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歐洲人喜歡手動擋,和歐洲的歷史、用車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但就算是在歐洲,手動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和國內汽車工業歷史不同,歐洲人有手動擋傳統

  • 手動變速箱就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人不光是現在愛用手動擋,歷史上,他們對手動擋是偏愛有加的。

汽車發源地,最早的汽車就是歐洲人卡爾·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不過,那個時候,汽車動力不強,也開不快,所以,沒有變速箱這個東西的。


"

歐洲人喜歡手動擋,和歐洲的歷史、用車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但就算是在歐洲,手動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和國內汽車工業歷史不同,歐洲人有手動擋傳統

  • 手動變速箱就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人不光是現在愛用手動擋,歷史上,他們對手動擋是偏愛有加的。

汽車發源地,最早的汽車就是歐洲人卡爾·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不過,那個時候,汽車動力不強,也開不快,所以,沒有變速箱這個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以前夏天沒那麼熱,不用裝空調,風吹吹就可以了,來個冰西瓜。

那麼,在汽車面世的幾年之後,一個叫做阿爾芒·標緻的法國人,就是標緻汽車的創始人。

他覺得只能一腳油門踩到底,能開多快算多快的車,看起來有點蠢。

於是,發明了齒輪變速箱,讓汽車的車速可以脫離發動機轉速的限制,這個算是最早的手動變速箱了。

你說標緻有什麼技術積累,變速箱都人家整出來了。

  • 歐洲人還發明瞭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

不僅手動變速箱是歐洲人發明的,自動變速箱的一些核心部件,也是歐洲人先搗鼓出來的。

1904年,利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摩擦元件進行控制的行星齒輪機構,到現在還在用的行星齒輪出現了,在英國的Wilson Picher汽車上。

這種帶有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行星齒輪組,就是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之一了。

除此之外,自動變速箱另一個關鍵部件,叫液力耦合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力變矩器的簡化版,也是德國的赫爾曼·費丁格博士發明的。


"

歐洲人喜歡手動擋,和歐洲的歷史、用車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但就算是在歐洲,手動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和國內汽車工業歷史不同,歐洲人有手動擋傳統

  • 手動變速箱就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人不光是現在愛用手動擋,歷史上,他們對手動擋是偏愛有加的。

汽車發源地,最早的汽車就是歐洲人卡爾·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不過,那個時候,汽車動力不強,也開不快,所以,沒有變速箱這個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以前夏天沒那麼熱,不用裝空調,風吹吹就可以了,來個冰西瓜。

那麼,在汽車面世的幾年之後,一個叫做阿爾芒·標緻的法國人,就是標緻汽車的創始人。

他覺得只能一腳油門踩到底,能開多快算多快的車,看起來有點蠢。

於是,發明了齒輪變速箱,讓汽車的車速可以脫離發動機轉速的限制,這個算是最早的手動變速箱了。

你說標緻有什麼技術積累,變速箱都人家整出來了。

  • 歐洲人還發明瞭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

不僅手動變速箱是歐洲人發明的,自動變速箱的一些核心部件,也是歐洲人先搗鼓出來的。

1904年,利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摩擦元件進行控制的行星齒輪機構,到現在還在用的行星齒輪出現了,在英國的Wilson Picher汽車上。

這種帶有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行星齒輪組,就是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之一了。

除此之外,自動變速箱另一個關鍵部件,叫液力耦合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力變矩器的簡化版,也是德國的赫爾曼·費丁格博士發明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但並沒有往自動化這個方向去考慮

看上去萬事俱備,歐洲人差一點就能率先搞出自動變速箱了,但歐洲人似乎就是喜歡手動擋,沒往這個方向去考慮。

就好比英國人做菜一樣的,番茄有的,雞蛋有的,但就是不做番茄炒蛋的。「嘿嘿」,早上依然是烤一個番茄,再配一個煎雞蛋的,不知道的,這個腦子卡住的。

  • 最終是美國人實現了自動換擋

反倒是美國人,自從有了變速箱這個東西之後,就覺得手動擋真的好煩,一直想要把它變成自動的。

早在1904年,美國的Sturtvant兄弟,就嘗試搗鼓了一款自動變速箱,但這個變速箱的原理,和現在自動擋完全不太一樣,換擋時候,齒輪可能會發生耦合彈跳,最終是個失敗產品。

想想也知道吧,你把兩個高速的,轉得很快的,「嗯」一下放在一起,這個比讓新手駕考過線寬門還要難了。

最終還是美國人,因為往那邊去想,把液力耦合器和行星齒輪,「吧」搞在一起,通過液壓邏輯油路實現了自動換擋。

1938年,通用汽車公司最早開始生產這種液力自動變速器了。


"

歐洲人喜歡手動擋,和歐洲的歷史、用車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但就算是在歐洲,手動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和國內汽車工業歷史不同,歐洲人有手動擋傳統

