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滄桑話長春——長春交易所

期貨 日本 建築 投資 方誌吉林 2017-05-20

百年滄桑話長春——長春交易所

點上方藍色文字可直接關注我們

◆◆

作者 | 宋偉宏

選自《百年滄桑話長春》

——

長春交易所是進行糧食雜谷和錢鈔交易的場所,最早的長春交易所由長春商會創辦。1908年,長春公議會改為商務會,並在財神廟設交易所,進行貨幣交易。1910年,在“滿鐵附屬地”內,仿效老城內商務總會,中國商人創辦了長春商會。1912年在“滿鐵”監督下,附屬地內的長春商會開始進行期貨交易。

百年滄桑話長春——長春交易所

1916年3月,根據日本關東廳交易所令,設立長春交易所。1918年,在“附屬地”東五條通(東廣場西南角)建辦公樓,該建築由關東都督府民政部土木課設計,清水組施工,1919年竣工,投資30萬日元。該建築地上二層,

半地下一層,樓頂帶塔樓,塔樓為日本傳統的坡屋頂,外牆紅磚貼面。為長春第一座日本傳統風格與當時盛行的歐洲建築風格相融合的折中主義建築。

交易所主要業務是進行糧谷大豆、豆粕、高粱、小麥及錢鈔(金銀官貼)交易。交易日期普通為四個月,也可延期,交易日期根據貨物而不同,規定:每月15號是大豆交易日,10號是高粱交易日,1號和10號是小麥交易日,13號和28號為錢鈔交易日。並且,還需要交入場費和交易人許可費,交易人或代理人每人一年6元。交易人許可費、糧谷期貨交易人100元,錢鈔優先交易人200元,現場交易人20元。開業後,生意火爆,曾出現日交易額超出600萬元的盛況。1918年,因其貨幣交易停止,只進行糧豆交易,此後,生意日漸蕭條。

偽滿洲國成立後,交易所主要進行有價證券和特產品交易。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偽滿洲國的農產品實行特殊產品配給制,交易所的自由交易名存實亡。1941年太平洋戰爭後,交易所主要進行日本證券交易。後來,因為沒有業務交易,1942年,交易所關閉。

長春解放後,該建築曾由長春市木材公司使用,1996年作為娛樂場所,後來因一場大火將其燒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