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哪吒 不完美媽媽 李靖 動畫 澎湃新聞 2019-08-07
"

當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無數觀影人的心被點燃了。一個人需要怎樣的環境支持,經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不受偏見打壓,衝破陰影,確定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2019年最火動畫片《哪吒·魔童降世》或許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思考。

"

當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無數觀影人的心被點燃了。一個人需要怎樣的環境支持,經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不受偏見打壓,衝破陰影,確定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2019年最火動畫片《哪吒·魔童降世》或許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思考。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貼上了“壞孩子”標籤的孩子容易走錯路。

哪吒成長之路上遭遇的創傷和障礙

從娘肚子裡出來的哪吒,可不是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他不帶“天使光環”,反而讓大人很頭疼。“問題兒童”這種標籤,一旦貼在孩子身上,就像下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孩子容易按照這個路徑去證明大人們說的是對的。而哪吒成長的障礙還不止於此。

因為爸爸跟隨太乙真人去找天尊想辦法,家中只剩下媽媽和一眾僕人。媽媽一直在外打妖怪,很少陪伴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創傷。孩子成長的前幾年,母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她能以沉靜、溫柔、不焦慮的目光和懷抱穩住孩子的心,孩子就會知道,在媽媽眼中,我是宇宙之王,我是被大人深深愛著的,我能幹好多事情,要是幹不了,沒關係,爸爸媽媽會幫我,他們會細心友善地發現問題,安慰我,帶著我去跨我跨不過的坎。在這樣的母親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慢慢地獲得了面對世界的力量,逐漸內化父母的能力和價值觀,既相信自己很棒,又不過分狂妄;既愛著愛他的那些人,也能接受這些人並不完美,各有缺點。

如果一個人在最早的階段,沒有得到這樣的對待,他的內心會一直困在這個匱乏裡,無法真正地愛自己和愛別人,要麼特別狂妄要麼覺得自己不夠好,同時還被一股強烈希望得到認可的執念困擾和控制。他會忘了未來前進的方向,困在“我是誰”的牢籠裡空虛而煩躁。

"

當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無數觀影人的心被點燃了。一個人需要怎樣的環境支持,經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不受偏見打壓,衝破陰影,確定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2019年最火動畫片《哪吒·魔童降世》或許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思考。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貼上了“壞孩子”標籤的孩子容易走錯路。

哪吒成長之路上遭遇的創傷和障礙

從娘肚子裡出來的哪吒,可不是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他不帶“天使光環”,反而讓大人很頭疼。“問題兒童”這種標籤,一旦貼在孩子身上,就像下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孩子容易按照這個路徑去證明大人們說的是對的。而哪吒成長的障礙還不止於此。

因為爸爸跟隨太乙真人去找天尊想辦法,家中只剩下媽媽和一眾僕人。媽媽一直在外打妖怪,很少陪伴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創傷。孩子成長的前幾年,母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她能以沉靜、溫柔、不焦慮的目光和懷抱穩住孩子的心,孩子就會知道,在媽媽眼中,我是宇宙之王,我是被大人深深愛著的,我能幹好多事情,要是幹不了,沒關係,爸爸媽媽會幫我,他們會細心友善地發現問題,安慰我,帶著我去跨我跨不過的坎。在這樣的母親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慢慢地獲得了面對世界的力量,逐漸內化父母的能力和價值觀,既相信自己很棒,又不過分狂妄;既愛著愛他的那些人,也能接受這些人並不完美,各有缺點。

如果一個人在最早的階段,沒有得到這樣的對待,他的內心會一直困在這個匱乏裡,無法真正地愛自己和愛別人,要麼特別狂妄要麼覺得自己不夠好,同時還被一股強烈希望得到認可的執念困擾和控制。他會忘了未來前進的方向,困在“我是誰”的牢籠裡空虛而煩躁。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真愛的力量可以讓孩子滋生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好父母歸來,真愛需要反覆確定

哪吒的母親是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這一點從影片中描述的孕前產後情景中可以窺見。比如,她大著肚子也能一蹦三尺高;比如剛剛痛苦地生下哪吒,還能在大家起殺心的壓力下,奮力保護、萬分疼惜自己的“怪物”孩子;比如不恨周圍人,而是帶著理解和補償之心去為大家做事,化解危機……這樣一個有著健康身體和強大力量的母親,自然不會因為自身的痛苦而長期忽視孩子,她的疼惜和擁抱激活了哪吒內心人性的那部分力量:柔和的眼神看向母親,這個孩子不再是“魔丸”了。

"

當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無數觀影人的心被點燃了。一個人需要怎樣的環境支持,經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不受偏見打壓,衝破陰影,確定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2019年最火動畫片《哪吒·魔童降世》或許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思考。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貼上了“壞孩子”標籤的孩子容易走錯路。

