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最近,一部國漫火了!一經推出就迅速刷爆了整個網絡,很多觀眾都說它是國產電影的良心神作。

它的名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同於我們小時候看的《哪吒傳奇》,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哪吒一出生便自帶魔丸詛咒,被陳塘關的百姓視為妖怪,被誤解、被囚禁,是所有人眼中的不祥之物。

它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做自己的英雄的故事。

看完之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它不僅很燃,讓人熱血沸騰,而且很有味道,從中得出一些新的思考,關於家庭、關於教育、關於成長,將感悟分享給已為父母的大家。

1

如果改變不了出身,那就改變活法


命運使然,讓《哪吒之魔童轉世》中的哪吒,一出生便是個小魔頭,並且只有三年的壽命,命運會安排他長大後禍害世間,不得善終。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哪吒每天都過得很委屈,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玩,即便有孩子想和他一起,但很快就會被大人阻止,他們都一致認定哪吒是妖怪,只會害人,搗亂。

但他不認命,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改變。他跟太乙真人學法術,拯救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雖然依舊不受待見,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

正如電影中哪吒所說:

“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鬥到底。 ”

他賭上自己的性命,挽救了整個危難中的陳塘關。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最近,一部國漫火了!一經推出就迅速刷爆了整個網絡,很多觀眾都說它是國產電影的良心神作。

它的名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同於我們小時候看的《哪吒傳奇》,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哪吒一出生便自帶魔丸詛咒,被陳塘關的百姓視為妖怪,被誤解、被囚禁,是所有人眼中的不祥之物。

它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做自己的英雄的故事。

看完之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它不僅很燃,讓人熱血沸騰,而且很有味道,從中得出一些新的思考,關於家庭、關於教育、關於成長,將感悟分享給已為父母的大家。

1

如果改變不了出身,那就改變活法


命運使然,讓《哪吒之魔童轉世》中的哪吒,一出生便是個小魔頭,並且只有三年的壽命,命運會安排他長大後禍害世間,不得善終。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哪吒每天都過得很委屈,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玩,即便有孩子想和他一起,但很快就會被大人阻止,他們都一致認定哪吒是妖怪,只會害人,搗亂。

但他不認命,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改變。他跟太乙真人學法術,拯救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雖然依舊不受待見,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

正如電影中哪吒所說:

“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鬥到底。 ”

他賭上自己的性命,挽救了整個危難中的陳塘關。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卻可以選擇不一樣的活法。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段的七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但是裡面有一個叫尼克的貧窮的小孩,他到最後通過自己的奮鬥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可見命運的手掌裡面是有漏網之魚的。

超級演說家選手劉媛媛說:

“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陝西安塞有這樣一戶農村家庭,一家老小共計7口人,5位孩子與父母,但讓人驚歎的是5位孩子4位考進清華北大,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出身往往不同,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卻很拮据,這是不可控的。

並且每個階層也都存在不同的焦慮,這些焦慮會因為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讀書考試卻可以將這些差距越拉越小。

每一個天才背後,都有一對出色的父母。

他們的出色不一定是學歷、財富、社會地位,更多的是他們的價值觀,言傳身教,在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的活法。

你要堅信,即便這一代達不到,下一代總會達到。

2

打破世俗成見,撕掉孩子身上的“標籤”


電影中想說:打破成見,不要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雖然哪吒生來是魔丸,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變壞的。

他曾經也想乖乖地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可是大家都覺得他是妖怪。當他聽到別人罵他妖怪的那一刻,是絕望的、憤怒的、想去反抗的。原本他只是惡作劇,但是他聽見妖怪兩個字時,就有了顯著的攻擊行為。

無論哪吒還是申公豹、龍王,他們都曾是被世俗貼上標籤,飽受偏見的受害者。

因為是妖怪出身,申公豹無法位列仙班,哪怕為天地間做了再多貢獻,仍然無法被認可。

即便龍王平定天界大亂,為人世間立下汗馬功勞,卻依然被壓在熔岩之下鎮守妖魔,信任從何談起?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最近,一部國漫火了!一經推出就迅速刷爆了整個網絡,很多觀眾都說它是國產電影的良心神作。

