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千年大港的一體化樣本意義

閱讀提示:在長三角一體化成為國家戰略的當下,寧波更以在港航一體化上的成功實踐與未來主張,以及因港口造就的堅實製造業優勢,為整個區域的一體化做出了表率。

作者|王 煜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千年以來,寧波因港而生、因港而盛,海港是這座城市的生命與特徵。在長三角一體化成為國家戰略的當下,寧波更以在港航一體化上的成功實踐與未來主張,以及因港口造就的堅實製造業優勢,為整個區域的一體化做出貢獻。

港口融合的範本

寧波:千年大港的一體化樣本意義

長三角區域的港口舉世聞名: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已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而上海港的年集裝箱吞吐量則佔據全球榜首。在一體化升級為國家戰略後,許多人都在關心的是:這兩大強港可以如何作為,進一步推動整個長三角區域的港航產業一體化發展?

不妨先看看被譽為“浙江改革精彩一躍”的寧波與舟山兩港一體化的實踐經驗。

浙江是海洋資源大省,港口業起步早、基礎好,但在沿海的寧波、舟山、溫州、台州、嘉興這五大港口各自為戰的情況下,港口岸線被不同的市場、行政、監管主體多重分割,各港口之間存在重複建設、同質競爭等問題,消耗了整體的對外競爭力。要打破舊局面,實現港口一體化,先要從位居龍頭的寧波、舟山兩港抓起。

寧波、舟山兩港隔水相望,共用一個水域、錨地、航道。早在2005年底,浙江省政府已經成立寧波-舟山港管委會,推進兩港在規劃、品牌、建設和管理上的“四統一”,兩港一體化的道路得以奠基。然而,兩港經營主體並未實現一體化;從名字也可以看出,“一橫”隔在中間,還不是實質性的一體化。

要去掉這“一橫”,需要進一步改革創新的智慧和勇氣。

習近平總書記還在浙江工作時,就曾提出寧波、舟山兩港一體化的規劃思路。2015年5月,他在浙江考察時提出了“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要求。之後的兩個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對海港一體化展開專題研究,並赴鹿特丹港、漢堡港學習考察國際領先的港口建設經驗。一個新的藍圖飛速謀定。

2015年8月,浙江成立海洋港口發展領導小組,省委書記、省長分別任組長和副組長,領導小組做出決策:從行政和市場雙管齊下,分別組建浙江省海洋港口發展委員會(海港委)和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海港集團)。

當年9月,尚在籌建中的浙江省海港委與寧波、舟山以及省級有關部門、港口企業,確定了以資產為紐帶實現實質性一體化的路線。寧波港集團與舟山港集團將股權等值劃轉,組建新的寧波舟山港集團,於2015年9月29日正式掛牌。

之後,寧波舟山港集團的340億元淨資產注入浙江省海港集團;同時,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也完成對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收購,至2016年9月28日,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兩港的實質一體化程序收官。

此時擁有19個港區的寧波舟山港,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大港。寧波的港口管理經驗、資金、貨源等優勢得以向舟山覆蓋,同時舟山的深水岸線資源能夠發揮更大的價值。數據可以證明一體化的作用:實質一體化完成後當年12月19日,寧波舟山港成為全球首個年貨物吞吐量超9億噸的大港;當年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4.5%,增幅位居全球前五大港口之首。

寧波舟山港的實質一體化為浙江省內其他港口的整合做了優秀的示範。2016年10月、11月,嘉興、台州、溫州三港以及義烏陸港的資產均整合注入浙江省海港集團。2016年11月,浙江省海港集團與寧波舟山港集團深化整合,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運作模式;集團由股權佔比第二的浙江省國資委行使表決權,又開創了國企改革的先河。如此一來,浙江全省的海港規劃、建設、管理真正成為可以通盤規劃的“一盤棋”。

