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經末梢”到交通樞紐|來自啟東的蹲點調查

沿啟東市區江海路,驅車往南,走到盡頭便到了長江邊。往東遠眺,雄偉的崇啟大橋,橫跨在長江北支寬闊的江面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啟東由交通的神經末梢,一躍融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

跨越長江夢一刻未停止

啟東,位於長江入海口北側,南依長江,東枕黃海,三面環水。曾經,這片江海平原,在享受著滔滔江水滋潤的同時,也承受著天塹阻隔,區位閉塞的痛。

“雖然啟東離上海的直線距離只有50公里,但長江阻隔使啟東成為了交通神經末梢,嚴重製約了啟東的經濟社會發展。”啟東市港口開發研究會祕書長,原啟東市大橋辦總工程師李洪斌感嘆,“長期以來,我們啟東人一刻也沒有停止編織 '跨越長江' 的夢想。”

啟東最早通往上海的輪船碼頭在三和港,當時設施十分簡陋,輪船隻能停泊在很遠的長江裡。所謂碼頭,不過是在內河邊架座木橋,先用小木船,後改用機關船,接送客人到輪船,很不方便。逢水淺而無法開進港汊時,只好將客人放在外邊沙灘上,需要走上一段沼澤地才能上岸。

落後狀況亟須改變。上世紀60年代初,在徵得長江管理局同意後,南通港務局撥款3萬元,決定建造一座新港口。1967年7月l5日,啟東港建成並首次通航。啟東市民倪建新當時在新港初中讀書,他和同學們一起騎自行車前去觀看,只見上海東方紅405號輪船彩旗披掛,停靠在啟東港新建的碼頭上。

回憶當年坐船去上海的經歷,倪建新至今十分感慨:!那時候去一次上海真不容易早晨很早從家裡出發,往往半夜兩三點鐘到上海從上海回來,就是船到了啟東港外邊,也要等幾小時,潮水上來才可以靠碼頭。

1990年,李洪斌放棄了大城市的優越環境和高等學府的優厚待遇,作為港口研究專家回到家鄉啟東。1998年,經過詳細考察和科學論證,李洪斌撰寫了1萬多字的“建設啟東大橋的設想“。此後十年,他不斷細化數據,完​​善論證材料,嘔心瀝血,四處論證,終於迎來了大橋的奠基。

從“神經末梢”到交通樞紐|來自啟東的蹲點調查

▲崇啟大橋

2011年12月24日,崇啟大橋建成通車。那一刻,一步過江的百年夢想終於從藍圖變成了現實。啟東一躍成為承啟南北,溝通東西的交通樞紐,發展空間全面拓展此後。 ,啟東加大了對接上海,融入上海的力度,滬啟兩地往來日益密切,啟東迎來了發展黃金期。

啟東市交通局局長周惠鋒告訴記者:“現在開往上海的城際客運車輛每4分鐘就有一班,每天有180多班次。”

多路交通線在此網狀連

4月25日,江蘇省政府在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並解讀了“關於加快推進全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意見”。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兼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透露,已與上海市就北沿江高鐵經崇明島中線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力爭年內開工。

就在今年1月5日,寧啟鐵路二期工程正式開通寧啟鐵路分兩期建設,一期南京至南通段通車,2016年通車;二期為南通至啟東段,途經海門,臨江,東至啟東,呂四,全線共設南通站,南通東,海門,臨江,啟東和呂四站等6個車站。正線全長102公里,設定時速為160公里,2014年底開工建設,歷時4年建成通車,改變了啟東無鐵路的歷史。

日前,備受關注的海啟高速全線轉入瀝青中面層攤鋪施工。全長127.64公里,總投資達109億元的海(安)啟(東)高速公路,是啟東境內繼寧啟高速(G40)後的又一條高速公路。目前,海啟高速(海安至啟東高速公路)已主體完工,預計9月底具備通車條件。

