達長安時則遷都洛陽乃至開封,蒙古徵南宋時先下四川再順流而下。這是摩擦力選擇的使然,水運所克服的摩擦力比滾動和滑動摩擦低得多。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2、馳道。古代大車可通行的道路,因為古代道路多是沙土碾壓路面,車是木質包裹鐵皮車輪,所以使用不久就會在沙土路面上碾壓出很深的車轍印,故不同軌距的大車會給自己和他人來帶很大的不便,這也是秦統一後要求“車同軌”的原因。大車一般採用畜力拉行,載重量大,但爬坡過坎能力弱,類似於現在的載重卡車,所以對道路要求高。比如秦時馳道之秦直道就修建在子午嶺的山脊線上,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馳道不被山谷截斷。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3、馱道。即以畜力馱運的通道,如駝隊馬幫等,路過街子古鎮的古道應該就屬於這類道路,不光是老人言幼時見過駝隊,天水的驢友也曾撿到過馬幫遺留的馬蹄鐵。這類道路比之馳道受地形限制少一些,坡度可以更大,棧道上也可通行,但運輸量較大車道為小。

"

一、古時糧食運輸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之所以耳熟能詳,就是因為它道出了古代戰爭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即遠距離糧食運輸問題。沈括在夢溪筆談裡對該問題有詳細描述,是這樣說的:

“餘嘗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即一民夫攜帶六鬥米(75斤,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極限的重量)供應一個士兵,士兵自帶五日干糧(士兵有盔甲及武器負重,還需作戰,五日干糧已不少了,對比志願軍七日干糧,忠勇的志願軍令人欽佩),由於士兵和民夫都屬於強體力勞動者,故一人一天吃兩升米(2.5斤),六鬥米兩人可吃15天,加上士兵自帶五日口糧,共可支撐18天,考慮到返程,則前進範圍為9天路程。

“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如兩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則一次可以維持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個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後,其中一個民夫背的米已經吃光,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考慮回程時負重已大為減輕,所以八天路程給六天口糧)。以後的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能前進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後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哈哈,這個有點類似長二捆火箭,助推器燃料耗盡後丟棄,主火箭繼續前行。

“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三人餉一卒,極矣。 ”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三十一天。(三人背米一石八斗,前六天有四個人,每天吃八升米。減去一個民夫,給他四天口糧讓他返六日程。再往後的六天有三個人,每天吃六升。第十三天再減去一個民夫,給他九天口糧讓他返十二日程。最後的十八天兩個人吃,每天四升。)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可以前進十六天的路程。即:

一人一兵耗糧87.5斤,作戰半徑9天;

兩人一兵耗糧147.5斤,作戰半徑13天;

三人一兵耗糧207.5斤,作戰半徑16天。

所以說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而且糧食損耗很大,能運輸到前線囤積起來的更少,大約90%都要損耗在運輸途中。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鬥矣。”在運輸的路上,經常會有人病死,死者身上的糧食,又被分配給了其他人。故每個民夫所揹負的糧食,很可能不止六鬥,這反之又加劇了人員損耗。

“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駱駝、騾馬等大牲口,比人能揹負更多糧食。但路上未必常有水草,還得拉它們所吃的飼料。一旦水草不濟飼料,牲口病死,所負糧食還得拋棄。總的算下來,運輸效率比之人力各有千秋。

如果諸葛亮北伐出動十萬軍隊,輜重佔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七萬人,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這對蜀地來說基本已是舉國支撐,再要擴大規模就很困難了。這也說明諸葛亮選擇祁山道的原因,他意圖利用西漢水漕運運糧。他發明木牛流馬應該也就是類似獨輪手推車之類的物件,可使民夫單人運糧負重大幅增加,但對於這樣的運糧黑洞,依然是杯水車薪。

所以當時的軍事行動,無論是諸葛亮軍,還是張郃軍、馬謖軍,其短板和制約因素都是糧食。

諸葛武侯一生北伐,其主要制約因素就是糧食,如四次北伐時糧盡退兵,滷城割麥,木流牛馬,五丈原屯田等等,無不在和糧食打交道。

二、古時道路情況。

古代的道路,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水運通道。這是大宗物資主要的運輸方式,類似現在鐵路的地位。如秦時開鑿靈渠以徵嶺南,當漕運不能通達長安時則遷都洛陽乃至開封,蒙古徵南宋時先下四川再順流而下。這是摩擦力選擇的使然,水運所克服的摩擦力比滾動和滑動摩擦低得多。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2、馳道。古代大車可通行的道路,因為古代道路多是沙土碾壓路面,車是木質包裹鐵皮車輪,所以使用不久就會在沙土路面上碾壓出很深的車轍印,故不同軌距的大車會給自己和他人來帶很大的不便,這也是秦統一後要求“車同軌”的原因。大車一般採用畜力拉行,載重量大,但爬坡過坎能力弱,類似於現在的載重卡車,所以對道路要求高。比如秦時馳道之秦直道就修建在子午嶺的山脊線上,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馳道不被山谷截斷。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3、馱道。即以畜力馱運的通道,如駝隊馬幫等,路過街子古鎮的古道應該就屬於這類道路,不光是老人言幼時見過駝隊,天水的驢友也曾撿到過馬幫遺留的馬蹄鐵。這類道路比之馳道受地形限制少一些,坡度可以更大,棧道上也可通行,但運輸量較大車道為小。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4、人行道路。受地形影響最小的道路,靠人力肩挑背馱,同時運輸量也最小,《夢溪筆談》裡有關軍糧運送的計算應該就是此類運輸方式。還有更為險峻的人可通行道路,如鄧艾伐蜀時走的陰平道,“以氈自裹,推轉而下”,但基本也只能做偷襲等特殊作戰,糧草更難轉運。

