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子前面那兩棵柿子樹,據說當年就是老舍託人從西山移植過來,夫妻倆很愛惜這兩棵柿子樹,還把院子命名為“丹柿小院”。柿子樹前還保留著當年的魚缸,展廳中有一張老舍在休息時趴在魚缸上看魚的照片,你彷彿能想象當年的老舍,從西耳房出來,跟妻子在柿子樹下聊天,在魚缸旁逗魚的場景。時光一下子回到開國初,這裡是老舍呆了十六年的地方,是被他真正稱為“家”的天堂。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

歐陽予倩故居:故居里大雜院的閒適人生

說到歐陽予倩,估計有不少人會摸不著頭腦,但在戲劇界,他絕對稱得上赫赫有名。他是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1949年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從事戲劇事業50年,先後創辦了中國最早的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南通伶工學社和廣東戲劇研究所,主要著作有京劇《新桃花扇》、話劇劇本《忠王李秀成》、電影劇本《木蘭從軍》等。當時在戲劇界有“南歐北梅”的說法,南歐就是指歐陽予倩,北梅則指梅蘭芳。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子前面那兩棵柿子樹,據說當年就是老舍託人從西山移植過來,夫妻倆很愛惜這兩棵柿子樹,還把院子命名為“丹柿小院”。柿子樹前還保留著當年的魚缸,展廳中有一張老舍在休息時趴在魚缸上看魚的照片,你彷彿能想象當年的老舍,從西耳房出來,跟妻子在柿子樹下聊天,在魚缸旁逗魚的場景。時光一下子回到開國初,這裡是老舍呆了十六年的地方,是被他真正稱為“家”的天堂。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

歐陽予倩故居:故居里大雜院的閒適人生

說到歐陽予倩,估計有不少人會摸不著頭腦,但在戲劇界,他絕對稱得上赫赫有名。他是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1949年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從事戲劇事業50年,先後創辦了中國最早的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南通伶工學社和廣東戲劇研究所,主要著作有京劇《新桃花扇》、話劇劇本《忠王李秀成》、電影劇本《木蘭從軍》等。當時在戲劇界有“南歐北梅”的說法,南歐就是指歐陽予倩,北梅則指梅蘭芳。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地鐵5號線張字忠路A口出來不久,就會看到一處氣派的青磚黛瓦圍牆,上面有“歐陽予倩故居”的提示,門一般不會關上,你走進去,就會發現昔日的院子現在已被拆分為幾戶人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大雜院。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子前面那兩棵柿子樹,據說當年就是老舍託人從西山移植過來,夫妻倆很愛惜這兩棵柿子樹,還把院子命名為“丹柿小院”。柿子樹前還保留著當年的魚缸,展廳中有一張老舍在休息時趴在魚缸上看魚的照片,你彷彿能想象當年的老舍,從西耳房出來,跟妻子在柿子樹下聊天,在魚缸旁逗魚的場景。時光一下子回到開國初,這裡是老舍呆了十六年的地方,是被他真正稱為“家”的天堂。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

歐陽予倩故居:故居里大雜院的閒適人生

說到歐陽予倩,估計有不少人會摸不著頭腦,但在戲劇界,他絕對稱得上赫赫有名。他是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1949年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從事戲劇事業50年,先後創辦了中國最早的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南通伶工學社和廣東戲劇研究所,主要著作有京劇《新桃花扇》、話劇劇本《忠王李秀成》、電影劇本《木蘭從軍》等。當時在戲劇界有“南歐北梅”的說法,南歐就是指歐陽予倩,北梅則指梅蘭芳。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地鐵5號線張字忠路A口出來不久,就會看到一處氣派的青磚黛瓦圍牆,上面有“歐陽予倩故居”的提示,門一般不會關上,你走進去,就會發現昔日的院子現在已被拆分為幾戶人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大雜院。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內建築過去是典型的中西合壁的風格,現在則是獨立的建築或中式或西式地匯聚在這所故居院子裡,一邊是由四根愛奧尼式柱子支撐的的西式小別墅,一邊是中式平房,磚瓦整齊地碼在低矮的圍牆上;旁邊有個呈“L”的小池塘,幾條金魚在裡面暢快地玩耍;池塘旁是石桌,石桌上的小盆栽特別討人喜歡,綠葉倒映在水池裡,在陽光溫和的照耀下,這裡的生活小景會讓你頓感歲月靜好的豐盈。雜,而不亂,關是建築本身就很有看頭。

