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致力滿足群眾出行需求

農村 農民 社會 新華網 2017-07-18

話題

如何解決農村“出行難”問題?什麼時候可以辦理網約車經營許可證?如何打擊出租車的不規範經營行為?……7月13日,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副局長梅國新率隊做客“金色熱線”,對雲南省道路運輸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與回覆。

道路運輸 全省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節目一開始,梅國新便詳細介紹了雲南省道路運輸發展的情況。梅國新說,截至2016年,全省擁有的道路運輸經營戶50.58萬餘戶,經營性道路運輸車輛64.16萬輛,道路運輸行業從業人員104萬人。開通客運班線6559條,鄉鎮通班車率達到了100%,建制村通班車率達到了87.26%。有機動車駕駛培訓機構548個,年培訓學員80餘萬人。機動車維修業戶2.88萬戶,年維修車輛1910萬輛次。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109個,年檢測車輛133萬輛次。累計建成的等級客運站846個,等級貨運物流站場32個,農村等級客運站626個。

梅國新表示,道路運輸具有通達度高、覆蓋面廣、機動靈活、組織多樣、產品齊全等特點,從運輸總量、運輸的總里程上看,始終在綜合運輸體系中佔據著支配和主導地位,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基礎,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也是重要的服務行業,惠民生一直以來都是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主體和目標。

農村出行 推動城鄉一體化立體交通建設

網友“2510”反映說,“村村通”工程,車只到行政村,對偏散小鄉村的老百姓出行、看病、上學來講,還是不太方便。

楚雄州一位聽眾說,農村的客運站點設置不太合理,有時候等車要花費一兩個小時,出行不方便。

梅國新表示,農村群眾的出行問題始終是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關注的一個重點,現在農村客運班線出行採取的是區域化經營,即由地方政府確定當地一傢俱備資質的企業採取區域化經營。梅國新介紹,目前,從國家層面到省級層面,都在極力推動城鄉一體化立體交通建設,今後農村出行的短板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網約車 正按照相關程序推動政策落地

嚴先生是一名滴滴車司機,他說,去年看到交通部和省政府網約出租車的管理辦法,可是到市裡面去諮詢,現在還是辦不了網約車的許可證。

對此,梅國新回覆道,去年,國家層面出臺了網約車的有關政策,明確城市一級人民政府是網約車的責任主體。目前,全省已經有10個州市人民政府出臺了相關文件,40個縣區級人民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據瞭解,昆明市正在按照相關的程序推動政策落地,所以說目前在昆明市還不能辦理網約車的有關手續,但工作很快就會落實,希望嚴先生耐心等待。

對於網約車駕駛員的考核問題,梅國新表示,首先要取得公安部門頒發的駕駛證,準駕車型要和所駕駛的車型相一致。“根據交通部等七部委的規定,各州市出租汽車行政管理部門應駕駛員或者網約平臺公司的申請,經組織考核後為符合條件且考試合格的駕駛員發放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目前有的州市尚未開展網約車駕駛員證的考核發證工作,主要就是因為當地網約車發展政策的落地問題。”

非法營運 不斷完善管理整治長效機制

打擊非法營運問題深受社會關注,節目中,金碧坊論壇網友就反映自己在昆明東部汽車客運站看到的非法營運亂象。

梅國新表示,打擊非法營運是運管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結合實際,連續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道路旅客運輸、機動車駕駛培訓、機動車維修、貨運源頭治超、打非治違等專項整治行動,由此解決廣大人民群眾及道路運輸經營者投訴反映較多的違章、違法,經營焦點、熱點問題。同時,不斷建立並完善打擊非法道路運輸經營長效機制。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省出動的運管執法人員總共達到了17.2萬人次,檢查營運車輛數達到了51.2萬輛次,查處的道路運輸違章案件總共61885起,其中旅遊客運案件1653起,非法營運車輛共計7403輛,其中非法客車3680輛,非法貨運車輛3723輛。

出租車 嚴厲打擊不規範經營行為

出租車不打表、拒載等經營亂象是引發群眾強烈不滿的一大“頑疾”,有網友認為,不打表的出租車跟黑車差別不大,因為都不透明、不公平,並說到大理和景洪。

對此,梅國新表示,出租車不打表屬於違規行為,對此,不管是公司還是駕駛員,都要給予嚴厲打擊。希望廣大乘客注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把違規問題反映到行業管理部門。