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戰略研究與法律事務部王來告訴《新民週刊》記者:在未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上海港與寧波舟山港完全可以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各揚其優,互有差異”的共同發展。他表示,寧波舟山港擁有豐富的深水岸線資源,發展基礎紮實,在集裝箱、大宗散貨等領域都具備優勢。寧波舟山港還有300多公里未開發岸線,其中130多公里為開發條件優越、適宜規模化和大型化發展的一類岸線;從已開發岸線來說,寧波舟山港也是大有潛力可挖,目前每百米岸線的吞吐量為60萬噸左右,而上海港的這個數據在90萬噸左右。

相比之下,寧波舟山港的開發空間和發展潛力較之上海而言具有明顯的優勢。而上海的獨特優勢在於航運金融與保險、海事法律與仲裁等現代高端航運服務業領域。二者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在寧波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興法看來,上海的部分港口運輸產業可以轉移到寧波舟山港,上海可以專注於發揮自身在高端航運服務業上的優勢;這樣對整個長三角區域而言,港航產業的發展質量和速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他舉例說,倫敦是國際航運中心,但它主要以提供金融、航運服務為主,本港的貨物吞吐量並不大,倫敦港的貨物的進出主要在它的外港,有的外港甚至在法國。

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投資發展部段志廣表示:從2008年開始,當時的寧波港就通過股權收購,控股嘉興港乍浦港區一期、二期碼頭,並參股溫州港。“但單純的資本運作只能是深度合作,要實現真正的一體化,還需要跳出企業本身,從更高的格局進行佈局。”他說,碼頭、引航、拖輪等港口發展的要素被屬地的行政區域劃分開來,這就需要各地政府間的合作,以及上一級政府的統一謀劃、協調推動。

這也是寧波舟山港實質一體化、浙江港口一體化的重要經驗。實際上,早在1997年,國務院為推動長三角港口一體化,就組建了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不過,在業界人士看來,管委會的主任為交通部副部長、副主任為長三角省市的分管副職省市長,這樣的層級還不夠高,在協調長三角省市間的一些實質議題時,還無法起到高效的作用。在長三角一體化成為國家戰略的新形勢下,國務院層級的長三角港口管理、協調機構如能成立,或將是更好的選擇。

其實,上海與浙江在港口層面的跨省合作已有先例,即洋山深水港的開發。在行政區域隸屬浙江嵊泗的洋山島上,上海港建設了深水集裝箱碼頭。洋山深水港構想自1995年提出,2005年12月一期工程開港使用,2017年12月四期工程開港成為全球最大規模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這樣的合作,同樣是在國務院層面的推動下得以實現。

除了依靠行政手段的政府間協調,兩地也嘗試“新事新辦”,讓資產的紐帶力量得以發揮:2019年2月19日,在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的共同見證下,上海港集團與浙江省海港集團簽署協議:浙江省海港集團以人民幣現金增資的方式入股上港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入股完成後,上港集團與浙江省海港集團分別持有盛東公司80%和20%股權。

合資後的盛東公司成為未來小洋山北側唯一開發、建設、運營與管理的主體。此前,小洋山南側的深水岸線歷經十六年、分四期的連續開發,已基本完成。此番浙滬兩港合作協議簽署,則為洋山港的發展打開了北側岸線的新空間。

此次在兩省市黨委政府的直接推動下,兩地港口開發營運企業以資本合作的方式,合作經營開發,引入市場機制,讓風險和利益的分擔更為合理,這為洋山深水港的進一步建設開發,以及更大範圍的港口融合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它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後,上海與浙江積極主動深化一體化發展,從陸地接軌到海上接軌的一次新跨越,為將來的港口一體化探索了新路徑。

同時,寧波方面也在謀劃推動兩地共同申報滬甬舟自由貿易港,共同打造具備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大灣區成就大夢想