哪吒成長之路上遭遇的創傷和障礙

從娘肚子裡出來的哪吒,可不是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他不帶“天使光環”,反而讓大人很頭疼。“問題兒童”這種標籤,一旦貼在孩子身上,就像下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孩子容易按照這個路徑去證明大人們說的是對的。而哪吒成長的障礙還不止於此。

因為爸爸跟隨太乙真人去找天尊想辦法,家中只剩下媽媽和一眾僕人。媽媽一直在外打妖怪,很少陪伴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創傷。孩子成長的前幾年,母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她能以沉靜、溫柔、不焦慮的目光和懷抱穩住孩子的心,孩子就會知道,在媽媽眼中,我是宇宙之王,我是被大人深深愛著的,我能幹好多事情,要是幹不了,沒關係,爸爸媽媽會幫我,他們會細心友善地發現問題,安慰我,帶著我去跨我跨不過的坎。在這樣的母親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慢慢地獲得了面對世界的力量,逐漸內化父母的能力和價值觀,既相信自己很棒,又不過分狂妄;既愛著愛他的那些人,也能接受這些人並不完美,各有缺點。

如果一個人在最早的階段,沒有得到這樣的對待,他的內心會一直困在這個匱乏裡,無法真正地愛自己和愛別人,要麼特別狂妄要麼覺得自己不夠好,同時還被一股強烈希望得到認可的執念困擾和控制。他會忘了未來前進的方向,困在“我是誰”的牢籠裡空虛而煩躁。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真愛的力量可以讓孩子滋生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好父母歸來,真愛需要反覆確定

哪吒的母親是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這一點從影片中描述的孕前產後情景中可以窺見。比如,她大著肚子也能一蹦三尺高;比如剛剛痛苦地生下哪吒,還能在大家起殺心的壓力下,奮力保護、萬分疼惜自己的“怪物”孩子;比如不恨周圍人,而是帶著理解和補償之心去為大家做事,化解危機……這樣一個有著健康身體和強大力量的母親,自然不會因為自身的痛苦而長期忽視孩子,她的疼惜和擁抱激活了哪吒內心人性的那部分力量:柔和的眼神看向母親,這個孩子不再是“魔丸”了。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每個孩子都渴望依戀對象的陪伴。

雖然童年孤獨,但是哪吒沒有懷疑過母親的愛。這也是因為母親是真的愛著他。比如,電影中她陪哪吒踢毽子這一段戲。明明知道孩子手腳不知輕重,也要冒著受傷受痛的風險,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媽媽喜歡你,媽媽願意跟你玩,你是好孩子。不能陪伴孩子時,她也要努力讓孩子知道:不是因為你不好,不是因為媽媽不喜歡你,只是媽媽有公務在身實在沒有辦法。

雖然母親常常不能陪伴,但是這個家也為嬰兒期的哪吒提供了一個彌補的“母親”——李府裡穩定的照料者們。許多人會疑惑,孩子是不是一定要母親的陪伴?其實未必,在心理學家的理論中,這個母親常常指代的是穩定的照顧者。這個照顧者可以是保姆、外婆、奶奶,甚至是願意擔起母職的爸爸。只要得到持續、穩定的照顧,孩子就可以在規律的生活中滿足基本的需要,獲得必要的安全感。當然,母親作為和嬰兒身心鏈接最緊密最直接的人,從懷胎十月到母乳餵養,她更可能帶給孩子親密和準確的迴應,也是孩子更容易建立依戀關係的對象。

"

當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無數觀影人的心被點燃了。一個人需要怎樣的環境支持,經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不受偏見打壓,衝破陰影,確定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2019年最火動畫片《哪吒·魔童降世》或許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思考。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貼上了“壞孩子”標籤的孩子容易走錯路。

哪吒成長之路上遭遇的創傷和障礙

從娘肚子裡出來的哪吒,可不是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他不帶“天使光環”,反而讓大人很頭疼。“問題兒童”這種標籤,一旦貼在孩子身上,就像下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孩子容易按照這個路徑去證明大人們說的是對的。而哪吒成長的障礙還不止於此。

因為爸爸跟隨太乙真人去找天尊想辦法,家中只剩下媽媽和一眾僕人。媽媽一直在外打妖怪,很少陪伴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創傷。孩子成長的前幾年,母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她能以沉靜、溫柔、不焦慮的目光和懷抱穩住孩子的心,孩子就會知道,在媽媽眼中,我是宇宙之王,我是被大人深深愛著的,我能幹好多事情,要是幹不了,沒關係,爸爸媽媽會幫我,他們會細心友善地發現問題,安慰我,帶著我去跨我跨不過的坎。在這樣的母親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慢慢地獲得了面對世界的力量,逐漸內化父母的能力和價值觀,既相信自己很棒,又不過分狂妄;既愛著愛他的那些人,也能接受這些人並不完美,各有缺點。

