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

在南陽,好人好事現象蔚然成風,一大批志願服務他人和社會的好人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湧現出一批聞名全國的“中國好人”。仔細翻閱這些愛心團體和“好人”名單後發現,李相岑、呂宏慶、楊帆、譚浩、楊飛等,他們的家鄉竟然是同一個地方——臥龍區青華鎮,被人們稱為“青華好人現象”。

是怎樣的一個環境,讓這個不足8萬人的鄉鎮扎堆造就出這麼多好人?日前,記者走進青華,深入採訪挖掘好人扎堆出現背後的故事。

"

在南陽,好人好事現象蔚然成風,一大批志願服務他人和社會的好人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湧現出一批聞名全國的“中國好人”。仔細翻閱這些愛心團體和“好人”名單後發現,李相岑、呂宏慶、楊帆、譚浩、楊飛等,他們的家鄉竟然是同一個地方——臥龍區青華鎮,被人們稱為“青華好人現象”。

是怎樣的一個環境,讓這個不足8萬人的鄉鎮扎堆造就出這麼多好人?日前,記者走進青華,深入採訪挖掘好人扎堆出現背後的故事。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一個鄉鎮,因一群“好人”聞名全國

隨著4月份丹新雪上榜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我市已經有整整100個“中國好人”個人和團體。在這個百人名單中,臥龍區就有39個,其中3個就是青華鎮人。

最早入圍“中國好人榜”的,是臥龍區青華鎮三李營村村民楊帆。她白手起家,於1988年創辦了南陽市特教職業學校,31年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智障盲童等特殊群體撐起一片藍天,2012年4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此外還有,出生於臥龍區青華鎮杜莊村的呂宏慶。他2003年在廣東務工時開始參與無償獻血,16年來累計獻血20000多毫升。2010年務工返鄉後主動投身公益事業,利用業餘時間參與社會志願服務。近年來組織開展扶貧濟困幫扶活動70餘場次,籌集社會資金80多萬元,現為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會長,2018年9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出身於臥龍區青華鎮一個農村家庭的譚浩。他1998年起就積極開展扶貧助學等活動,20年來募集資金、物資總價值1000多萬元,救助困難老人、學生4000多名;現為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會長,南陽愛心飛揚網站站長,2019年2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說起志願服務,不能不提南陽公益界的標誌性人物——李相岑。他是青華鎮高老家村人,也是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的發起人。於2002年發起成立“學雷鋒小組”,之後登記註冊為“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發展壯大成為數萬人的團體,組織參加公益活動上萬次,累計志願服務400多萬小時,獲得“全國優秀志願者”、“中華慈善楷模”等稱號。

同樣是臥龍區青華鎮人的楊飛,是南陽義工事業的倡導者、組織者和籌建者。他2012年從深圳回到南陽,組建義工團隊,短短三年時間就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2017年的3000餘人,現為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黨支部書記。

"

在南陽,好人好事現象蔚然成風,一大批志願服務他人和社會的好人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湧現出一批聞名全國的“中國好人”。仔細翻閱這些愛心團體和“好人”名單後發現,李相岑、呂宏慶、楊帆、譚浩、楊飛等,他們的家鄉竟然是同一個地方——臥龍區青華鎮,被人們稱為“青華好人現象”。

是怎樣的一個環境,讓這個不足8萬人的鄉鎮扎堆造就出這麼多好人?日前,記者走進青華,深入採訪挖掘好人扎堆出現背後的故事。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一個鄉鎮,因一群“好人”聞名全國

隨著4月份丹新雪上榜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我市已經有整整100個“中國好人”個人和團體。在這個百人名單中,臥龍區就有39個,其中3個就是青華鎮人。

最早入圍“中國好人榜”的,是臥龍區青華鎮三李營村村民楊帆。她白手起家,於1988年創辦了南陽市特教職業學校,31年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智障盲童等特殊群體撐起一片藍天,2012年4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此外還有,出生於臥龍區青華鎮杜莊村的呂宏慶。他2003年在廣東務工時開始參與無償獻血,16年來累計獻血20000多毫升。2010年務工返鄉後主動投身公益事業,利用業餘時間參與社會志願服務。近年來組織開展扶貧濟困幫扶活動70餘場次,籌集社會資金80多萬元,現為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會長,2018年9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出身於臥龍區青華鎮一個農村家庭的譚浩。他1998年起就積極開展扶貧助學等活動,20年來募集資金、物資總價值1000多萬元,救助困難老人、學生4000多名;現為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會長,南陽愛心飛揚網站站長,2019年2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說起志願服務,不能不提南陽公益界的標誌性人物——李相岑。他是青華鎮高老家村人,也是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的發起人。於2002年發起成立“學雷鋒小組”,之後登記註冊為“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發展壯大成為數萬人的團體,組織參加公益活動上萬次,累計志願服務400多萬小時,獲得“全國優秀志願者”、“中華慈善楷模”等稱號。