它的名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同於我們小時候看的《哪吒傳奇》,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哪吒一出生便自帶魔丸詛咒,被陳塘關的百姓視為妖怪,被誤解、被囚禁,是所有人眼中的不祥之物。

它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做自己的英雄的故事。

看完之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它不僅很燃,讓人熱血沸騰,而且很有味道,從中得出一些新的思考,關於家庭、關於教育、關於成長,將感悟分享給已為父母的大家。

1

如果改變不了出身,那就改變活法


命運使然,讓《哪吒之魔童轉世》中的哪吒,一出生便是個小魔頭,並且只有三年的壽命,命運會安排他長大後禍害世間,不得善終。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哪吒每天都過得很委屈,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玩,即便有孩子想和他一起,但很快就會被大人阻止,他們都一致認定哪吒是妖怪,只會害人,搗亂。

但他不認命,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改變。他跟太乙真人學法術,拯救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雖然依舊不受待見,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

正如電影中哪吒所說:

“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鬥到底。 ”

他賭上自己的性命,挽救了整個危難中的陳塘關。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卻可以選擇不一樣的活法。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段的七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但是裡面有一個叫尼克的貧窮的小孩,他到最後通過自己的奮鬥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可見命運的手掌裡面是有漏網之魚的。

超級演說家選手劉媛媛說:

“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陝西安塞有這樣一戶農村家庭,一家老小共計7口人,5位孩子與父母,但讓人驚歎的是5位孩子4位考進清華北大,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出身往往不同,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卻很拮据,這是不可控的。

並且每個階層也都存在不同的焦慮,這些焦慮會因為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讀書考試卻可以將這些差距越拉越小。

每一個天才背後,都有一對出色的父母。

他們的出色不一定是學歷、財富、社會地位,更多的是他們的價值觀,言傳身教,在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的活法。

你要堅信,即便這一代達不到,下一代總會達到。

2

打破世俗成見,撕掉孩子身上的“標籤”


電影中想說:打破成見,不要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雖然哪吒生來是魔丸,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變壞的。

他曾經也想乖乖地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可是大家都覺得他是妖怪。當他聽到別人罵他妖怪的那一刻,是絕望的、憤怒的、想去反抗的。原本他只是惡作劇,但是他聽見妖怪兩個字時,就有了顯著的攻擊行為。

無論哪吒還是申公豹、龍王,他們都曾是被世俗貼上標籤,飽受偏見的受害者。

因為是妖怪出身,申公豹無法位列仙班,哪怕為天地間做了再多貢獻,仍然無法被認可。

即便龍王平定天界大亂,為人世間立下汗馬功勞,卻依然被壓在熔岩之下鎮守妖魔,信任從何談起?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你看吧,惡性標籤就是這麼的傷人,連我們成年人都深有所感,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呢?

有些孩子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地認知,不知道自己即將要做什麼,一切的答案都是父母那裡得來的。

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就是生活在一個框架裡,無法自拔。

曾在微博上,看見過這樣一條留言:

“小學五年的時候有一次在飯桌上我爸說,我跟他朋友們的孩子比起來就像抹布一樣,十七年過去了,那一幕依然歷歷在目,至今我仍放不下心中的怨,我覺得我爸根本不愛我。”

父母給孩子打上什麼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有心理暗示作用,這種現象和心理學的承諾性一致原則是一樣的,當有了這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慢慢向這個標籤靠攏。

最後成為標籤所描述的那樣的人。而且一旦給孩子貼了這樣的標籤,幾乎是影響很久,甚至有的人會影響到一輩子。

當孩子還未養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和三觀時,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所貼的標籤去尋找歸屬。

請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上任何負面的標籤,因為每一個被父母貼上負向標籤的孩子,都會在時間的長河中迷失自己。

3

工作再忙,也不要完全缺席孩子的成長


哪吒的媽媽,為了是給哪吒積功德,躲天災,忙於降妖除魔。

其實哪吒想要的,僅僅是媽媽陪他玩。

當媽媽說要陪他踢毽子的時候,那個笑容,是多麼的期待。當媽媽因事務在身離開哪吒的時候,笑容立馬煙消雲散,我的心忍不住痛了一下。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最近,一部國漫火了!一經推出就迅速刷爆了整個網絡,很多觀眾都說它是國產電影的良心神作。

