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鄭飛

8月14日,澳洲上市能源公司LeighCreekEnergy發佈公告,宣佈與中國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兩家公司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利用地下氣化技術生產商業化的氫氣與化肥;同時作為協議的一部分,LeighCreek將獲得申請加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許可,若最終獲批,LeighCreek將成為交易所中少數幾家天然氣生產商之一。LeighCreek執行主席JustynPeters表示,“中國新能源是一家煤炭資源豐富的公司,其原料適合LeighCreek的地下氣化工藝。”

"

作者:鄭飛

8月14日,澳洲上市能源公司LeighCreekEnergy發佈公告,宣佈與中國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兩家公司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利用地下氣化技術生產商業化的氫氣與化肥;同時作為協議的一部分,LeighCreek將獲得申請加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許可,若最終獲批,LeighCreek將成為交易所中少數幾家天然氣生產商之一。LeighCreek執行主席JustynPeters表示,“中國新能源是一家煤炭資源豐富的公司,其原料適合LeighCreek的地下氣化工藝。”

世界各國紛紛佈局 全球氫能發展進入快車道

國發能研院、綠能智庫認為,LeighCreek與中國新能源有限公司高調成立合資公司,是近年來氫能熱潮的最新例證。2018年至今,已有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在內的諸多國家發佈氫能領域的最新規劃,自從《巴黎協定》簽署之後,世界各國面臨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而氫氣作為一種低碳高效的能源,應用於能源和工業中有助於這兩個行業深度脫碳。

日本:氫能發展速度全球最快 降成本為下階段關鍵任務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稠密,2017年能源對外依存度高達94%,不僅煤油氣資源匱乏,境內也無法修建大型水電站,出於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安全方面的考慮,日本氫能發展速度全球最快。事實上,曾經核電是日本主要的能源之一,2010年日本能源對外依存度還在80%左右,“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日本國內“棄核”壓力與日俱增,2013-2015年期間一度關閉所有核電站,導致能源自給率直線下降。日本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容量有限,目前看來遠不能滿足能源轉型需求,而氫能效率高、無汙染,還能用於汽車,發展氫能是日本最好也是為數不多的選擇。2018年8月,日本宣佈在福島部署全球最大10兆瓦級大型氫能源系統,每年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900噸以上,預計2020年開始供應氫氣。

2019年3月,日本發佈最新《氫能利用進度表》,此次修改是繼2014年制定、2016年修改後,對《進度表》進行的第二次修改,主要反映了日本2017年《氫能基本戰略》及2018年《能源基本計劃》,並把氫能應用的成本削減列為現階段政府和企業的重點任務。加氫站方面,日本計劃在2025年前後將加氫站建設成本由目前的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00萬元)降低至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20萬元),同時將燃料電池車與混合動力車的價格差距縮小到7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萬元);財政補貼方面,補貼範圍將由目前的中心城市擴展至全國,加速氫能源應用;市場規模則遵循之前《氫能基本戰略》所規劃的目標,2020年氫燃料電池車銷量達到4萬輛,加氫站160座;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銷量20萬輛,加氫站320座。國發能研院、綠能智庫資料顯示,日本已經明確到2025年,全面普及氫能交通,並擴大氫能在發電、工業和家庭中的應用;到2030年,氫能使用成本將不高於傳統能源,實現平價。

"

作者:鄭飛

8月14日,澳洲上市能源公司LeighCreekEnergy發佈公告,宣佈與中國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兩家公司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利用地下氣化技術生產商業化的氫氣與化肥;同時作為協議的一部分,LeighCreek將獲得申請加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許可,若最終獲批,LeighCreek將成為交易所中少數幾家天然氣生產商之一。LeighCreek執行主席JustynPeters表示,“中國新能源是一家煤炭資源豐富的公司,其原料適合LeighCreek的地下氣化工藝。”

