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營 黃河三角洲:從鹽鹼地到鳥兒家園

黃河 東方白鸛 水汙染 天山網 2017-06-06

央視網消息: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我國確定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4日開始,推出世界環境日直播系列報道——《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關注了曾經的荒山、鋼渣山煤山、垃圾山、汙水河是如何蛻變成今天的風景區的。接下來,跟隨直播鏡頭去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看一看,曾經生態退化的溼地,是如何恢復勃勃生機的。

山東東營 黃河三角洲:從鹽鹼地到鳥兒家園

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黃河入海口。整個保護區面積達1530平方公里,74%的面積是溼地。每年有近600萬隻的候鳥飛到這裡繁殖棲息,丹頂鶴、東方白鸛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也選擇在這裡築巢覓食。

黃河三角洲:從鹽鹼地到鳥兒家園

山東東營 黃河三角洲:從鹽鹼地到鳥兒家園

鳥兒破殼而出

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鳥鳴聲一年四季都不會間斷,它已成為黃河三角洲上的一個名副其實的鳥島,有100多種鳥兒在這裡安了家。眼下,正是水草豐茂的季節、鳥兒家庭迎接新生命的季節,黑嘴鷗、東方白鸛等都在這裡築起了自己最溫暖的產房,這些剛破殼而出的溼地精靈,就是最挑剔、最苛刻的“生態檢驗者”。

但在20多年前,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受黃河斷流的影響,淡水匱乏、海水倒灌,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逐漸變成了一片寸草不生的鹽鹼地。1990年,東營市政府下定決心成立黃河三角洲市級保護區,才使這裡再現了河海交匯的雄渾、長河日出的壯闊,魚鳥家園的生機勃勃。

人工招引巢 為鳥兒搭建家園

山東東營 黃河三角洲:從鹽鹼地到鳥兒家園

高杆頂端的鳥巢

在保護區的核心區域,隨處可以看到這樣的高杆。仔細看一下最頂端都有一個鳥巢,這些就是東方白鸛的家,這些珍惜鳥類能在這裡築巢,這還要歸功於保護區專門為鳥兒準備的這些硬件設施,豎起高杆,在上面搭起巢架,還撒上一些築巢材料,讓每一個需要繁育的東方白鸛家庭都能在上面建起一個4平方米的家。現在已經有210只東方白鸛幼鳥破殼了,這種鳥目前全世界僅有3000多隻,而這裡就生活著300多隻東方白鸛的成鳥和亞成體。

山東東營 黃河三角洲:從鹽鹼地到鳥兒家園

老照片中的枯草

接下來,看幾張老照片。照片都拍於上世紀90年代,因黃河斷流,照片中的植物已經枯萎退化,地面全是裂痕。據當地的老百姓回憶,那個時候這裡就是寸草不生的鹽鹼地,鳥兒偶爾從天空飛過,但決不會在這停留。

黃河調水調沙 給保護區重新注入生機

當時,這裡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缺水。

2002年黃河小浪底水利工程首次進行調水調沙,巨大的水流奔向黃河下游河床,最後來到山東東營黃河入海口。當地就是抓住了這個時機,開始進行百萬畝溼地修復工程。

那時候修築的堤壩,它的作用就是要攔蓄黃河水,讓這片鹽鹼地重新恢復地表徑流,補充地下水源,衝鹼壓鹽。

山東東營 黃河三角洲:從鹽鹼地到鳥兒家園

如今的綠水青山

如果僅僅是把黃河水攔在一個圈裡,那這裡就形成了一個水庫,達不到修復溼地的效果。深淺不一的淺灘和形狀各異的島嶼,這些是建設者精心設計出來的。靠的就是這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閘口,讓每一個區域的水位高低不同,而裡面還有一條條的暗渠,使水面最深的有2米多,最淺的地方僅有十幾釐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個小的溼地生態環境,不同的植物、水草、魚蝦、鳥類等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環境。

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屏障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目前已經恢復溼地230多平方公里,蘆葦面積增加到了220平方公里。走在這個保護區裡,會感覺空氣溼度很大,溫度要比市區低上四五度,很放鬆很舒適。專家說,蘆葦的氧氣釋放量是森林的10倍。

現在,這裡成了氣候調節、提供水源、調蓄洪水、降解汙染的生態屏障,也是研究世界上河口溼地的天然實驗室,每年提供生態服務功能約176億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