如果一個人在最早的階段,沒有得到這樣的對待,他的內心會一直困在這個匱乏裡,無法真正地愛自己和愛別人,要麼特別狂妄要麼覺得自己不夠好,同時還被一股強烈希望得到認可的執念困擾和控制。他會忘了未來前進的方向,困在“我是誰”的牢籠裡空虛而煩躁。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真愛的力量可以讓孩子滋生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好父母歸來,真愛需要反覆確定

哪吒的母親是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這一點從影片中描述的孕前產後情景中可以窺見。比如,她大著肚子也能一蹦三尺高;比如剛剛痛苦地生下哪吒,還能在大家起殺心的壓力下,奮力保護、萬分疼惜自己的“怪物”孩子;比如不恨周圍人,而是帶著理解和補償之心去為大家做事,化解危機……這樣一個有著健康身體和強大力量的母親,自然不會因為自身的痛苦而長期忽視孩子,她的疼惜和擁抱激活了哪吒內心人性的那部分力量:柔和的眼神看向母親,這個孩子不再是“魔丸”了。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每個孩子都渴望依戀對象的陪伴。

雖然童年孤獨,但是哪吒沒有懷疑過母親的愛。這也是因為母親是真的愛著他。比如,電影中她陪哪吒踢毽子這一段戲。明明知道孩子手腳不知輕重,也要冒著受傷受痛的風險,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媽媽喜歡你,媽媽願意跟你玩,你是好孩子。不能陪伴孩子時,她也要努力讓孩子知道:不是因為你不好,不是因為媽媽不喜歡你,只是媽媽有公務在身實在沒有辦法。

雖然母親常常不能陪伴,但是這個家也為嬰兒期的哪吒提供了一個彌補的“母親”——李府裡穩定的照料者們。許多人會疑惑,孩子是不是一定要母親的陪伴?其實未必,在心理學家的理論中,這個母親常常指代的是穩定的照顧者。這個照顧者可以是保姆、外婆、奶奶,甚至是願意擔起母職的爸爸。只要得到持續、穩定的照顧,孩子就可以在規律的生活中滿足基本的需要,獲得必要的安全感。當然,母親作為和嬰兒身心鏈接最緊密最直接的人,從懷胎十月到母乳餵養,她更可能帶給孩子親密和準確的迴應,也是孩子更容易建立依戀關係的對象。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爸爸的訓導和規則,給了孩子一種和媽媽不一樣的愛。

在哪吒3歲的時候,父親李靖回來了。這是父親在孩子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年齡段。父親愛母親,嚴格管理哪吒,在哪吒眼中,或許意味著父親不愛自己。處於自我中心階段的孩童,還不能夠以客觀、完整的態度去了解一個人。比如,爸爸臉色不好,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或者在單位裡受了委屈,但是孩子看在眼裡可能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事情,或者覺得爸爸不喜歡自己。孩子對於父母是否真愛自己,自己是否值得愛,並不是一下子就得到確認的,這個確定愛的過程會反反覆覆。被貼過標籤,有過一些創傷的孩子更容易懷疑父母和自己。比如影片中的哪吒被申公豹忽悠,說父母送他去學藝,不過是為了去除麻煩,他相信了,這個相信讓他的內心充滿了偏執的恨意。

幸好,小云雲給哪吒進行了“覆盤”,重現了當初李靖為了哪吒而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幕,令哪吒重新確定了父親之愛,也令不少人淚灑影院——對愛的確定,實在是許多人的執念。那些被真愛過的孩子,才能夠真正地接受自己、相信自己,也才能心甘情願地接受父母的教誨,這就解釋了接下來的劇情——為什麼哪吒在戰鬥中會主動把乾坤圈縮小變成手環,而不是扔掉,因為他不再是反抗父母的熊孩子,他是一個向父母致敬的獨立的大人,既認同父母的管束,同時又允許自己擁有強大的超越父母的力量。

哪吒的做法有力地證明了這段親子關係是好的,是成功的。事實上,從影片一開始,我們就看出來李靖是一個好父親。作為父親,他深愛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他不願意放棄孩子,而是想辦法去解決困難。他和妻子一起騙哪吒是“靈童轉世”,讓孩子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好孩子,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並且樹立了拯救世人的理想和壯志。同時,他又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父親,願意滿足孩子的各種願望,而不擔心被斥為溺愛。比如,到處賣老臉,把百姓請來參加哪吒的生日宴,維持孩子內心的價值感和歸屬感。他更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成熟之人,知道人當有使命和雄心,要跟著有本事的師傅去修煉技藝,而不是僅僅像妻子所說,只願孩子快快樂樂地活著。這正是父親和母親在愛方面不一樣的地方。幸運的哪吒既擁有母親如水的包容,也有父親堅定的訓導,在兩種愛的滋養下,他更容易走上人性整合的道路。