寧波:千年大港的一體化樣本意義

全球實力最強的城市群,大都集中在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城市群創造的財富、集聚的人才令人矚目。長三角區域內也有一個大灣區,就是“環杭州灣大灣區”,而寧波正在推進其中關鍵的一部分“前灣新區”的建設。

“前灣新區”這個名稱,在公眾眼中可能還有些新鮮。2018年,這個新名詞才第一次見諸公開報道。實際上,寧波前灣新區是《浙江省大灣區建設行動計劃》佈局的“四大新區”之一,它計劃整合已有的杭州灣新區及毗鄰的慈溪、餘姚有關片區,規劃面積約600平方公里,將形成一個規模更大、質量更高的平臺。

寧波前灣新區位於杭州灣南岸,與上海隔海相望。除了已有的杭州灣跨海大橋,規劃中還將有滬嘉甬鐵路、杭州灣跨海二通道(滬甬城際鐵路)等多條通道連接前灣新區與上海,使兩地的交通連接更加緊密。

寧波相關部門負責人向《新民週刊》記者介紹,寧波考慮在前灣新區共建合作園區,打造滬甬兩地、乃至滬浙兩地的產業合作示範區。先進製造業方面,前灣新區將重點在高端裝備製造、汽車製造、智能家電、生物醫藥、民用航空製造和新材料製造等領域,推動與上海的相關產業基地合作。

前灣新區還計劃建立寧波的農產品加工、分撥和營銷中心,鋪設直通上海的農產品銷售渠道。

儘管前灣新區具體的規劃還在緊鑼密鼓地編制中,但業界人士和公眾已經開始關注:這裡會成為中國的升級版汽車城“底特律”嗎?

原因在於,汽車產業是寧波前灣新區的主導產業。2018年,寧波杭州灣新區汽車產業實現產值1001.6億元,同比增長13%,佔寧波汽車產業產值40%、佔浙江全省汽車產業產值近1/5,已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預計到2020年,新區汽車整車產能可達150萬輛;到2025年,目標年產整車170萬輛,汽車全產業鏈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

前灣新區已擁有國內最全的汽車智創產業鏈。新區有吉利汽車的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德國大眾在全球佈局的最先進的工業4.0標杆工廠;這裡的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華東分中心,是華東地區最專業的汽車檢測中心;浙江省內唯一汽車專業學校杭州灣汽車學院落戶於此;此外還有150多家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入駐,其中包括9家世界500強。新區形成了從汽車研發、試製、製造、檢測到人才培育的全產業鏈。

而比傳統的汽車城更特殊的是,前灣新區計劃打造全球汽車產業的“三大中心”。2018年5月29日,第一屆中國汽車龍灣論壇發佈了新區汽車產業最新戰略路線圖:力爭通過十年左右時間,把新區打造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科技革命的新座標。

未來8年,新區將投入500億元,重點打造全球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智造中心、全球先進汽車技術研發中心、全球知名汽車品牌集聚中心,同時以先進的汽車產業第三產業打造金融聚集區。

寧波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興法說,除了製造業,體現長三角一體化的醫療、教育等產業也已在前灣新區範圍內開展起來。例如,2018年12月26日開業試營業的杭州灣醫院,就是由上海與寧波兩地合作打造,掛牌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寧波醫院、寧波市第二醫院杭州灣院區、寧波市杭州灣醫院”。由上海世外教育集團託管的寧波杭州灣新區濱海小學也於2018年9月開學。

2019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長黃政仁提出建議,希望國家支持寧波前灣新區成為浙滬合作發展試驗區。

“前灣新區在新材料和製造業方面有強勁的發展後勁,民營經濟發展活躍,有利於科研成果的轉化。”黃政仁說,寧波前灣新區對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產業、交通等綜合優勢。

他認為,寧波前灣新區是探索滬甬產業協同、開放聯動、創新合作新模式,打造上海大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拓展區,助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理想區域。

堅守制造業,孵化“小而美”