同樣是臥龍區青華鎮人的楊飛,是南陽義工事業的倡導者、組織者和籌建者。他2012年從深圳回到南陽,組建義工團隊,短短三年時間就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2017年的3000餘人,現為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黨支部書記。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模範帶動,引領更多人崇德向善

一個鄉鎮,扎堆出現這麼多“好人式”人物已不多見,更難得的是出現這麼多標誌性“好人”代表。

青華鎮黨委副書記李自黨表示:“自我三年前調職青華後,一直被這群可愛的好人們感染著。他們不僅奉獻意識高,責任心強,而且一個個都是常年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做好事。為了公益,掏空腰包;為了公益,四處化緣。無數次遭遇非議和白眼,無數次將委屈和淚水往肚子裡咽。正是他們的義無反顧、默默堅守和無私付出,才有了社會的肯定和認可。在青華鎮,因為有了他們的影響和帶動,助推了全鎮的文明創建工作,帶動了青華千千萬萬的‘好人’。”

華寨村89歲的老太太崔明藍,為了讓村裡的孩子們平安上學,10年間省吃儉用,自費4萬多元修了兩座橋、鋪了一條路;在廣東東莞打工的青華籍農民孫明坡,2018年8月9日突發腦溢血,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捐出身上的6個器官,幫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

此外還有,助人為樂的李瑞營、馬超、景書麗、邢士欣等,心繫桑梓捐款捐物的範虎城、康相鐸、李文明、任傳康、崔彥召等。這一個個名字的背後,都是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奉獻故事。

"

在南陽,好人好事現象蔚然成風,一大批志願服務他人和社會的好人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湧現出一批聞名全國的“中國好人”。仔細翻閱這些愛心團體和“好人”名單後發現,李相岑、呂宏慶、楊帆、譚浩、楊飛等,他們的家鄉竟然是同一個地方——臥龍區青華鎮,被人們稱為“青華好人現象”。

是怎樣的一個環境,讓這個不足8萬人的鄉鎮扎堆造就出這麼多好人?日前,記者走進青華,深入採訪挖掘好人扎堆出現背後的故事。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一個鄉鎮,因一群“好人”聞名全國

隨著4月份丹新雪上榜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我市已經有整整100個“中國好人”個人和團體。在這個百人名單中,臥龍區就有39個,其中3個就是青華鎮人。

最早入圍“中國好人榜”的,是臥龍區青華鎮三李營村村民楊帆。她白手起家,於1988年創辦了南陽市特教職業學校,31年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智障盲童等特殊群體撐起一片藍天,2012年4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此外還有,出生於臥龍區青華鎮杜莊村的呂宏慶。他2003年在廣東務工時開始參與無償獻血,16年來累計獻血20000多毫升。2010年務工返鄉後主動投身公益事業,利用業餘時間參與社會志願服務。近年來組織開展扶貧濟困幫扶活動70餘場次,籌集社會資金80多萬元,現為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會長,2018年9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出身於臥龍區青華鎮一個農村家庭的譚浩。他1998年起就積極開展扶貧助學等活動,20年來募集資金、物資總價值1000多萬元,救助困難老人、學生4000多名;現為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會長,南陽愛心飛揚網站站長,2019年2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說起志願服務,不能不提南陽公益界的標誌性人物——李相岑。他是青華鎮高老家村人,也是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的發起人。於2002年發起成立“學雷鋒小組”,之後登記註冊為“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發展壯大成為數萬人的團體,組織參加公益活動上萬次,累計志願服務400多萬小時,獲得“全國優秀志願者”、“中華慈善楷模”等稱號。

同樣是臥龍區青華鎮人的楊飛,是南陽義工事業的倡導者、組織者和籌建者。他2012年從深圳回到南陽,組建義工團隊,短短三年時間就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2017年的3000餘人,現為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黨支部書記。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模範帶動,引領更多人崇德向善

一個鄉鎮,扎堆出現這麼多“好人式”人物已不多見,更難得的是出現這麼多標誌性“好人”代表。

青華鎮黨委副書記李自黨表示:“自我三年前調職青華後,一直被這群可愛的好人們感染著。他們不僅奉獻意識高,責任心強,而且一個個都是常年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做好事。為了公益,掏空腰包;為了公益,四處化緣。無數次遭遇非議和白眼,無數次將委屈和淚水往肚子裡咽。正是他們的義無反顧、默默堅守和無私付出,才有了社會的肯定和認可。在青華鎮,因為有了他們的影響和帶動,助推了全鎮的文明創建工作,帶動了青華千千萬萬的‘好人’。”

