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建設讓農民工融入城市

農業 農民 時政 青海新聞網 2017-05-03

相關報道顯示,我國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數量已高達1.7億。這些年,農民工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的日均收入已經有所提高。然而,他們卻無法在城市找到穩定的歸屬感,“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農村”,成為了擺在新生代農民工面前一道艱難的抉擇。

與以前大都是打拼在城市,生活消費在家鄉的農民工不同,如今更多的新生代農民工是打拼在城市,生活消費也在城市,所以他們更希望融入城市,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但是,在制度壁壘和人為藩籬的雙重擠壓下,農民工在身份認同、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上受到了不少的壓力,他們仍然頂著“農民”的標籤,身在安全感和幸福感不足的城市。可以說,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權利痛點和民生難點。

在讓勞動者生活得更有尊嚴的社會裡,農民工的“前途”比“錢景”更重要。農民工的現實待遇和權利保障如何,考驗著一個社會的治理水平。我們除了要為農民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良好的用工環境和發展空間外,還要重視農民工的訴求。

用更完善的制度建設對農民工的住房保障、教育等各類資源進行公平分配。用更具包容性的人文氛圍,為他們營造更高的社會認同感和勞動的尊嚴,這樣他們融入城市的路才能越走越順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