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市場規模逼近13萬億!一級市場火熱、二級市場卻遭遇寒冬

期貨 私募 投資 對衝基金 國際金融報 2017-06-15

私募基金總規模逼近13萬億!

6月12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5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9112家,已備案私募基金54541只,認繳規模12.79萬億,實繳規模9.22萬億,私募基金從業人員22.53萬人。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私募行業大幅擴張的同時,也呈現出了分化現象。證券私募與股權及創投私募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態勢。

私募基金市場規模逼近13萬億!一級市場火熱、二級市場卻遭遇寒冬

截至5月底,相比2016年底數據,股權及創投私募基金實繳規模已經增長了將近1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而證券私募的規模今年以來卻縮水400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股權及創投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突破1萬家,管理基金數量達到2.2萬隻,管理規模為5.6萬億元,相比去年末增長16.94%。與此同時,證券類私募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均在下滑,私募證券基金規模相比2016年底,縮水15.19%。

私募基金市場規模逼近13萬億!一級市場火熱、二級市場卻遭遇寒冬

一級市場火熱

股權、創投私募基金規模大肆擴張,當前市場上一級市場火熱程度可見一斑。截至6月13日,在基金業協會備案規模超過100億元的私募股權基金有187家,創業投資基金在10億以上有103家。

關於私募股權基金擴張原因,首先是當前的政策環境較好。“私募股權基金的擴張,跟政府政策有很大的關係,這兩年政府的很多投資項目都出來了,需要很多的創投資金去支持。”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其次,今年上半年較為寬鬆的IPO政策帶動了一級市場的火熱,為創投行業帶來了不可錯過的機遇。《國際金融報》記者通過數據發現,截至2017年6月,一共有228家境內IPO,根據清科集團旗下的私募通顯示,這些IPO企業中,超過一半的企業有VC/PE的支持。此外,IPO增量的快速擴容,一級市場的Pre-IPO被視作是“確定性更大的打新”,在國內也隨之異常火爆,估值上一度攀上20倍、甚至30倍的市盈率。

私募股權基金,又指私募股權投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E,是根據投資領域劃分的,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的是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是對未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主要是通過未來上市流通收回投資收益和成本,或者通過上市公司的收購實現退出。

“股權私募的贏利點,主要就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之間的價差,IPO火熱對一級市場的帶動作用很大。同時PE、VC對中國創新創業、中小企業上市的支持力度還是很大的,中小企業基金在產業進步、社會就業、企業融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上述人士表示。

此外,現如今新三板市場已經成為私募股權基金的重要退出渠道,截至2017年6月13日,新三板市場累計掛牌已經突破10000家,僅僅從公司數量來看,隨著新三板進入萬家時代,私募股權基金的黃金時代自然也就到來了。

二級市場“遇冷”,多頭策略難為

相比較一級市場的火熱以及股權、創業私募基金的擴張,證券私募基金的縮水和二級市場低迷有密切的聯繫。

年初至今,雖然上證指數上漲了1.61%,但是主要是大盤股、白馬股上漲帶動的指數上行,創業板指數年初至今已經下跌了8.48%,小盤股更是一路狂跌。

“進入2017年以後,漲起來的都是中盤股、大盤股,小市值的股票是非常難做的,現在的二級市場是非常不好的。”一位做量化的私募基金經理表示。

私募基金市場規模逼近13萬億!一級市場火熱、二級市場卻遭遇寒冬

▲ 創業板指數年初至今表現

該基金經理稱,當前市場的階段性低迷對證券私募基金影響很大。“今年上半年是非常難做的,我們的絕對收益是19.9%,量化的實盤業績可以排在行業的前十以內,這已經是很難得的成績,但是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市場的波動就非常大,所以趨勢策略是很難做的。”

對於證券私募基金的縮水,該基金經理表示,“就證券私募行業的表現來說,我國二級市場的投資週期一直是‘牛短熊長’,投資週期較長。現在投資二級市場的表現不太好,可能過一段時間二級市場變好了,證券私募的規模也就增加了。”

此外,在對衝基金機構來看,A股市場沒有“做空”的途徑,所以私募證券基金很難應對當前的市場環境。

“我們的一些股票資產已經撤下來了,什麼時候再放進去,這個要看市場的表現。”一位做對衝基金的私募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如果A股可以直接融券做空的話,其實行情是非常大,但是A股融券利息太高了,現在是8%以上,而且也融不到,所以沒法做空;不過用於對衝的衍生工具只有股指期貨,現在僅靠股指期貨去對衝,其實是以卵擊石,所以A股市場只能做多,但是今年股票市場做多是很難做的。”

不過,上海證大投資基金經理姜榕此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雖然指數型的投資機會很少,但是隨著板塊輪動,結構化的投資機會還是存在的,“我們今年的收益還是不錯的,比較穩定,我們沒有在中小創股票上的佈局,所以收益還是可以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