它的名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同於我們小時候看的《哪吒傳奇》,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哪吒一出生便自帶魔丸詛咒,被陳塘關的百姓視為妖怪,被誤解、被囚禁,是所有人眼中的不祥之物。

它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做自己的英雄的故事。

看完之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它不僅很燃,讓人熱血沸騰,而且很有味道,從中得出一些新的思考,關於家庭、關於教育、關於成長,將感悟分享給已為父母的大家。

1

如果改變不了出身,那就改變活法


命運使然,讓《哪吒之魔童轉世》中的哪吒,一出生便是個小魔頭,並且只有三年的壽命,命運會安排他長大後禍害世間,不得善終。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哪吒每天都過得很委屈,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玩,即便有孩子想和他一起,但很快就會被大人阻止,他們都一致認定哪吒是妖怪,只會害人,搗亂。

但他不認命,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改變。他跟太乙真人學法術,拯救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雖然依舊不受待見,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

正如電影中哪吒所說:

“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鬥到底。 ”

他賭上自己的性命,挽救了整個危難中的陳塘關。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卻可以選擇不一樣的活法。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段的七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但是裡面有一個叫尼克的貧窮的小孩,他到最後通過自己的奮鬥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可見命運的手掌裡面是有漏網之魚的。

超級演說家選手劉媛媛說:

“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陝西安塞有這樣一戶農村家庭,一家老小共計7口人,5位孩子與父母,但讓人驚歎的是5位孩子4位考進清華北大,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出身往往不同,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卻很拮据,這是不可控的。

並且每個階層也都存在不同的焦慮,這些焦慮會因為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讀書考試卻可以將這些差距越拉越小。

每一個天才背後,都有一對出色的父母。

他們的出色不一定是學歷、財富、社會地位,更多的是他們的價值觀,言傳身教,在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的活法。

你要堅信,即便這一代達不到,下一代總會達到。

2

打破世俗成見,撕掉孩子身上的“標籤”


電影中想說:打破成見,不要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雖然哪吒生來是魔丸,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變壞的。

他曾經也想乖乖地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可是大家都覺得他是妖怪。當他聽到別人罵他妖怪的那一刻,是絕望的、憤怒的、想去反抗的。原本他只是惡作劇,但是他聽見妖怪兩個字時,就有了顯著的攻擊行為。

無論哪吒還是申公豹、龍王,他們都曾是被世俗貼上標籤,飽受偏見的受害者。

因為是妖怪出身,申公豹無法位列仙班,哪怕為天地間做了再多貢獻,仍然無法被認可。

即便龍王平定天界大亂,為人世間立下汗馬功勞,卻依然被壓在熔岩之下鎮守妖魔,信任從何談起?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你看吧,惡性標籤就是這麼的傷人,連我們成年人都深有所感,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呢?

有些孩子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地認知,不知道自己即將要做什麼,一切的答案都是父母那裡得來的。

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就是生活在一個框架裡,無法自拔。

曾在微博上,看見過這樣一條留言:

“小學五年的時候有一次在飯桌上我爸說,我跟他朋友們的孩子比起來就像抹布一樣,十七年過去了,那一幕依然歷歷在目,至今我仍放不下心中的怨,我覺得我爸根本不愛我。”

父母給孩子打上什麼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有心理暗示作用,這種現象和心理學的承諾性一致原則是一樣的,當有了這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慢慢向這個標籤靠攏。

最後成為標籤所描述的那樣的人。而且一旦給孩子貼了這樣的標籤,幾乎是影響很久,甚至有的人會影響到一輩子。

當孩子還未養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和三觀時,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所貼的標籤去尋找歸屬。

請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上任何負面的標籤,因為每一個被父母貼上負向標籤的孩子,都會在時間的長河中迷失自己。