  • 手動變速箱就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人不光是現在愛用手動擋,歷史上,他們對手動擋是偏愛有加的。

汽車發源地,最早的汽車就是歐洲人卡爾·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不過,那個時候,汽車動力不強,也開不快,所以,沒有變速箱這個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以前夏天沒那麼熱,不用裝空調,風吹吹就可以了,來個冰西瓜。

那麼,在汽車面世的幾年之後,一個叫做阿爾芒·標緻的法國人,就是標緻汽車的創始人。

他覺得只能一腳油門踩到底,能開多快算多快的車,看起來有點蠢。

於是,發明了齒輪變速箱,讓汽車的車速可以脫離發動機轉速的限制,這個算是最早的手動變速箱了。

你說標緻有什麼技術積累,變速箱都人家整出來了。

  • 歐洲人還發明瞭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

不僅手動變速箱是歐洲人發明的,自動變速箱的一些核心部件,也是歐洲人先搗鼓出來的。

1904年,利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摩擦元件進行控制的行星齒輪機構,到現在還在用的行星齒輪出現了,在英國的Wilson Picher汽車上。

這種帶有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行星齒輪組,就是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之一了。

除此之外,自動變速箱另一個關鍵部件,叫液力耦合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力變矩器的簡化版,也是德國的赫爾曼·費丁格博士發明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但並沒有往自動化這個方向去考慮

看上去萬事俱備,歐洲人差一點就能率先搞出自動變速箱了,但歐洲人似乎就是喜歡手動擋,沒往這個方向去考慮。

就好比英國人做菜一樣的,番茄有的,雞蛋有的,但就是不做番茄炒蛋的。「嘿嘿」,早上依然是烤一個番茄,再配一個煎雞蛋的,不知道的,這個腦子卡住的。

  • 最終是美國人實現了自動換擋

反倒是美國人,自從有了變速箱這個東西之後,就覺得手動擋真的好煩,一直想要把它變成自動的。

早在1904年,美國的Sturtvant兄弟,就嘗試搗鼓了一款自動變速箱,但這個變速箱的原理,和現在自動擋完全不太一樣,換擋時候,齒輪可能會發生耦合彈跳,最終是個失敗產品。

想想也知道吧,你把兩個高速的,轉得很快的,「嗯」一下放在一起,這個比讓新手駕考過線寬門還要難了。

最終還是美國人,因為往那邊去想,把液力耦合器和行星齒輪,「吧」搞在一起,通過液壓邏輯油路實現了自動換擋。

1938年,通用汽車公司最早開始生產這種液力自動變速器了。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中國變速箱起步晚,用自動擋更方便

那麼,從變速箱歷史的角度來看,歐洲人似乎早就有手動變速箱的傳統了。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是比較晚的,上世紀50年代才開始造車的,又不像歐洲這樣的,有很長的手動擋的歷史,或者說是情懷。

使用起來更方便的自動擋,當然也就是更受歡迎了,對不對?

歐洲和國內用車環境以及觀念不同

歐洲人他喜歡手動擋,其實不光是歷史,和風土人情也有點小關係的。

  • 歐洲城市街道普遍狹小複雜,偏好小車

整一個歐洲,它地形以波羅的海東岸到黑海西岸一線為界,它是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的。

東歐是比較貧寒的,擁有歐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東歐平原,但人口稠密的西歐,卻山地平原,陸地海洋犬牙交錯,地勢非常複雜的。

這個就造成歐洲許多的城市街道,相對都是比較狹小,曲折,繞來繞去,高高低低的,他們就喜歡比較靈活的小車。


"

歐洲人喜歡手動擋,和歐洲的歷史、用車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但就算是在歐洲,手動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和國內汽車工業歷史不同,歐洲人有手動擋傳統

  • 手動變速箱就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人不光是現在愛用手動擋,歷史上,他們對手動擋是偏愛有加的。

汽車發源地,最早的汽車就是歐洲人卡爾·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不過,那個時候,汽車動力不強,也開不快,所以,沒有變速箱這個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以前夏天沒那麼熱,不用裝空調,風吹吹就可以了,來個冰西瓜。

那麼,在汽車面世的幾年之後,一個叫做阿爾芒·標緻的法國人,就是標緻汽車的創始人。

他覺得只能一腳油門踩到底,能開多快算多快的車,看起來有點蠢。

於是,發明了齒輪變速箱,讓汽車的車速可以脫離發動機轉速的限制,這個算是最早的手動變速箱了。

你說標緻有什麼技術積累,變速箱都人家整出來了。

  • 歐洲人還發明瞭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

不僅手動變速箱是歐洲人發明的,自動變速箱的一些核心部件,也是歐洲人先搗鼓出來的。

1904年,利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摩擦元件進行控制的行星齒輪機構,到現在還在用的行星齒輪出現了,在英國的Wilson Picher汽車上。

