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億港資“抄底”A股 大資金搶籌板塊曝光

期貨 投資 貴金屬 西南證券 證券之星 2017-06-17

大數據表明大資金已提前兩個月搶籌一板塊

大資金搶籌創業板ETF。種種跡象顯示,大資金已經入場抄底,那麼普通投資者能不能跟呢?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小創個股經過較長時間的下跌,部分個股的投資價值已經顯現,創業板整體估值也已經回落至歷史低位,此時抄底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他也提醒到,目前階段屬於逆市抄底,普通投資者跟風有被套的風險。

創業板的高估值備受市場質疑,不過經過近兩年的持續下跌,如今創業板的基本面已經與前期有較大不同:估值“高高在上”的神創板已然落地。在股價持續下跌以及業績回升的雙重作用下,多數個股的市盈率已然回到正常狀態。

面對漂亮50上漲不止,創業板跌跌不休,市場恐慌情緒四起。此時“別人恐懼時貪婪”的投資名言似乎又要應驗。拋開恐慌情緒,我們理性的來看看A股市場當前的估值變化。

創業板的詬病在於估值太高、上百倍市盈率隨處可見,而如今創業板的估值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創業板近兩年的市盈率變化曲線圖可以發現:創業板整體市盈率已經從2015年的近百倍的市盈率降至如今的40倍以下。

如果將時間區間拉長,我們可以發現,創業板當前的市盈率已經趨於歷史低位。自有歷史數據(2010年6月)以來,創業板整體市盈率在40倍以下的時間並不多。

自2010年6月至今,時長約為84個月,而創業板整體市盈率在40倍以下的時間僅有14個月。創業板整體市盈率最低的月份發生在2012年11月,市盈率為29.44倍。如今,創業板市盈率已經降至39.11倍,趨於歷史新低。而且,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已經連續近4個月在40倍以下。

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杰認為,相比主板來說,創業板相對PE下行較快的原因,除了創業板股價跌幅更大之外,還在於過去兩年創業板的業績增速大幅度超越主板。在股價不變的情況下,盈利增速提升會帶來PE的向下回落。而去年以來創業板一方面股價表現不如主板,另一方面盈利增速又大幅度超越主板,這就會加速創業板的相對PE回落。

西南證券則認為,不論是從基本面因素還是從技術面因素來看,龍頭白馬的行情仍將延續。從基本面來看,A股的白馬龍頭估值依然比較便宜,這是其走出結構性行情的根本性支撐。目前這個位置上,即使對標成熟市場的龍頭標的,不少白馬股的估值也依然是偏低的。

興業策略發表觀點稱,從制度和監管環境來看,“進口”(併購與再融資)與“出口”(減持)受阻,中小創迴歸基本面。從板塊持倉微觀結構看,創業整體持倉接近2014年低點,微觀結構上存在預期差和邊際改善空間。TMT四大行業的“真成長”機會在於:通信行業主要關注光纖和光纜的投資機會,電子行業關注蘋果產業鏈,計算機行業關注新疆安防,傳媒行業主要看好遊戲板塊龍頭。

歐美市場:

週四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下跌。道指跌0.07%,報21359.56點。納指跌0.47%,報6165.50點。標普跌0.22%,報2432.46點。

WTI 7月原油期貨收跌0.27美元,跌幅0.60%,報44.46美元/桶。布倫特8月原油期貨收跌0.08美元,跌幅0.17%,報46.92美元/桶。

COMEX 8月黃金期貨收跌21.30美元,跌幅1.7%,報1254.60美元/盎司,創5月24日以來收盤新低。

比特幣本週跌幅一度達到19%,最低觸及2076.16美元,恐創2015年1月份以來最大單週跌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