3

工作再忙,也不要完全缺席孩子的成長


哪吒的媽媽,為了是給哪吒積功德,躲天災,忙於降妖除魔。

其實哪吒想要的,僅僅是媽媽陪他玩。

當媽媽說要陪他踢毽子的時候,那個笑容,是多麼的期待。當媽媽因事務在身離開哪吒的時候,笑容立馬煙消雲散,我的心忍不住痛了一下。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哪吒的爸爸,想要幫助哪吒走向正道,拜託太乙教哪吒法術,讓兒子降妖除魔,從而獲得大眾的認可。

可是哪吒做的並不好,於是李靖就決定把他鎖在家裡,避免他“犯錯誤”。

當孩子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時,家長應該做的不是制裁,而是用心陪伴,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李靖不去天庭求情,將浪費的那一年時間用來陪伴哪吒。那麼他就有機會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大家:

“哪吒他不是妖怪,他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善良可愛的孩子,他可以和你們一起玩耍。”

那麼誤會從一開始就會慢慢消除,也不至於讓哪吒最後成為“全民公敵”。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最近,一部國漫火了!一經推出就迅速刷爆了整個網絡,很多觀眾都說它是國產電影的良心神作。

它的名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同於我們小時候看的《哪吒傳奇》,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哪吒一出生便自帶魔丸詛咒,被陳塘關的百姓視為妖怪,被誤解、被囚禁,是所有人眼中的不祥之物。

它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做自己的英雄的故事。

看完之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它不僅很燃,讓人熱血沸騰,而且很有味道,從中得出一些新的思考,關於家庭、關於教育、關於成長,將感悟分享給已為父母的大家。

1

如果改變不了出身,那就改變活法


命運使然,讓《哪吒之魔童轉世》中的哪吒,一出生便是個小魔頭,並且只有三年的壽命,命運會安排他長大後禍害世間,不得善終。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哪吒每天都過得很委屈,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玩,即便有孩子想和他一起,但很快就會被大人阻止,他們都一致認定哪吒是妖怪,只會害人,搗亂。

但他不認命,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改變。他跟太乙真人學法術,拯救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雖然依舊不受待見,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

正如電影中哪吒所說:

“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鬥到底。 ”

他賭上自己的性命,挽救了整個危難中的陳塘關。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卻可以選擇不一樣的活法。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段的七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但是裡面有一個叫尼克的貧窮的小孩,他到最後通過自己的奮鬥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可見命運的手掌裡面是有漏網之魚的。

超級演說家選手劉媛媛說:

“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陝西安塞有這樣一戶農村家庭,一家老小共計7口人,5位孩子與父母,但讓人驚歎的是5位孩子4位考進清華北大,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出身往往不同,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卻很拮据,這是不可控的。

並且每個階層也都存在不同的焦慮,這些焦慮會因為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讀書考試卻可以將這些差距越拉越小。

每一個天才背後,都有一對出色的父母。

他們的出色不一定是學歷、財富、社會地位,更多的是他們的價值觀,言傳身教,在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的活法。

你要堅信,即便這一代達不到,下一代總會達到。

2

打破世俗成見,撕掉孩子身上的“標籤”


電影中想說:打破成見,不要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雖然哪吒生來是魔丸,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變壞的。

他曾經也想乖乖地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可是大家都覺得他是妖怪。當他聽到別人罵他妖怪的那一刻,是絕望的、憤怒的、想去反抗的。原本他只是惡作劇,但是他聽見妖怪兩個字時,就有了顯著的攻擊行為。

無論哪吒還是申公豹、龍王,他們都曾是被世俗貼上標籤,飽受偏見的受害者。

因為是妖怪出身,申公豹無法位列仙班,哪怕為天地間做了再多貢獻,仍然無法被認可。

即便龍王平定天界大亂,為人世間立下汗馬功勞,卻依然被壓在熔岩之下鎮守妖魔,信任從何談起?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你看吧,惡性標籤就是這麼的傷人,連我們成年人都深有所感,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呢?