這種帶有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行星齒輪組,就是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之一了。

除此之外,自動變速箱另一個關鍵部件,叫液力耦合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力變矩器的簡化版,也是德國的赫爾曼·費丁格博士發明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但並沒有往自動化這個方向去考慮

看上去萬事俱備,歐洲人差一點就能率先搞出自動變速箱了,但歐洲人似乎就是喜歡手動擋,沒往這個方向去考慮。

就好比英國人做菜一樣的,番茄有的,雞蛋有的,但就是不做番茄炒蛋的。「嘿嘿」,早上依然是烤一個番茄,再配一個煎雞蛋的,不知道的,這個腦子卡住的。

  • 最終是美國人實現了自動換擋

反倒是美國人,自從有了變速箱這個東西之後,就覺得手動擋真的好煩,一直想要把它變成自動的。

早在1904年,美國的Sturtvant兄弟,就嘗試搗鼓了一款自動變速箱,但這個變速箱的原理,和現在自動擋完全不太一樣,換擋時候,齒輪可能會發生耦合彈跳,最終是個失敗產品。

想想也知道吧,你把兩個高速的,轉得很快的,「嗯」一下放在一起,這個比讓新手駕考過線寬門還要難了。

最終還是美國人,因為往那邊去想,把液力耦合器和行星齒輪,「吧」搞在一起,通過液壓邏輯油路實現了自動換擋。

1938年,通用汽車公司最早開始生產這種液力自動變速器了。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中國變速箱起步晚,用自動擋更方便

那麼,從變速箱歷史的角度來看,歐洲人似乎早就有手動變速箱的傳統了。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是比較晚的,上世紀50年代才開始造車的,又不像歐洲這樣的,有很長的手動擋的歷史,或者說是情懷。

使用起來更方便的自動擋,當然也就是更受歡迎了,對不對?

歐洲和國內用車環境以及觀念不同

歐洲人他喜歡手動擋,其實不光是歷史,和風土人情也有點小關係的。

  • 歐洲城市街道普遍狹小複雜,偏好小車

整一個歐洲,它地形以波羅的海東岸到黑海西岸一線為界,它是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的。

東歐是比較貧寒的,擁有歐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東歐平原,但人口稠密的西歐,卻山地平原,陸地海洋犬牙交錯,地勢非常複雜的。

這個就造成歐洲許多的城市街道,相對都是比較狹小,曲折,繞來繞去,高高低低的,他們就喜歡比較靈活的小車。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如果給他換個美式全尺寸SUV,就好像給一個2米的大漢,睡了一張1米5的小床一樣的。這個不光是搞笑,不舒服的。

那麼,根據近幾年歐洲的汽車銷量排行統計來看,銷量排名前10的裡面,有7輛是高爾夫這樣的兩廂的小車子。對於這類車來說,省錢耐用是王道。

  •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性價比是關鍵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英、法、德人均擁有汽車數量普遍比中國高5倍以上。

車對於歐洲人來說,就是一種工具,真的是不稀奇的,和我們國內的腳踏車差不多了。

去歐洲的朋友,有可能你也看到過,很多老頭、老太,都一個人開個小車去超市買東西的。


"

歐洲人喜歡手動擋,和歐洲的歷史、用車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但就算是在歐洲,手動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和國內汽車工業歷史不同,歐洲人有手動擋傳統

  • 手動變速箱就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人不光是現在愛用手動擋,歷史上,他們對手動擋是偏愛有加的。

汽車發源地,最早的汽車就是歐洲人卡爾·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不過,那個時候,汽車動力不強,也開不快,所以,沒有變速箱這個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以前夏天沒那麼熱,不用裝空調,風吹吹就可以了,來個冰西瓜。

那麼,在汽車面世的幾年之後,一個叫做阿爾芒·標緻的法國人,就是標緻汽車的創始人。

他覺得只能一腳油門踩到底,能開多快算多快的車,看起來有點蠢。

於是,發明了齒輪變速箱,讓汽車的車速可以脫離發動機轉速的限制,這個算是最早的手動變速箱了。

你說標緻有什麼技術積累,變速箱都人家整出來了。

  • 歐洲人還發明瞭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

不僅手動變速箱是歐洲人發明的,自動變速箱的一些核心部件,也是歐洲人先搗鼓出來的。

1904年,利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摩擦元件進行控制的行星齒輪機構,到現在還在用的行星齒輪出現了,在英國的Wilson Picher汽車上。

這種帶有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行星齒輪組,就是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之一了。

除此之外,自動變速箱另一個關鍵部件,叫液力耦合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力變矩器的簡化版,也是德國的赫爾曼·費丁格博士發明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但並沒有往自動化這個方向去考慮

