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農村後,這些城裡人卻不願回去,除了貧窮,這才是根本原因

農村 農民 文化 不完美媽媽 壹農村 2019-04-09

有網友在回答"從農村走出來的城市人對農村是什麼感覺"這個問題時,說出了一個獲得不少人贊同的答案:"厭惡,絕望。"大家忍不住紛紛跟帖,訴說著落魄不堪的農村老家給自己留下的陰影,字裡行間都透露著鄙棄和絕望,更有甚者可以用深惡痛絕來形容了,還有不少人道出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

為什麼從農村出來之後,大家卻要回踩農村呢?網友的回覆令人唏噓。在他們看來,接受了高等教育的自己在思想上處於更高的境界,見識過世面之後也有了更寬闊的眼界,這時再回觀農村社會,只覺得他們如同井底之蛙,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但就是捨不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走出農村後,這些城裡人卻不願回去,除了貧窮,這才是根本原因

網友覺得,處事方式和價值觀的不同是農村人和農村走出來的城裡人之間最大的不同,認為在農村人看來,"情"就是"法",對這種靠人情維繫的人際關係十分反感。他們認為文明社會是講"法"的,農民卻把事事都把人情擺在前頭,人情是敲門磚,也是擋箭牌。而在網友看來,造成"情""法"衝突的根源竟也是教育。

農村真如評論說的那般愚昧不堪嗎?接受過高等教育是我們與農村隔絕的真正原因嗎?農村孩子的劣勢要完全歸罪於家庭的拖累嗎?對此,我有幾點看法想要與大家分享。

首先,教育的本質是讓我們在對身處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後,用以關愛、包容和共進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和事。既然種莊稼這麼辛苦,農民為什麼不放棄呢?因為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他們大多隻能從事體力勞動,種莊稼雖然利潤微薄,但卻是他們最可靠的收入來源,是他們能看得到的希望。越是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對土地和莊稼的感情就越是深厚。而農村問題一直為黨和國家所重視,不少地區的農村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巨大的改善,人們對農村的印象不應該停留在以前。

走出農村後,這些城裡人卻不願回去,除了貧窮,這才是根本原因

農村社交方式極具文化特色,而非網友所說的沒有意義。在農村,婚喪嫁娶這種大事,操辦起來十分隆重繁瑣,靠自己家的幾口人根本辦不起來,遇事大家都會主動幫忙。而中國的民俗文化是在民間得以傳承和保存的,農村的文化習俗應該得到重視。農村人淳樸好客,樂於分享,有事能幫襯就幫襯,鄰里的感情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而且早年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很低,從播種到收糧全靠農民一雙手,農事勞動十分沉重,親戚朋友幾家人一起勞作是最好的選擇。

走出農村後,這些城裡人卻不願回去,除了貧窮,這才是根本原因

至於農村人愛講情面,其實只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縮影而已,試問除了農村,有哪個地方是不講人情的呢。再說絕大多數中國人所講的"情"是在"法"的允許範圍之內的,而且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都會有人無視法規的約束,逾越道德的底線,但將農村人單獨拎出來說,不免有些引導輿論的傾向,會讓人誤以為農村人都是毫無法律意識的。

農村孩子從小接觸到的教育資源遠遠比不上城裡的孩子,但是知識是無盡的,孩子們的立身之本不在於知識本身,而在於人格的健全。農民辛苦一輩子供養孩子外出求學,為的就是下一代不用像自己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往往是父母扛起生存的壓力,孩子們卻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他們不能體會父母的辛苦,卻只會埋怨父母不能使他們過上更加安逸的生活。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缺乏生存技能,又無法擺脫虛榮感帶來的自卑,步入社會後甚至不能養活自己,而他們會把這種無力擺脫現狀的困窘歸罪於家庭,絲毫不懂得奮鬥與感恩。

走出農村後,這些城裡人卻不願回去,除了貧窮,這才是根本原因

一絲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不能一邊享受著農民的勞動成果,一邊對他們嫌棄鄙視。我們生根的土地對我們的影響終身的,或許隨著成長,大家對故土的感情也會慢慢改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