有些孩子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地認知,不知道自己即將要做什麼,一切的答案都是父母那裡得來的。

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就是生活在一個框架裡,無法自拔。

曾在微博上,看見過這樣一條留言:

“小學五年的時候有一次在飯桌上我爸說,我跟他朋友們的孩子比起來就像抹布一樣,十七年過去了,那一幕依然歷歷在目,至今我仍放不下心中的怨,我覺得我爸根本不愛我。”

父母給孩子打上什麼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有心理暗示作用,這種現象和心理學的承諾性一致原則是一樣的,當有了這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慢慢向這個標籤靠攏。

最後成為標籤所描述的那樣的人。而且一旦給孩子貼了這樣的標籤,幾乎是影響很久,甚至有的人會影響到一輩子。

當孩子還未養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和三觀時,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所貼的標籤去尋找歸屬。

請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上任何負面的標籤,因為每一個被父母貼上負向標籤的孩子,都會在時間的長河中迷失自己。

3

工作再忙,也不要完全缺席孩子的成長


哪吒的媽媽,為了是給哪吒積功德,躲天災,忙於降妖除魔。

其實哪吒想要的,僅僅是媽媽陪他玩。

當媽媽說要陪他踢毽子的時候,那個笑容,是多麼的期待。當媽媽因事務在身離開哪吒的時候,笑容立馬煙消雲散,我的心忍不住痛了一下。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哪吒的爸爸,想要幫助哪吒走向正道,拜託太乙教哪吒法術,讓兒子降妖除魔,從而獲得大眾的認可。

可是哪吒做的並不好,於是李靖就決定把他鎖在家裡,避免他“犯錯誤”。

當孩子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時,家長應該做的不是制裁,而是用心陪伴,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李靖不去天庭求情,將浪費的那一年時間用來陪伴哪吒。那麼他就有機會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大家:

“哪吒他不是妖怪,他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善良可愛的孩子,他可以和你們一起玩耍。”

那麼誤會從一開始就會慢慢消除,也不至於讓哪吒最後成為“全民公敵”。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現代的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忙於工作卻疏忽了親子之間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在孩子的這個階段缺席了,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哈佛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

“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小時而遺憾。”


父母的缺席也許對自己沒有影響,但對孩子來說,真的至關重要。

4

不要因“我為你好”

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


李靖為了讓哪吒躲過天劫,去天庭求元始天尊,錯過了陪伴哪吒最好的時光。

龍王一心復仇,把自己身上最硬的鱗片給了敖丙,讓敖丙肩負振興家族的重任。

但哪吒在意的卻是父母的陪伴,敖丙在意的是和哪吒的友誼。

這兩位父親,像極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父母,他們不在意孩子們的想法,一味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讓孩子做一些他們不情願的事情,完全不給孩子選擇權。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最近,一部國漫火了!一經推出就迅速刷爆了整個網絡,很多觀眾都說它是國產電影的良心神作。

它的名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同於我們小時候看的《哪吒傳奇》,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哪吒一出生便自帶魔丸詛咒,被陳塘關的百姓視為妖怪,被誤解、被囚禁,是所有人眼中的不祥之物。

它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做自己的英雄的故事。

看完之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它不僅很燃,讓人熱血沸騰,而且很有味道,從中得出一些新的思考,關於家庭、關於教育、關於成長,將感悟分享給已為父母的大家。

1

如果改變不了出身,那就改變活法


命運使然,讓《哪吒之魔童轉世》中的哪吒,一出生便是個小魔頭,並且只有三年的壽命,命運會安排他長大後禍害世間,不得善終。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哪吒每天都過得很委屈,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玩,即便有孩子想和他一起,但很快就會被大人阻止,他們都一致認定哪吒是妖怪,只會害人,搗亂。

但他不認命,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改變。他跟太乙真人學法術,拯救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雖然依舊不受待見,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

正如電影中哪吒所說:

“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鬥到底。 ”

他賭上自己的性命,挽救了整個危難中的陳塘關。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卻可以選擇不一樣的活法。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段的七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但是裡面有一個叫尼克的貧窮的小孩,他到最後通過自己的奮鬥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可見命運的手掌裡面是有漏網之魚的。

超級演說家選手劉媛媛說:

“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陝西安塞有這樣一戶農村家庭,一家老小共計7口人,5位孩子與父母,但讓人驚歎的是5位孩子4位考進清華北大,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出身往往不同,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卻很拮据,這是不可控的。