看上去萬事俱備,歐洲人差一點就能率先搞出自動變速箱了,但歐洲人似乎就是喜歡手動擋,沒往這個方向去考慮。

就好比英國人做菜一樣的,番茄有的,雞蛋有的,但就是不做番茄炒蛋的。「嘿嘿」,早上依然是烤一個番茄,再配一個煎雞蛋的,不知道的,這個腦子卡住的。

  • 最終是美國人實現了自動換擋

反倒是美國人,自從有了變速箱這個東西之後,就覺得手動擋真的好煩,一直想要把它變成自動的。

早在1904年,美國的Sturtvant兄弟,就嘗試搗鼓了一款自動變速箱,但這個變速箱的原理,和現在自動擋完全不太一樣,換擋時候,齒輪可能會發生耦合彈跳,最終是個失敗產品。

想想也知道吧,你把兩個高速的,轉得很快的,「嗯」一下放在一起,這個比讓新手駕考過線寬門還要難了。

最終還是美國人,因為往那邊去想,把液力耦合器和行星齒輪,「吧」搞在一起,通過液壓邏輯油路實現了自動換擋。

1938年,通用汽車公司最早開始生產這種液力自動變速器了。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中國變速箱起步晚,用自動擋更方便

那麼,從變速箱歷史的角度來看,歐洲人似乎早就有手動變速箱的傳統了。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是比較晚的,上世紀50年代才開始造車的,又不像歐洲這樣的,有很長的手動擋的歷史,或者說是情懷。

使用起來更方便的自動擋,當然也就是更受歡迎了,對不對?

歐洲和國內用車環境以及觀念不同

歐洲人他喜歡手動擋,其實不光是歷史,和風土人情也有點小關係的。

  • 歐洲城市街道普遍狹小複雜,偏好小車

整一個歐洲,它地形以波羅的海東岸到黑海西岸一線為界,它是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的。

東歐是比較貧寒的,擁有歐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東歐平原,但人口稠密的西歐,卻山地平原,陸地海洋犬牙交錯,地勢非常複雜的。

這個就造成歐洲許多的城市街道,相對都是比較狹小,曲折,繞來繞去,高高低低的,他們就喜歡比較靈活的小車。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如果給他換個美式全尺寸SUV,就好像給一個2米的大漢,睡了一張1米5的小床一樣的。這個不光是搞笑,不舒服的。

那麼,根據近幾年歐洲的汽車銷量排行統計來看,銷量排名前10的裡面,有7輛是高爾夫這樣的兩廂的小車子。對於這類車來說,省錢耐用是王道。

  •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性價比是關鍵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英、法、德人均擁有汽車數量普遍比中國高5倍以上。

車對於歐洲人來說,就是一種工具,真的是不稀奇的,和我們國內的腳踏車差不多了。

去歐洲的朋友,有可能你也看到過,很多老頭、老太,都一個人開個小車去超市買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所以,對於歐洲人來說,一輛車,性價比才是最關鍵的,配置、性能都是其次。

你選腳踏車,除了那些山地車、死飛之外的普通腳踏車,會動、便宜就好了,對不對?他們那邊省油耐用,維修便宜的手動擋自然就更受歡迎了。

  • 國內道路環境和歐洲不同

國內的地理條件,雖然不是說特別平坦,但用車環境和歐洲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中國的城市建設,基本上是上世紀80年代後才算是正式開始的,基本上從時間上看,屬於人類社會3次城市化浪潮中的第3次。

以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代表的歐洲城市化的浪潮,屬於第1次,比我們早了大概快100年。

  • 中國城市道路規劃更符合現代交通需求

所以,相對於歐洲,我們的城市道路規劃是更符合現代的交通需求的。


"

歐洲人喜歡手動擋,和歐洲的歷史、用車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但就算是在歐洲,手動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和國內汽車工業歷史不同,歐洲人有手動擋傳統

  • 手動變速箱就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人不光是現在愛用手動擋,歷史上,他們對手動擋是偏愛有加的。

汽車發源地,最早的汽車就是歐洲人卡爾·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不過,那個時候,汽車動力不強,也開不快,所以,沒有變速箱這個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以前夏天沒那麼熱,不用裝空調,風吹吹就可以了,來個冰西瓜。

那麼,在汽車面世的幾年之後,一個叫做阿爾芒·標緻的法國人,就是標緻汽車的創始人。

他覺得只能一腳油門踩到底,能開多快算多快的車,看起來有點蠢。

於是,發明了齒輪變速箱,讓汽車的車速可以脫離發動機轉速的限制,這個算是最早的手動變速箱了。

你說標緻有什麼技術積累,變速箱都人家整出來了。

  • 歐洲人還發明瞭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

不僅手動變速箱是歐洲人發明的,自動變速箱的一些核心部件,也是歐洲人先搗鼓出來的。

1904年,利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摩擦元件進行控制的行星齒輪機構,到現在還在用的行星齒輪出現了,在英國的Wilson Picher汽車上。

