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兩種建房形式,將越來越嚴格了,最後一種恐怕到盡頭了

農村 農村改革 農民 三農 阿秋隨筆 2017-06-14

農村這兩種建房形式,將越來越嚴格了,最後一種恐怕到盡頭了

根據2017年出臺的“農村宅基地確權和農村建房的相關規定,”在農村,以下這兩種建房形式,將受到越來越嚴格的限制了,或者是面臨一些繁瑣的審批手續了。

一、宅基地翻修或者重建,需要申請批覆。

宅基地指的是農民家的老房子,如果需要翻修、推到重建,恐怕需要向鄉鎮政府的建設局、規劃局、土地資源局申請了。

二、佔有農田耕地建設新房,將面臨被拆除的風險。

盲目地佔用農田建設新房,有風險,須謹慎。恐怕佔用農田建房已然到了盡頭了。

農村這兩種建房形式,將越來越嚴格了,最後一種恐怕到盡頭了

總之,農民現在建房和翻新(推倒)老宅基地重新再來建房,再也沒有像以前一樣,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了。

如今,政策的出臺,其目的之一,便是控制農民在沒有規劃的前提下以及佔用農田、土地建房上,進行有效的管控,從而保證農田不被違規侵佔,造成農田減少的局面。

農村這兩種建房形式,將越來越嚴格了,最後一種恐怕到盡頭了

政策的出臺,也是基於長遠的一種考慮,它更是要求農民應該合理化地使用農村的宅基地,和農民集體組織所劃分的農田、土地的使用權,不可隨意侵佔和利用,這也正應了那句話:一宅一戶的規定。

之所以這樣做,阿秋的理解意思是,大家都知道在農村很多的村中央老宅基地,即:所謂農民家的老房子,由於農民又自行在自己的土地或者耕田地盤上建了新房,故老房子長期不住人,現已然呈現著一片荒蕪和落幕的景象。

農村這兩種建房形式,將越來越嚴格了,最後一種恐怕到盡頭了

其實這種景象看似農民有錢建了新房,但是卻極大地浪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而村中央的老宅基地又因為實在是太陳舊了,無論是它的建築風格、還是老房子的配套硬件設施,早已滿足不了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方便了,加之面積受限,家庭成員的增長、過道狹隘等等因素。

所以農民們才會棄老房子而去,另外去佔用土地建設新房子,這種現象在農村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地湧現出來,這不得不令人擔憂,故只能出臺一些限制性政策,以確保在管理規劃的前提下,合理地使用土地。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