並且每個階層也都存在不同的焦慮,這些焦慮會因為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讀書考試卻可以將這些差距越拉越小。

每一個天才背後,都有一對出色的父母。

他們的出色不一定是學歷、財富、社會地位,更多的是他們的價值觀,言傳身教,在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的活法。

你要堅信,即便這一代達不到,下一代總會達到。

2

打破世俗成見,撕掉孩子身上的“標籤”


電影中想說:打破成見,不要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雖然哪吒生來是魔丸,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變壞的。

他曾經也想乖乖地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可是大家都覺得他是妖怪。當他聽到別人罵他妖怪的那一刻,是絕望的、憤怒的、想去反抗的。原本他只是惡作劇,但是他聽見妖怪兩個字時,就有了顯著的攻擊行為。

無論哪吒還是申公豹、龍王,他們都曾是被世俗貼上標籤,飽受偏見的受害者。

因為是妖怪出身,申公豹無法位列仙班,哪怕為天地間做了再多貢獻,仍然無法被認可。

即便龍王平定天界大亂,為人世間立下汗馬功勞,卻依然被壓在熔岩之下鎮守妖魔,信任從何談起?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你看吧,惡性標籤就是這麼的傷人,連我們成年人都深有所感,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呢?

有些孩子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地認知,不知道自己即將要做什麼,一切的答案都是父母那裡得來的。

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就是生活在一個框架裡,無法自拔。

曾在微博上,看見過這樣一條留言:

“小學五年的時候有一次在飯桌上我爸說,我跟他朋友們的孩子比起來就像抹布一樣,十七年過去了,那一幕依然歷歷在目,至今我仍放不下心中的怨,我覺得我爸根本不愛我。”

父母給孩子打上什麼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有心理暗示作用,這種現象和心理學的承諾性一致原則是一樣的,當有了這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慢慢向這個標籤靠攏。

最後成為標籤所描述的那樣的人。而且一旦給孩子貼了這樣的標籤,幾乎是影響很久,甚至有的人會影響到一輩子。

當孩子還未養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和三觀時,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所貼的標籤去尋找歸屬。

請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上任何負面的標籤,因為每一個被父母貼上負向標籤的孩子,都會在時間的長河中迷失自己。

3

工作再忙,也不要完全缺席孩子的成長


哪吒的媽媽,為了是給哪吒積功德,躲天災,忙於降妖除魔。

其實哪吒想要的,僅僅是媽媽陪他玩。

當媽媽說要陪他踢毽子的時候,那個笑容,是多麼的期待。當媽媽因事務在身離開哪吒的時候,笑容立馬煙消雲散,我的心忍不住痛了一下。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哪吒的爸爸,想要幫助哪吒走向正道,拜託太乙教哪吒法術,讓兒子降妖除魔,從而獲得大眾的認可。

可是哪吒做的並不好,於是李靖就決定把他鎖在家裡,避免他“犯錯誤”。

當孩子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時,家長應該做的不是制裁,而是用心陪伴,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李靖不去天庭求情,將浪費的那一年時間用來陪伴哪吒。那麼他就有機會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大家:

“哪吒他不是妖怪,他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善良可愛的孩子,他可以和你們一起玩耍。”

那麼誤會從一開始就會慢慢消除,也不至於讓哪吒最後成為“全民公敵”。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現代的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忙於工作卻疏忽了親子之間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在孩子的這個階段缺席了,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哈佛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

“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小時而遺憾。”


父母的缺席也許對自己沒有影響,但對孩子來說,真的至關重要。

4

不要因“我為你好”

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


李靖為了讓哪吒躲過天劫,去天庭求元始天尊,錯過了陪伴哪吒最好的時光。

龍王一心復仇,把自己身上最硬的鱗片給了敖丙,讓敖丙肩負振興家族的重任。

但哪吒在意的卻是父母的陪伴,敖丙在意的是和哪吒的友誼。

這兩位父親,像極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父母,他們不在意孩子們的想法,一味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讓孩子做一些他們不情願的事情,完全不給孩子選擇權。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貝倫·沃爾夫在《如何才能幸福》寫到:

“我是愛你的,所以請你按照我喜歡的方式做事。”


很多父母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去過度干涉孩子的人生,要求孩子不斷地犧牲從而滿足自己的期望,他們戴著以道德為名的面具,束縛子女對生活本身的渴望。

我是愛你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所以你一定要聽我的話,這就是“以愛為名”的家庭暴力。

從孩子出生那天起,他們便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以及自己的思考,我們是孩子的引路人,卻不能“綁架”他們的想法。

這種“為你好”的愛看起來無私,但其實也許只是出於父母滿足自己願望的目的。

正如莊子說的那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一樣,我們並非孩子本人,又怎會知道我們給的東西就一定適合孩子,孩子又一定喜歡呢?

電影的最後,哪吒覺悟,逆天救世,令人淚目。

"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最近,一部國漫火了!一經推出就迅速刷爆了整個網絡,很多觀眾都說它是國產電影的良心神作。

它的名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不同於我們小時候看的《哪吒傳奇》,它是一個全新的故事,哪吒一出生便自帶魔丸詛咒,被陳塘關的百姓視為妖怪,被誤解、被囚禁,是所有人眼中的不祥之物。

它是一個不屈服於命運,做自己的英雄的故事。

看完之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它不僅很燃,讓人熱血沸騰,而且很有味道,從中得出一些新的思考,關於家庭、關於教育、關於成長,將感悟分享給已為父母的大家。

1

如果改變不了出身,那就改變活法


命運使然,讓《哪吒之魔童轉世》中的哪吒,一出生便是個小魔頭,並且只有三年的壽命,命運會安排他長大後禍害世間,不得善終。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哪吒每天都過得很委屈,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玩,即便有孩子想和他一起,但很快就會被大人阻止,他們都一致認定哪吒是妖怪,只會害人,搗亂。

但他不認命,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改變。他跟太乙真人學法術,拯救被妖怪抓走的小女孩。雖然依舊不受待見,但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也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可。

正如電影中哪吒所說:

“若命運不公,我便和它鬥到底。 ”

他賭上自己的性命,挽救了整個危難中的陳塘關。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卻可以選擇不一樣的活法。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訪問了十二個來自不同階段的七歲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訪問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後就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但是裡面有一個叫尼克的貧窮的小孩,他到最後通過自己的奮鬥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可見命運的手掌裡面是有漏網之魚的。

超級演說家選手劉媛媛說:

“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陝西安塞有這樣一戶農村家庭,一家老小共計7口人,5位孩子與父母,但讓人驚歎的是5位孩子4位考進清華北大,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如此。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出身往往不同,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卻很拮据,這是不可控的。

並且每個階層也都存在不同的焦慮,這些焦慮會因為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但讀書考試卻可以將這些差距越拉越小。

每一個天才背後,都有一對出色的父母。

他們的出色不一定是學歷、財富、社會地位,更多的是他們的價值觀,言傳身教,在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的活法。

你要堅信,即便這一代達不到,下一代總會達到。

2

打破世俗成見,撕掉孩子身上的“標籤”


電影中想說:打破成見,不要活在別人的看法裡。

雖然哪吒生來是魔丸,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變壞的。

他曾經也想乖乖地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可是大家都覺得他是妖怪。當他聽到別人罵他妖怪的那一刻,是絕望的、憤怒的、想去反抗的。原本他只是惡作劇,但是他聽見妖怪兩個字時,就有了顯著的攻擊行為。

無論哪吒還是申公豹、龍王,他們都曾是被世俗貼上標籤,飽受偏見的受害者。

因為是妖怪出身,申公豹無法位列仙班,哪怕為天地間做了再多貢獻,仍然無法被認可。

即便龍王平定天界大亂,為人世間立下汗馬功勞,卻依然被壓在熔岩之下鎮守妖魔,信任從何談起?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你看吧,惡性標籤就是這麼的傷人,連我們成年人都深有所感,何況是年幼的孩子呢?