"

一、古時糧食運輸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句話之所以耳熟能詳,就是因為它道出了古代戰爭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即遠距離糧食運輸問題。沈括在夢溪筆談裡對該問題有詳細描述,是這樣說的:

“餘嘗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即一民夫攜帶六鬥米(75斤,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極限的重量)供應一個士兵,士兵自帶五日干糧(士兵有盔甲及武器負重,還需作戰,五日干糧已不少了,對比志願軍七日干糧,忠勇的志願軍令人欽佩),由於士兵和民夫都屬於強體力勞動者,故一人一天吃兩升米(2.5斤),六鬥米兩人可吃15天,加上士兵自帶五日口糧,共可支撐18天,考慮到返程,則前進範圍為9天路程。

“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如兩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則一次可以維持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個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後,其中一個民夫背的米已經吃光,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考慮回程時負重已大為減輕,所以八天路程給六天口糧)。以後的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能前進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後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哈哈,這個有點類似長二捆火箭,助推器燃料耗盡後丟棄,主火箭繼續前行。

“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三人餉一卒,極矣。 ”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三十一天。(三人背米一石八斗,前六天有四個人,每天吃八升米。減去一個民夫,給他四天口糧讓他返六日程。再往後的六天有三個人,每天吃六升。第十三天再減去一個民夫,給他九天口糧讓他返十二日程。最後的十八天兩個人吃,每天四升。)如果要計回程的話,只可以前進十六天的路程。即:

一人一兵耗糧87.5斤,作戰半徑9天;

兩人一兵耗糧147.5斤,作戰半徑13天;

三人一兵耗糧207.5斤,作戰半徑16天。

所以說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而且糧食損耗很大,能運輸到前線囤積起來的更少,大約90%都要損耗在運輸途中。

“.....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鬥矣。”在運輸的路上,經常會有人病死,死者身上的糧食,又被分配給了其他人。故每個民夫所揹負的糧食,很可能不止六鬥,這反之又加劇了人員損耗。

“若以畜乘運之,則駝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遠,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所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駱駝、騾馬等大牲口,比人能揹負更多糧食。但路上未必常有水草,還得拉它們所吃的飼料。一旦水草不濟飼料,牲口病死,所負糧食還得拋棄。總的算下來,運輸效率比之人力各有千秋。

如果諸葛亮北伐出動十萬軍隊,輜重佔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七萬人,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這對蜀地來說基本已是舉國支撐,再要擴大規模就很困難了。這也說明諸葛亮選擇祁山道的原因,他意圖利用西漢水漕運運糧。他發明木牛流馬應該也就是類似獨輪手推車之類的物件,可使民夫單人運糧負重大幅增加,但對於這樣的運糧黑洞,依然是杯水車薪。

所以當時的軍事行動,無論是諸葛亮軍,還是張郃軍、馬謖軍,其短板和制約因素都是糧食。

諸葛武侯一生北伐,其主要制約因素就是糧食,如四次北伐時糧盡退兵,滷城割麥,木流牛馬,五丈原屯田等等,無不在和糧食打交道。

二、古時道路情況。

古代的道路,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水運通道。這是大宗物資主要的運輸方式,類似現在鐵路的地位。如秦時開鑿靈渠以徵嶺南,當漕運不能通達長安時則遷都洛陽乃至開封,蒙古徵南宋時先下四川再順流而下。這是摩擦力選擇的使然,水運所克服的摩擦力比滾動和滑動摩擦低得多。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2、馳道。古代大車可通行的道路,因為古代道路多是沙土碾壓路面,車是木質包裹鐵皮車輪,所以使用不久就會在沙土路面上碾壓出很深的車轍印,故不同軌距的大車會給自己和他人來帶很大的不便,這也是秦統一後要求“車同軌”的原因。大車一般採用畜力拉行,載重量大,但爬坡過坎能力弱,類似於現在的載重卡車,所以對道路要求高。比如秦時馳道之秦直道就修建在子午嶺的山脊線上,最大限度的保證了馳道不被山谷截斷。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3、馱道。即以畜力馱運的通道,如駝隊馬幫等,路過街子古鎮的古道應該就屬於這類道路,不光是老人言幼時見過駝隊,天水的驢友也曾撿到過馬幫遺留的馬蹄鐵。這類道路比之馳道受地形限制少一些,坡度可以更大,棧道上也可通行,但運輸量較大車道為小。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4、人行道路。受地形影響最小的道路,靠人力肩挑背馱,同時運輸量也最小,《夢溪筆談》裡有關軍糧運送的計算應該就是此類運輸方式。還有更為險峻的人可通行道路,如鄧艾伐蜀時走的陰平道,“以氈自裹,推轉而下”,但基本也只能做偷襲等特殊作戰,糧草更難轉運。

街亭到底在哪裡?(三)糧食和道路,相關戰爭的兩個重要問題。

以上道路的行軍速度,可參考資治通鑑唐制:陸行之程,馬日七十里,步及驢五十里,車三十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