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青春足跡留下難忘瞬間,重溫激情燃燒的知青歲月

農民 農村 寧靜 創業 楊永生攝影 2017-06-01

追求青春足跡留下難忘瞬間,重溫激情燃燒的知青歲月

周路明攝

親情,友情,故鄉情,濃濃在這裡交織。歌聲,笑聲,哽咽聲,盡情在這裡交融。回憶插隊經歷,品味勞動生活細節,有苦,有樂,有風有雨亦有歌。五十年前,響應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帶著滿腔熱忱和激情投入到祖國的北方黑龍江省黑河。戰天鬥地,開荒建點,築戰備公路,艱苦創業,傳播文明,用最美好青春年華和辛勤汗水,在黑河大地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離開黑河後知青戰友們始終關注第二故鄉,掛念著黑土地父老鄉親,為宣傳建設新黑河獻計出力,招商引資,寬廣,樸實,厚重的知青情懷,黑河人民不會忘記。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這些口號將是黑土地知青的一生歷史記憶,久久不能忘懷!

追求青春足跡留下難忘瞬間,重溫激情燃燒的知青歲月

老知青合影,新文化結晶。成長生命的江,黑龍江,創業成家的江,黃浦江。當年是拿槍桿子建設邊彊保衛邊疆的民兵戰士,又是拿著鋤杆頂著日烈與蟲咬刨壟溝的勞動者。如今,是東方明珠的建設者,是新上海的主人,卻又有著黑土地知青十年臨時戶口,雙重身份的特殊知青,是國際絕有的(獨生子)。這是一個旋轉時代,知青的真理還在吶喊,左一下,右一下,上山下鄉,病退返城,競爭上崗,要文憑不要下鄉鏟地的實際水平,下崗下海自謀生路。穿越那久遠的時空距離,折騰這一代知青人,是一首唱不完的酸,甜,苦,辣的生命讚歌。知青的插隊生活情景有永遠照不完心酸鏡頭,面對困境勇敢迎著有拍不完的微笑美麗面容。這就是中國知青精神,這就是中國知青世界級的度量與氣魄。

追求青春足跡留下難忘瞬間,重溫激情燃燒的知青歲月

老知青合影,新文化結晶,寧靜的興安嶺沒有音樂,卻演奏出最動人的知青旋律,冰天雪地沒有語言,卻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最能磨鍊人的意志,黑土地沒有筆墨,卻是一幅最美的畫卷,知青的歷史豐碑永存。坐上當年的青年號列車,去尋找當年的感受與尋夢,尋找當年的青春與才華,是什麼力量,什麼精神支撐這一代知青,是中國夢與知青夢緊密相連在一起。這一青年號列車上的當年小夥姑娘,如今已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了,帶著兒子,孫子一同來感受當年坐青年號的情景。當年一起坐青年號的知青,回家時成雙成對,有廠長,國企老總,有南北結合的幹部與工人,有不斷求進的專家與學者,在各項崗位上發揚知青精神的所有插兄。精神境界的超越,能擺脫物質視野的虛脫,人在不同環境下生活,追求不同樂觀向上其樂無窮。這就是中國知青的崇高境界。楊永生攝/文2017.2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