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週末,回鄉下老家,父親正坐在門口的馬紮上養神。我把車歇了火,悄悄地走過去,父親睡得很沉,竟然沒有發現。父親今年八十歲了,頭髮稀稀疏疏的,古銅色的臉上溝壑密佈。午後樹蔭漏下的陽光打在父親臉上,使他這張瘦削的臉龐泛著金屬般的光澤。我在沙發上找來一件舊衣服,搭在父親身上,沒想到父親一下子卻醒了。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鄉村留守老人

“爸,你睡吧,我沒事,就回來看看!”我連忙說道。

“沒關係,我瞌睡少。你媽說你要回來,我坐在馬紮上等你呢,不小心就睡著了。”父親顫巍巍地站起來,拄著柺杖,去給我拿來了一些李子。

“這是家裡李樹結的,沒有打農藥,已經洗過了,你嚐嚐!”父親自從幾年前出車禍後,左腿置換了人工股骨頭,頭部做了引流手術,身體大不如前了。他走路腿抬不高,像日本女人穿著木屐,到哪裡都邁著小碎步。他不能下地幹體力活,只能站在田埂上看著母親忙忙碌碌的,卻幫不上什麼忙。對於一個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農民來說,不能伺弄莊稼,不能傾聽稻子拔節的聲響,不能將黃澄澄的麥子送進糧倉,這比要他們的命還難受。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農民查看小麥苗長勢

也許有人會說,城裡人五、六十歲就退休了,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拳,帶帶孫兒孫女,一天光陰就溜走了。可是對農民來說,他們的字典裡找不到“退休”二字。生命不息,勞動不止,一個農民你叫他成天呆在家裡看電視,他會悶出病來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農民沒有退休費,養兒防老有時候就是一句空話,他們得在土裡刨食。土地是他們最親密的夥伴,你到鄉村農家的堂屋裡去瞅瞅,神龕下面都供著土地神呢。

左右有聯,上聯是“土中生白玉”,下聯是“地內出黃金”。民以食為天,無農不穩,土地就是農民和國家的根本所在。無怪乎一些人會將耕讀傳家作為家訓,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和“土中生白玉”異曲同工。可見“耕讀”都是改變農人子孫命運的途徑,讀書可以學而優則仕,治國平天下;而耕地起碼可以衣食無憂,解決溫飽是沒有問題的。有田種,有書讀,應該是最理想化的生活了,想那採菊東籬的陶翁,生活也不過如此。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廣場舞

父親識字不多,也沒有學會任何技術,種田倒是個好把式。但是家鄉人多地少,又有多少田可種呢。包產到戶後,農民農忙種地,農閒外出打工,父親只能在建築工地上做雜工。雜工我也做過,就是篩沙子、拌灰漿,給技工打下手,工頭安排什麼就做什麼。父親每天大早,就騎著自行車到縣城工地上去,晚上七點過才能落屋,累得話都不想說一句。辛苦一天,不過十多塊錢。如果下雨,連十多塊也掙不到。就這樣周而復始,父親一直做到六十歲。因為包工頭嫌父親年紀大了,手腳慢了,眼神差了,父親這才無奈地回家享點清福,幫二哥帶孩子。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建築工

父親做過生產隊副業隊長,生產大隊民兵連連長,文革期間還做過學校的貧農宣傳隊隊長。如果文化高,父親早就在鄉村混出名堂了。但這就是他的命,註定一輩子勞勞碌碌。父親曾經遺憾地說,年輕時他想參軍但是婆婆萬般阻攔,結果只能在大隊上當民兵連長;包產到戶後想貸款買部拖拉機跑運輸,但是母親又拖後腿,說什麼開車出車禍怎麼辦,家裡一貧如洗如何賠償?想買條耕牛犁田,可是母親怕臭,說她絕不會去打掃牛圈,還怕牛角頂人。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耕牛

兩個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就把父親的夢想掐滅了。應該說,父親的夢想都挺不錯:農村人兩條路,不是當兵就是讀書嘛。部隊立功可以提幹,退伍後可以安排工作;改革初期,買部拖拉機跑運輸發財的例子比比皆是,後來不少人拖拉機換成了載重汽車,都過得非常滋潤。買條耕牛犁田,也可以掙些犁田費貼補家用。對於父親的這些抱怨,母親常說老都老了,還提當年幹什麼?後頸窩摸得到看不到,誰知道幾十年後的事情呢?說也無益,還不如過好現在的生活。