"

當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無數觀影人的心被點燃了。一個人需要怎樣的環境支持,經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不受偏見打壓,衝破陰影,確定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2019年最火動畫片《哪吒·魔童降世》或許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思考。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貼上了“壞孩子”標籤的孩子容易走錯路。

哪吒成長之路上遭遇的創傷和障礙

從娘肚子裡出來的哪吒,可不是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他不帶“天使光環”,反而讓大人很頭疼。“問題兒童”這種標籤,一旦貼在孩子身上,就像下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孩子容易按照這個路徑去證明大人們說的是對的。而哪吒成長的障礙還不止於此。

因為爸爸跟隨太乙真人去找天尊想辦法,家中只剩下媽媽和一眾僕人。媽媽一直在外打妖怪,很少陪伴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創傷。孩子成長的前幾年,母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她能以沉靜、溫柔、不焦慮的目光和懷抱穩住孩子的心,孩子就會知道,在媽媽眼中,我是宇宙之王,我是被大人深深愛著的,我能幹好多事情,要是幹不了,沒關係,爸爸媽媽會幫我,他們會細心友善地發現問題,安慰我,帶著我去跨我跨不過的坎。在這樣的母親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慢慢地獲得了面對世界的力量,逐漸內化父母的能力和價值觀,既相信自己很棒,又不過分狂妄;既愛著愛他的那些人,也能接受這些人並不完美,各有缺點。

如果一個人在最早的階段,沒有得到這樣的對待,他的內心會一直困在這個匱乏裡,無法真正地愛自己和愛別人,要麼特別狂妄要麼覺得自己不夠好,同時還被一股強烈希望得到認可的執念困擾和控制。他會忘了未來前進的方向,困在“我是誰”的牢籠裡空虛而煩躁。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真愛的力量可以讓孩子滋生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好父母歸來,真愛需要反覆確定

哪吒的母親是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這一點從影片中描述的孕前產後情景中可以窺見。比如,她大著肚子也能一蹦三尺高;比如剛剛痛苦地生下哪吒,還能在大家起殺心的壓力下,奮力保護、萬分疼惜自己的“怪物”孩子;比如不恨周圍人,而是帶著理解和補償之心去為大家做事,化解危機……這樣一個有著健康身體和強大力量的母親,自然不會因為自身的痛苦而長期忽視孩子,她的疼惜和擁抱激活了哪吒內心人性的那部分力量:柔和的眼神看向母親,這個孩子不再是“魔丸”了。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每個孩子都渴望依戀對象的陪伴。

雖然童年孤獨,但是哪吒沒有懷疑過母親的愛。這也是因為母親是真的愛著他。比如,電影中她陪哪吒踢毽子這一段戲。明明知道孩子手腳不知輕重,也要冒著受傷受痛的風險,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媽媽喜歡你,媽媽願意跟你玩,你是好孩子。不能陪伴孩子時,她也要努力讓孩子知道:不是因為你不好,不是因為媽媽不喜歡你,只是媽媽有公務在身實在沒有辦法。

雖然母親常常不能陪伴,但是這個家也為嬰兒期的哪吒提供了一個彌補的“母親”——李府裡穩定的照料者們。許多人會疑惑,孩子是不是一定要母親的陪伴?其實未必,在心理學家的理論中,這個母親常常指代的是穩定的照顧者。這個照顧者可以是保姆、外婆、奶奶,甚至是願意擔起母職的爸爸。只要得到持續、穩定的照顧,孩子就可以在規律的生活中滿足基本的需要,獲得必要的安全感。當然,母親作為和嬰兒身心鏈接最緊密最直接的人,從懷胎十月到母乳餵養,她更可能帶給孩子親密和準確的迴應,也是孩子更容易建立依戀關係的對象。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爸爸的訓導和規則,給了孩子一種和媽媽不一樣的愛。

在哪吒3歲的時候,父親李靖回來了。這是父親在孩子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年齡段。父親愛母親,嚴格管理哪吒,在哪吒眼中,或許意味著父親不愛自己。處於自我中心階段的孩童,還不能夠以客觀、完整的態度去了解一個人。比如,爸爸臉色不好,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或者在單位裡受了委屈,但是孩子看在眼裡可能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事情,或者覺得爸爸不喜歡自己。孩子對於父母是否真愛自己,自己是否值得愛,並不是一下子就得到確認的,這個確定愛的過程會反反覆覆。被貼過標籤,有過一些創傷的孩子更容易懷疑父母和自己。比如影片中的哪吒被申公豹忽悠,說父母送他去學藝,不過是為了去除麻煩,他相信了,這個相信讓他的內心充滿了偏執的恨意。

