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園區木耳勝了家種木耳

農村 三農 種植業 農民 西部看四川 2017-06-14

一根青槓椴木採耳量翻番

廣元山區產業園瞄準小而精、配套好、產品特

本報訊(記者 向朝倫 張庭銘)青川縣紅旗現代農業園區一根青槓椴木半年採幹耳2兩,比傳統家庭種植黑木耳收成提高1倍,這讓不少種了多年黑木耳的參觀者驚訝。6月7日,劍閣縣組織部分鄉鎮幹部、村民代表現場取經,山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樣板令人鼓舞。

廣元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各縣區利用河谷平地或緩坡地發展現代農業,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加快山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突出規劃建園區,培育壯大產業基地;二是打造品牌建園區,提升產品市場影響力;三是融合發展建園區,拓展產業鏈價值鏈;四是改革創新建園區,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目前全市建成萬畝億元現代農業產業園85個86萬畝,優勢特色產業基地400萬畝,惠及52萬農戶。

小而精,配套好,產品特,是廣元推進產業園區建設的特點。紅旗現代農業園區在近250畝的河谷地帶上,配套建起微型氣象監測站、智能噴灌系統、水肥一體施放系統,適時適度調控溫度溼度,把過去的“望田天”變成“增收田”,帶動全鄉5個村400餘戶村民資源入股、資金入股、技術入股,其中貧困戶101戶293人,並吸引貧困戶入園務工。

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認為,貧困山區盆周山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因地制宜,注重“四化”聯動,通過產業園區小型化、配套設施科技化、產業發展特色化、帶動農民廣泛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紅旗現代農業園區“四化”聯動,構建以產權為核心、產業為紐帶、股份合作為重點的共同致富模式,形成“園區+經營主體+農戶”的利益鏈,有較好推廣價值。

廣元:園區木耳勝了家種木耳

青川縣紅旗現代農業園區一角。

園區木耳為何勝了家種木耳

廣元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發展山區農業

廣元答案

突出規劃建園區,培育壯大產業基地

打造品牌建園區,提升產品市場影響力

融合發展建園區,拓展產業鏈價值鏈

改革創新建園區,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

目前,全市建成萬畝億元現代農業產業園85個86萬畝

2016年農民人均收入增速居全省第4位

這回馮孝斯算是真正服氣了。

6月9日,分別掛著川、陝牌照的三輛卡車來到廣元市青川縣板橋鄉紅旗現代農業園區,裝滿12噸黑木耳後,撒歡似地跑了。去年11月18日,板橋鄉新壩村組織貧困戶開會,動員全村貧困戶用青槓椴木入股農業園區,馮孝斯在猶疑中背了230根椴木去試“運氣”。他不相信新建園區種耳棒的技術能勝過自己幾十年的家種木耳手藝,按老規矩在自家山上砍倒12株青槓樹,精心侍弄,暗暗較勁。結果,出乎他的意料。

近年來,廣元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抓手,建成優勢特色產業基地400萬畝,惠及52萬農戶,特色產業助農增收年人均達到4000元以上。

□本報記者 向朝倫張庭銘 文/圖

對比 產量產值相差大

55歲的馮孝斯是個種了30多年黑木耳的“老把式”。

每年11月,雷打不動,他會在自家山上砍倒些青槓樹,種植木耳。以前是直接把樹放倒在山上,任木耳自由生長。這幾年,他和大多數村民一樣,把青槓木鋸斷成一截一截,每截1米長,從幾裡外的山上背到自家院壩,鑽眼、釘菌種、傳菌、打樁、上架,一排一排搭起來,天旱澆水,清晨採耳,只要管護得好,一根耳棒一年可以採耳2兩多,產量比過去翻了一番。