二哥離婚後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就臘月回來一趟,算是祭祖團圓。雖然我和他隔三岔五都會給家裡寄錢,但地裡的農活是指望不上了。再說多年不幹農活,我這身體下地也吃不消了了。母親比父親小十歲,年歲大了,農忙時根本忙不過來,只得花錢僱人幹活。只要肯花錢,啥活都有人幹。但田裡就那點產出,除掉人工費、犁田費、種子農藥化肥錢,還能剩下多少呢!種地就一個“虧”字,可是虧本也得種呀,有地不種這可是造孽呀!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插秧

我拿起一個李子放進嘴裡,脆生生的,滿口清香,不由得連吃了幾個。

“前些日子叫你回來拿桃子,白花桃,你大哥嫁接的。可是你說沒空,就送給鄰居們吃了,有的人竟然用背篼來背。我們也不好攔著,可惜了!”父親嘆息著,他是在為我沒有吃上家裡的白花桃而惋惜。

那幾天我的確很忙,有幾篇約稿要趕出來,根本沒有時間回家。桃子成熟後,不摘就要掉,要爛在地裡。自己吃不完,送人當然是最好選擇,就當是結緣了。

“家裡吃不了這麼多桃子,等你大哥內蒙打工回來,我徵求下他的意見,砍掉一棵桃樹算了。”

“好好的,砍了幹啥?”

“把地都蔭了,見不到陽光,種點蔬菜都長不好!”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翻地

地,又是土地,看來父親這輩子最牽掛的還是土地。一個農民,不論時代怎麼變遷,他們最在意的還是土地,這應該是天底下所有農民的宿命了。可是我們家的土地卻越來越少了,當初的自留地已經變成了宅基地,責任田裡建起了養雞場,真正用於耕種的土地是越來越少了。每年也就種點水稻、小麥、油菜,就當落點口糧吧!土地對於農民來說已經成了雞肋,荒著吧實在可惜,種莊稼吧又不划算。現在的農民,如果不外出打工,就守著家裡那點薄田種糧食,恐怕連每個月的油鹽錢都拿不出來。這種人家,在鄉村也是大有人在的,特別是那些沒有任何技術的農民。如果再捨不得下苦力,就只要看著別人吃肉喝湯兩眼淚汪汪了。

土地得集中起來,搞附加值高的種養殖業,農民才有出路。大哥的責任田裡就建起了養雞場養肉雞,每年養四次,每次五千只左右,等到肉雞出欄,一隻雞淨利潤有兩塊多,比種糧食划算多了。也有搞土地流轉的,離我家兩百米遠就有一處蔬菜基地。這幾天地裡種的全是豇豆,老闆一個人忙不過來,請了附近的閒散勞力幫著摘豇豆,每小時五塊錢,母親也在那裡打工呢!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養雞場

“他們的豇豆吃不得,全是打過生長素的。打藥之後,豇豆藤下掛麵似的,豇豆長得又長又粗,每天下午都要拉一卡車,據說送到省城的批發市場了。你在城裡買菜,要多長個心眼,不要吃反季節蔬菜,對身體不好。要按季節來,地裡長什麼就吃什麼,有節令管著呢……

每次回家,父親都要反覆地叮嚀,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可是我們還有選擇麼,這些年來,我們的餐桌早就被大棚蔬菜佔領了,我們要想吃到地道的農家肥蔬菜,那簡直比登天還難。岳母在花盆裡種了西紅柿、辣椒、小蔥和藿香,可是跟每天的蔬菜消耗相比,這都是杯水車薪。有時候我想,要是我在城裡,也能有一塊自留地就好了。自己動手栽菜,一可以豐富餐桌,二可以鍛鍊身體,可是這不過是空想罷了。我雖然是農民的兒子,在城裡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我離農民的生活是越來越遠了。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菜市場

1995年7月,我師範畢業,分配到一所鄉村學校教書,被告知需要將糧油關係轉到所在鄉鎮去,我最終將得到一本“市鎮居民限價糧油供應證”。有必要辦這本糧油供應證嗎?現在市場上糧油供應很充足,大家都可以敞開買,而且價格也公道。回家把自己的想法跟父親說了,誰知父親勃然大怒,他說:“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務農的,糧油供應證是城鎮居民身份的象徵,你現在是城市戶口,跟我們不一樣。你如果嫌麻煩,我陪你去!