這種帶有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行星齒輪組,就是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之一了。

除此之外,自動變速箱另一個關鍵部件,叫液力耦合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力變矩器的簡化版,也是德國的赫爾曼·費丁格博士發明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但並沒有往自動化這個方向去考慮

看上去萬事俱備,歐洲人差一點就能率先搞出自動變速箱了,但歐洲人似乎就是喜歡手動擋,沒往這個方向去考慮。

就好比英國人做菜一樣的,番茄有的,雞蛋有的,但就是不做番茄炒蛋的。「嘿嘿」,早上依然是烤一個番茄,再配一個煎雞蛋的,不知道的,這個腦子卡住的。

  • 最終是美國人實現了自動換擋

反倒是美國人,自從有了變速箱這個東西之後,就覺得手動擋真的好煩,一直想要把它變成自動的。

早在1904年,美國的Sturtvant兄弟,就嘗試搗鼓了一款自動變速箱,但這個變速箱的原理,和現在自動擋完全不太一樣,換擋時候,齒輪可能會發生耦合彈跳,最終是個失敗產品。

想想也知道吧,你把兩個高速的,轉得很快的,「嗯」一下放在一起,這個比讓新手駕考過線寬門還要難了。

最終還是美國人,因為往那邊去想,把液力耦合器和行星齒輪,「吧」搞在一起,通過液壓邏輯油路實現了自動換擋。

1938年,通用汽車公司最早開始生產這種液力自動變速器了。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中國變速箱起步晚,用自動擋更方便

那麼,從變速箱歷史的角度來看,歐洲人似乎早就有手動變速箱的傳統了。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是比較晚的,上世紀50年代才開始造車的,又不像歐洲這樣的,有很長的手動擋的歷史,或者說是情懷。

使用起來更方便的自動擋,當然也就是更受歡迎了,對不對?

歐洲和國內用車環境以及觀念不同

歐洲人他喜歡手動擋,其實不光是歷史,和風土人情也有點小關係的。

  • 歐洲城市街道普遍狹小複雜,偏好小車

整一個歐洲,它地形以波羅的海東岸到黑海西岸一線為界,它是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的。

東歐是比較貧寒的,擁有歐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東歐平原,但人口稠密的西歐,卻山地平原,陸地海洋犬牙交錯,地勢非常複雜的。

這個就造成歐洲許多的城市街道,相對都是比較狹小,曲折,繞來繞去,高高低低的,他們就喜歡比較靈活的小車。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如果給他換個美式全尺寸SUV,就好像給一個2米的大漢,睡了一張1米5的小床一樣的。這個不光是搞笑,不舒服的。

那麼,根據近幾年歐洲的汽車銷量排行統計來看,銷量排名前10的裡面,有7輛是高爾夫這樣的兩廂的小車子。對於這類車來說,省錢耐用是王道。

  •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性價比是關鍵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英、法、德人均擁有汽車數量普遍比中國高5倍以上。

車對於歐洲人來說,就是一種工具,真的是不稀奇的,和我們國內的腳踏車差不多了。

去歐洲的朋友,有可能你也看到過,很多老頭、老太,都一個人開個小車去超市買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所以,對於歐洲人來說,一輛車,性價比才是最關鍵的,配置、性能都是其次。

你選腳踏車,除了那些山地車、死飛之外的普通腳踏車,會動、便宜就好了,對不對?他們那邊省油耐用,維修便宜的手動擋自然就更受歡迎了。

  • 國內道路環境和歐洲不同

國內的地理條件,雖然不是說特別平坦,但用車環境和歐洲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中國的城市建設,基本上是上世紀80年代後才算是正式開始的,基本上從時間上看,屬於人類社會3次城市化浪潮中的第3次。

以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代表的歐洲城市化的浪潮,屬於第1次,比我們早了大概快100年。

  • 中國城市道路規劃更符合現代交通需求

所以,相對於歐洲,我們的城市道路規劃是更符合現代的交通需求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說新款車和老款車,雖然都是車,但新款車設計肯定是更先進,功能也比老款更多一點。

土話說,配置更高,價格更便宜,還更省油,對不對?