幸好,小云雲給哪吒進行了“覆盤”,重現了當初李靖為了哪吒而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幕,令哪吒重新確定了父親之愛,也令不少人淚灑影院——對愛的確定,實在是許多人的執念。那些被真愛過的孩子,才能夠真正地接受自己、相信自己,也才能心甘情願地接受父母的教誨,這就解釋了接下來的劇情——為什麼哪吒在戰鬥中會主動把乾坤圈縮小變成手環,而不是扔掉,因為他不再是反抗父母的熊孩子,他是一個向父母致敬的獨立的大人,既認同父母的管束,同時又允許自己擁有強大的超越父母的力量。

哪吒的做法有力地證明了這段親子關係是好的,是成功的。事實上,從影片一開始,我們就看出來李靖是一個好父親。作為父親,他深愛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他不願意放棄孩子,而是想辦法去解決困難。他和妻子一起騙哪吒是“靈童轉世”,讓孩子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好孩子,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並且樹立了拯救世人的理想和壯志。同時,他又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父親,願意滿足孩子的各種願望,而不擔心被斥為溺愛。比如,到處賣老臉,把百姓請來參加哪吒的生日宴,維持孩子內心的價值感和歸屬感。他更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成熟之人,知道人當有使命和雄心,要跟著有本事的師傅去修煉技藝,而不是僅僅像妻子所說,只願孩子快快樂樂地活著。這正是父親和母親在愛方面不一樣的地方。幸運的哪吒既擁有母親如水的包容,也有父親堅定的訓導,在兩種愛的滋養下,他更容易走上人性整合的道路。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懂得包容和鼓勵的老師,復活了孩子未得到滿足的自戀需要。

支持、陪伴,在關係中自我不再迷茫

養孩子不容易,它不應該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它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如果說李靖夫婦就像問題父母的父母,那麼太乙真人倒蠻像一個提供支持的心理諮詢師。胖胖的太乙真人,騎著豬走來,給人的感覺很溫暖,他可能表現得不是很厲害,但是卻讓人很安心。他用乾坤圈控制住了哪吒大部分的力量,防止他用過強的攻擊性傷害別人,極大地安慰了李靖夫婦。

周圍的人要麼討厭哪吒,要麼害怕哪吒,太乙真人用真誠和包容對待哪吒,教給他安身立命的本事,並且讓這個熊孩子深切地感覺到:哇,我是多麼了不起,師傅都不如我。在太乙真人制造的機會中,哪吒曾經受傷並且被壓抑的誇大自我的需要復活了。而在生日宴上,太乙真人把坐騎送給哪吒,踩著風火輪上天入地的哪吒剎那間自信升入頂點。

"

當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無數觀影人的心被點燃了。一個人需要怎樣的環境支持,經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不受偏見打壓,衝破陰影,確定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2019年最火動畫片《哪吒·魔童降世》或許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思考。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貼上了“壞孩子”標籤的孩子容易走錯路。

哪吒成長之路上遭遇的創傷和障礙

從娘肚子裡出來的哪吒,可不是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他不帶“天使光環”,反而讓大人很頭疼。“問題兒童”這種標籤,一旦貼在孩子身上,就像下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孩子容易按照這個路徑去證明大人們說的是對的。而哪吒成長的障礙還不止於此。

因為爸爸跟隨太乙真人去找天尊想辦法,家中只剩下媽媽和一眾僕人。媽媽一直在外打妖怪,很少陪伴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創傷。孩子成長的前幾年,母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她能以沉靜、溫柔、不焦慮的目光和懷抱穩住孩子的心,孩子就會知道,在媽媽眼中,我是宇宙之王,我是被大人深深愛著的,我能幹好多事情,要是幹不了,沒關係,爸爸媽媽會幫我,他們會細心友善地發現問題,安慰我,帶著我去跨我跨不過的坎。在這樣的母親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慢慢地獲得了面對世界的力量,逐漸內化父母的能力和價值觀,既相信自己很棒,又不過分狂妄;既愛著愛他的那些人,也能接受這些人並不完美,各有缺點。

如果一個人在最早的階段,沒有得到這樣的對待,他的內心會一直困在這個匱乏裡,無法真正地愛自己和愛別人,要麼特別狂妄要麼覺得自己不夠好,同時還被一股強烈希望得到認可的執念困擾和控制。他會忘了未來前進的方向,困在“我是誰”的牢籠裡空虛而煩躁。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真愛的力量可以讓孩子滋生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好父母歸來,真愛需要反覆確定

哪吒的母親是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這一點從影片中描述的孕前產後情景中可以窺見。比如,她大著肚子也能一蹦三尺高;比如剛剛痛苦地生下哪吒,還能在大家起殺心的壓力下,奮力保護、萬分疼惜自己的“怪物”孩子;比如不恨周圍人,而是帶著理解和補償之心去為大家做事,化解危機……這樣一個有著健康身體和強大力量的母親,自然不會因為自身的痛苦而長期忽視孩子,她的疼惜和擁抱激活了哪吒內心人性的那部分力量:柔和的眼神看向母親,這個孩子不再是“魔丸”了。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每個孩子都渴望依戀對象的陪伴。