父親的話句句在理,我只得答應了。在父親的心目中,有城鎮戶口是很了不起的,當時很多政策農村都享受不到:比如城市兵退伍後可以安排工作,某些工廠只招城市待業青年……不只是父親,其實很多農村人都羨慕別人有城市戶口。城市和農村,二者之間似乎存在著一條看不見的鴻溝,那是天壤之別。而我居然不想去領“市鎮居民糧油供應證”,怪不得父親要發火呢。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交公糧

辦證跑了很多部門,也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我們先在學校裡向老師打聽辦證的程序,老師說你肯定要到縣糧食局去,他們就是管城鎮居民糧油關係的。縣城的糧食局在哪個位置我也不知道,好不容易在街上問了很多人,找到了糧食局,可是辦證的人又出差去了。問明白別人回來的日子,我們就帶上師範畢業證、戶口本、接受學校的介紹信給對方看。工作人員驗明正身後,又在一份文件上蓋章,然後讓我拿到孝德區糧站去。又是一番折騰,找這個找那個,總算在半個月後領到了我的糧油供應證。封面是牛皮紙,上面有:戶主姓名,編號,所屬鎮鄉居委會和發證單位,光公章就蓋了三個。裡面是糧油供應人員登記表和購買糧油登記卡。

父親拿到我的糧油供應證,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激動地到處與老鄰居們分享。那本糧油供應證,簡直成了標誌我城鎮戶口的身份證。也即是說,從那時起我就徹底擺脫了糧農身份,成了城鎮戶口。其實三年前我考上師範時就甩脫了農皮,當時就把戶口關係轉到學校去了,只不過是集體戶口而已。 在大隊會計家裡請他出證明時,老會計羨慕地對父親說:“老彭你行啊,硬是讓老三變成了城市戶口。你得給大家講講,你是怎麼教育子女的?”老會計和父親是熟人,他說出了很多村民的心聲。我記得父親磨磨嘰嘰了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鄉鎮逢場

其實要我說啊,是鄉村一個汗珠摔八瓣的苦難生活促使我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而讀書,幾乎成了我們農村孩子的唯一選擇。我喜歡讀書,成績一直不錯,可是隨著學雜費噌噌噌地往上漲,靠打零工供我讀書的父親越來越吃不消了。那時大哥已經結婚分家單過,二哥正上初三,和我在一所學校。初二下學期,學校要預繳初三的學雜費,還要交補課費等,一下子就是幾百塊。家裡實在拿不出錢來,父親也急得沒辦法,於是我對父親說:“爸,家裡這麼困難,我看我還是輟學吧!聽說好多人去深圳打工了,我也想去闖一闖,說不定能闖出啥名堂來!”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深圳

父親當時就火了,“打工打工,能在深圳打一輩子工嗎?最後還得回來,還得種地,你如果像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你把自己害了,你把下一代也害了!”我不敢再說什麼,因為父親說的是實話,班主任老師也是這樣對我說的。我可不想讓自己的理想和青春堙沒在莊稼地裡,那麼我這輩子就完了。到晚上,父親東挪西借,總算把學雜費給我籌齊了,我這才鬆了一口氣。要不然,我真的會一輩子呆在土地上,那還有時間像現在這樣泡杯清茶,坐在書房裡,悠悠閒閒地享受書香呢。我就像路遙筆下的孫少平一樣,使勁地掙扎,總算走出了鄉村,走出了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進城務工

父親這輩子命運多舛,由貧農到小康實屬不易。曾祖父那一代,家裡有曾數百畝良田,算是本地富戶。可是曾祖父喜歡賭牌九,有一次他輸紅了眼,將家裡的田契壓了上去。結果時也命也運也,那一晚的豪賭讓我家一下子從大戶變成了貧農,生活每況愈下。從那時起,爺爺和他的兄弟們都得靠做手藝來討生活。爺爺是個木匠,又是家裡的老大,總想多掙點錢幫家裡分憂,結果積勞成疾,早早地就離開了人世。婆婆是個小腳女人,又不願意再嫁,只得靠替別人縫補衣服及變賣家產度日。家裡經常揭不開鍋,父親、伯父和姑姑三個碎娃正在長身體,成天餓得頭昏眼花。婆婆一狠心,將伯伯送去給地主家做放牛娃,好歹可以吃頓飽飯了。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賭場

