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想買車了?

汽車保險 經濟 基金 滴滴打車 大學 力哥說理財 2019-01-27

又到年底了,想想每到年底的時候賣車的4s店生意就特別爆,排著隊看車、排著隊買車。

不少人還會為了能儘早提車而加價,甚至給銷售“好處費”,就為了能趕在年前開上車。

為啥急在這一時呢?

很簡單,很多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也就只有過年這段時間能跟親朋好友們聚一聚,所以賣車的就會抓住這個機會進行“引導”:

為什麼我不想買車了?

簡單來說就是要趁著過年買輛車開回去顯擺顯擺,不然人家都不知道你腰包多鼓、賺了多少錢。

說實話,小寶作為一個雄性個體,跟很多小男孩一樣,從小也喜歡帶輪子的東西。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吵著學自行車,一直到了上大學的時候才算實現了自己的一個小願望,有了輛自己的車。(兩個輪兒的)

當時就靠著平時幹兼職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兩千塊錢買了輛二手摩托車。(跟地鐵口的摩的一樣)

為什麼我不想買車了?

可咱作為一個臭美青年,肯定不能接受這個樣式的車啊。後來又在網上淘了些零件,慢慢改裝外觀。

由於手上錢不多,零件快遞發過來也慢,將近改了一個月,最後才變成了這種復古樣式,一躍成為校道上最靚的仔~

為什麼我不想買車了?

(是小寶本人沒錯,追風少年)

大概騎了一年多吧,禁摩查車越來越嚴,小寶一哥們兒在等紅綠燈的時候,一個不留神就被從草叢裡鑽出來的便衣給提溜住了。

不僅車被沒收了,還得蹲15天局子。

唉,眼看形勢不對,只好趁著摩托交易市場還沒完全萎縮,忍痛給賣了,自此天各一方……

可從那之後,買車這顆種子就算是埋在小寶心底裡了。(畢竟體驗過追風的自由哈哈)

好在由於剛工作不久,手上沒啥積蓄,外加平時也沒什麼機會用車,所以一直剋制得很好。

直到最近,小寶身邊幾個死黨都陸陸續續買了車,還老是在微信群裡秀,看得我流口水直流,有點控制不住自己了。

為了防止衝動消費,小寶只好專門找時間給自己梳理個中利弊,說白了就是自己給自己澆冷水。

今天在這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是怎麼站在理財角度去考慮買車這件事的,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啟發。

首先小寶先科普一個理念,汽車不是資產而是負債。

這點可能很多人會詫異,汽車不是跟房子一樣算是資產嗎?都是有價值的東西,未來萬一不想要了可以賣了換錢呀。

從傳統意義上來說確實如此,不過從“資產是未來會給我們帶來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的話,汽車就是妥妥的負債了。

資產是能不斷給我們創造收益的東西,比如自己的房子租出去了,每個月都有租金收入,房子就是資產。

而負債是指不斷從我們兜裡取錢的東西,想想那些買了車的人,支出只會變得更大,洗車加油買車險,哪樣不得花錢?

所以說汽車是負債。

下面小寶根據個人情況給大家說說,我是怎麼從一個蠢蠢欲動的準客戶徹底冷靜下來的。

1、沒車牌

這是最大的一盆冷水,不管小寶是在廣州還是上海,兩個城市對車牌都有讓人髮指的限制。

要麼是花大幾萬買指標,要麼是通過搖號抽籤,獲取上牌上路的資格。

這就真得看運氣了,廣州一百多個人裡面才中一個,有的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剛搖第一個月就中了,但有的人搖了幾年都沒動靜。

