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而到今天美國卻要主動放棄這一優勢

在二戰結束後,美國正式告別了孤立主義,以國際秩序主導者的身份接替了歐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體系核心國家。美國主導世界秩序的模式與英國基本上一致,但美國要有遠比英國更為強大的實體能力,以及簡單得多的地緣環境。

美國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而到今天美國卻要主動放棄這一優勢

二戰後美國接替了歐洲

美國的GDP在19世紀90年代超越了英國(本土)的GDP,而在20世紀早期逐步超過了英國以及其殖民地的GDP,並且一戰英國遭到重創的情況下,美國仍然保持著強大的經濟發展態勢。而且在英國人辛辛苦苦地平衡歐洲大陸各個大國的挑戰時,美國並不需要擔心加拿大或者墨西哥對美國本土的威脅,美國也可以長期保持著很低的軍備水平和政府控制水平,這點形成的強大社會自治傳統與意識形態一道可以保持美國相對健康的民主體制,這種傳統賦予了美國自由主義的強大印記。

相比於英國霸權,美國霸權對於全球的控制深度要更大。這一方面的原因在於美國霸權的能力要強於英國,而在二戰後對於世界秩序的簡單化理解造成了美國霸權的幾次較大失敗,比如越南戰爭,這些足以讓不列顛帝國陷入嚴重困境的戰略失敗卻並沒有動搖美國的基本盤。另一方面,美國在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比英國霸權更為開放,美國的強大在於他們能依靠經濟、情報、武力、教育等等工具更好地駕馭比雙邊關係更為複雜的多邊關係。這種開放式的國際制度確實遠遠強於歐洲中心時期的多邊外交,讓更多的新獨立國家參與到國際合作中。而作為維持這種廉價的全球公共產品,幾乎所有美國主導的國際制度都會讓美國在承擔責任的同時獲取更多政治、經濟、文化優勢。

美國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而到今天美國卻要主動放棄這一優勢

WTO

我們熟悉的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等全球性的制度平臺可以在面對民族解放運動時維持有利於霸權國的能力,這些組織都以可靠、開放、包容而成為世界的主導國際制度的組成部分。而這套開放式的體系也促使許多後發國家能夠有機會獲得更大的發展,而不再是殖民地式的被掠奪,最典型的恰恰是戰後快速恢復的歐洲和快速崛起的東亞。全球化生產鏈的形成基於美國穩定主導國際秩序,而這種秩序下美國佔據更多的要素剩餘、不斷擴大與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優勢幾乎是必然的,美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都與這套全球化分工有著密切關係。換言之,有些人認為“世界在佔美國便宜”,殊不知這套制度本質上是“美國花了點錢佔世界便宜”。當然,這套制度不那麼糟糕,對世界而言有代價也有獲益,這種開放式的國際制度仍然是被大部分國家的精英所認可、甚至是依賴的。

美國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而到今天美國卻要主動放棄這一優勢

聯合國

然而,作為整體的美國在這套系統中獲益,但如果把一個想象中同質的美國剖開,就會發現發展的紅利分佈並不均衡。傳統上從本土化生產中獲益的工人階級乃至中產階級在這種全球分工中利益受損,而精英階層則在效率提高的過程中主要獲益,伴隨著越來越龐大的國家機構、跨國企業,美國過去古典自由主義所信奉的“小政府大社會”越來越難以為繼,在全球化中受損的人恐怕越來越看不到希望。

美國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而到今天美國卻要主動放棄這一優勢

鐵鏽帶

這種內在矛盾的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現狀,一種內在緊張和撕裂導致的混亂。一方面民粹派得到了不少支持而上臺執政,他們試圖破壞舊有的秩序而奠定新秩序的基礎。另一方面卻是,全球化分工仍然是目前最具效率的全球要素組織方式,換言之民粹派可以上臺,可以反擊“老”的建制派精英,然而他們根本沒有可以替代的可操作方案。“讓美國重新強大”是個競選口號,然而問題是,美國恰恰在戰後沒有衰弱過,這個口號的本質是哪個“美國”而不是“如何強大”。

美國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而到今天美國卻要主動放棄這一優勢

美國衰弱是嚴重不準確的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不論是碎片化的東南亞、美國的鄰國墨西哥還是發達的歐洲和日本,他們對於美國這種內在矛盾及其迴應方式都十分擔憂。而美國在二戰後主導的政治經濟秩序帶給人穩定、開放的印象不復存在,美國更多想拋棄多邊進程迴歸雙邊談判中,這反而會給各國帶來更大的困擾——因為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美國現在這種粗暴地分別佔世界便宜的做法其實讓世界其他國家都高度不滿,然而也缺乏真正的建設性的改進方案,更沒有替代方案。歐洲、東南亞、拉美、日本韓國,其實都對美國產生了嚴重的疑慮和擔憂,這在二戰後是沒有發生過的現象。

美國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而到今天美國卻要主動放棄這一優勢

組建歐洲軍的聲音越來越多

如果在以前,這種疑慮和擔憂很容易出現弱勢方兩頭下注換取再平衡的策略出現。然而,美國仍然太過強大,沒有其他國家乃至國家集團能夠在可預見的未來取而代之,因此問題可能只能通過複雜的政治技術來再度平衡和重組。因此未來世界格局的不確定性將顯著上升,重新發生在大國間的經濟、政治乃至軍事衝突恐怕難以避免。諷刺的是,這種不確定性原因恰恰是源於美國對自身優勢的主動放棄,而主動放棄的原因恐怕在於沒有解決“誰的美國”的問題。對美國而言,放棄開放的國際制度,卻還要控制全球秩序,成本無法控制,因此這種模式肯定走不遠,但還有人能替他們決定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