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伍,是做“大哥”還是做“領導”?管理者必須清楚這4件事!

如果你喜歡,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更新職場和企業管理知識,一起成長!

現實中,很多管理者沒有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僅憑“江湖義氣”帶隊伍,給企業發展留下了巨大的隱患。之所以會有“義氣型”領導,是因為中國人向來將“義”看得很重。

“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就是古代中國人對“義”的最好詮釋。

帶隊伍,是做“大哥”還是做“領導”?管理者必須清楚這4件事!

但江湖義氣畢竟只適用於傳說中的江湖,而現代社會紛繁複雜、變數不斷,“義”已經脫離了原有的定義,演變為盲從,缺乏理性,與制度、人性背道而馳,對個人和社會的危害都在逐漸加劇。

在一些中小企業中,身居要職的往往是老闆的親朋好友,他們仰仗著和老闆的特殊關係,在企業中趾高氣揚,不服從企業的管理制度,恣意妄為,還隨意指手畫腳,干擾其他員工正常工作,這都是在現代企業不可容忍的事情。

如果領導者希望把企業做大做強,就應該立即制止導致企業混亂的所有做法,將不能滿足企業需要的人全部清退,不管是什麼關係,決不能心慈手軟,因為領導不是“帶頭大哥”。

帶隊伍,是做“大哥”還是做“領導”?管理者必須清楚這4件事!

如果你不清楚怎樣才算是“義氣型”領導,我們來看一看他們的具體特徵:

(1)憑藉第一印象來判斷他人的品行,武斷做出判斷,又武斷給出結論。

(2)做事豪爽,雷厲風行,但感情用事,缺乏原則,更不懂得和下屬溝通。

(3)意氣用事,對於看不慣的下屬,沒有絲毫容忍心,沒有理由地進行貶低甚至攻擊;而對於自己青睞的下屬,容忍度極高,無論做什麼錯事都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11)

(4)建立小團體,刻意謀求小團體利益,而忽略大多數員工,以維護小團體利益為最高任務。

(5)將個人恩怨凌駕於企業制度之上,喜歡一手遮天的感覺。

總之,“義氣型”領導雖然是制度的建立者,卻不能以身作則遵守制度,常以“一言堂”的方式將制度推翻。

帶隊伍,是做“大哥”還是做“領導”?管理者必須清楚這4件事!

這一點在三國揮淚斬馬謖中就表現的尤為明顯。

失街亭表面看是馬謖自視甚高、不聽勸諫造成的,其實主要責任應該由諸葛亮承擔。馬謖跟隨諸葛亮多年,性格特點早已暴露無遺,連劉備都能看出馬謖言過其實,諸葛亮怎能看不出來?但諸葛亮偏偏就因為個人好惡容忍了馬謖,在關乎全局勝敗的重要戰役中,不以大局為重,而是像“帶頭大哥”一般接受了馬謖的請戰要求,最終付出了慘重代價。

由此可以看出,作為一名企業或團隊的領導者,避免“江湖義氣"的行事作風是非常關鍵的。

第一,不可搞一言堂。

1900年,慈禧太后以絕對權威,不顧光緒皇帝等人的反對,堅持“對外宣戰”,之後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倉皇逃往西安,最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現代企業的管理者決不能以慈禧做榜樣,要懂得以身作則,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章制度做事,約束自己的言行。在做出決策之前,要與公司中高層領導進行協商,徵求意見,逐步完善,最後才能發佈。武斷做出的決策,不僅往往有失周全,對其他領導也會造成心理傷害。

帶隊伍,是做“大哥”還是做“領導”?管理者必須清楚這4件事!

第二,不可厚此薄彼。

作為領導者,首先要公平地看待每一位下屬,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工作效率高的要獎勵,工作效率低的要懲罰。

“大哥型”領導是按照和員工的親疏關係進行管理,自己看得上的員工,犯了錯誤不追究,而自己看不上的員工,有了貢獻也裝作看不見。這種做不到公平對待員工的公司,是不可能留住人才的。

第三,不可意氣用事。

一個負責任的領導者,時刻都能以冷靜的心態看問題,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什麼事情必須堅持,什麼事情必須放棄。優秀的領導者不會因為一時的義氣而衝動,衝動是魔鬼,魔鬼引導我們做的事情只能造成麻煩,不可能有好事。

帶隊伍,是做“大哥”還是做“領導”?管理者必須清楚這4件事!

第四,不能拉幫結派。

在公司中,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員工喜歡拉幫結派,一是可以結交朋友,二來可以增加盟友。底層員工這麼做,一般不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轉。但是,如果公司高層也形成了幫派,就會嚴重影響公司的運轉。這樣的企業內部往往瀰漫著濃厚的“江湖”氣息,因為老闆在創業初期都是依賴朋友的支持,在企業規模壯大後,這些曾經的幫助者開始尋求回報。

中國人是講究“知恩圖報”的,老闆怎麼可能忘記貧賤之交,於是老闆的朋友們就開始論資排輩,在企業中擔任各種要職,各自稱霸一方,形成小利益團體,他們不再將企業的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將全部精力放在爭奪小團體的利益上,最終會拖垮剛剛成形的企業。

帶隊伍,是做“大哥”還是做“領導”?管理者必須清楚這4件事!

其實,這種利用情感資源的做法,在企業創立之初會有效果,但持續下去必將釀成許多惡果。在企業規模擴大後,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需要規範化,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必須落實到具體工作上,工作目標和標準必須明確。所有的交情都必須為規章制度讓路,做到公平管理,能者上,庸者下,不能讓一些沒有能力卻貪圖私利的人永遠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享受。

我們不能完全否定“義氣”,這畢竟是中國數幹年來的文化精髓,但對於“義氣”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解。我們提倡的“義氣",是一諾千金、勇於擔當、忠誠可靠、盡職盡責。管理者帶隊伍時需要發揚這種良性的“義氣”,摒棄不良的“義氣”,讓員工都有高昂的士氣,讓企業有光明的發展前景。

藉此,推薦一款CEO成長課程:各商學院EMBA課程提煉精華,100節精品音頻課程。包括公司治理、領導力、趨勢視野、創業創新、資本運作、戰略管理、團隊建設、財務管理、併購重組、風險控制、家族傳承、上市指導、互聯網創新等。

您每天只需要20分種時間來收聽就可以搞定了。如果感興趣,請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 鏈接,開啟您企業發展進階之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