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葡萄管理有妙招!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葡萄 薊馬 果蔬小靈通 2019-04-11
4月份葡萄管理有妙招!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每年4月,天氣漸暖,溫度回升,隨著枝葉生長,花序逐步伸展,葡萄進入花序分離期至開花前後這一關鍵階段。此月份的葡萄生產管理應抓好芽梢管理、病蟲害防治和肥水管理三個重點,有經驗的果農都會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來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一、 芽梢管理

1. 抹芽定梢

抹芽和定梢能起到調節樹體營養,節省養分,保證留芽生長健壯的作用。

1) 抹芽要等到能分辨出花絮多少、大小時進行,一般優先選留雙穗梢、大穗梢。萌芽後新梢長到4~5片葉時,用剪枝剪從新梢基部剪除。葡萄當年結果枝也是翌年的結果母枝,所以抹芽時一般只留結果枝,不留髮育枝。

2) 定梢的原則是留結果枝去發育枝,留壯枝去弱枝,留下不留上,留後不留前。一般來講,籬架栽培的葡萄架在架面上每隔5釐米~10釐米留一個新梢為宜,棚架每2米可留8個~25個新梢。對於生長勢旺又易落花落果的品種,前期可適當多留梢以分散養分,抑制新梢過旺生長,坐果後再疏除部分過密梢,這樣有利於坐果。

4月份葡萄管理有妙招!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2. 綁蔓掐須

結合定梢進行綁蔓,其目的是使新梢均勻分佈,合理佔據架面,不致於過密或過稀,也不致於被風吹亂而無序生長,同時也能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調節新梢的生長勢。

引綁時,要注意:

① 新梢處要鬆綁,以便於新梢的加粗。

② 鐵絲處要緊綁,以免移動。

③ 在綁蔓的同時進行掐須。

因為葡萄卷鬚在人工栽培管理中已失去作用,留下卷鬚只會互相纏繞,給管理帶來麻煩,所以要及時將須蔓掐除。

3. 酌情摘心

摘心時,應掌握摘後留下的最頂端的葉片應大於(起碼等於)正常葉片的1/3以上,使葉片製造的養分除能維持本身繼續生長所需之外,節餘的營養還可供應其他器官。這樣,若干品種在第一次摘心後,花序前可能只有3片~4片葉。第二次摘心,是在新梢上發生的副梢上進行,這時在副梢上留足所需葉片再摘心即可。一般說來,每個結果新梢共留足12片~15片葉片。

二、 病蟲害防治

該時期重點防治穗軸褐枯病、灰黴病、黑痘病、綠盲蝽、纓蟎、薊馬、葉蟬、等病蟲害。

1. 病害的防治

1) 穗軸褐枯病:葡萄芽萌動後,用石硫合劑重點對結果母枝噴施,消滅越冬菌源。花序分離期和花後1周,可以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乙烯菌核利於懸浮劑、400克/升嘧黴胺懸浮劑等藥噴霧防治。

4月份葡萄管理有妙招!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葡萄穗軸褐枯病

2) 灰黴病:在開花前的花序展露期和花序分離期噴霧藥劑,可選用50%農利靈WP 1 000~1 500倍液,或40%施佳樂SC 800~1 200倍液,或50%撲海因WP 1 000~1 500倍液,還可選用速克靈、甲基託布津、科博和福美雙等。注意套袋果實在套袋前不能施用粉劑,易造成果面汙染。

4月份葡萄管理有妙招!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葡萄灰黴病

3) 黑痘病:在葡萄萌芽前用五氯酚鈉混合石硫合劑對枝條、地面進行全面噴布;發病初期噴施1:0.7:200~240波爾多液或52%克菌寶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使用代森錳鋅、多菌靈、黴多克、疫黴清、大生等藥劑防治。花前花後噴藥防治很關鍵。 

4月份葡萄管理有妙招!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葡萄黑痘病

2. 蟲害的防治

1) 綠盲蝽:綠盲蝽一般在早春葡萄發芽後至開花前為害較重,且此時造成的傷害對樹體影響較大。發芽前可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包括地面雜草都要噴到,消滅越冬蟲卵。發芽至新梢展葉期,選擇聯苯菊酯、功夫菊酯等,也可用其復配產品噴施,間隔7~10天再噴1次,危害嚴重的果園連噴3次,可有效降低綠盲蝽的數量。

4月份葡萄管理有妙招!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葡萄綠盲蝽

2) 薊馬:在開花前1~2天噴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劑、40%硫酸菸鹼、2.5%魚藤精均為800倍液,都有較好效果。

4月份葡萄管理有妙招!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葡萄薊馬

3) 癭蟎:早春葡萄發芽前、芽膨大時,噴3~5度(波美度)石硫合劑,殺滅潛伏在芽鱗內的越冬成蟎,即可基本控制為害;嚴重時發芽後還可再噴1次40%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噴100倍亞胺乳油藥液。

4月份葡萄管理有妙招!做好下面這些措施,保證葡萄豐產穩產

葡萄癭蟎

三、 水肥管理

 不盲目追肥,要追對肥。肥料的使用,可根據上一年的樹勢、基肥使用、催芽肥使用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使用追肥。如上年掛果過多等原因,導致樹體貯藏營養不足,萌芽後出現葉片薄、葉色黃現象,應在追施速效氮肥的同時,可施用葉面肥,噴布寶力豐1號500倍或者0.2%~0.3%尿素溶液1~2次。水分管理,要根據降雨情況,適時進行調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