世界各國紛紛佈局 全球氫能發展進入快車道

國發能研院、綠能智庫認為,LeighCreek與中國新能源有限公司高調成立合資公司,是近年來氫能熱潮的最新例證。2018年至今,已有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在內的諸多國家發佈氫能領域的最新規劃,自從《巴黎協定》簽署之後,世界各國面臨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而氫氣作為一種低碳高效的能源,應用於能源和工業中有助於這兩個行業深度脫碳。

日本:氫能發展速度全球最快 降成本為下階段關鍵任務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稠密,2017年能源對外依存度高達94%,不僅煤油氣資源匱乏,境內也無法修建大型水電站,出於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安全方面的考慮,日本氫能發展速度全球最快。事實上,曾經核電是日本主要的能源之一,2010年日本能源對外依存度還在80%左右,“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日本國內“棄核”壓力與日俱增,2013-2015年期間一度關閉所有核電站,導致能源自給率直線下降。日本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容量有限,目前看來遠不能滿足能源轉型需求,而氫能效率高、無汙染,還能用於汽車,發展氫能是日本最好也是為數不多的選擇。2018年8月,日本宣佈在福島部署全球最大10兆瓦級大型氫能源系統,每年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900噸以上,預計2020年開始供應氫氣。

2019年3月,日本發佈最新《氫能利用進度表》,此次修改是繼2014年制定、2016年修改後,對《進度表》進行的第二次修改,主要反映了日本2017年《氫能基本戰略》及2018年《能源基本計劃》,並把氫能應用的成本削減列為現階段政府和企業的重點任務。加氫站方面,日本計劃在2025年前後將加氫站建設成本由目前的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00萬元)降低至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20萬元),同時將燃料電池車與混合動力車的價格差距縮小到7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萬元);財政補貼方面,補貼範圍將由目前的中心城市擴展至全國,加速氫能源應用;市場規模則遵循之前《氫能基本戰略》所規劃的目標,2020年氫燃料電池車銷量達到4萬輛,加氫站160座;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銷量20萬輛,加氫站320座。國發能研院、綠能智庫資料顯示,日本已經明確到2025年,全面普及氫能交通,並擴大氫能在發電、工業和家庭中的應用;到2030年,氫能使用成本將不高於傳統能源,實現平價。

世界各國紛紛佈局 全球氫能發展進入快車道

數據來源:日本氫能利用進度表

歐盟:德國氫能技術領先 英法試點氫燃氣

2019年2月,歐洲燃料電池和氫能聯合組織(FCH-JU)發佈《歐洲氫能路線圖:歐洲能源轉型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報告,明確提出歐洲在氫燃料電池車、氫能發電、家庭和建築物用氫、工業制氫方面的具體目標:交通領域,到2030年,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超過420萬輛,其中乘用車達到370萬輛、輕型運輸車50萬輛、卡車及公共汽車4.5萬輛,並替代約570列柴油火車。建築物中,預計到2030年替代約7%的天然氣;2040年替代約32%的天然氣,部署250萬臺氫燃料電池熱電聯產裝置,屆時將滿足所有商用建築及超過1100萬家庭的供電供暖需求。制氫方面,到2030年,1/3的氫氣將實現超低碳生產,探索水電解制氫商業化運行。歐盟委員會已投入13.3億歐元支持氫燃料電池研發和示範項目建設,實施週期為2014-2024年,示範項目將驗證氫能作為歐洲未來能源及運輸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可行性,對歐洲實現2050年向低碳經濟轉型做出貢獻。

歐洲國家中,德國在氫燃料電池技術上遙遙領先,作為歐洲最早啟動氫能產業化研究的國家,德國於2006年出臺“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計劃(NIP)”,已經進展到第二階段,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5億歐元。2016年,德國實現氫能商業化運營,當年共銷售約2000臺固定式家用燃料電池;從2017年起,隨著德國啟動加氫站大規模建設,氫能源汽車開始進入市場;預計到2023年,德國將建成約400座加氫站,而由道達爾、液化空氣等龍頭企業共同推進的H2Mobility將承擔所有運營任務,屆時,德國將初步建成全國性的氫能網絡。

