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進林業精準扶貧 林業扶貧大有可為

農村改革 三農 農業 林業 人民網 2017-03-29

人民網北京3月20日(李楠樺)“咱村裡老百姓就靠種果樹精準脫貧。”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山區的果農張國英在今年“兩會”接受採訪時說。

張國英是村裡第一個種果樹的,有經濟效益後,村民一個個跟著種,第一批就有34戶。現在,村裡家家都有果樹,他們鄉也成了果樹之鄉。

榆林市榆陽區,在大扁杏、核桃、山地蘋果和山杏栽植區的貧困村,打造出各類林果專業村5個,每村給一次性補助3-5萬元。在78個貧困村中,打造各類林業精品示範點15個。對自願新栽植大扁杏、核桃和山地蘋果等樹種的貧困戶,按照每畝1000元的標準分5年給予補助。

貴州和陝西,兩個不同的省份,兩個不同的貧困村,看似毫無交集,卻因為林業扶貧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兩個貧困村的扶貧經歷正是我國林業扶貧現狀的縮影。

山區是林業生態建設的主戰場,也是我國貧困人口的聚集區。我國60%的貧困人口分佈在山區,林地林木等森林資源是山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林農最豐厚的家產。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介紹,在貧困地區大力發展林業,利用森林資源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可以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增加林產品有效供給,改善生態狀況,促進生態保護與脫貧增收協調發展。

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發展林業產業,是增加山區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

林業扶貧大有可為

每年5月,位於貴州省黔南州龍裡縣谷腳鎮茶香村的十里刺梨溝,紫紅色的刺梨花已綻放。遊客絡繹不絕,為當地果農帶來可觀的收入。

野生刺梨是當地的傳統種植業,但並未改變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十年前,茶香村是省級貧困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近些年來,在當地林業部門支持下,改良和推廣優良品種,全村種植刺梨近萬畝,形成了”十里刺梨溝”的景觀。僅刺梨一項,該村林農總收入超過千萬元,林農人均純收入1.2萬元。

由此可見,林業扶貧大有可為。據國家林業局介紹,自“八七扶貧攻堅”開始,按照國務院扶貧辦工作部署,主抓黔桂九萬大山地區19個縣的定點扶貧工作。到2015年8月,國家林業局定點扶貧對象精準調整為貴州荔波縣、獨山縣,廣西羅城縣、龍勝縣等4個縣。

在定點幫扶期間,結合當地實際,全面開展了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開發,大力加強了與群眾脫貧致富有密切聯繫的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林業定點扶貧走出了一條靠山養山、養山興山、興山致富的林業扶貧開發之路,初步形成了以經濟林為龍頭驅動的主導產業基本格局,貧困人口逐年減少,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數據統計,2016年安排貧困地區中央林業資金417.7億元,比“十二五”年均增加27%,選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28.8萬名,精準帶動108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林業扶貧須做到“四精準”

我國廣袤的林區、山區、沙區,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地區既是發展林業的重點地區,又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根據林業特點和優勢,國家林業局始終堅持“四精準”——生態護林員精準到人,退耕還林精準到戶,金融扶持精準到利益分配機制,定點縣精準到脫貧摘帽時限。

2016年印發的《關於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的通知》顯示,在中西部21個省(區、市)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28.8萬名生態護林員。中央財政安排20億元用於購買生態服務,推行生態管護員,新增森林管護面積3億畝,地處貧困地區的大江大河源頭和深山遠山的天然林、公益林得到有效保護。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共安排72.3萬貧困戶退耕還林任務414萬畝。

國家林業局介紹,要積極統籌各項林業資金,對油茶、核桃等種植範圍廣、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收益期長、就業容量大,能夠促進貧困地區長期穩定受益,又能維護國家糧油安全的木本油料發展給予大力支持。

“未來,還要充分發揮林業在扶貧攻堅中的關鍵作用,讓資源變資產,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要建檔立卡、精準扶貧,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為護林員,在保護良好生態的同時實現脫貧增收,讓廣大邊遠山區的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一起實現小康。”張建龍說。

2017年是林業扶貧的攻堅之年

2017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也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化提升之年。林業扶貧攻堅雖成效明顯,但脫貧任務仍十分艱鉅。

針對落後偏遠山區、林區、沙區脫貧“疑難雜症”,全國林業系統將繼續咬定目標,聚焦精準,以提升林業可持續精準脫貧能力為核心,以推廣“生態脫貧”“產業脫貧”典型經驗為主要任務,以創新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為重點,以推進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為支撐,大力推進生態保護脫貧、特色產業脫貧,不斷提高林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效。

國家林業局介紹,針對2017年的主要任務有以下規劃:

第一是鞏固擴大生態護林員選聘。強化對已上崗護林員管理,建立護林員培訓管理、定期考核、資金管理使用、督查考察制度,提高護林能力和效率。

第二是加快推進退耕還林覆蓋貧困人口。將2017年新增退耕還林任務中的980萬畝安排到832個貧困縣,由貧困縣林業主管部門委託鄉鎮林業、土地部門確定可退耕地塊,將地塊涉及的貧困戶優先納入退耕計劃,和貧困戶簽訂任務合同,爭取2017年退耕還林任務安排涉及更多貧困戶。

第三是總結推廣山西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模式。在全國“十三五”造林任務較重、貧困人口較多的河北、內蒙古、江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省推廣,爭取組建3000個造林營林合作社,吸納5萬名貧困人口參加造林、營林、撫育管理,就地務工脫貧。

第四是大力推進金融創新扶貧。重點解決貧困人口發展木本油料等綠色產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協調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創新金融產品,廣泛推廣還款期最長30年、寬限期8年、基準利率、中央財政貼息的優惠貸款政策,爭取2017年落實林業扶貧貸款300億元,啟動實施林業PPP扶貧試點項目4-5個。

第五是加大定點縣幫扶力度。安排生態護林員和退耕還林任務,爭取生態護林員脫貧貢獻率15%以上,符合條件的16.6萬畝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加派掛職幹部,每縣至少派一名優秀處級幹部,繼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增強幫扶能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