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區域健康醫療中心 為人民群眾健康謀福祉

農村 社會保險 腫瘤 農業 商丘網 2017-06-13
建成區域健康醫療中心 為人民群眾健康謀福祉

人大代表韓傳恩

建成區域健康醫療中心 為人民群眾健康謀福祉

人大代表宋靜

建成區域健康醫療中心 為人民群眾健康謀福祉

政協委員王位東

建成區域健康醫療中心 為人民群眾健康謀福祉

政協委員周德

閱讀提示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基本建成區域健康醫療中心、科技教育創新中心、物流配送分撥中心、承接產業轉移製造中心。規範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擴大受益人群覆蓋面,完成209個村室、23個鄉鎮衛生院建設任務,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擴大健康簽約服務試點範圍,加快6個縣醫聯體建設,提升遠程診療水平。推進重點醫療設施建設,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病房樓10月底前投入使用,依託商丘醫專老校區,建設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腦血管、腫瘤和康復分院;實施第三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市第四人民醫院新院區投入使用,市婦幼保健院年底前主體完工,示範區利君醫院和市中醫院新院區分別於7月底、10月底開工建設,不斷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這讓廣大代表、委員,特別是來自醫療衛生界的代表、委員很受鼓舞,他們暢談了自己感受與體會,並見仁見智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人大代表韓傳恩:

打造商丘醫療高地 建成4省交界處區域性醫療中心

張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真是令人鼓舞,催人奮進。作為一名衛生系統的人大代表,我對今後五年我市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更為關注。醫療衛生關乎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是民生大事。《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此關注很多,不惜濃墨重彩強調。

《政府工作報告》談到今後五年的發展願景,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其中第一個就是建成區域性健康醫療中心。我認為,這個定位準確,立意高遠。商丘市第一人醫院作為我市唯一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在建設區域性健康醫療中心上責無旁貸,必須有所作為。關於我們醫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一是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病房樓10月底前投入使用,二是依託商丘醫專老校區,建設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腦血管、腫瘤和康復分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為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發展將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未來五年,我們要全力打造商丘醫療高地,建成豫魯蘇皖4省交界處區域性醫療中心,全面打造4個高地:一是打造醫療技術高地,現在我院有5個省重點學科,還要打造3至5個省級重點學科,衝擊國家級重點學科;二是打造服務高地,連續七年開展“兩圍繞”服務,全力服務好廣大患者,為他們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三是打造創新高地,今年我們要組建實驗室,鼓勵醫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四是打造醫療人才高地,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引進、培養、管理好人才。爭取未來五年,醫院的總床位數達到3000張,建成園林式的醫院,停車難、床位少的現狀將得以改觀。

為了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今年將在全國公立醫院推開,我們積極推進,推行藥品零差價及分級診療,建成醫聯體。我們與縣、鄉醫院實行實質性對接,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開闢“雙向轉診”的綠色通道,建成遠程會診中心,進行遠程診療。讓患者不出鄉,不出縣,就能享受到專家的診療服務。這樣,患者的醫療費用將會降低,看病也會更加方便。市委、市政府對於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視,讓廣大醫務工作都備受鼓舞,全市人民群眾也非常高興,因為最終受益的還是老百姓。

人大代表宋靜:

普及健康知識 共享幸福生活

聽了張市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感到有三個亮點:一是站位高,謀劃超前;二是實事求是,進成績,說亮點,不誇大,談不足,切合實際;三是始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思想,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根本。作為一名來自醫護一線的人大代表,同時我還是一名扶貧隊員,我發現貧困群眾中有些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而有60%的慢性病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想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組成志願服務隊,深入社區、學校、鄉村、敬老院等,宣傳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預防為主,改變他們不良的生活習慣。多宣傳防病知識,慢性病的防治等。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可以培訓心肺復甦技術,讓更多的人掌握這項技術,面對突發疾病人群,能運用正確的急救方法,為搶救贏得富貴時間。到學校中去,宣傳海默立克急救法,當食物卡喉後,這個方法就非常有用。

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我就是做一個橋樑、紐帶,組織更多的有醫務知識的志願者,參與到健康知識普及中來。把這些健康知識傳遞到群眾中去,讓大家都能健康、幸福、快樂地生活。

政協委員王位東:

農村醫衛人才隊伍 建設要加強

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鋪開,我市農村醫療狀況得到較大的改善,但相應的農村醫衛人才卻異常缺乏,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就醫需要。我認為,加強農村醫衛人才隊伍建設刻不容緩,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並加以落實,以滿足廣大農民的就醫需求。

我認為,一要加強對現有農村醫衛人員的培訓工作,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在職醫衛人員進修學習,限制無學歷職稱的現有醫衛從業人員上崗,使現有隊伍的素質得到提高和加強;二要鼓勵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醫學專業畢業生進入鄉鎮衛生院工作,政府應出臺相關的鼓勵優惠政策,對願意去農村工作的畢業生,從工資福利待遇上予以固定補貼,並根據在鄉村工作年限,對其提級、晉升職稱給予優惠;三是吸納市區大中型醫院的具有富有豐富醫療經驗的離退休醫生去鄉鎮衛生院工作,一方面發揮餘熱,一方面利用他們的經驗和學識帶動鄉鎮衛生院隊伍建設,促進衛生院醫療水平提高;四是建議市區各大、中型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對口銜接,進行業務和人才培訓,讓市區有經驗的在職醫生去鄉鎮不定期坐診,讓鄉鎮醫衛人員來市區輪訓,從而使雙方起到互補的作用。

政協委員周德:

為群眾建立健康檔案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同時也是商丘市義工聯的名譽會長,在下鄉開展愛心活動時,我發現,一部分困難群眾是因病返貧的。針對因病返貧的情況,我認為應該建立定期體檢制度,為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做到有病預防,減少花費,減輕群眾的負擔。有些疾病就是因為沒有做到預防,導致群眾因病返貧的。

關於醫療報銷問題,我建議實現先看病,後交費。患者先交一定押金,就能先看病,看過病後,進行醫保報銷,群眾只需要交納報銷後的這部分錢就可以了。這樣,可以緩解群眾的看病難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