不少地方,幾乎是把原來的這些房子全部剷掉了,重新造了一遍,就很少有歐洲那種年代比較久遠的小巷。我們都是重新來的,推倒重來,設計出來東西,肯定是最現代化的了。

所以,國內的用車環境和歐洲也不同,用起來更方便的自動擋,自然也是越來越受歡迎了。

  • 其實歐洲的手動擋也越來越少

不過,其實就算在歐洲,手動擋的比例也是越來越少了。

從交通數據公司Inrix發佈的一個擁堵排行榜來看,歐洲擁堵排行前10的城市裡面,有6個城市堵車情況比去年還嚴重,大多數的城市擁堵程度,是開始上升的姿態。


"

歐洲人喜歡手動擋,和歐洲的歷史、用車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但就算是在歐洲,手動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和國內汽車工業歷史不同,歐洲人有手動擋傳統

  • 手動變速箱就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人不光是現在愛用手動擋,歷史上,他們對手動擋是偏愛有加的。

汽車發源地,最早的汽車就是歐洲人卡爾·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不過,那個時候,汽車動力不強,也開不快,所以,沒有變速箱這個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以前夏天沒那麼熱,不用裝空調,風吹吹就可以了,來個冰西瓜。

那麼,在汽車面世的幾年之後,一個叫做阿爾芒·標緻的法國人,就是標緻汽車的創始人。

他覺得只能一腳油門踩到底,能開多快算多快的車,看起來有點蠢。

於是,發明了齒輪變速箱,讓汽車的車速可以脫離發動機轉速的限制,這個算是最早的手動變速箱了。

你說標緻有什麼技術積累,變速箱都人家整出來了。

  • 歐洲人還發明瞭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

不僅手動變速箱是歐洲人發明的,自動變速箱的一些核心部件,也是歐洲人先搗鼓出來的。

1904年,利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摩擦元件進行控制的行星齒輪機構,到現在還在用的行星齒輪出現了,在英國的Wilson Picher汽車上。

這種帶有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行星齒輪組,就是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之一了。

除此之外,自動變速箱另一個關鍵部件,叫液力耦合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力變矩器的簡化版,也是德國的赫爾曼·費丁格博士發明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但並沒有往自動化這個方向去考慮

看上去萬事俱備,歐洲人差一點就能率先搞出自動變速箱了,但歐洲人似乎就是喜歡手動擋,沒往這個方向去考慮。

就好比英國人做菜一樣的,番茄有的,雞蛋有的,但就是不做番茄炒蛋的。「嘿嘿」,早上依然是烤一個番茄,再配一個煎雞蛋的,不知道的,這個腦子卡住的。

  • 最終是美國人實現了自動換擋

反倒是美國人,自從有了變速箱這個東西之後,就覺得手動擋真的好煩,一直想要把它變成自動的。

早在1904年,美國的Sturtvant兄弟,就嘗試搗鼓了一款自動變速箱,但這個變速箱的原理,和現在自動擋完全不太一樣,換擋時候,齒輪可能會發生耦合彈跳,最終是個失敗產品。

想想也知道吧,你把兩個高速的,轉得很快的,「嗯」一下放在一起,這個比讓新手駕考過線寬門還要難了。

最終還是美國人,因為往那邊去想,把液力耦合器和行星齒輪,「吧」搞在一起,通過液壓邏輯油路實現了自動換擋。

1938年,通用汽車公司最早開始生產這種液力自動變速器了。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中國變速箱起步晚,用自動擋更方便

那麼,從變速箱歷史的角度來看,歐洲人似乎早就有手動變速箱的傳統了。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是比較晚的,上世紀50年代才開始造車的,又不像歐洲這樣的,有很長的手動擋的歷史,或者說是情懷。

使用起來更方便的自動擋,當然也就是更受歡迎了,對不對?

歐洲和國內用車環境以及觀念不同

歐洲人他喜歡手動擋,其實不光是歷史,和風土人情也有點小關係的。

  • 歐洲城市街道普遍狹小複雜,偏好小車

整一個歐洲,它地形以波羅的海東岸到黑海西岸一線為界,它是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的。

東歐是比較貧寒的,擁有歐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東歐平原,但人口稠密的西歐,卻山地平原,陸地海洋犬牙交錯,地勢非常複雜的。

這個就造成歐洲許多的城市街道,相對都是比較狹小,曲折,繞來繞去,高高低低的,他們就喜歡比較靈活的小車。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如果給他換個美式全尺寸SUV,就好像給一個2米的大漢,睡了一張1米5的小床一樣的。這個不光是搞笑,不舒服的。

那麼,根據近幾年歐洲的汽車銷量排行統計來看,銷量排名前10的裡面,有7輛是高爾夫這樣的兩廂的小車子。對於這類車來說,省錢耐用是王道。

  •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性價比是關鍵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英、法、德人均擁有汽車數量普遍比中國高5倍以上。

車對於歐洲人來說,就是一種工具,真的是不稀奇的,和我們國內的腳踏車差不多了。

去歐洲的朋友,有可能你也看到過,很多老頭、老太,都一個人開個小車去超市買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所以,對於歐洲人來說,一輛車,性價比才是最關鍵的,配置、性能都是其次。

你選腳踏車,除了那些山地車、死飛之外的普通腳踏車,會動、便宜就好了,對不對?他們那邊省油耐用,維修便宜的手動擋自然就更受歡迎了。

  • 國內道路環境和歐洲不同

國內的地理條件,雖然不是說特別平坦,但用車環境和歐洲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中國的城市建設,基本上是上世紀80年代後才算是正式開始的,基本上從時間上看,屬於人類社會3次城市化浪潮中的第3次。

以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代表的歐洲城市化的浪潮,屬於第1次,比我們早了大概快100年。

  • 中國城市道路規劃更符合現代交通需求

所以,相對於歐洲,我們的城市道路規劃是更符合現代的交通需求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說新款車和老款車,雖然都是車,但新款車設計肯定是更先進,功能也比老款更多一點。

土話說,配置更高,價格更便宜,還更省油,對不對?

