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天氣條件未能出現好轉 油脂油料期貨站上風口

國內油脂油料期貨5月29日集體飆升,豆粕、豆一、菜粕、豆二盤中均與漲停“有緣”。分析人士表示,美豆期價近期大漲、南美大豆貼水報價上漲進一步抬升了國內進口大豆成本,農產品期貨多頭資金情緒爆發也是助推油脂油料期貨大漲的重要因素。就短期而言,若美豆產區天氣條件未能出現好轉,油脂油料期貨價格仍具上漲空間。

若天氣條件未能出現好轉 油脂油料期貨站上風口

多頭大爆發

當日油脂油料期貨表現奪目,其中豆粕、豆二期貨牢牢封住漲停,漲幅分別為3.98%、3.99%。兩者主力合約分別收報2954元/噸、3157元/噸,分別創下2018年9月17日以來新高以及2018年12月11日以來新高。菜粕、豆一期貨主力合約也一度封於漲停,不過,臨近尾盤兩者均打開漲停板,分別收報2592元/噸、3735元/噸,漲幅分別為4.81%、3.46%;豆油、棕櫚油期貨亦表現不俗,主力合約分別收漲3.08%、2.59%。

“週三豆類期貨集體大漲,一方面是受外盤美豆期價近期大漲推動,美豆期價自820美分/蒲式耳連續三個交易日大漲,最高上衝至890美分/蒲式耳以上;另一方面因南美大豆貼水報價上漲進一步抬升國內進口大豆成本,令市場對未來國內大豆供應成本存在上漲預期。”寶城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畢慧表示。

美國農業部(USDA)在每週作物生長報告中公佈稱,截至2019年5月26日當週,美國大豆種植率為29%,遜於市場預估的31%,此前一週為19%,去年同期為74%,五年均值為66%。

銀河期貨農產品事業部油脂油料研究員劉博聞表示,當前美豆、美玉米種植進度因潮溼天氣影響變得異常緩慢,為自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CBOT大豆期貨07合約目前處於典型的“天氣市”,國內豆類期貨跟隨外盤出現上漲。此外,當日農產品期貨板塊獲得資金大幅流入,蛋白粕、油脂以及雞蛋等品種均出現明顯上漲,因此多頭資金情緒爆發也是助漲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豆類期貨中,近期豆粕期貨表現最為亮眼,主力合約5月以來累計上漲14.99%。美爾雅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張賀泉表示,除了上述兩方面因素外,宏觀層面憂慮引發市場對未來供應端趨緊的擔憂也是近期豆粕期價運行重心不斷上移的因素之一。

A股方面,Wind數據顯示,5月29日大豆指數漲4.51%,在140個概念指數漲幅位居前茅。成分股方面,豐樂種業漲停,農發種業漲8.56%,北大荒漲5.51%,哈高科漲2.58%。而當日上證綜指漲幅僅為0.16%。

關注美豆產區天氣情況

從目前市場基本面情況來看,畢慧介紹稱,國外方面,美國中西部天氣模式顯示,5月最後一週,尤其是五大湖以西地區包括中西部產區的強降雨天氣將不會緩解,這意味著在2019年生長季節,許多作物將不再有種植機會,令美玉米、美豆期價近期持續累積漲幅。另外,近期南美大豆貼水報價大漲,加上近期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也使得未來船期南美巴西大豆進口完稅成本攀升。因此,即便中國將進口採購轉向南美,南美大豆到港成本也存在大幅上升預期。

國內方面,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4月累計大豆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超7%。因此,雖然六、七月份進口大豆到港量逐漸回升,但國內市場供應總體可控。需求方面,隨著終端市場備貨節奏的加快,渠道庫存和下游庫存開始累積。雖然生豬存欄量顯著下滑制約了豆粕消費增量,但隨著今年以來生豬價格不斷上漲以及養殖戶補欄積極性的增強,生豬存欄量的恢復只是時間問題。此外,在豆粕-菜粕價差收窄至歷史最低水平後,豆粕替代消費量存在增長潛力。

鑑於上述分析,畢慧認為,短期來看,豆類期價強勢拉昇行情仍將延續,但終端需求採購節奏和力度將決定期價的上行空間。同時,資金的流入也將對行情的展開產生推波助瀾的影響。

“後市豆類走勢主要取決於宏觀層面動向以及大豆產區天氣及種植情況。雖然美國政府對農戶提供種植補貼,但由於農戶大豆銷售存在很大不確定性,不排除疊加惡劣天氣因素,導致農民直接棄種的可能性。在以上因素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建議對豆粕期貨持偏強震盪思維,逢低做多。”張賀泉表示。

劉博聞則並不看好蛋白粕以及油脂期價進一步上漲空間。他認為,就蛋白粕而言,此輪價格上漲主要受美豆上漲拉動,與國內現貨供需關係不大。成本端方面,未來美豆價格走勢將受限於庫存,CBOT大豆期貨07合約將在900-920美分一線面臨上漲壓力,對應連盤豆粕期貨1909合約將在3000元/噸以上有顯著的壓力。此外,豆油、棕櫚油期價走勢受整個豆類強勢情緒影響而被動上漲,且國內外油脂仍未擺脫供應過剩局面。目前國內外油脂價格均已跌至歷史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