小寶就是後者……

2、停車難

小寶住的那個小區,車位緊張得很,早在幾個月前小寶通過跟門口的保安大哥閒聊得知,小區已經不再給辦月保了。

想停車的話,只能停在幾百米開外的一個停車場。不僅距離遠,而且價格還得翻翻。

3、開支大

這個跟身邊有車的朋友打聽一下就知道了,每年花在車上的錢是真不少,洗車、加油、維修、保養、停車費、車船稅、交強險、商業車險等等,都是避無可避的項目。

像小寶朋友,買了輛普普通通的車,一個月光是這方面的開銷平均下來就不低於1500。

別看這數字不大,好像大部分家庭都養得起,但長年累月地消耗下去,對我們財務的影響可不小。

假如我們把這1500拿去定投基金,保守點算年化收益6%,5年下來也有10萬塊了。

或許就是這麼一點一滴中,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差距被越拉越大。

4、用不上

小寶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辦公室碼字,不需要天天在外面跑,基本就是家和公司兩點一線。

更“可惡”的是,小寶住的地方離公司只有3個地鐵站,從出門到公司20多分鐘就到了。就算是開車也要15分鐘,這還沒算取車和停車的時間……

而且大上海的公共交通網絡真的不要太發達,去哪都方便,實在不行還有滴滴打車、美團打車。

然後平時社交嘛,小寶也不需要開啥奔馳寶馬撐門面,內心強大,肚子有料,沒在虛的~

在這方面,可能只有等到以後有了小小寶,經常得拖家帶口出門的時候,才會產生剛需吧。

5、貶值

汽車跟房子不一樣,房子買了放著,就算不升值,也不會怎麼貶值。這點別跟小寶抬槓,是有房價下跌的地方,可全國來看有幾個?

但車就不一樣了,會隨著使用年限、行駛公里數而貶值,一般5年就能貶值掉一半的車價,100萬的車也就剩50萬左右。

換言之這車就算是放在手上不開,每天也會折價。這對於一個做理財的人來說,實在是太痛苦了……

不僅如此,除了上面說的,還有違章、剮蹭等一堆可能產生的麻煩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處理,想想就頭大。

幾盆涼水嘩嘩澆下來,小寶這剁手的心也就收住了。

為什麼我不想買車了?

雖然有車之後確實能方便一些,但麻煩事兒也會多不少,一正一負,就看這車對自己有多大幫助了。

如果你的情況跟小寶差不多,我勸咱一起省省吧,把養車的錢拿去投資理財,打牢經濟基礎,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當然也有其他情況,比如你是在中小城市生活,沒有車出行會非常麻煩,或者車子能夠幫你拉人帶貨,提高生產力賺錢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同時,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也是不一樣的。一個人還好,但像小寶的老闆力哥,經常要送孩子到岳父岳母那,或者從岳父岳母那接回來。

孩子東西多,大包小包,還要加上嬰兒推車啥的,不僅需要一輛車,還要一輛能裝的大車,既方便又安全。

還有就是孩子小的時候,特別容易生病。有的時候半夜發起燒來,公交地鐵都停了,打車也打不到,自己有車的話真的能讓家裡人體驗感好很多。

這點大家有機會半夜到兒童醫院看看就知道了,晚上都停滿了私家車,全是帶孩子來看病的。(來自一位奶爸的切身體會)

所以,如果是年輕人,特別是像小寶這樣沒有通勤和工作需求的,不買也罷。

而對於有需求的人,買之前也要衡量一下自己承不承擔得起和該考慮哪個檔次的車。

一般建議買車的總價,不要超過月收入的10倍。比如月收入2萬,就買20萬以內的車,養車壓力一般好承受一些。

反之,月收入1萬,就算送輛法拉利給他開,他也承受不了這使用成本。

在有能力也有需求的情況下,再考慮買買買。而有需求但沒能力的,還是先好好積累自己的財富吧。

別朋友一勸、銷售一推,就淪陷了。

小寶認為理財就是理生活,而不是把“理財”侷限於怎麼挑選合適的基金和股票,把理財思維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才能帶來質的提升。

最後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今年各行各業過得都不輕鬆,不是裁員就是倒閉,最扎心的是明年大概率還是這個鳥樣。

所以,像汽車這種對現金流有長期負面影響的大件,能不買就不買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