在馮孝斯看來,這已經是管得很好的了。

入股農業園區後,馮孝斯暗中較勁,對自家種的木耳管理得更加細緻。但料理了大半年,他不得不承認,家養木耳比不過園區木耳。

3月,紅旗現代農業園區和村民家中自種的黑木耳差不多同時開採,至今採了5茬。農戶家種的,一根耳棒好的收了1兩幹耳,其中大的如蝴蝶,小的如銅錢,顏色深淺不一,收購商上門看貨出價,60元/公斤;園區種的,每根耳棒平均收了2兩,大小均勻如拇指,色澤淺黑均勻,外地老闆開車來收,96元/公斤。

揭祕 差距究竟在哪裡

同樣的青槓木,同樣的一根耳棒,為何園區和家種差距這麼大?我們到紅旗現代農業園區一探究竟。

只見偌大的園區內,成排的椴木呈人字形靠在橫樑上,黑壓壓一片。負責園區管理的青川板橋良友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白中良,指著園子一側半空中頂著的百葉箱說,那叫作微型氣象站,能“探嗅”方圓1公里內的空氣溼度、溫度,適時生成氣象資料輸入電腦,電腦與園區管理者手機APP連通,把經過計算的溫度溼度數據傳遞到手機上。

9日19時,白中良的手機顯示,實時溫度為23攝氏度,按一下鍵,瞬間,200多畝的園區內,自動噴灌系統全部打開,地上一人高如花灑般的噴頭,噴出一個個白球狀的雨霧來,一個噴頭管4平方米的椴木。如果要用肥料、藥劑怎麼辦?白中良回答:把肥、藥拌入水池溶化,同樣通過手機操作,肥、藥便通過管道,順水流均勻灑到每一根耳棒上。

微型氣象監測一體技術、智能噴灌系統一體技術、水肥一體施放技術……這些讓園區勝出的新技術,馮孝斯以前聽都沒聽說過。白中良形象描述:園區靠“三體”技術,周密計算,適時噴灌,均勻灑投,讓耳棒保持最佳生長狀態,而且比傳統木耳種植節水一半,節肥1/3,節省人力80%。過去200多畝木耳5人澆水乾一天,現在一人拿著手機就搞定。

板橋鄉黨委書記高飛介紹,園區250畝220萬根耳棒,“三體”技術投入,花了200萬元,管用20年,基本上一年拿回成本,剩下年份的收益可觀。

增收 入股分紅還能務工

園區增產增收,村民增收了嗎?

青川黑木耳、竹蓀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6年,以山地為主的板橋鄉在河壩村找了三塊平地,開闢出1500畝現代農業園區,種植椴木木耳、香菇、羊肚菌等,以“公司+專合社+農戶”的形式,吸引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參與。參與的方式有三種:實物青槓椴木入股、現金入股、技術入股。

眼下正是木耳採摘時節,明晃晃的陽光下,紅旗現代農業園區中央時不時冒出一頂頂草帽,那是村民在摘耳。上馬村村民白秀蘭是其中之一,她說,自己有兩個孩子在上學不能外出務工,每天早晨送走孩子後,就來園區務工,一天可掙60元,既管了孩子又掙了錢。

像白秀蘭一樣,紅旗現代農業園區現在每天有100多頂“草帽”忙碌穿梭、採摘木耳。分紅加務工收入,園區成為村民增收的“活水池”。

家距園區5公里的馮孝斯偶爾也來務工。按目前園區的收成走勢,他入股的230根耳棒,預計年底可淨分紅600元以上,加上務工收入,園區一年能讓自己增收幾千元,“以前哪想得到呢?”馮孝斯感嘆說,園區搞科技種植,收成好賣價高,這不正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嗎?“如果可以,明年我想多背些青槓椴木來入股。”

點睛

園區發展“四化”山區農業增效增收

□省社科院副院長 郭曉鳴

發展山區農業,山地多平壩少,精貴的土地如何用好?因地制宜建設小規模現代農業園區,配套現代農業技術,勢在必行。通過產業園區小型化、配套設施科技化、發展產業特色化、帶動農民廣泛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走出一條符合四川山區特點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路。

廣元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同時以產權為核心、產業為紐帶、股份合作為重點,構建“園區+經營主體+農戶”利益鏈,帶動廣大群眾分享園區紅利,3.5萬戶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經驗可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