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走過少年的壯志滿懷,青年的豪氣沖天,一路兜兜轉轉,人生起伏不定。終於,我們來到中年。混得好的,已經風生水起,實現了少年的夢想,青年的理想,成竹在胸,壯志得酬。混得一般的,也不再尋尋覓覓,四處求索,難得的找到了人生方向,覓到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人到中年,太不容易。“小心駛得萬年船”是一以貫之的謹慎,“仗劍走天涯”是渴望自由的夢想,“上有老下有小”是無可推卸的責任,“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掩埋心底的目標。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還好,人生雖已過半,卻還未老;年紀雖已不輕,卻仍能拼。

更寶貴的是,那兜兜轉轉,被撞得頭破血流換來的寶貴經驗,人生體悟,催熟了心靈,提升了思想,收穫了歷練,沉澱了脾氣。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終於,曾經的年少無知離我們遠去,曾經的輕狂張揚被成熟代替。曾被小瞧“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人到中年,體內那顆被社會打磨得千瘡百孔又被自己修補如銅牆鐵壁的心,依然那麼鮮活,靈動,歲月增加的是它的堅韌不拔與無堅不摧。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原來,人到中年,歷練打磨,更加懂得我是誰;原來,度過經年,意已平心已清,原來一切在心底歸零;原來,人到中年,身還在思更明,大步流星上一個臺階。

原來,真正一世好時光,才剛剛開始。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育良書記扮演者張志堅,從業三十餘年都沒紅過,至今仍只是話劇團三級演員。

堅持拍戲時,堅持初心,按他所說:“1979年入人藝學員班到現在,懂得演員是對劇本的二次創作,演技就是二次創作中自己的體悟,在表演中展現出來。”

為演好《人民的名義》,自掏腰包採購八千元羊絨服,六千元眼鏡。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突然的爆紅讓他很不習慣,對媒體的採訪有些推脫,關鍵是不知道說什麼。

他說:“看演員不就為了戲嗎?那我把戲演好就是對觀眾最好的交待。”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原來,我們曾經以為的,都錯了。戲好不好,觀眾懂;產品好不好,顧客懂;工作好不好,領導老闆同事,終會有人懂。

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不了青澀稚嫩的演技;華麗至極的包裝,遮蔽不住空洞虛無的內在。不經歷千錘百煉的過程,難有厚積薄發的結果。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只要,我們相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要,我們認同“萬事萬物皆有規律”,“無事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當然,並不是說人到中年一定就會成功,那是運氣與自身努力共同結合的產物。

只是,如同《西遊記》劇內劇外,走過那麼多道坎坷,歷經千萬遍劫難。人到中年,看透人世間起起伏伏,通透人情世故的林林總總。對於成功,已經不那麼糾結;對於目標,已經不那麼迷茫;對於喜好,已經不那麼執著;對於他人,已經不那麼嚴格。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卻也因此,人到中年,心境豁達開朗,心態平和寬容,對事沉穩明理,對人開明睿智。越活越明白,越活越簡單,不糾結不後悔。

反而,懂得人生苦短,想做的就立刻去做,想放下的就立刻放下,想追求的立刻追求,知道這輩子都達不成的,索性甩到腦後再也不想了。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人到中年,身還健體還壯,離死很遠。趁著天光正好,花開剛半;趁著太陽未落,夏至未至;努力去追逐自己想做能做卻還未做的事情吧。

只是,談情美好,可以溫人也易傷人。

人到中年,已不比青年可以毫無顧忌,至少要留得底限盡該盡的責任,做該做的事。

人到中年,正是一生好時光

在那之後,就不要勉強自己,釋放下天性。畢竟,沒有時光可再浪費,沒有花期可以再來。我們都在這趟有去無回的列車上漸行漸遠。

拋卻煩惱,灑下汗水,讓這場離死越來越近的中年之旅,活得無比燦爛與輝煌吧。畢竟,人生只有一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