雖然童年孤獨,但是哪吒沒有懷疑過母親的愛。這也是因為母親是真的愛著他。比如,電影中她陪哪吒踢毽子這一段戲。明明知道孩子手腳不知輕重,也要冒著受傷受痛的風險,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媽媽喜歡你,媽媽願意跟你玩,你是好孩子。不能陪伴孩子時,她也要努力讓孩子知道:不是因為你不好,不是因為媽媽不喜歡你,只是媽媽有公務在身實在沒有辦法。

雖然母親常常不能陪伴,但是這個家也為嬰兒期的哪吒提供了一個彌補的“母親”——李府裡穩定的照料者們。許多人會疑惑,孩子是不是一定要母親的陪伴?其實未必,在心理學家的理論中,這個母親常常指代的是穩定的照顧者。這個照顧者可以是保姆、外婆、奶奶,甚至是願意擔起母職的爸爸。只要得到持續、穩定的照顧,孩子就可以在規律的生活中滿足基本的需要,獲得必要的安全感。當然,母親作為和嬰兒身心鏈接最緊密最直接的人,從懷胎十月到母乳餵養,她更可能帶給孩子親密和準確的迴應,也是孩子更容易建立依戀關係的對象。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爸爸的訓導和規則,給了孩子一種和媽媽不一樣的愛。

在哪吒3歲的時候,父親李靖回來了。這是父親在孩子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年齡段。父親愛母親,嚴格管理哪吒,在哪吒眼中,或許意味著父親不愛自己。處於自我中心階段的孩童,還不能夠以客觀、完整的態度去了解一個人。比如,爸爸臉色不好,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或者在單位裡受了委屈,但是孩子看在眼裡可能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事情,或者覺得爸爸不喜歡自己。孩子對於父母是否真愛自己,自己是否值得愛,並不是一下子就得到確認的,這個確定愛的過程會反反覆覆。被貼過標籤,有過一些創傷的孩子更容易懷疑父母和自己。比如影片中的哪吒被申公豹忽悠,說父母送他去學藝,不過是為了去除麻煩,他相信了,這個相信讓他的內心充滿了偏執的恨意。

幸好,小云雲給哪吒進行了“覆盤”,重現了當初李靖為了哪吒而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幕,令哪吒重新確定了父親之愛,也令不少人淚灑影院——對愛的確定,實在是許多人的執念。那些被真愛過的孩子,才能夠真正地接受自己、相信自己,也才能心甘情願地接受父母的教誨,這就解釋了接下來的劇情——為什麼哪吒在戰鬥中會主動把乾坤圈縮小變成手環,而不是扔掉,因為他不再是反抗父母的熊孩子,他是一個向父母致敬的獨立的大人,既認同父母的管束,同時又允許自己擁有強大的超越父母的力量。

哪吒的做法有力地證明了這段親子關係是好的,是成功的。事實上,從影片一開始,我們就看出來李靖是一個好父親。作為父親,他深愛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他不願意放棄孩子,而是想辦法去解決困難。他和妻子一起騙哪吒是“靈童轉世”,讓孩子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好孩子,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並且樹立了拯救世人的理想和壯志。同時,他又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父親,願意滿足孩子的各種願望,而不擔心被斥為溺愛。比如,到處賣老臉,把百姓請來參加哪吒的生日宴,維持孩子內心的價值感和歸屬感。他更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成熟之人,知道人當有使命和雄心,要跟著有本事的師傅去修煉技藝,而不是僅僅像妻子所說,只願孩子快快樂樂地活著。這正是父親和母親在愛方面不一樣的地方。幸運的哪吒既擁有母親如水的包容,也有父親堅定的訓導,在兩種愛的滋養下,他更容易走上人性整合的道路。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懂得包容和鼓勵的老師,復活了孩子未得到滿足的自戀需要。

支持、陪伴,在關係中自我不再迷茫

養孩子不容易,它不應該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它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如果說李靖夫婦就像問題父母的父母,那麼太乙真人倒蠻像一個提供支持的心理諮詢師。胖胖的太乙真人,騎著豬走來,給人的感覺很溫暖,他可能表現得不是很厲害,但是卻讓人很安心。他用乾坤圈控制住了哪吒大部分的力量,防止他用過強的攻擊性傷害別人,極大地安慰了李靖夫婦。

周圍的人要麼討厭哪吒,要麼害怕哪吒,太乙真人用真誠和包容對待哪吒,教給他安身立命的本事,並且讓這個熊孩子深切地感覺到:哇,我是多麼了不起,師傅都不如我。在太乙真人制造的機會中,哪吒曾經受傷並且被壓抑的誇大自我的需要復活了。而在生日宴上,太乙真人把坐騎送給哪吒,踩著風火輪上天入地的哪吒剎那間自信升入頂點。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好朋友,讓兒童有了歸屬感,並且相互競爭、彼此成就。

