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發朋友圈,無非為了那個在乎的人

朋友圈 文章 情感 美文 嘈槽到 嘈槽到 2017-10-31

你發朋友圈,無非為了那個在乎的人

我有個哥們,最近分手了。

這個人平時很少發朋友圈,無非就是轉一轉有趣的文章。

但是最近這段時間,他經常發些莫名其妙的動態,不是站在樓頂拍自己的一隻手,就是一個人晃到公園拍些日落黃昏,再配上一些看不懂的文字。

他發第一張圖片的時候我就問他,你們是不是分手了?

他只回了一個字“嗯”。

後來又看了幾篇他莫名其妙的東西之後,我問他:你們應該還是朋友吧?

他說:她現在就在我的房間裡,我們像是朋友一樣在交談。

果不其然。

我這個哥們,挺少動感情,對這個姑娘他是真的很投入,也真的很珍惜。交往時大家都能看出他的真心。

所以結束時,我也能看出他的寂寞。

因為我深知這樣一個道理:你發的那些照片,秀的那些狀態,吐的那些矯情,其實不過是因為——朋友圈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你在乎的人。

你說的那些話——難過也好,解脫也好,釋然也好,恩愛也好,無非是想轉達給某個你在意的人,再在腦海裡猜測ta此時的反應。你不給ta發微信,要不是因為不能,再不就是因為不夠含蓄。

你發朋友圈,無非為了那個在乎的人

有個非常相熟的妹子,很漂亮,但因為成長環境的問題,比較缺乏安全感。

她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只喜歡安靜的讀書,很少很少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和她在一起多年的男友把她甩了。

她變了一個人,開始經常發些朋友圈,可能是偶遇了一次交通事故,可能是家中的一點紛擾,可能是遇到一隻小貓,或者是看到一本好書喝到一杯好茶,她都會發到朋友圈裡。

也許她看著那麼多人各種點贊各種追捧能夠感到一點慰藉。但我非常清楚,她此時的不安與孤獨已經無以復加。

她或是有意或是無意,希望他能夠看到她的展示與表演,希望他知道她開心、她難過、她已經不在乎了、她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她已經真的get over him了。

但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她還是在意他。

你發朋友圈,無非為了那個在乎的人

那些經常從一些小事中找到心得,並樂於分享的人,往往是孤獨的。越是表演,就越是孤獨,只是為了填補ta不在的空洞。

心理學中有一種人格障礙,叫表演型人格障礙,說得直白點就是戲精附體,這個人時刻都像在演戲,誇大自己的感情,誇大自己的反應。遇到這樣的人,我們往往會說“這個人真會表現自己”。其實他只是更為在意觀眾心中的那個ta自己。

真正正常的生活,就好像我們每個無事週末的早上,發朋友圈刷朋友圈的人都少得可憐,頂多就是一些旅遊自拍或是結婚照,因為我們都躺在慵懶的被窩裡,懶得表達自己,也懶得去接收別人的信息。

而那些吐槽、那些矯情、那些心得、那些表達,無非就是因為某人缺位時,我們心裡的那處孤獨與寂寞。

從這個意義上講,朋友圈是一種更加隱晦的短信,雖然不直接發給你,但是裡面的內容,說到底只要你看到就夠了。

但其實,我只是假裝不在乎。

真正在意你的人,無論你發不發朋友圈,ta都會千方百計的打聽你,認認真真地傾聽你,把你的聲音視作珍寶。雖然我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我們都不敢面對這個真相——那個你在意的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在意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