清晨步入歐陽予倩故居的感覺最好,烏泱泱的一大群人會打擾別人的生活,這裡只適合一兩個人靜靜感受,哪怕碰見了生活在這裡的住戶,他們也會比較理解。

走出歐陽予倩故居不遠,就是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以及和敬公主府,時間不趕的話不妨也去看看。

地址:東城區張自忠路5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至週日)

魯迅博物館:“民族魂”文學巨匠的真實印跡

魯迅在北京的住處一共有四個,而魯迅博物館位於他的最後一所住處:西三條21號,另外三處是剛到北京時的紹興會館,曾與兄弟合住的八道彎,還有位於磚塔衚衕的故居。前兩者如今已是破敗不堪,磚塔衚衕的故居也面臨被拆遷的命運,唯獨這個西三條21號,不僅完整保留了他的住處,還在旁邊開闢了關於魯迅的展覽館。要想了解這位“俯首甘為儒子牛”的偉大作家,來魯迅博物館,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子前面那兩棵柿子樹,據說當年就是老舍託人從西山移植過來,夫妻倆很愛惜這兩棵柿子樹,還把院子命名為“丹柿小院”。柿子樹前還保留著當年的魚缸,展廳中有一張老舍在休息時趴在魚缸上看魚的照片,你彷彿能想象當年的老舍,從西耳房出來,跟妻子在柿子樹下聊天,在魚缸旁逗魚的場景。時光一下子回到開國初,這裡是老舍呆了十六年的地方,是被他真正稱為“家”的天堂。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

歐陽予倩故居:故居里大雜院的閒適人生

說到歐陽予倩,估計有不少人會摸不著頭腦,但在戲劇界,他絕對稱得上赫赫有名。他是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1949年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從事戲劇事業50年,先後創辦了中國最早的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南通伶工學社和廣東戲劇研究所,主要著作有京劇《新桃花扇》、話劇劇本《忠王李秀成》、電影劇本《木蘭從軍》等。當時在戲劇界有“南歐北梅”的說法,南歐就是指歐陽予倩,北梅則指梅蘭芳。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地鐵5號線張字忠路A口出來不久,就會看到一處氣派的青磚黛瓦圍牆,上面有“歐陽予倩故居”的提示,門一般不會關上,你走進去,就會發現昔日的院子現在已被拆分為幾戶人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大雜院。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內建築過去是典型的中西合壁的風格,現在則是獨立的建築或中式或西式地匯聚在這所故居院子裡,一邊是由四根愛奧尼式柱子支撐的的西式小別墅,一邊是中式平房,磚瓦整齊地碼在低矮的圍牆上;旁邊有個呈“L”的小池塘,幾條金魚在裡面暢快地玩耍;池塘旁是石桌,石桌上的小盆栽特別討人喜歡,綠葉倒映在水池裡,在陽光溫和的照耀下,這裡的生活小景會讓你頓感歲月靜好的豐盈。雜,而不亂,關是建築本身就很有看頭。

清晨步入歐陽予倩故居的感覺最好,烏泱泱的一大群人會打擾別人的生活,這裡只適合一兩個人靜靜感受,哪怕碰見了生活在這裡的住戶,他們也會比較理解。

走出歐陽予倩故居不遠,就是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以及和敬公主府,時間不趕的話不妨也去看看。

地址:東城區張自忠路5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至週日)