那時,父親經常問婆婆:“媽媽,我們啥時候才能吃飽肚子啊?”婆婆告訴他,如果家裡有田了,就可以吃飽飯了。從那時起,擁有自己的土地就成了父親一輩子的期盼。1949年後,農民有田可種了,可是想吃頓飽飯還是挺不容易的。父親後來在生產隊做副業隊長,大小還算個小幹部。他辦事公道,懂政策,儘量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鄉親們有什麼鄰里糾紛都喜歡父親去調解,父親往往三言兩語就能說服雙方握手言和。有時候鄰居兄弟分家,也願意請父親去做個見證。父親替人辦事,大家都願意請他吃頓酒肉飯算是感謝。那時我就四五歲吧,也跟在父親的後面去,就像個小跟班。大家在飯桌上討論最多的,就是什麼時候包產到戶。有人說安徽已經分田單幹了,我們這裡怎麼還沒有動靜。出工不出力,這樣吃大鍋飯,苦日子何時是個頭呀!父親總是安慰大家說,快了,快了,農二哥的好日子就快要來了。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農民

有幾天晚上,父親特別激動,成天都拿著一張人民日報反覆地看,口裡還唸唸有詞。那是大隊部發下來的,要求基層幹部領會精神,過段時間就要執行。父親連看了幾天,可能看懂了,他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就在飯桌上給我們講:“鄧小平上臺了,中國要改革開放了,農村要大變化了,農民要分田單幹了,每個人都有……

“小孩子也有嗎?我們不是變成了地主?”我好奇地問父親。

“每個人都有,當然包括小娃娃。我們不是地主,國家分田給我們種,我們要給國家交公糧。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這叫做聯產承包,也叫包產到戶!”“包產到戶”這個新名詞,通過社員大會擴散開來,刺激了每個人的神經,村子裡沸騰得像一鍋粥,人人過年似的興奮不已。自己地裡想種什麼就種什麼,種多種少自己說了算;家裡牲畜想養什麼就養什麼,養肥了可以牽到市場去去賣。有手藝的農閒還可以出去打工,甚至可以批發百貨在鄉鎮上出售,自己做老闆。再也沒有人干涉農民的自由了,我們的手腳和腦袋都被解放了。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包產到戶發源地

分田是包產到戶的第一步。生產隊專門組織了人力用皮尺測量每塊田的大小,然後按肥瘦多寡一一登記造冊。分田那天,生產隊的晒壩裡圍滿了人,每家都是戶主出來拈鬮。有些人用肥皂把手洗了一遍又一遍,以為這樣能洗掉黴運。一些人則抱著自己的小孩來抓鬮,他們說小孩手氣好。我們家的責任田就全部是我去抓鬮的,都是挨在一起的肥田,而且離家也很近。那天晚上回家,母親特意給我煮了一碗醪糟蛋作為獎勵。

接下來就是分集體的農具,拍賣生產隊的保管室等房產以及分集體的樹木。分樹的時候很亂,有些人並沒有按集體的意見執行,比如我們的鄰居綽號叫蔣水牛的,他從外地喊來很多親戚,只要是能用的樹木他們就砍掉,然後剔光枝丫用夾夾車拉回家裡去。蔣水牛把屬於別人的樹木拉回去後,鄉親們到他家裡去要,他卻耍無賴,拿出菜刀來要與別人拼命。後來有人告到派出所,警察來調查了一番,要定他“哄搶集體財產”之罪。可是最後也沒有說個所以然,這件事就算了。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鄉村土地

分田以後,各家單幹,我們小孩也得勞動,否則誤了農時,那就要餓肚子了。那時收稻子全靠人力。剛過立秋,家家就開始操辦。鐮刀拌桶筢筢風播,一樣都不能少。破了舊了的修補修補,實在沒法修補的就咬咬牙買新的。隨著稻子一天天變黃,農民都激動起來,一天要到田裡看幾道。父親把稻穗割下來,把稻粒攤在手上,然後挑選飽滿的,放進嘴裡咬。等到稻子能承受牙齒的力量了,稻子就可以收割了。說起來,種地就是一種感覺,像廚師炒菜,菜譜上寫著放鹽少許。這“少許”到底是多少,得自己花費時日才能琢磨清楚。