一個孩子的成長,永遠不可能限制在大人對小孩的關係中,他們需要朋友的陪伴,因為朋友,孩子會覺得不孤單、不寂寞、感受到來自同伴的信任和關心。幸運的哪吒遇到了同樣能力超群的敖丙,他們在海邊的鬥法,讓雙方都欣賞到各自的優點。這種好友關係既提升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同時也見識到與自己不同的另外一個人,並且把對方能力、性格中的特點整合到自己的身上。這種朋友之間的相互陪伴,友好競爭,成就了彼此,這是哪吒脫離兒童身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隨著孩子長大,父母們不要把孩子限制在一個只有雙親的世界裡,要允許孩子邁出更大的步伐,祝福他們遇見成長的同伴。

"

當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時,無數觀影人的心被點燃了。一個人需要怎樣的環境支持,經過什麼樣的努力,才能不受偏見打壓,衝破陰影,確定自我的價值感和歸屬感?2019年最火動畫片《哪吒·魔童降世》或許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思考。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貼上了“壞孩子”標籤的孩子容易走錯路。

哪吒成長之路上遭遇的創傷和障礙

從娘肚子裡出來的哪吒,可不是什麼“別人家的孩子”,他不帶“天使光環”,反而讓大人很頭疼。“問題兒童”這種標籤,一旦貼在孩子身上,就像下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孩子容易按照這個路徑去證明大人們說的是對的。而哪吒成長的障礙還不止於此。

因為爸爸跟隨太乙真人去找天尊想辦法,家中只剩下媽媽和一眾僕人。媽媽一直在外打妖怪,很少陪伴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創傷。孩子成長的前幾年,母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她能以沉靜、溫柔、不焦慮的目光和懷抱穩住孩子的心,孩子就會知道,在媽媽眼中,我是宇宙之王,我是被大人深深愛著的,我能幹好多事情,要是幹不了,沒關係,爸爸媽媽會幫我,他們會細心友善地發現問題,安慰我,帶著我去跨我跨不過的坎。在這樣的母親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慢慢地獲得了面對世界的力量,逐漸內化父母的能力和價值觀,既相信自己很棒,又不過分狂妄;既愛著愛他的那些人,也能接受這些人並不完美,各有缺點。

如果一個人在最早的階段,沒有得到這樣的對待,他的內心會一直困在這個匱乏裡,無法真正地愛自己和愛別人,要麼特別狂妄要麼覺得自己不夠好,同時還被一股強烈希望得到認可的執念困擾和控制。他會忘了未來前進的方向,困在“我是誰”的牢籠裡空虛而煩躁。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真愛的力量可以讓孩子滋生出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好父母歸來,真愛需要反覆確定

哪吒的母親是一個健康有活力的人,這一點從影片中描述的孕前產後情景中可以窺見。比如,她大著肚子也能一蹦三尺高;比如剛剛痛苦地生下哪吒,還能在大家起殺心的壓力下,奮力保護、萬分疼惜自己的“怪物”孩子;比如不恨周圍人,而是帶著理解和補償之心去為大家做事,化解危機……這樣一個有著健康身體和強大力量的母親,自然不會因為自身的痛苦而長期忽視孩子,她的疼惜和擁抱激活了哪吒內心人性的那部分力量:柔和的眼神看向母親,這個孩子不再是“魔丸”了。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每個孩子都渴望依戀對象的陪伴。

雖然童年孤獨,但是哪吒沒有懷疑過母親的愛。這也是因為母親是真的愛著他。比如,電影中她陪哪吒踢毽子這一段戲。明明知道孩子手腳不知輕重,也要冒著受傷受痛的風險,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媽媽喜歡你,媽媽願意跟你玩,你是好孩子。不能陪伴孩子時,她也要努力讓孩子知道:不是因為你不好,不是因為媽媽不喜歡你,只是媽媽有公務在身實在沒有辦法。

雖然母親常常不能陪伴,但是這個家也為嬰兒期的哪吒提供了一個彌補的“母親”——李府裡穩定的照料者們。許多人會疑惑,孩子是不是一定要母親的陪伴?其實未必,在心理學家的理論中,這個母親常常指代的是穩定的照顧者。這個照顧者可以是保姆、外婆、奶奶,甚至是願意擔起母職的爸爸。只要得到持續、穩定的照顧,孩子就可以在規律的生活中滿足基本的需要,獲得必要的安全感。當然,母親作為和嬰兒身心鏈接最緊密最直接的人,從懷胎十月到母乳餵養,她更可能帶給孩子親密和準確的迴應,也是孩子更容易建立依戀關係的對象。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爸爸的訓導和規則,給了孩子一種和媽媽不一樣的愛。