魯迅博物館:“民族魂”文學巨匠的真實印跡

魯迅在北京的住處一共有四個,而魯迅博物館位於他的最後一所住處:西三條21號,另外三處是剛到北京時的紹興會館,曾與兄弟合住的八道彎,還有位於磚塔衚衕的故居。前兩者如今已是破敗不堪,磚塔衚衕的故居也面臨被拆遷的命運,唯獨這個西三條21號,不僅完整保留了他的住處,還在旁邊開闢了關於魯迅的展覽館。要想了解這位“俯首甘為儒子牛”的偉大作家,來魯迅博物館,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展覽館就坐落在魯迅半身像的後面,以他一生的不同落腳點分成不同的展區,展示魯迅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照片和用過的衣物,還包括他的書籍和手稿。與一般的展覽館不同,由於魯迅在生前有很多發人深省的箴言,所以展館的不少展板和柱子都用來展示他為世人留下的名句。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子前面那兩棵柿子樹,據說當年就是老舍託人從西山移植過來,夫妻倆很愛惜這兩棵柿子樹,還把院子命名為“丹柿小院”。柿子樹前還保留著當年的魚缸,展廳中有一張老舍在休息時趴在魚缸上看魚的照片,你彷彿能想象當年的老舍,從西耳房出來,跟妻子在柿子樹下聊天,在魚缸旁逗魚的場景。時光一下子回到開國初,這裡是老舍呆了十六年的地方,是被他真正稱為“家”的天堂。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

歐陽予倩故居:故居里大雜院的閒適人生

說到歐陽予倩,估計有不少人會摸不著頭腦,但在戲劇界,他絕對稱得上赫赫有名。他是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1949年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從事戲劇事業50年,先後創辦了中國最早的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南通伶工學社和廣東戲劇研究所,主要著作有京劇《新桃花扇》、話劇劇本《忠王李秀成》、電影劇本《木蘭從軍》等。當時在戲劇界有“南歐北梅”的說法,南歐就是指歐陽予倩,北梅則指梅蘭芳。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地鐵5號線張字忠路A口出來不久,就會看到一處氣派的青磚黛瓦圍牆,上面有“歐陽予倩故居”的提示,門一般不會關上,你走進去,就會發現昔日的院子現在已被拆分為幾戶人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大雜院。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內建築過去是典型的中西合壁的風格,現在則是獨立的建築或中式或西式地匯聚在這所故居院子裡,一邊是由四根愛奧尼式柱子支撐的的西式小別墅,一邊是中式平房,磚瓦整齊地碼在低矮的圍牆上;旁邊有個呈“L”的小池塘,幾條金魚在裡面暢快地玩耍;池塘旁是石桌,石桌上的小盆栽特別討人喜歡,綠葉倒映在水池裡,在陽光溫和的照耀下,這裡的生活小景會讓你頓感歲月靜好的豐盈。雜,而不亂,關是建築本身就很有看頭。

清晨步入歐陽予倩故居的感覺最好,烏泱泱的一大群人會打擾別人的生活,這裡只適合一兩個人靜靜感受,哪怕碰見了生活在這裡的住戶,他們也會比較理解。

走出歐陽予倩故居不遠,就是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以及和敬公主府,時間不趕的話不妨也去看看。

地址:東城區張自忠路5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至週日)