不少地方,幾乎是把原來的這些房子全部剷掉了,重新造了一遍,就很少有歐洲那種年代比較久遠的小巷。我們都是重新來的,推倒重來,設計出來東西,肯定是最現代化的了。

所以,國內的用車環境和歐洲也不同,用起來更方便的自動擋,自然也是越來越受歡迎了。

  • 其實歐洲的手動擋也越來越少

不過,其實就算在歐洲,手動擋的比例也是越來越少了。

從交通數據公司Inrix發佈的一個擁堵排行榜來看,歐洲擁堵排行前10的城市裡面,有6個城市堵車情況比去年還嚴重,大多數的城市擁堵程度,是開始上升的姿態。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排名靠前的大城市,倫敦、巴黎等等,司機平均每年有200多個小時,都堵在路上,也就是平均每人每天都要堵半個鐘頭。

日益嚴重的堵車環境,自動擋走走停停,操作省心的優點就越來越明顯了。大家又不傻,肯定更舒服,對吧?

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它發佈的一個數據,歐洲28個國家,自動擋車型平均裝備率,從2012年的19%提升到2017年的33%了,手動擋越來越少,已經是不可逆的大趨勢了。

總體來說,歐洲人喜歡手動擋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在道路越來越堵的今天,手動擋確實不如自動擋那麼好用了,連手動擋鐵粉歐洲人,也開始逐漸換成自動擋了。


"

歐洲人喜歡手動擋,和歐洲的歷史、用車環境都有很大關係,但就算是在歐洲,手動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和國內汽車工業歷史不同,歐洲人有手動擋傳統

  • 手動變速箱就是歐洲人發明的

歐洲人不光是現在愛用手動擋,歷史上,他們對手動擋是偏愛有加的。

汽車發源地,最早的汽車就是歐洲人卡爾·本茨發明的三輪汽車。不過,那個時候,汽車動力不強,也開不快,所以,沒有變速箱這個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以前夏天沒那麼熱,不用裝空調,風吹吹就可以了,來個冰西瓜。

那麼,在汽車面世的幾年之後,一個叫做阿爾芒·標緻的法國人,就是標緻汽車的創始人。

他覺得只能一腳油門踩到底,能開多快算多快的車,看起來有點蠢。

於是,發明了齒輪變速箱,讓汽車的車速可以脫離發動機轉速的限制,這個算是最早的手動變速箱了。

你說標緻有什麼技術積累,變速箱都人家整出來了。

  • 歐洲人還發明瞭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

不僅手動變速箱是歐洲人發明的,自動變速箱的一些核心部件,也是歐洲人先搗鼓出來的。

1904年,利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摩擦元件進行控制的行星齒輪機構,到現在還在用的行星齒輪出現了,在英國的Wilson Picher汽車上。

這種帶有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行星齒輪組,就是自動變速箱的核心部件之一了。

除此之外,自動變速箱另一個關鍵部件,叫液力耦合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力變矩器的簡化版,也是德國的赫爾曼·費丁格博士發明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但並沒有往自動化這個方向去考慮

看上去萬事俱備,歐洲人差一點就能率先搞出自動變速箱了,但歐洲人似乎就是喜歡手動擋,沒往這個方向去考慮。

就好比英國人做菜一樣的,番茄有的,雞蛋有的,但就是不做番茄炒蛋的。「嘿嘿」,早上依然是烤一個番茄,再配一個煎雞蛋的,不知道的,這個腦子卡住的。

  • 最終是美國人實現了自動換擋

反倒是美國人,自從有了變速箱這個東西之後,就覺得手動擋真的好煩,一直想要把它變成自動的。

早在1904年,美國的Sturtvant兄弟,就嘗試搗鼓了一款自動變速箱,但這個變速箱的原理,和現在自動擋完全不太一樣,換擋時候,齒輪可能會發生耦合彈跳,最終是個失敗產品。

想想也知道吧,你把兩個高速的,轉得很快的,「嗯」一下放在一起,這個比讓新手駕考過線寬門還要難了。

最終還是美國人,因為往那邊去想,把液力耦合器和行星齒輪,「吧」搞在一起,通過液壓邏輯油路實現了自動換擋。

1938年,通用汽車公司最早開始生產這種液力自動變速器了。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 中國變速箱起步晚,用自動擋更方便

那麼,從變速箱歷史的角度來看,歐洲人似乎早就有手動變速箱的傳統了。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是比較晚的,上世紀50年代才開始造車的,又不像歐洲這樣的,有很長的手動擋的歷史,或者說是情懷。

使用起來更方便的自動擋,當然也就是更受歡迎了,對不對?

