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騎兵策馬橫刀、奔馳搏殺。這其實就是我軍僅存的解放軍內蒙古騎兵部隊,他們的前身曾經叱吒蒙古大草原。抗戰後期劈殺了無數日本鬼子,參加過震驚中外的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肅清內蒙古草原上的殘匪,為新中國的誕生建立赫赫戰功。

他們驍勇無敵,以一當十。那麼他們到底為什麼擁有這樣強大的戰鬥力呢?其實除了雄悍勇猛的蒙古馬外,還有內蒙古大草原上自古就是他們騎兵乘馬征戰的故鄉。

內蒙古騎兵緣何驍勇  除了蒙古馬 還有大草原本是乘馬征戰的故鄉

蒙古馬體形矮小,在風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沒有失去雄悍的馬性,它們頭大頸短,體魄強健,胸寬鬃長,皮厚毛粗,能抵禦西伯利亞暴雪,能揚蹄踢碎狐狼的腦袋。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歷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

蒙古馬是一個古老的品種。早在4——5千年前,我國北方民族就已馴化馬匹。如《漢書·匈奴傳》記載:堯舜以前“居乎北邊,隨水草而轉移,其畜之所多,則牛馬羊。匈奴馬曾顯赫一時,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出擊匈奴在白登被冒頓單于30餘萬騎兵圍困七日。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戰爭中曾多次帶回大量馬匹,並任用匈奴王子金日蟬為漢朝的馬監,民間養馬事業空前發達。

內蒙古騎兵緣何驍勇  除了蒙古馬 還有大草原本是乘馬征戰的故鄉

三國時期,曹操雄踞北方,打敗烏桓後,胡、漢降者20餘萬,其中騎兵被曹操編入自己的軍隊,在與孫劉決戰中烏桓鐵騎,名聞天下,為曹魏稱雄三國立下汗馬功勞。

《三國志·蜀書》記載,曹操怕劉備佔據江陵,“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迫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阪,這裡的五千精騎就有烏桓的騎兵在其中

西晉以後,塞外各部族相繼南下,帶來馬匹數以萬計。盛唐時期,北方各族都曾以良馬進貢。《唐會要》就記載:“突厥馬技藝絕倫,筋骨適度,其能致遠,田獵之用無比。”並指出延陀馬、同羅馬、僕固馬為同種,多為駱毛(兔褐毛)和驄毛(青毛》。

這些都與蒙古馬相似,都是蒙古馬的祖先。北宋時東北的契丹馬也是蒙古馬,說明東北三省早已分佈有蒙古馬。

內蒙古騎兵緣何驍勇  除了蒙古馬 還有大草原本是乘馬征戰的故鄉

進入元代,成吉思汗鐵騎西征時,經常靠蒙古馬的驚人速度及耐力對敵人進行突然襲擊,從而得到勝利。

蒙古大軍征伐西方,無論是歐洲裝備較為差勁的鍊甲騎士、還是穆斯林世界,都可謂勢如破竹,蒙古軍西征將領郭侃獨自領萬人隊,在西亞屢破伊斯蘭軍隊百二十餘城、破十字軍百八十餘城。蒙古人真正的勁敵在東方,滅金傾全國之力,與南宋軍隊夾擊,最終滅亡金國。大量的女真人被世仇蒙古人和中原漢人武裝起義軍殺盡。

內蒙古騎兵緣何驍勇  除了蒙古馬 還有大草原本是乘馬征戰的故鄉

《成吉思汗》所述,金國一直是北方最強盛的國家,它征服了建國長達近三百年的契丹大遼國,滅了強於自己的北宋,統一了北方眾多的部落和廣大的地域。金國是以女真人為主體的北方森林部落,照樣有蒙古軍能騎射,善征戰,不畏強敵,一往無前的精神。1153年金國遷都燕京後,大興土木,建築宮殿,修邊壕,擾邊民,致使漠北遊牧民族苦不堪言。再則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化程度逐漸加深,女真以往能征善戰的習武之氣漸漸減弱,最終這個由女真人完顏阿骨打1115年始建的金國到1233年金哀宗皇帝自縊於蔡州,宣告金國的滅亡。這樣個泱泱大國曆經118年,亡於成吉思汗第三子,大蒙古國第二任皇帝斡歌歹汗手中。