魯迅博物館:“民族魂”文學巨匠的真實印跡

魯迅在北京的住處一共有四個,而魯迅博物館位於他的最後一所住處:西三條21號,另外三處是剛到北京時的紹興會館,曾與兄弟合住的八道彎,還有位於磚塔衚衕的故居。前兩者如今已是破敗不堪,磚塔衚衕的故居也面臨被拆遷的命運,唯獨這個西三條21號,不僅完整保留了他的住處,還在旁邊開闢了關於魯迅的展覽館。要想了解這位“俯首甘為儒子牛”的偉大作家,來魯迅博物館,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展覽館就坐落在魯迅半身像的後面,以他一生的不同落腳點分成不同的展區,展示魯迅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照片和用過的衣物,還包括他的書籍和手稿。與一般的展覽館不同,由於魯迅在生前有很多發人深省的箴言,所以展館的不少展板和柱子都用來展示他為世人留下的名句。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這些箴言,與最後出口處魯迅逝世時靈柩上覆蓋的由沈鈞儒所寫的“民族魂”旗相呼應。魯迅的精神與他的真實人生,得到圓滿的體現。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子前面那兩棵柿子樹,據說當年就是老舍託人從西山移植過來,夫妻倆很愛惜這兩棵柿子樹,還把院子命名為“丹柿小院”。柿子樹前還保留著當年的魚缸,展廳中有一張老舍在休息時趴在魚缸上看魚的照片,你彷彿能想象當年的老舍,從西耳房出來,跟妻子在柿子樹下聊天,在魚缸旁逗魚的場景。時光一下子回到開國初,這裡是老舍呆了十六年的地方,是被他真正稱為“家”的天堂。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

歐陽予倩故居:故居里大雜院的閒適人生

說到歐陽予倩,估計有不少人會摸不著頭腦,但在戲劇界,他絕對稱得上赫赫有名。他是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1949年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從事戲劇事業50年,先後創辦了中國最早的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南通伶工學社和廣東戲劇研究所,主要著作有京劇《新桃花扇》、話劇劇本《忠王李秀成》、電影劇本《木蘭從軍》等。當時在戲劇界有“南歐北梅”的說法,南歐就是指歐陽予倩,北梅則指梅蘭芳。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地鐵5號線張字忠路A口出來不久,就會看到一處氣派的青磚黛瓦圍牆,上面有“歐陽予倩故居”的提示,門一般不會關上,你走進去,就會發現昔日的院子現在已被拆分為幾戶人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大雜院。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內建築過去是典型的中西合壁的風格,現在則是獨立的建築或中式或西式地匯聚在這所故居院子裡,一邊是由四根愛奧尼式柱子支撐的的西式小別墅,一邊是中式平房,磚瓦整齊地碼在低矮的圍牆上;旁邊有個呈“L”的小池塘,幾條金魚在裡面暢快地玩耍;池塘旁是石桌,石桌上的小盆栽特別討人喜歡,綠葉倒映在水池裡,在陽光溫和的照耀下,這裡的生活小景會讓你頓感歲月靜好的豐盈。雜,而不亂,關是建築本身就很有看頭。

清晨步入歐陽予倩故居的感覺最好,烏泱泱的一大群人會打擾別人的生活,這裡只適合一兩個人靜靜感受,哪怕碰見了生活在這裡的住戶,他們也會比較理解。

走出歐陽予倩故居不遠,就是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以及和敬公主府,時間不趕的話不妨也去看看。

地址:東城區張自忠路5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至週日)

魯迅博物館:“民族魂”文學巨匠的真實印跡

魯迅在北京的住處一共有四個,而魯迅博物館位於他的最後一所住處:西三條21號,另外三處是剛到北京時的紹興會館,曾與兄弟合住的八道彎,還有位於磚塔衚衕的故居。前兩者如今已是破敗不堪,磚塔衚衕的故居也面臨被拆遷的命運,唯獨這個西三條21號,不僅完整保留了他的住處,還在旁邊開闢了關於魯迅的展覽館。要想了解這位“俯首甘為儒子牛”的偉大作家,來魯迅博物館,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展覽館就坐落在魯迅半身像的後面,以他一生的不同落腳點分成不同的展區,展示魯迅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照片和用過的衣物,還包括他的書籍和手稿。與一般的展覽館不同,由於魯迅在生前有很多發人深省的箴言,所以展館的不少展板和柱子都用來展示他為世人留下的名句。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這些箴言,與最後出口處魯迅逝世時靈柩上覆蓋的由沈鈞儒所寫的“民族魂”旗相呼應。魯迅的精神與他的真實人生,得到圓滿的體現。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展覽館一路走出去,對面就是魯迅舊居,小院雖普通,卻被收拾得很乾淨,從建築到室內陳設都保留著簡樸的風格。院子雖小,價值卻不小,就在這個院子裡,魯迅完成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三部文集,以及《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南邊三間是會客室和藏書室,北三間為魯迅的起居室和母親、夫人的臥室,在北房中屋後面還有魯迅自己的工作室,隔著一層玻璃,還能看見他當年用過的物品。在院子正中央,魯迅親手種下的白丁香如今早已亭亭如蓋,而大家都愛打聽的他在散文《秋夜》中提到的那兩棵棗樹,則是一棵生在前院通向後院的拐角處,一棵生在牆外,依然長得極好。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子前面那兩棵柿子樹,據說當年就是老舍託人從西山移植過來,夫妻倆很愛惜這兩棵柿子樹,還把院子命名為“丹柿小院”。柿子樹前還保留著當年的魚缸,展廳中有一張老舍在休息時趴在魚缸上看魚的照片,你彷彿能想象當年的老舍,從西耳房出來,跟妻子在柿子樹下聊天,在魚缸旁逗魚的場景。時光一下子回到開國初,這裡是老舍呆了十六年的地方,是被他真正稱為“家”的天堂。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

