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下個月電動車“不能上路”了?農民別害怕!做好這些就沒事

在社會發展的多年裡,農村的出行工具也在不斷的增加。起初的時候,大家只能依靠著自行車出行,但在90年代的時候,摩托車就已經在大街小巷中出現,因其出行速度快、走土路更方便的特點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但對於婦女和老人來說就很難駕馭了,而後的電動車也來到了市場中。因出行的成本更低,且老人婦女也可以輕鬆駕駛,它也受到了農村人的喜愛,一個家庭中總會有幾輛電動車。

闢謠:下個月電動車“不能上路”了?農民別害怕!做好這些就沒事

近日有文章表示在下個月起將會禁止那些達到機動車標準的的電動車出行。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畢竟我國的電動車新國標在上個月15號的時候就已經出臺了,並不是在下個月出臺。在這之後那些不合規的超標車會禁止生產和銷售,如果發現有違規操作的,將會由市監部門進行重點的查處管理,停止生產以及銷售,同時還會進行重點的罰款。但至於超標車的禁行,實際上就是謠言。在《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實施監督的意見》中給出了明確的管理辦法。

符合標準的電動車在購買之後,需要進行及時的登記上牌管理,那些沒有落實上牌的省份,也需要及時的完善管理工作,確保每一臺電動自行車都可以登記在內。當然在登記的時候,需要檢查車輛的尺寸是否符合標準、車身的重量是多少、是否有腳踏板,還需要對購買的發票以及CCC證書進行審查。只有這些都符合的情況下,才能進行登記,並進行號牌的發放。

闢謠:下個月電動車“不能上路”了?農民別害怕!做好這些就沒事

那麼不合規的車輛如何處置呢?

對於那些不符合新舊國標的車輛,各地需要就本地的實際情況設立過渡期,確保那些超標車的逐步退出市場。當然大多數的地方都是設置著3年的過渡期,比如說山東就是如此,但也有一些地方如徐州設置了5年的過渡期。

在過渡期內,這些超標車需要下發著臨時號牌,而如果沒有去登記領取該號牌的,或者在過渡期內還繼續騎行的,需要進行重點的處理工作。當然《意見》中也在鼓勵著大家對超標車的報廢或者置換,也鼓勵各地開展著“以舊換新、折扣處理、補貼發放”等方式,讓那些不符合的車輛能夠快速被清理。

闢謠:下個月電動車“不能上路”了?農民別害怕!做好這些就沒事

從以上就可以看出,對於那些超標的車輛並沒有採取直接禁行的方式,只要領取了臨時號牌,那就可以合法的在過渡期內出行。其實國家之所以會有這麼嚴格的管理,還是為了維護出行的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的出現。畢竟超標的車輛車速太快,一旦有意外出現,對於車主以及其他人都是不小的傷害,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