明朝在北方東自大寧(今承德地區)、西至寧夏皆是牧馬地;並在宣化、大同等地設馬市,明萬曆三年(1575年)規定與蒙古族首領達延漢每年互市定額3.4萬匹。開設馬市,互市的馬匹根本不足以滿足明朝使用,這樣民間的馬販子活躍起來。大量的蒙古馬又通過這個渠道進入大明的領地。

內蒙古騎兵緣何驍勇  除了蒙古馬 還有大草原本是乘馬征戰的故鄉

清朝在察哈爾設左右兩翼牧廠和兩處御馬廠,全盛時期養馬達10餘萬匹。數百年來,蒙古馬多取道張家口輸入清廷用馬的內地。

抗戰時期,八路軍先後建有軍委騎兵團、八路軍留守兵團騎兵團、115師騎兵團、120師騎兵支隊、129師騎兵團、綏蒙騎兵遊擊師。

他們在戰爭中往往一個劈殺過去,日本騎兵聯隊的鬼子就摸不著北了。日本的騎兵在與蒙古族騎兵對戰中相差甚遠,因為日本騎兵聯隊都是進入部隊才訓練騎乘征戰,這種半路出家的小鬼子豈能與從小把馬背當作搖籃的蒙古族騎兵對等呢?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中,蒙古族騎兵與日本騎兵聯隊對決中,日本的一個騎兵聯隊被全殲。

內蒙古騎兵緣何驍勇  除了蒙古馬 還有大草原本是乘馬征戰的故鄉

解放戰爭時期,內蒙古騎兵部隊參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為解放東北和華北做出了重大的犧牲和貢獻。當時,內蒙古騎兵第一、二、三師主要征戰於東北戰場,配合東北解放軍部隊發起攻勢,而第十六師、十一師則配合華北戰場作戰。1948年9月,騎兵第一師和第二師奉命參加了遼瀋戰役中的黑山、大虎山地區阻擊戰和圍困長春、解放瀋陽之戰。騎兵第十六師和十一師配合華北解放軍主力參加了察綏戰役。同年12月,騎兵第十一師參加了平津戰役中的張家口圍攻戰。

1947年5月1日至1949年4月30日,內蒙古騎兵部隊與國民黨正規軍和地方軍作戰633次,斃傷俘敵19875人,繳獲各種炮69門、輕重機槍132挺、長短槍8359支、各種炮彈1203發、子彈68935發、戰馬20082匹,擊毀敵機一架。

內蒙古騎兵緣何驍勇  除了蒙古馬 還有大草原本是乘馬征戰的故鄉

內蒙古騎兵部隊,是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鐵騎勁旅,為新中國誕生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們3次參加國慶閱兵儀式,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在抗美援朝時期,他們又為朝鮮戰場運送和調訓戰馬、支援前線。

自古以來,無論是匈奴馬,還是突厥馬,都是北方民族騎乘和征戰的工具。蒙古馬所處的蒙古大草原,東西跨度大,生態環境有著明顯差異,是蒙古馬奔騰馴養的理想場所。

《蒙古族民俗》記述,馬是蒙古族的交通工具,古代時期童叟均以馬代步。蒙古族自幼就在馬背上成長,馬背就是蒙古族的搖籃。

內蒙古騎兵緣何驍勇  除了蒙古馬 還有大草原本是乘馬征戰的故鄉

同時馬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文化已深深地融入蒙古族的精神世界之中。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故蒙古族就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除了這些因素外,戰略和戰術也在戰爭中起到關鍵作用。《成吉思汗與蒙古高原》記述,蒙古軍隊的前哨部隊和偵察兵屬於輕騎兵,不同的是他們不參與正規戰鬥,惟一的任務就是及時把前方的情報送回大本營,一般活動於距大部隊兩、三日的距離。輕騎兵是一支快速、靈活、機動的部隊,騎有快馬,善於騎射,聰明機智,機動靈活。打快速穿插仗,配合大部隊進行騷擾、襲擊、佯退、追擊,使用巧妙辦法,迷惑對方,開展戰術活動。

內蒙古騎兵緣何驍勇  除了蒙古馬 還有大草原本是乘馬征戰的故鄉

重騎兵一般列於陣前,身穿皮革護甲,手持輕刀重戈,肩背近射箭和遠射箭。此外還有鉤槍、鐵斧、繩套、盾牌等兵器出擊時分成若干梯隊,輪番進攻,不給敵人喘息的時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