到了處暑節,稻子有八九成熟了,農忙就來了。父親是家裡的主勞力,頂拌桶的任務就只好由他來完成。父親雖說個子矮,可是頂起拌桶來在狹窄的田埂上走得比我們還快。我們趕緊拿著鐮刀緊跟父親來到谷田裡,周圍已經響起了砰砰啪打稻子的聲音,此起彼伏,讓這一片片稻田顯得非常熱鬧。 我和兩個哥哥負責割稻子,父親早就把鐮刀拿到鐵匠鋪發好了,舉起來可以看見陰森森的寒光。割稻子這活,沒有經歷過的永遠也想象不到有多彆扭:直腰站著吧,高了,抓不住稻子;蹲下吧,走不動,只能彎著腰,一頭一頭地往前拱,像個穿山甲。多割幾次,我就有點心得了:右手用鐮刀勾住七八窩稻子往面前帶,左手順勢抓住稻子稈朝前一推,鐮刀再一用力,吱嗚一聲悶響,一大把稻子就倒在了我的身後。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金黃色的稻田

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民們把土地真是當寶貝疙瘩伺候著,看著責任田裡莊稼長勢壓過了別人,那心裡美得比吃了蜂蜜還甜,晚上肯定會讓女人加個菜,喝點小酒慰勞慰勞一下了。在父親的帶領下,我們幾乎學會了莊稼地裡的所有農活。農忙時可以忙到深夜一兩點,倒在床上就睡著了,而早上天還沒亮又得起床繼續幹。這就是包產到戶的力量,它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在大集體時代,人人都在地裡磨洋工,有些年頭大年三十都在地裡幹活,可是到頭來還是吃不飽肚子,人人面露菜色,更別說穿得周吳鄭王地出去見人了。家家都窮,日子過得寒磣,最糟糕的是心裡憋屈,因為不知道這苦日子啥時候是個頭。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城市

1989年左右,經過幾年的積累,農民們有了些積蓄,掀起了修房建屋的高潮,有些人家甚至建起了一樓一底的小洋樓,實現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小康夢想。鄰居熊么伯是個退伍軍人,腦筋活泛,打井、推豆腐、開拖拉機,什麼賺錢做什麼,沒過幾年就發家了,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他的兒子敏讀書不用心,早早地就跟著他老子去開拖拉機,可是沾上了賭博的惡習。熊么伯不許兒子開拖拉機,敏只好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二流子混在一起,最後在浙江打工犯了命案,現在都還在監獄裡服刑。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鄉村人家

其實我挺佩服父親的,他雖然是個農民,掙錢也少,但是卻從小就教我們要走正道,特別是要用心讀書。父親經常說:“想當年,我們也是有錢人,只是到你爺爺這輩才走下坡路的。要學好,吃喝嫖賭沾不得。你們一定要攢勁讀書,混出個人樣來,這樣我也好給列祖列宗有個交待了。”

曾幾何時,攢勁讀書,離開土地,那就是我曾經的夢想。而如今風水輪流轉,農村戶口又變得值價了。我們村的第一個蔣姓大學生,北京工業大學畢業,據說在重慶混得很不如意,想把戶口遷回本地來,結果村民代表都不同意,他只能作罷。蔣的妹妹是我小學同學,蔣的父母為了供他上大學,什麼髒活累活都幹過,沒想到卻是這樣一個結局,實在是讓人不勝唏噓啊!不過說實話,現在要我回到鄉村來,我還是不願意。因為那些農活我都不會幹了,另外光幹農活也養活不了自己,更別說養活家人了。

我這個農民的兒子奮鬥19年,才能跟這些城裡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

鄉村風光

如今的鄉村,雖說道路硬化了,村民們可以像城裡人一樣享受自來水、有線電視和寬帶,可是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其實我所眷戀的鄉村,已經永遠回不去了。那時的鄉村,天藍水清,鳥語花香,下地就可以摘到水靈靈的蔬菜,下河就可以捉到活蹦亂跳的魚蝦。布穀鳥在屋後的酸棗樹上鳴叫,青蛙在入夜的稻田裡鼓譟著豐收曲,大黃狗臥在樹蔭下吐著舌頭,燕子在電線上面演繹著五線譜,而我在生產隊的泉凼裡撲騰著游泳,濺起一陣陣水花。努力奮鬥了19年,我這個貧農的兒子終於進入了城市,在城市裡有了自己的家,有了一份還算體面的工作,可以跟那些城裡人在一起喝杯咖啡,聊聊天。但鄉村的記憶,仍然在我腦海裡時時浮現。不過,這些記憶中的場景,有些還在,有些已經永遠消失了。但是我覺得我的根還在鄉村,因為我在那裡長大,我的父兄還在那裡生存。(彭忠富/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