歐洲和國內用車環境以及觀念不同

歐洲人他喜歡手動擋,其實不光是歷史,和風土人情也有點小關係的。

  • 歐洲城市街道普遍狹小複雜,偏好小車

整一個歐洲,它地形以波羅的海東岸到黑海西岸一線為界,它是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的。

東歐是比較貧寒的,擁有歐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東歐平原,但人口稠密的西歐,卻山地平原,陸地海洋犬牙交錯,地勢非常複雜的。

這個就造成歐洲許多的城市街道,相對都是比較狹小,曲折,繞來繞去,高高低低的,他們就喜歡比較靈活的小車。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如果給他換個美式全尺寸SUV,就好像給一個2米的大漢,睡了一張1米5的小床一樣的。這個不光是搞笑,不舒服的。

那麼,根據近幾年歐洲的汽車銷量排行統計來看,銷量排名前10的裡面,有7輛是高爾夫這樣的兩廂的小車子。對於這類車來說,省錢耐用是王道。

  •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性價比是關鍵

歐洲各國汽車普及率高,英、法、德人均擁有汽車數量普遍比中國高5倍以上。

車對於歐洲人來說,就是一種工具,真的是不稀奇的,和我們國內的腳踏車差不多了。

去歐洲的朋友,有可能你也看到過,很多老頭、老太,都一個人開個小車去超市買東西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所以,對於歐洲人來說,一輛車,性價比才是最關鍵的,配置、性能都是其次。

你選腳踏車,除了那些山地車、死飛之外的普通腳踏車,會動、便宜就好了,對不對?他們那邊省油耐用,維修便宜的手動擋自然就更受歡迎了。

  • 國內道路環境和歐洲不同

國內的地理條件,雖然不是說特別平坦,但用車環境和歐洲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中國的城市建設,基本上是上世紀80年代後才算是正式開始的,基本上從時間上看,屬於人類社會3次城市化浪潮中的第3次。

以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為代表的歐洲城市化的浪潮,屬於第1次,比我們早了大概快100年。

  • 中國城市道路規劃更符合現代交通需求

所以,相對於歐洲,我們的城市道路規劃是更符合現代的交通需求的。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就好比說新款車和老款車,雖然都是車,但新款車設計肯定是更先進,功能也比老款更多一點。

土話說,配置更高,價格更便宜,還更省油,對不對?

不少地方,幾乎是把原來的這些房子全部剷掉了,重新造了一遍,就很少有歐洲那種年代比較久遠的小巷。我們都是重新來的,推倒重來,設計出來東西,肯定是最現代化的了。

所以,國內的用車環境和歐洲也不同,用起來更方便的自動擋,自然也是越來越受歡迎了。

  • 其實歐洲的手動擋也越來越少

不過,其實就算在歐洲,手動擋的比例也是越來越少了。

從交通數據公司Inrix發佈的一個擁堵排行榜來看,歐洲擁堵排行前10的城市裡面,有6個城市堵車情況比去年還嚴重,大多數的城市擁堵程度,是開始上升的姿態。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排名靠前的大城市,倫敦、巴黎等等,司機平均每年有200多個小時,都堵在路上,也就是平均每人每天都要堵半個鐘頭。

日益嚴重的堵車環境,自動擋走走停停,操作省心的優點就越來越明顯了。大家又不傻,肯定更舒服,對吧?

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它發佈的一個數據,歐洲28個國家,自動擋車型平均裝備率,從2012年的19%提升到2017年的33%了,手動擋越來越少,已經是不可逆的大趨勢了。

總體來說,歐洲人喜歡手動擋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在道路越來越堵的今天,手動擋確實不如自動擋那麼好用了,連手動擋鐵粉歐洲人,也開始逐漸換成自動擋了。


為啥發達的歐洲喜歡用落後的手動擋?自動擋真的是給小白準備的嗎


自動擋車上的L、S、M擋到底有什麼用?

那麼,自動擋開起來,擋位和手動擋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手動擋麼12345,有的有6,對吧?自動擋是PRND,有的還LSM,怎麼用?會不會把車開壞?我平時怎麼個弄法?

都給你準備好技巧心得,整理成資料了。

  • 關鍵詞:自動擋

關注「備胎說車」,回覆關鍵詞「自動擋」,就可以了。

「備胎說車」,等你來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