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在左,靈魂在右,人性在中間

寧靜 馬斯洛 婚姻 投資 亞瑟·叔本華 繁君觀世界 2018-11-29

物慾時代的今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金錢、權勢、地位的慾望,但在身心疲憊之時又難免看透紅塵凡事,想要獲得精神上的寧靜。物質充裕的人或精神豐富的人,其實都不是最幸福的人。充滿財富慾望的人會蔑視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而內心充實的人又看不慣銅臭之人。彼此對立,將慾望與靈魂分立開來,實質上這二者是互為補充,共生一體的。

做人當做真性情的人!

做人既不要做富人也不要做窮人,不要做君子也不要做小人,要做就做真性情的人。

中國人的人生處世哲學總是圍著“利義”二字,正所謂“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但是中間大多數人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怎麼辦?他們的處世態度是什麼呢?那就是情,用周國平的話說就是“至人喻以情”。他在《人生哲思錄》寫道:“義和利,貌似相反,實則想通。義,要求人獻身抽象的社會實體,利,驅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質利益,兩者遮蔽了人的真正‘自我’”!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採用了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將人的慾望和精神割裂開來。

再來說說何為真性情?真性情,就是人內心最真實,最本初的慾望和精神追求。性,乃欲求;情,乃精神。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就要真性情。不刻意地抑制自己的慾望,追求外在物質的需求;不怠慢自己追求精神的步伐,使得內在的靈魂變得飽滿。簡簡單單做人,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天氣好就去外面看世界的五顏六色,繁花似錦。

做一個真性情的人,會把金錢看得很重,也會把金錢看得很輕。不會被物慾所羈絆,也不會沉醉於虛幻的精神世界!他是一個真正擁有自我的人!

形體與精神如影隨行

對於形體和精神之間的看法,陶淵明曾說“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他覺得自己的內心也就是精神世界被自己的形體需要給束縛住了,人就會感到惆悵無力,悲從中來。自古以來,先賢們都提倡一種過簡單生活的理念,不為外物所役使,保持精神上的自由。西方哲人叔本華認為,肉體和靈魂是密不可分的,缺乏靈魂的肉體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而沒有肉體的靈魂也只不過漂泊無依的一縷孤魂。所以,我們的形體與精神是如影隨行的。

事實上,一個人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並不多,超出的便是屬於奢侈品了。它們固然為我們提供各種享受,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但是如果強求這樣的享受,就會變成一種奴役。縱觀現代的人生活,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許許多多的物質東西的出現,生活似乎看起來變得方便了,富裕了。但我們人卻沒感到幸福!

生活中有多少人,在晉升和工資上努力拼搏,卻忽視了家裡那個人的心理需要結果事業成功了,婚姻失敗了;有多少人為了買房買車而經常性加班,無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多少人,希望儘快過富人的生活,迷失心智,失去冷靜,多是投資失敗,被騙財騙色。如果一個人太看重物質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價,有時更是雙重代價。人的形體需要是有限的,無非是溫飽,超於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來是沒有盡頭的。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溫飽已經不是問題了,關鍵是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情調,除了物質生活帶來的快樂,更應該去探索精神世界。

物質豐盈靈魂,靈魂再造物質

錢,在我眼中從來不骯髒,只要那是自己掙來的。財富,能讓我們心中很多所想的東西變得現實。所謂君子愛財,取之以道。翻閱歷史發現往往那些大的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都不是一個純碎追求精神世界的人。他們不是家庭顯赫就是自己賺錢多。記得魯迅先生說他自己曾經被很多人誤解,因為他內心厭惡國民政府,自己卻在國民政府教育部門任職。先生調侃地說,他們該給多少就要多少,一個大洋也不能少。先生意思是要想活著更有意義首先得讓自己活下去,為自己的精神世界創造條件。先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拿著國民政府的薪資,卻用自己的文字在狠狠地批判醜陋的現實。

不要企圖將物慾和精神剝離,馬斯洛心理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心理需要是有層次順序的。由低級需要到高級需要,而最低級的需要就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需要。你不可能讓一個三餐不飽的人去保持一顆寧靜的心,因為他的機體不允許。不要以為馬斯洛的需要層次都是指精神或心理層面的,無論哪種需要都與物慾和精神緊密相關的。例如,被人尊重裡就有物慾與精神兩種原因,一是你的身份和地位,所擁有的讓人尊重,二是你的品性和才學,精神世界讓人尊重。

物質豐盈靈魂,靈魂再造物質。你有保證自己足夠生存的物質財富時,通過讀書、培訓、進修等方式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你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內心更加強大的時候,又可以再投向物質領域,來展現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

如何對待物慾和心靈?

有慾望是好事,那正體現了生命的特徵。無心無求的那不是凡人的境界,我們只要正確地對待物慾與靈魂便好。那麼,該如何對待呢?

第一,我們看待世界不能以一種非黑即白的二元分立的觀點去看待,不是追求財富的都是守財奴,不是追求修行的都是和尚。不要分立,也不能分立。因為這兩樣東西本身就是我們自身生命所必需的,如同左右手。

第二,正如榮格所言:“要像對待光明那樣對待黑暗,這樣你就會照亮黑暗”不要侷限,不要抗拒,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真性情之人除了會剋制還能隨心所欲。

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而事物都誕生於矛盾運動之中。物質與心靈,看似矛盾的,但是卻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只有將這兩個世界整合在一起,才能做一個內心和諧的人。而這樣一個人必然是一個會懂得生活,享受人生的人,也是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