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連土壤肥瘦都看不出來,你還敢說會種地?這些方法要掌握

農村 農民 農業 種植業 農記 農記 2017-09-28

雖然現在有了很多理化分析土壤肥力的方法,但是作為一個農民,掌握一些直觀辨別土壤肥瘦的方式依然還是有必要的。選擇肥沃的土壤栽培農作物和育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產量,不過什麼樣的土地才是肥沃的土,什麼土地又是貧瘠的土,如果沒有在專門的測土器械的作用時,就需要我們憑經驗去鑑別了。

在農村,連土壤肥瘦都看不出來,你還敢說會種地?這些方法要掌握

作為一個具有幾千年耕作歷史的農業大國,實際上,在這個漫長的耕作過程中,長期與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並不缺乏這樣的經驗,已經掌握了一套成熟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直到今天,仍然在廣泛被運用。鑑別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指標,這些指標直接或者間接的反映出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生物學特性。而熟練掌握這些方法的農民,則就會根據各種在指標來判斷土壤的肥瘦,評定出等級等等。

一般在農村,人們辨別土壤肥瘦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幾種:

A看土壤的顏色。土壤的顏色是反映土壤在肥力上的一個明顯指標,也是一個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土壤的顏色可以分為烏、黑、黃、白、青等等。過渡的顏色可以用兩種顏色來表示,例如黃白土、黃黑土等。烏色是一種黑中帶紅,紅中帶黑的土壤,這一種等級最高的肥沃土壤。所以一般土壤顏色比較深的都是肥土,顏色較淺的則為瘦土。

在農村,連土壤肥瘦都看不出來,你還敢說會種地?這些方法要掌握

B看土層深淺。也就是看土層的深厚,肥土的土層都比較深,瘦土則只是表層有一層土,這想想都知道不是肥土。

C看適耕性。適耕性也是土壤肥瘦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土層疏鬆的土壤,則存在“幹耕像香灰,溼耕如糖化”,這樣的土壤除了肥力高,且易於耕作。而那種被稱為“敲敲一個洞,鋤鋤一條縫”的“咬鐵土”,在耕種中土壤會黏犁,耕作起來相當費力,這樣的土壤一般都比較貧瘠。

D看土壤裂紋和水質。肥土不易澱漿,土壤裂紋多而小;瘦土極易澱漿,易板結,土壤裂紋少而大。水滑膩、黏腳,目照或腳踩時冒大泡的為肥土;水質清淡無色,水田不起泡,或氣泡小而易散的為瘦土。

在農村,連土壤肥瘦都看不出來,你還敢說會種地?這些方法要掌握

E看保水性。土壤的保水情況可以分為囊水田、漏水田、一般田。這種區分發雖然直觀上比較容易掌握,但表述比較冗繁。只要簡單記住一句話就行了,即水分下滲慢,灌一次水可保持一週左右的為肥土地,不下滲或沿裂紋很快下滲的為瘦土。

F看夜潮和保肥能力。有夜潮,幹了又溼,不易晒乾晒硬的為肥土;無夜潮現象,土質板結硬化的為瘦土。供肥力強,供肥足而長久,或潛在肥力大的土壤均屬肥土。

在農村,連土壤肥瘦都看不出來,你還敢說會種地?這些方法要掌握

G看指示動植物。不同的動物植物和動植物的數量情況,土壤的肥瘦情況則不一樣,例如有田螺、泥鰍、蚯蚓、大螞蟥等為肥土,有小螞蟻、大螞蟻等的多為瘦土;生長紅頭醬、鵝毛草、薺草等的土壤為肥土,長牛毛草、鴨舌草、三稜草、野蘭花、野蔥等的土壤均為瘦土。

根據這些指標情況,辨別出土壤的肥力情況後,人們便會將土地分為上等地、中等地、下等地,例如水田就有以下區分方法。

在農村,連土壤肥瘦都看不出來,你還敢說會種地?這些方法要掌握

上等田:根據土壤的樣色以及各種土類中的上等土情況,以及離村子的遠近來區分。一般離村子較近,而熟土層在6到7寸左右,土壤烏色或者帶有鱔血斑,耕作容易是容易發散,不囊水也不漏水,田間雜草茂盛,動物數量多,產量穩定的則為上等田。

在農村,連土壤肥瘦都看不出來,你還敢說會種地?這些方法要掌握

中等田:中等田則為離村子較遠,熟土層為5到6寸,土色黃裡帶烏,耕作一般,耕作是時泥土發散中等,糯性帶粳,保水保肥,田間雜草多,動物適中,產量一般。

下等田:下等田就是地產田了,例如白土、青泥土、鐵屑土等等,這些土不易耕作,囊水漏水,不保肥,種植水稻的話,水稻不發棵,低產或者無產。

文|山魈

歡迎訂閱農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