"

作者:鄭飛

8月14日,澳洲上市能源公司LeighCreekEnergy發佈公告,宣佈與中國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兩家公司計劃成立合資公司,利用地下氣化技術生產商業化的氫氣與化肥;同時作為協議的一部分,LeighCreek將獲得申請加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許可,若最終獲批,LeighCreek將成為交易所中少數幾家天然氣生產商之一。LeighCreek執行主席JustynPeters表示,“中國新能源是一家煤炭資源豐富的公司,其原料適合LeighCreek的地下氣化工藝。”

世界各國紛紛佈局 全球氫能發展進入快車道

國發能研院、綠能智庫認為,LeighCreek與中國新能源有限公司高調成立合資公司,是近年來氫能熱潮的最新例證。2018年至今,已有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在內的諸多國家發佈氫能領域的最新規劃,自從《巴黎協定》簽署之後,世界各國面臨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而氫氣作為一種低碳高效的能源,應用於能源和工業中有助於這兩個行業深度脫碳。

日本:氫能發展速度全球最快 降成本為下階段關鍵任務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稠密,2017年能源對外依存度高達94%,不僅煤油氣資源匱乏,境內也無法修建大型水電站,出於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安全方面的考慮,日本氫能發展速度全球最快。事實上,曾經核電是日本主要的能源之一,2010年日本能源對外依存度還在80%左右,“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日本國內“棄核”壓力與日俱增,2013-2015年期間一度關閉所有核電站,導致能源自給率直線下降。日本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容量有限,目前看來遠不能滿足能源轉型需求,而氫能效率高、無汙染,還能用於汽車,發展氫能是日本最好也是為數不多的選擇。2018年8月,日本宣佈在福島部署全球最大10兆瓦級大型氫能源系統,每年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900噸以上,預計2020年開始供應氫氣。

2019年3月,日本發佈最新《氫能利用進度表》,此次修改是繼2014年制定、2016年修改後,對《進度表》進行的第二次修改,主要反映了日本2017年《氫能基本戰略》及2018年《能源基本計劃》,並把氫能應用的成本削減列為現階段政府和企業的重點任務。加氫站方面,日本計劃在2025年前後將加氫站建設成本由目前的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00萬元)降低至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20萬元),同時將燃料電池車與混合動力車的價格差距縮小到7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萬元);財政補貼方面,補貼範圍將由目前的中心城市擴展至全國,加速氫能源應用;市場規模則遵循之前《氫能基本戰略》所規劃的目標,2020年氫燃料電池車銷量達到4萬輛,加氫站160座;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銷量20萬輛,加氫站320座。國發能研院、綠能智庫資料顯示,日本已經明確到2025年,全面普及氫能交通,並擴大氫能在發電、工業和家庭中的應用;到2030年,氫能使用成本將不高於傳統能源,實現平價。

世界各國紛紛佈局 全球氫能發展進入快車道

數據來源:日本氫能利用進度表

歐盟:德國氫能技術領先 英法試點氫燃氣

2019年2月,歐洲燃料電池和氫能聯合組織(FCH-JU)發佈《歐洲氫能路線圖:歐洲能源轉型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報告,明確提出歐洲在氫燃料電池車、氫能發電、家庭和建築物用氫、工業制氫方面的具體目標:交通領域,到2030年,氫燃料電池車保有量超過420萬輛,其中乘用車達到370萬輛、輕型運輸車50萬輛、卡車及公共汽車4.5萬輛,並替代約570列柴油火車。建築物中,預計到2030年替代約7%的天然氣;2040年替代約32%的天然氣,部署250萬臺氫燃料電池熱電聯產裝置,屆時將滿足所有商用建築及超過1100萬家庭的供電供暖需求。制氫方面,到2030年,1/3的氫氣將實現超低碳生產,探索水電解制氫商業化運行。歐盟委員會已投入13.3億歐元支持氫燃料電池研發和示範項目建設,實施週期為2014-2024年,示範項目將驗證氫能作為歐洲未來能源及運輸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可行性,對歐洲實現2050年向低碳經濟轉型做出貢獻。