在哪吒3歲的時候,父親李靖回來了。這是父親在孩子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年齡段。父親愛母親,嚴格管理哪吒,在哪吒眼中,或許意味著父親不愛自己。處於自我中心階段的孩童,還不能夠以客觀、完整的態度去了解一個人。比如,爸爸臉色不好,可能是身體不舒服,或者在單位裡受了委屈,但是孩子看在眼裡可能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事情,或者覺得爸爸不喜歡自己。孩子對於父母是否真愛自己,自己是否值得愛,並不是一下子就得到確認的,這個確定愛的過程會反反覆覆。被貼過標籤,有過一些創傷的孩子更容易懷疑父母和自己。比如影片中的哪吒被申公豹忽悠,說父母送他去學藝,不過是為了去除麻煩,他相信了,這個相信讓他的內心充滿了偏執的恨意。

幸好,小云雲給哪吒進行了“覆盤”,重現了當初李靖為了哪吒而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幕,令哪吒重新確定了父親之愛,也令不少人淚灑影院——對愛的確定,實在是許多人的執念。那些被真愛過的孩子,才能夠真正地接受自己、相信自己,也才能心甘情願地接受父母的教誨,這就解釋了接下來的劇情——為什麼哪吒在戰鬥中會主動把乾坤圈縮小變成手環,而不是扔掉,因為他不再是反抗父母的熊孩子,他是一個向父母致敬的獨立的大人,既認同父母的管束,同時又允許自己擁有強大的超越父母的力量。

哪吒的做法有力地證明了這段親子關係是好的,是成功的。事實上,從影片一開始,我們就看出來李靖是一個好父親。作為父親,他深愛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他不願意放棄孩子,而是想辦法去解決困難。他和妻子一起騙哪吒是“靈童轉世”,讓孩子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好孩子,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並且樹立了拯救世人的理想和壯志。同時,他又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父親,願意滿足孩子的各種願望,而不擔心被斥為溺愛。比如,到處賣老臉,把百姓請來參加哪吒的生日宴,維持孩子內心的價值感和歸屬感。他更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成熟之人,知道人當有使命和雄心,要跟著有本事的師傅去修煉技藝,而不是僅僅像妻子所說,只願孩子快快樂樂地活著。這正是父親和母親在愛方面不一樣的地方。幸運的哪吒既擁有母親如水的包容,也有父親堅定的訓導,在兩種愛的滋養下,他更容易走上人性整合的道路。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懂得包容和鼓勵的老師,復活了孩子未得到滿足的自戀需要。

支持、陪伴,在關係中自我不再迷茫

養孩子不容易,它不應該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它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如果說李靖夫婦就像問題父母的父母,那麼太乙真人倒蠻像一個提供支持的心理諮詢師。胖胖的太乙真人,騎著豬走來,給人的感覺很溫暖,他可能表現得不是很厲害,但是卻讓人很安心。他用乾坤圈控制住了哪吒大部分的力量,防止他用過強的攻擊性傷害別人,極大地安慰了李靖夫婦。

周圍的人要麼討厭哪吒,要麼害怕哪吒,太乙真人用真誠和包容對待哪吒,教給他安身立命的本事,並且讓這個熊孩子深切地感覺到:哇,我是多麼了不起,師傅都不如我。在太乙真人制造的機會中,哪吒曾經受傷並且被壓抑的誇大自我的需要復活了。而在生日宴上,太乙真人把坐騎送給哪吒,踩著風火輪上天入地的哪吒剎那間自信升入頂點。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好朋友,讓兒童有了歸屬感,並且相互競爭、彼此成就。

一個孩子的成長,永遠不可能限制在大人對小孩的關係中,他們需要朋友的陪伴,因為朋友,孩子會覺得不孤單、不寂寞、感受到來自同伴的信任和關心。幸運的哪吒遇到了同樣能力超群的敖丙,他們在海邊的鬥法,讓雙方都欣賞到各自的優點。這種好友關係既提升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同時也見識到與自己不同的另外一個人,並且把對方能力、性格中的特點整合到自己的身上。這種朋友之間的相互陪伴,友好競爭,成就了彼此,這是哪吒脫離兒童身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隨著孩子長大,父母們不要把孩子限制在一個只有雙親的世界裡,要允許孩子邁出更大的步伐,祝福他們遇見成長的同伴。

讓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找回自己的哪吒,也是自我確認的哪吒。

當父母、師傅、朋友用他們各自的方式給了哪吒深刻的愛和極大的支持後,他便能借著這些愛他的人的目光和迴應,確定自己是誰。這份來自關係中的自我確認,讓他對於不公和偏見充滿了力量,對於自己和未來擁有了希望。這絕對不是狂妄無知的呱噪,它是在深刻的愛中迴盪的吶喊: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