周惠鋒告訴記者,早在2006年,啟東啟動公路網規劃研究,構建“六縱六橫兩沿一環”的市域幹線公路網與“兩高速一通道”的通往市外公路相結合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啟東正成為南接上海,蘇南,西接南通市區,蘇北,延伸西北,東北腹地的交通樞紐節點,原先的交通末梢成了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

早在一百年前,孫中山先生就在“建國方略”中提出在呂四建立東方大港的戰略設想:“呂四港者,將夾於揚子江北端處,建立漁港也”。

上世紀90年代初,“呂泗”號漁船裝載著近百噸安康魚首次“出訪”日本,拉開了呂四港二類口岸開放的序幕。1989年10月,江蘇省政府正式批准呂四港為國家二類口岸,對中國籍遠洋船舶開放1990年,呂四港被批准開通日本,香港及國際航線,水產品可通過該口岸直接運銷國外及港臺地區; 2014年啟東港國家一類口岸開放獲國務院批覆,意味著啟東港作為國家一類口岸對外開放從夢想走進現實。


從“神經末梢”到交通樞紐|來自啟東的蹲點調查

▲呂四港區廣匯能源碼頭

呂四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沉捷介紹,呂四港擁有30公里深水岸線,是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內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目前,呂四港區航道正式通航,一個10萬噸級的LNG液化碼頭,兩個5萬噸級綜合海運碼頭投入使用;港區主體工程環抱式港池圍堤工程,防沙導流堤工程已竣工驗收,港區10萬噸級進港航道一期工程基本完工。

交通大改善帶來大發展

交通的改善,改變的不僅是交通格局,來自大上海的產業,資金,人才等不斷湧入,大橋撬起了啟東經濟的發展。

每天,啟東市農武蔬果合作社上午採摘的新鮮蔬菜,下午就到了上海市民的餐桌。合作社有195戶會員,種植5000多畝蔬菜,是啟東向上海直供無公害綠色蔬菜的重要基地,菜農陳新說:“最早走擺渡,後來走蘇通大橋,上海來回一次的運輸成本在2300元-2500元,有時更多現在走崇啟大橋運輸成本在1600元左右,降低了30%左右。”

從“神經末梢”到交通樞紐|來自啟東的蹲點調查

▲恆大海上威尼斯迎來眾多滬上客

旅遊產業同樣收穫驚喜。每逢節假日,位於圓陀角旅遊度假區的恆大海上威尼斯酒店“一房難求”。啟東擁有南黃海,東海及長江三水交匯,江蘇“第一縷曙光”,千年漁港古鎮,生態灘塗溼地等特色旅遊資源,成了上海市民短途遊的“新寵”。去年共接待遊客400多萬人次,八成以上來自上海,旅遊總收入58.96億元。

從位於浦東的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辦公室出發,1小時後,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工學部副主任兼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汪志鋒便出現在啟東高新區的博士創業園,這裡有他創辦的公司啟東威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汪志鋒告訴記者:“我從上海的家到學校上班也要1個小時,說啟東跟上海是同城效應,名副其實,當初選擇在這裡創業,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2006年,上海姚記撲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朔斌第一次踏上啟東的土地那時候交通不便,姚朔斌說:“崇啟大橋奠基還是2年後的事,記得當時是從海太汽渡走的,路上花了近4個小時“。隨著交通的不斷改善,姚記撲克在啟東的投資不斷擴大,目前,在啟東經濟開發區世紀大道北側,全球規模最大的撲克牌生產基地已落戶這裡。

從“神經末梢”到交通樞紐|來自啟東的蹲點調查

▲姚記撲克生產車間

從交通末梢到交通樞紐的飛躍,啟東已經成為大批企業追捧的經濟熱土。依託港口資源優勢和臨港產業區,漁港經濟區,新材料園區三大平臺,呂四港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裝備和港口物流產業。目前,華峰超纖,廣匯能源,大唐電廠等一批重點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全球最大的超纖材料生產基地,長三角最大的能源儲運中心和智能裝備“中國製造2025” 年標杆產業基地,千億級臨港產業將變為現實。(南通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