歐洲國家中,德國在氫燃料電池技術上遙遙領先,作為歐洲最早啟動氫能產業化研究的國家,德國於2006年出臺“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計劃(NIP)”,已經進展到第二階段,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5億歐元。2016年,德國實現氫能商業化運營,當年共銷售約2000臺固定式家用燃料電池;從2017年起,隨著德國啟動加氫站大規模建設,氫能源汽車開始進入市場;預計到2023年,德國將建成約400座加氫站,而由道達爾、液化空氣等龍頭企業共同推進的H2Mobility將承擔所有運營任務,屆時,德國將初步建成全國性的氫能網絡。

世界各國紛紛佈局 全球氫能發展進入快車道

數據來源:FCH-JU歐洲氫能路線圖

不同於日本和德國大力發展家用固定式燃料電池系統,英國和法國已經開始探索將氫氣加入燃氣管網的可操作性。國發能研院、綠能智庫瞭解到,氫氣和天然氣在使用層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生產商可以在不大規模升級設備的情況下,通過將氫氣混合到現有的天然氣網中來輸配,甚至直接輸送純氫氣。2017年10月,英國出臺《清潔增長戰略》,將燃氣分配網絡100%轉化為氫氣定為最可靠的大規模脫碳方案之一;英國政府承諾投入2500萬英鎊,以驗證在建築物的燃氣管道中使用氫氣的可行性。法國於2018年7月發佈《氫能利用計劃》,計劃在2019年投入1億歐元用於工業、交通和能源等領域部署氫氣;到2023年,法國將建成100個現場制氫的加氫站,應用場景涵蓋輕型商用車、公共汽車、卡車、船舶等;在法國城市敦刻爾克,當地已經開展向燃氣網絡注入20%氫氣的試點項目;接下來,法國還將在未接入法國本土電網的離島、海外屬地等孤立封閉地區,試點利用氫能為電網提供服務,包括髮電、儲能等項目。

澳大利亞:發力上游制氫產業 開拓氫氣出口市場

國發能研院、綠能智庫注意到,相比歐美日韓氫能發展起步早,澳大利亞直到2018年8月才由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發佈主題為“邁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氫能產業”的首份《國家氫能發展路線圖》。在2018年12月召開的澳大利亞政府委員會(COAG)上,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部長們一致同意制定國家氫能戰略,認為氫能對澳大利亞的未來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併力爭到2030年成為全球氫能產業主要參與者。

澳大利亞煤炭、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全球第四大煤炭出口國及第二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四面環海、地廣人稀的特殊國情,使得澳大利亞發展風能、太陽能、海洋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理論上,無論是化石能源重整還是可再生能源制氫,澳大利亞都擁有大規模製氫所需的一切資源。《路線圖》指出,澳大利亞有望在2030年實現煤制氫商業化生產,到那時氫氣生產成本將降至每千克2.14-2.74澳元(約合人民幣10.2-13.05元)。目前,日本川崎重工已經與澳大利亞政府合作在維多利亞州煤炭產區打造全球首個價值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3.8億)、為期4年的褐煤制氫商業試點項目,旨在探索固體煤處理、二氧化碳捕獲和封存(CCS)等煤制氫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將汙染嚴重的褐煤,轉化成最優質的清潔能源的同時,大幅減少碳排放。

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ARENA)參與的一項研究顯示,澳大利亞擁有成熟的煤炭、天然氣產業鏈,從製取到出口基礎設施完備,有足夠的技術打造完整的氫能產業鏈條。到2030年,氫氣出口或將為澳大利亞提供2800個工作崗位,出口規模約17億澳元(約合人民幣81億元)。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預計,到2030年,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對進口氫氣的需求將達到百億澳元,相對於其他潛在的氫氣出口大國,澳洲離主要亞太國家運輸距離更短,是澳洲擴大出口、搶佔市場的重要窗口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