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第一個電話就想打給胡適,這是為什麼?

溥儀 胡適 莊士敦 朋友圈 夢裡書行蓬山路 夢裡書行蓬山路 2017-10-21

小皇帝溥儀退位後,仍舊居住在故宮,故宮裝了電話,才不過十幾歲的溥儀特別興奮,他想第一個電話應該打給誰才好,想來起去,他決定第一個電話打給胡適先生。

溥儀的第一個電話就想打給胡適,這是為什麼?

溥儀看了很多新思想的書,尤其喜歡胡適先生的《嘗試集》,於是他想給胡適打一個電話,約胡適見面。於是他就打電話約胡適進宮和他談談。

胡適接到溥儀的電話,有些不敢相信,怕是別人的惡作劇,就去請教溥儀的老師莊士敦,經莊士敦證實這是真的,於是胡適就進宮和溥儀見面了。

溥儀的第一個電話就想打給胡適,這是為什麼?

雖然溥儀已經退位,可是他的小朝廷還給他行跪拜大禮,但胡適見了溥儀,只是給他鞠了個躬,像面見外國君王一樣。

溥儀和胡適談了談新詩,溥儀說他贊同白話文,又向胡適說了他的煩惱,他想出國,可是老太妃不准他去,他沒有自由。因為他若是有自由,那些老人物們就沒有了依靠。

溥儀還說他有許多新書想看,可是找不著。胡適禮貌地告訴他:“如果您以後有找不著的書,可以告訴我。我幫你找到。”

雙方談了二十分鐘,賓主盡歡,胡適就告辭離去。

溥儀的第一個電話就想打給胡適,這是為什麼?

事後,胡適給莊士敦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我不得不承認,我很為這次召見所感動。我當時竟能在我國末一代皇帝——歷代偉大的君主的最後一位代表面前,佔一席地位”。

小朝廷的王公大臣們,聽說溥儀和胡適這個‘新人物’私自見了面,很是不滿,在背地吵鬧起來了。

而胡適的反對派也因此攻擊胡適,但胡適認為,“溥儀不過是一個清宮裡十幾歲的少年,處境很寂寞的,很可憐的;他在寂寞之中,想尋一個比較也可算得是一個少年的人來談談,這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一件事。”

溥儀的第一個電話就想打給胡適,這是為什麼?

胡適說溥儀這個少年所讀的東西又不夠好,也正需有人指點。

在進清宮見溥儀後的一週,胡適寫了一首題為《有感》

的詩來紀念這件事:

咬不開,捶不碎的核兒,

關不住核兒裡的一點生意。

百尺的宮牆,千年的禮教,

鎖不住一個少年的心!

詩中的少年,指的就是宮牆內的溥儀。

而這個少年溥儀在皇宮裡裝電話時,第一個電話就要打給胡適,這說明他是多麼地渴望新思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