有些孩子對自己沒有一個清晰地認知,不知道自己即將要做什麼,一切的答案都是父母那裡得來的。

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就是生活在一個框架裡,無法自拔。

曾在微博上,看見過這樣一條留言:

“小學五年的時候有一次在飯桌上我爸說,我跟他朋友們的孩子比起來就像抹布一樣,十七年過去了,那一幕依然歷歷在目,至今我仍放不下心中的怨,我覺得我爸根本不愛我。”

父母給孩子打上什麼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有心理暗示作用,這種現象和心理學的承諾性一致原則是一樣的,當有了這樣的標籤,孩子就會慢慢向這個標籤靠攏。

最後成為標籤所描述的那樣的人。而且一旦給孩子貼了這樣的標籤,幾乎是影響很久,甚至有的人會影響到一輩子。

當孩子還未養成獨立的思考能力和三觀時,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所貼的標籤去尋找歸屬。

請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上任何負面的標籤,因為每一個被父母貼上負向標籤的孩子,都會在時間的長河中迷失自己。

3

工作再忙,也不要完全缺席孩子的成長


哪吒的媽媽,為了是給哪吒積功德,躲天災,忙於降妖除魔。

其實哪吒想要的,僅僅是媽媽陪他玩。

當媽媽說要陪他踢毽子的時候,那個笑容,是多麼的期待。當媽媽因事務在身離開哪吒的時候,笑容立馬煙消雲散,我的心忍不住痛了一下。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哪吒的爸爸,想要幫助哪吒走向正道,拜託太乙教哪吒法術,讓兒子降妖除魔,從而獲得大眾的認可。

可是哪吒做的並不好,於是李靖就決定把他鎖在家裡,避免他“犯錯誤”。

當孩子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時,家長應該做的不是制裁,而是用心陪伴,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如果李靖不去天庭求情,將浪費的那一年時間用來陪伴哪吒。那麼他就有機會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大家:

“哪吒他不是妖怪,他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善良可愛的孩子,他可以和你們一起玩耍。”

那麼誤會從一開始就會慢慢消除,也不至於讓哪吒最後成為“全民公敵”。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現代的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忙於工作卻疏忽了親子之間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在孩子的這個階段缺席了,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哈佛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

“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小時而遺憾。”


父母的缺席也許對自己沒有影響,但對孩子來說,真的至關重要。

4

不要因“我為你好”

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


李靖為了讓哪吒躲過天劫,去天庭求元始天尊,錯過了陪伴哪吒最好的時光。

龍王一心復仇,把自己身上最硬的鱗片給了敖丙,讓敖丙肩負振興家族的重任。

但哪吒在意的卻是父母的陪伴,敖丙在意的是和哪吒的友誼。

這兩位父親,像極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父母,他們不在意孩子們的想法,一味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讓孩子做一些他們不情願的事情,完全不給孩子選擇權。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貝倫·沃爾夫在《如何才能幸福》寫到:

“我是愛你的,所以請你按照我喜歡的方式做事。”


很多父母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去過度干涉孩子的人生,要求孩子不斷地犧牲從而滿足自己的期望,他們戴著以道德為名的面具,束縛子女對生活本身的渴望。

我是愛你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所以你一定要聽我的話,這就是“以愛為名”的家庭暴力。

從孩子出生那天起,他們便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以及自己的思考,我們是孩子的引路人,卻不能“綁架”他們的想法。

這種“為你好”的愛看起來無私,但其實也許只是出於父母滿足自己願望的目的。

正如莊子說的那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一樣,我們並非孩子本人,又怎會知道我們給的東西就一定適合孩子,孩子又一定喜歡呢?

電影的最後,哪吒覺悟,逆天救世,令人淚目。

刷爆全網的《哪吒》,說破了孩子成長中的四處痛點,看哭無數父母

(圖片來自網絡)


回到現實生活,這雖是一部動畫,但更像是一部成人啟示錄。

人性中的善或許可以被忽視,但是人性中的惡卻絕不可以被忽視,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和孩子才能自省、自覺、自律。

我們決定不了出身,卻可以決定自己的活法,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一定離不開我們的教育。

願每一位孩子都可以活出最好的自己,也願每一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眼中最棒的爸爸媽媽!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