寧波:千年大港的一體化樣本意義

2018年,寧波GDP突破萬億元,成為我國第15個地區生產總值過萬億的城市。未來,寧波規劃進一步打造千億級現代產業集群,包括以綠色石化、汽車為代表的兩個萬億級產業;以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為代表的四個5000億級產業;以生物醫藥、文化體育為代表的6個千億級現代產業集群。

這個龐大計劃的有力支撐,就是寧波厚實的製造業基礎。坐擁大港之利,寧波非常適宜發展原料與產品“大進大出”的製造業。改革開放之後,寧波進一步深耕實體經濟,成為國家先進製造業基地,在全國率先建立起門類齊全的現代製造體系,目前正在爭創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寧波有12萬家製造業民營企業,2018年工業總產值達2萬多億元。這裡正在發力實施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計劃:培育行業頂尖者,即在某一個細分的領域裡,讓企業成長為高精尖的代表。2018年寧波科技大市場成功撮合了80對院企合作,並推動寧波出現了28個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居國內城市首位。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進程中,吸引人們注意力的往往是大而全的企業,許多集團公司的業務範圍從製造業到房地產、金融無所不包。但對於製造業來說,只有工匠精神才能成就偉大,爭做“小而強”“小而美”的企業將會是製造業的大趨勢。

按照業界公認單位標準,能稱為“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必須滿足以下條件:長期專注於製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示範企業更是要求單項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

“單項冠軍”的產量、產值可能不起眼,但不少企業都手握行業話語權和定價權,是業內“小巨人”。2019年,寧波的計劃是新增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8家、“小升規”工業企業400家,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5家;力爭當年成功創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寧波的目標是到2020年底前培育50個“國字號”單項冠軍。可以預見的是,越來越多的單項冠軍,將使寧波這座傳統制造大市加速邁向製造強市,也為長三角區域內其他城市發展製造業提供了優秀借鑑。

堅持發展製造業,並不意味著寧波拒絕信息化的助力。不過,寧波的發展特色在於,它推行的是“製造業+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製造業”,這樣可以避免經濟出現“避實向虛”的傾向,牢牢抓住實體經濟發展這個重點。

寧波製造藉助網絡力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贏得更多空間,構建了工業物聯網基礎平臺、工業大數據平臺、行業雲製造平臺等七大類“製造業+互聯網”重點平臺。公牛電器、中銀(寧波)電池、歐琳廚房等一批寧波企業迅速推進製造與網絡融合,為產品、服務和生產注入信息化智能力量。至2018年上半年,寧波全市六家主要雲平臺新增“上雲企業”超過32000家。

業內人士指出,製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實質上是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個歷史進程的融合。這種融合不是簡單在工廠車間以機器人代替人力,實現生產自動化,更意味著能打通生產與消費兩個環節,最終建成基於大數據的信息物理系統。

人才是決定產業發展的基石。在2018年,寧波顯著加大對人才的政策創新和服務保障力度。例如,實施寧波“史上最低門檻”的人才落戶新政,允許應屆大專畢業生可先落戶後就業,允許中專和高中畢業生繳納社保2年後可落戶;修訂《寧波市院士工作站建設與管理辦法》,更大力度支持企事業單位柔性引用院士團隊智力。

在這一年,中國國科學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一批知名高校,以及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寧波瑞凌節能環保創新與產業研究院、寧波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創平臺項目,都簽約或揭牌落戶寧波。

2018年,寧波的人才淨流入率達9.17%,從之前的在全國排名20名左右徘徊,躍居全國城市第2位。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寧波引進人才做到了精確匹配產業的發展需要。數據可以證明:2018年流入寧波的人才中有九成均去了民營企業,51.5%進入了機械製造行業,這與寧波經濟結構與產業優勢高度吻合。

抓牢特色產業,發揮自身優勢,方可在一體化進程中實現多方共贏——這是千年大港寧波給人們的啟示。

※版權作品,未經新民週刊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