華寨村89歲的老太太崔明藍,為了讓村裡的孩子們平安上學,10年間省吃儉用,自費4萬多元修了兩座橋、鋪了一條路;在廣東東莞打工的青華籍農民孫明坡,2018年8月9日突發腦溢血,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捐出身上的6個器官,幫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

此外還有,助人為樂的李瑞營、馬超、景書麗、邢士欣等,心繫桑梓捐款捐物的範虎城、康相鐸、李文明、任傳康、崔彥召等。這一個個名字的背後,都是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奉獻故事。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全市首家,鄉鎮設立義工服務站

2018年8月,由青華鎮政府牽頭、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指導,在該鎮綜合文化中心設立了臥龍區首個鄉鎮級義工服務站,方便開展志願服務工作。這也是我市首個鄉鎮級義工志願服務站,在河南、在全國也不多見。義工服務站成立一年多來,已組織開展20餘場公益活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青華鎮每年組織三文明、三模範評選活動,推選勞動模範,好公婆,好媳婦,文明商戶,優秀黨員,同時還積極組織村級評選活動,以村為點,以點帶面。從小的來說,推進每家每戶精神文明建設;從大的來說,推動整個青華的鄉風文明,社會風氣。

在評選文明模範的同時,青華鎮還將模範帶動、先進人物帶動,同脫貧和社會公益結合起來。將全鎮各村的模範典型集中起來,在24個行政村巡迴演講,充分發揮身邊好人的示範引領作用。李自黨表示,這種方式最直接也最有效,將身邊好人推出去宣傳,不僅是對模範典型的肯定,更是對周圍人的帶動。智志雙扶,有效推動了各村的文明道德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

不僅如此,青華政府還將義工培訓納入全鎮的工作計劃,不定期舉辦義工知識培訓。隨著培訓活動的開展,加入義工團隊的人員結構也日趨多元化,不僅有黨員、公職人員、企事業員工,同時還帶動了一大批農民和青年教師加入進來。青北村的杜秋傑,青南村的李建瑜,青華小學的孫清傑,後所村的李朝東等,現如今都是青華義工服務站的骨幹成員。

"

在南陽,好人好事現象蔚然成風,一大批志願服務他人和社會的好人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湧現出一批聞名全國的“中國好人”。仔細翻閱這些愛心團體和“好人”名單後發現,李相岑、呂宏慶、楊帆、譚浩、楊飛等,他們的家鄉竟然是同一個地方——臥龍區青華鎮,被人們稱為“青華好人現象”。

是怎樣的一個環境,讓這個不足8萬人的鄉鎮扎堆造就出這麼多好人?日前,記者走進青華,深入採訪挖掘好人扎堆出現背後的故事。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一個鄉鎮,因一群“好人”聞名全國

隨著4月份丹新雪上榜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我市已經有整整100個“中國好人”個人和團體。在這個百人名單中,臥龍區就有39個,其中3個就是青華鎮人。

最早入圍“中國好人榜”的,是臥龍區青華鎮三李營村村民楊帆。她白手起家,於1988年創辦了南陽市特教職業學校,31年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智障盲童等特殊群體撐起一片藍天,2012年4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此外還有,出生於臥龍區青華鎮杜莊村的呂宏慶。他2003年在廣東務工時開始參與無償獻血,16年來累計獻血20000多毫升。2010年務工返鄉後主動投身公益事業,利用業餘時間參與社會志願服務。近年來組織開展扶貧濟困幫扶活動70餘場次,籌集社會資金80多萬元,現為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會長,2018年9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出身於臥龍區青華鎮一個農村家庭的譚浩。他1998年起就積極開展扶貧助學等活動,20年來募集資金、物資總價值1000多萬元,救助困難老人、學生4000多名;現為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會長,南陽愛心飛揚網站站長,2019年2月入圍助人為樂“中國好人榜”。

說起志願服務,不能不提南陽公益界的標誌性人物——李相岑。他是青華鎮高老家村人,也是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的發起人。於2002年發起成立“學雷鋒小組”,之後登記註冊為“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發展壯大成為數萬人的團體,組織參加公益活動上萬次,累計志願服務400多萬小時,獲得“全國優秀志願者”、“中華慈善楷模”等稱號。

同樣是臥龍區青華鎮人的楊飛,是南陽義工事業的倡導者、組織者和籌建者。他2012年從深圳回到南陽,組建義工團隊,短短三年時間就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2017年的3000餘人,現為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黨支部書記。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模範帶動,引領更多人崇德向善