歐陽予倩故居:故居里大雜院的閒適人生

說到歐陽予倩,估計有不少人會摸不著頭腦,但在戲劇界,他絕對稱得上赫赫有名。他是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1949年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從事戲劇事業50年,先後創辦了中國最早的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南通伶工學社和廣東戲劇研究所,主要著作有京劇《新桃花扇》、話劇劇本《忠王李秀成》、電影劇本《木蘭從軍》等。當時在戲劇界有“南歐北梅”的說法,南歐就是指歐陽予倩,北梅則指梅蘭芳。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地鐵5號線張字忠路A口出來不久,就會看到一處氣派的青磚黛瓦圍牆,上面有“歐陽予倩故居”的提示,門一般不會關上,你走進去,就會發現昔日的院子現在已被拆分為幾戶人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大雜院。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內建築過去是典型的中西合壁的風格,現在則是獨立的建築或中式或西式地匯聚在這所故居院子裡,一邊是由四根愛奧尼式柱子支撐的的西式小別墅,一邊是中式平房,磚瓦整齊地碼在低矮的圍牆上;旁邊有個呈“L”的小池塘,幾條金魚在裡面暢快地玩耍;池塘旁是石桌,石桌上的小盆栽特別討人喜歡,綠葉倒映在水池裡,在陽光溫和的照耀下,這裡的生活小景會讓你頓感歲月靜好的豐盈。雜,而不亂,關是建築本身就很有看頭。

清晨步入歐陽予倩故居的感覺最好,烏泱泱的一大群人會打擾別人的生活,這裡只適合一兩個人靜靜感受,哪怕碰見了生活在這裡的住戶,他們也會比較理解。

走出歐陽予倩故居不遠,就是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以及和敬公主府,時間不趕的話不妨也去看看。

地址:東城區張自忠路5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至週日)