大理州運管局相關負責人回覆說,整治出租車不打表、拒載等不規範經營行為,是大理州運管部門的工作重點。2016年10月,大理市交通局、發改委對出租車打表收費區域範圍進行了劃定,規定區域內經營的出租車都必須打表收費。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大理州、大理市結合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出臺了《關於加強打擊非法營運規範出租車經營行為秩序的專項整治方案》,組織交通、交警、運管、城管等多部門大力進行整治,目前整治活動還在進行當中,具體有這麼一些規定:出租車拒載一次,在從業資格證上扣10分;不按規定使用計價器、亂收費,扣5分;有乘客舉報一次,當事出租車停運3天進行學習,遭2次舉報就停運7天,第3次舉報就列入黑名單,取消資格證的註冊。同時,加強對出租車公司的管理,當違章、違法出租車駕駛員的總數比例達到20%時,取消出租車公司的行政許可。“通過這段時間以來的整治,全市出租車秩序明顯好轉,相信現在乘客到大理打出租車,類似的堵心事應該會大大減少。”

客運車 及時受理乘客的舉報和投訴

“坐客運車遇到駕駛員亂加價和中途有人上車超載等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投訴?主管部門將怎麼處理?”聽眾王先生諮詢道。

梅國新回覆道,群眾在乘車過程當中遇到亂加價、超載或拒載等問題,可以通過3種方式進行舉報、投訴。第一,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客運站場、客運車輛車身明顯部位均公佈了投訴舉報電話,可通過此進行舉報、投訴。第二,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均可受理本轄區內的道路運輸相關信訪投訴,省運管局的投訴電話是0871-65305738。第三,可以通過省委、省政府網上信訪系統進行網絡投訴。投訴時必須留下真實有效的聯絡方式,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接到群眾舉報投訴以後,將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行調查,對查證屬實的,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反饋給投訴人。

梅國新介紹,去年年底,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已經對班線客車開展3G視頻監控設備安裝工作,預計到今年年底覆蓋2萬餘輛班線客車包括旅遊大客車,車輛營運監督和管理將更加方便和高效。

二級維護 營運車輛的週期由經營者自定

“道路運輸車輛二級維護不用做了嗎?”楊小姐問。

梅國新迴應道,保持車輛技術狀況良好,是確保道路運輸安全、提高運輸效率和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也是車主落實運輸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一個體現。2016年,交通部頒佈了1號令,對原營運車輛二級維護技術等級評定製度進行了改革,按照規定,營運車輛依然需要進行二級維護,只是二級維護的週期不再由運管部門統一制定,經營者可以根據相關技術標準和車輛運行年限、使用里程等自行確定二級維護的週期並自覺執行,之後營運車輛二級維護作業也不再需要到運管機構進行備案、簽章。“作為運輸企業、車主要自行建立車輛技術管理制度、檔案,確定維護週期,做好車輛維護記錄備查。”

梅國新表示,營運線路里程在200公里以上的班車客運、旅遊客運車輛,每6個月要進行一次車輛技術等級評定。其他道路運輸車輛的技術等級評定週期按照2016年交通部頒發的1號令規定來進行,即車輛首次經國家機動車輛註冊登記主管部門登記註冊的,每12個月進行一次檢測和評定,教練車、租賃車輛每12個月進行一次車輛等級評定。

無車承運人 認真開展試點申報工作

尹先生在網上看到了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的消息,詢問試點企業申請工作該如何進行。

梅國新回覆道,申請參加無車承運人試點的企業,要按照交通運輸部無車承運人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的要求編制實施方案,提交到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經省局初步審查以後,報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專家進行審查,擇優確定雲南省無車承運人的試點。目前,雲南省共確定5戶企業參加試點,試點期限為一年。未列入試點的企業,暫不能取得無車承運人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下一步,省道路運輸管理局將根據交通運輸部明年試點工作的統一安排,一如既往地做好指導和相關服務工作,有意向參加試點的企業可以繼續關注交通運輸部網站的相關通知,提前做好申報準備。

駕培行業 積極推進服務模式改革

有聽眾問,“駕校如何申辦?駕培市場是否已經放開?”

梅國新回覆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規定,申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經營,可向當地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符合交通運輸部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和國標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資格條件的給予許可。駕培市場原來是政府定價,現在全部轉化為市場調節價。下一步,全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將從駕駛培訓學時、培訓學員質量、教練員從業行為3方面進行綜合監管,積極推進駕校駕培服務模式改革。

對於教練員的聘用和管理問題,梅國新表示,教練員的聘用,由駕駛培訓機構按照交通運輸部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和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自行進行培訓、考核和聘用。取消教練員從業資格證並未弱化教練員的管理,作為用人單位的駕校一定要繼續加強駕駛員的管理,對不符合要求、誠信度不高的教練員要及時清退。(記者 楊富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