一個鄉鎮,扎堆出現這麼多“好人式”人物已不多見,更難得的是出現這麼多標誌性“好人”代表。

青華鎮黨委副書記李自黨表示:“自我三年前調職青華後,一直被這群可愛的好人們感染著。他們不僅奉獻意識高,責任心強,而且一個個都是常年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做好事。為了公益,掏空腰包;為了公益,四處化緣。無數次遭遇非議和白眼,無數次將委屈和淚水往肚子裡咽。正是他們的義無反顧、默默堅守和無私付出,才有了社會的肯定和認可。在青華鎮,因為有了他們的影響和帶動,助推了全鎮的文明創建工作,帶動了青華千千萬萬的‘好人’。”

華寨村89歲的老太太崔明藍,為了讓村裡的孩子們平安上學,10年間省吃儉用,自費4萬多元修了兩座橋、鋪了一條路;在廣東東莞打工的青華籍農民孫明坡,2018年8月9日突發腦溢血,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捐出身上的6個器官,幫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

此外還有,助人為樂的李瑞營、馬超、景書麗、邢士欣等,心繫桑梓捐款捐物的範虎城、康相鐸、李文明、任傳康、崔彥召等。這一個個名字的背後,都是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奉獻故事。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全市首家,鄉鎮設立義工服務站

2018年8月,由青華鎮政府牽頭、南陽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指導,在該鎮綜合文化中心設立了臥龍區首個鄉鎮級義工服務站,方便開展志願服務工作。這也是我市首個鄉鎮級義工志願服務站,在河南、在全國也不多見。義工服務站成立一年多來,已組織開展20餘場公益活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青華鎮每年組織三文明、三模範評選活動,推選勞動模範,好公婆,好媳婦,文明商戶,優秀黨員,同時還積極組織村級評選活動,以村為點,以點帶面。從小的來說,推進每家每戶精神文明建設;從大的來說,推動整個青華的鄉風文明,社會風氣。

在評選文明模範的同時,青華鎮還將模範帶動、先進人物帶動,同脫貧和社會公益結合起來。將全鎮各村的模範典型集中起來,在24個行政村巡迴演講,充分發揮身邊好人的示範引領作用。李自黨表示,這種方式最直接也最有效,將身邊好人推出去宣傳,不僅是對模範典型的肯定,更是對周圍人的帶動。智志雙扶,有效推動了各村的文明道德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

不僅如此,青華政府還將義工培訓納入全鎮的工作計劃,不定期舉辦義工知識培訓。隨著培訓活動的開展,加入義工團隊的人員結構也日趨多元化,不僅有黨員、公職人員、企事業員工,同時還帶動了一大批農民和青年教師加入進來。青北村的杜秋傑,青南村的李建瑜,青華小學的孫清傑,後所村的李朝東等,現如今都是青華義工服務站的骨幹成員。

臥龍區一個小鎮好人扎推---“青華好人”現象引發關注

厚植土壤,綻放新時代文明之花

“講文明,樹新風”在青華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當成了一件事,切切實實地在進行。鎮政府每年都會邀請青華籍‘好人’回來,在各村巡迴開展道德模範宣講,同時還將他們請進校園對學生進行宣講。

青華義工服務站不定期組織學生到敬老院慰問、參加義務植樹、清掃垃圾等,做到志願服務從娃娃抓起。孩子們在校外接受文明素質教育的同時,鎮政府還將道德模範評比搬進校園,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形成一個老、中、青、少的好人梯隊,全方位營造濃厚的文明創建氛圍。

“從文明評選到模範帶動,從巡迴宣傳到義工培訓;從黨員到職工,從農民到教師,青華鎮形成了一種人人講奉獻、人人爭先進、人人講文明的良好社會風尚”。李自黨說。

在杭州從事針織服裝加工的杜莊村村民李文明,創業成功後捐款15萬元,修建了2000多米的村內道路,並捐款2萬元硬化小學操場;後所村的範虎城斥資30萬元,為青華中學購買了空調、電腦和辦公桌椅;王珍莊村康莊的康相鐸,每年資助青華一中優秀貧困生2萬元,已累計捐款7萬元;任家莊村的任傳康捐款7萬元、杜莊村的崔彥召捐款5萬元,為家鄉修建水泥路......

不但青華籍的成功人士回報桑梓,就連在青華辦廠的河南輝騰集團總經理潘光明,也受到這股氛圍的感染,加入到奉獻愛心的行列,為青華小學南校區捐贈24個鐵皮書櫃,為青華實驗幼兒園捐贈價值3萬多元的兒童戶外娛樂設施等。

一個人,有了信仰,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有了崇高的靈魂;一個鄉鎮,有了好風氣,有了正確的輿論導向,就有了孕育好人的豐厚土壤。正是有了這捧全鎮上下一心倡導文明的土壤,有了這群好人踐行奉獻的文明之露,這顆公益的種子才能在青華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南陽晚報/張進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