魯迅博物館:“民族魂”文學巨匠的真實印跡

魯迅在北京的住處一共有四個,而魯迅博物館位於他的最後一所住處:西三條21號,另外三處是剛到北京時的紹興會館,曾與兄弟合住的八道彎,還有位於磚塔衚衕的故居。前兩者如今已是破敗不堪,磚塔衚衕的故居也面臨被拆遷的命運,唯獨這個西三條21號,不僅完整保留了他的住處,還在旁邊開闢了關於魯迅的展覽館。要想了解這位“俯首甘為儒子牛”的偉大作家,來魯迅博物館,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展覽館就坐落在魯迅半身像的後面,以他一生的不同落腳點分成不同的展區,展示魯迅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照片和用過的衣物,還包括他的書籍和手稿。與一般的展覽館不同,由於魯迅在生前有很多發人深省的箴言,所以展館的不少展板和柱子都用來展示他為世人留下的名句。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這些箴言,與最後出口處魯迅逝世時靈柩上覆蓋的由沈鈞儒所寫的“民族魂”旗相呼應。魯迅的精神與他的真實人生,得到圓滿的體現。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展覽館一路走出去,對面就是魯迅舊居,小院雖普通,卻被收拾得很乾淨,從建築到室內陳設都保留著簡樸的風格。院子雖小,價值卻不小,就在這個院子裡,魯迅完成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三部文集,以及《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南邊三間是會客室和藏書室,北三間為魯迅的起居室和母親、夫人的臥室,在北房中屋後面還有魯迅自己的工作室,隔著一層玻璃,還能看見他當年用過的物品。在院子正中央,魯迅親手種下的白丁香如今早已亭亭如蓋,而大家都愛打聽的他在散文《秋夜》中提到的那兩棵棗樹,則是一棵生在前院通向後院的拐角處,一棵生在牆外,依然長得極好。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小院子嫻靜、清心的氛圍,引來了不少美術畫好者。一個恬淡的姑娘,坐在院子的石階上,安靜地畫上一個下午,畫如實境,瀰漫著淡泊之意,讓人心動。

地址:西城門阜成門內西三條21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散落在京城各處的北京名人故居,對我們而言總是神祕的存在;它們見證著棲居在這裡的名人大家幾十年的歲月沉浮,承載著為老百姓所仰望崇敬的先人最真實的生活。在新時代,名人故居迎來的命運各有不同,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與故居結為一體;有的已被用作民居甚至是大雜院,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難逃碎為瓦礫的命運,早已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令人不勝唏噓。

老舍故居:柿子樹下話往昔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要說到把故居開成紀念館的成功典範,要數老舍故居。那句無奈揪心的“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就是出自他筆下,看得出老人一生四處漂泊,掩不住對家的渴望。1949年,老舍回到自己的故鄉北京,買下了豐盛衚衕的一處院子,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自己掏錢買房的作家。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老舍把對家的情感都賦予在這所用心營造的院子裡。從豐富衚衕進去,左手邊第一家小院就是老舍故居。迎面而來的先是掛著“福”字的影壁,綠植掩映,縱斯人已逝,這裡仍然充滿著濃厚的氣息。邁進院子,又看到一處鑲“福”字的五彩木影壁,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所寫。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紀念館的佈局很用心,院內的東、西廂房闢為紀念性展室,分為苦寒童年、餬口四方、成家立業、八方風雨、赴美講學和人民藝術家六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的圖書、照片以及生前遺物,向來者展示老舍的生平與創作歷程,十分全面客觀。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最讓人中意的是,紀念館把客廳、西耳房即老舍書房兼臥室、東次房即夫人的畫室兼臥室都保留成原狀陳列,直接地展現了他當年的生活原貌。老舍在這裡寫下了建國後的所有作品,包括使他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話劇《龍鬚溝》,還有永恆的經典《茶館》等;隔著玻璃,你能看到當年他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和菸灰缸,還有用來存放書籍的壁櫥;在東次間,夫人用過的畫筆和硯臺,都整齊地碼在書桌上。遊走在老舍故居,你會不由得嚮往這種令人欽羨的生活狀態,夫妻二人在院子中各自有獨立創作的空間,但彼此又離得不遠,休息時可以來回相通問侯,或相聚在中間的客廳裡品茶,愜意至極。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子前面那兩棵柿子樹,據說當年就是老舍託人從西山移植過來,夫妻倆很愛惜這兩棵柿子樹,還把院子命名為“丹柿小院”。柿子樹前還保留著當年的魚缸,展廳中有一張老舍在休息時趴在魚缸上看魚的照片,你彷彿能想象當年的老舍,從西耳房出來,跟妻子在柿子樹下聊天,在魚缸旁逗魚的場景。時光一下子回到開國初,這裡是老舍呆了十六年的地方,是被他真正稱為“家”的天堂。

地址: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衚衕19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

歐陽予倩故居:故居里大雜院的閒適人生

說到歐陽予倩,估計有不少人會摸不著頭腦,但在戲劇界,他絕對稱得上赫赫有名。他是中國話劇奠基人之一,1949年後任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從事戲劇事業50年,先後創辦了中國最早的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南通伶工學社和廣東戲劇研究所,主要著作有京劇《新桃花扇》、話劇劇本《忠王李秀成》、電影劇本《木蘭從軍》等。當時在戲劇界有“南歐北梅”的說法,南歐就是指歐陽予倩,北梅則指梅蘭芳。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地鐵5號線張字忠路A口出來不久,就會看到一處氣派的青磚黛瓦圍牆,上面有“歐陽予倩故居”的提示,門一般不會關上,你走進去,就會發現昔日的院子現在已被拆分為幾戶人家,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大雜院。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院內建築過去是典型的中西合壁的風格,現在則是獨立的建築或中式或西式地匯聚在這所故居院子裡,一邊是由四根愛奧尼式柱子支撐的的西式小別墅,一邊是中式平房,磚瓦整齊地碼在低矮的圍牆上;旁邊有個呈“L”的小池塘,幾條金魚在裡面暢快地玩耍;池塘旁是石桌,石桌上的小盆栽特別討人喜歡,綠葉倒映在水池裡,在陽光溫和的照耀下,這裡的生活小景會讓你頓感歲月靜好的豐盈。雜,而不亂,關是建築本身就很有看頭。

清晨步入歐陽予倩故居的感覺最好,烏泱泱的一大群人會打擾別人的生活,這裡只適合一兩個人靜靜感受,哪怕碰見了生活在這裡的住戶,他們也會比較理解。

走出歐陽予倩故居不遠,就是段祺瑞執政府舊址以及和敬公主府,時間不趕的話不妨也去看看。

地址:東城區張自忠路5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至週日)

魯迅博物館:“民族魂”文學巨匠的真實印跡

魯迅在北京的住處一共有四個,而魯迅博物館位於他的最後一所住處:西三條21號,另外三處是剛到北京時的紹興會館,曾與兄弟合住的八道彎,還有位於磚塔衚衕的故居。前兩者如今已是破敗不堪,磚塔衚衕的故居也面臨被拆遷的命運,唯獨這個西三條21號,不僅完整保留了他的住處,還在旁邊開闢了關於魯迅的展覽館。要想了解這位“俯首甘為儒子牛”的偉大作家,來魯迅博物館,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展覽館就坐落在魯迅半身像的後面,以他一生的不同落腳點分成不同的展區,展示魯迅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照片和用過的衣物,還包括他的書籍和手稿。與一般的展覽館不同,由於魯迅在生前有很多發人深省的箴言,所以展館的不少展板和柱子都用來展示他為世人留下的名句。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自己揹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這些箴言,與最後出口處魯迅逝世時靈柩上覆蓋的由沈鈞儒所寫的“民族魂”旗相呼應。魯迅的精神與他的真實人生,得到圓滿的體現。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從展覽館一路走出去,對面就是魯迅舊居,小院雖普通,卻被收拾得很乾淨,從建築到室內陳設都保留著簡樸的風格。院子雖小,價值卻不小,就在這個院子裡,魯迅完成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三部文集,以及《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南邊三間是會客室和藏書室,北三間為魯迅的起居室和母親、夫人的臥室,在北房中屋後面還有魯迅自己的工作室,隔著一層玻璃,還能看見他當年用過的物品。在院子正中央,魯迅親手種下的白丁香如今早已亭亭如蓋,而大家都愛打聽的他在散文《秋夜》中提到的那兩棵棗樹,則是一棵生在前院通向後院的拐角處,一棵生在牆外,依然長得極好。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小院子嫻靜、清心的氛圍,引來了不少美術畫好者。一個恬淡的姑娘,坐在院子的石階上,安靜地畫上一個下午,畫如實境,瀰漫著淡泊之意,讓人心動。

地址:西城門阜成門內西三條21號

開放時間:9:00-16:00(週一閉館)

北京 | 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