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


"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文/趙樹人

2013年,即將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開設新工廠的科爾集團算了一筆賬:

新廠大約需要500個勞動力,在中國,每個員工的年成本大致是5萬元,而在美國則需要20萬,而且他們普遍不接受加班。

科爾集團是中國浙江一家規模較大的棉紡織企業。他們到南卡來投資,要比最近熱議的《美國工廠》裡的福耀玻璃更早。當然,在美國南卡州迎來中國商人的歷史上,更早的是海爾集團,他們早於1999年就在此製造冰箱。

玻璃大王曹德旺最近因為奧巴馬伕婦投資的《美國工廠》而刷屏。雖然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發生在幾年前的故事。但因為“毛衣戰”,中國製造的全球化觸角,以及其背後的碰撞與磨合順理成章的成為新談資。

不過,這部關注文化、制度衝突的紀錄片,並沒有詳細描述美國吸引曹德旺的原因。在美國辦廠是否真的划算?《美國工廠》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而曹德旺的例子顯示,那家工廠迄今投資超過7億美元,2016年投產時曾虧損超千萬,2017年扭虧,去年盈利5億美元,增長58.77%。

在一場關係世界經濟走向的談判時點,沒人能想到,重新喚起人們對全球化和貿易壁壘關注的,是一部由美國前總統投資的紀錄片。

沒資格談政治。但對於這個超大話題,《美國工廠》展現的僅是冰山一角。

1

科爾集團的賬其實還有後半部分:

新廠每年預計棉花用量15萬噸,但國內平均每噸棉價要比美國高5000元,這樣算下來,每年僅原材料一項,就可以省下7.5億元。而且美國的電價,當時僅是中國的一半。

在曹得旺去美國的同年,總部位於河南新鄉的金龍精密銅管集團,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威爾科克斯也開設工廠。由於當地是美國典型的欠發展地區,威爾科克斯自1967年以來就沒有開張過一家像樣的製造工廠。

對於開篇的問題,他們的例子可能是《美國工廠》沒有描述的答案。

為吸引金龍,當地政府給予了充分的稅收優惠,他們促成州議會參議院通過了“亞拉巴馬關稅補貼法案”——只要直接投資超過1億美元,創造100個就業崗位,便可獲得稅收減免,並給出最高2000萬美元的補貼。

此外,據報道該州還專門籌資500萬為金龍修建了一座高壓變電站,以及花費400萬美元建造一條專用道路和鐵路大橋。

儘管在製造業裡,中美投資成本的差異早就人盡皆知。但科爾的賬本和金龍的故事,可能還是會令某些人驚訝。

製造企業往往要比房地產、金融考慮更多,成本核算是一個麻煩事。要回答上面這個問題,僅靠黃國剛的賬本顯然太片面,趙叔作為門外漢,粗略為大家橫向對比一下,一些數據可能不夠新,但趨勢仍未改變。

美國勞工成本一般是中國5-8倍,但中國勞工工資的年增長率普遍為10%-20%,到今年,中國在過去五年中的勞動力成本已經上漲了40%。

中國的人口紅利早已不是最佳競爭力。這從2010年,耐克把全球最大製造基地搬到越南就可見一斑。

不過,美國的項目建設成本遠高於中國,因為人力和材料費用高企,一個項目的總投資往往要高出中國2倍以上。

經營稅費方面,除了土地、建築、設備要徵收不動產稅外,美聯邦的所得稅為35%,不同州費率不同,合計一般約在40%左右。國內不收財產稅,但徵收17%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為25%,高新企業為15%。

而在關稅方面,在這部電影拍攝之前,中國出口美國的運費、關稅成本,大約為250美元/噸。

此外,美國大多數地區的物流成本也僅有中國1/2,鐵軌都可以入廠。另外在能源方面,因為遵循市場化定價,有多家公司可選。無論是電還是天然氣,大致都不到中國的一半。

以往的案例顯示,美國由於經濟發展不均衡,許多經濟較差的州對於投資規模大,解決就業多的項目,政府都主動贈送土地。

美國各州經濟發展不平衡,比如南卡州就是急需發展的區域,南卡州長曾多次來中國招商。除了土地、能源的優惠,還承諾了諸如未來十年返稅1億美金等。

每個企業可能都像科爾集團那樣算過賬。事實上這些優勢遠遠大過老生常談的人力成本問題。熱衷去美國開辦工廠的並不止中國人,印度、俄羅斯等發展中國家都熱衷去美國開廠。

但相比起萬達、復星、海航,大多數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些製造業公司。除了上述企業之外,中國的陶瓷、玻纖、汽車配件等都在美國有大量投資。

2

"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文/趙樹人

2013年,即將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開設新工廠的科爾集團算了一筆賬:

新廠大約需要500個勞動力,在中國,每個員工的年成本大致是5萬元,而在美國則需要20萬,而且他們普遍不接受加班。

科爾集團是中國浙江一家規模較大的棉紡織企業。他們到南卡來投資,要比最近熱議的《美國工廠》裡的福耀玻璃更早。當然,在美國南卡州迎來中國商人的歷史上,更早的是海爾集團,他們早於1999年就在此製造冰箱。

玻璃大王曹德旺最近因為奧巴馬伕婦投資的《美國工廠》而刷屏。雖然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發生在幾年前的故事。但因為“毛衣戰”,中國製造的全球化觸角,以及其背後的碰撞與磨合順理成章的成為新談資。

不過,這部關注文化、制度衝突的紀錄片,並沒有詳細描述美國吸引曹德旺的原因。在美國辦廠是否真的划算?《美國工廠》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而曹德旺的例子顯示,那家工廠迄今投資超過7億美元,2016年投產時曾虧損超千萬,2017年扭虧,去年盈利5億美元,增長58.77%。

在一場關係世界經濟走向的談判時點,沒人能想到,重新喚起人們對全球化和貿易壁壘關注的,是一部由美國前總統投資的紀錄片。

沒資格談政治。但對於這個超大話題,《美國工廠》展現的僅是冰山一角。

1

科爾集團的賬其實還有後半部分:

新廠每年預計棉花用量15萬噸,但國內平均每噸棉價要比美國高5000元,這樣算下來,每年僅原材料一項,就可以省下7.5億元。而且美國的電價,當時僅是中國的一半。

在曹得旺去美國的同年,總部位於河南新鄉的金龍精密銅管集團,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威爾科克斯也開設工廠。由於當地是美國典型的欠發展地區,威爾科克斯自1967年以來就沒有開張過一家像樣的製造工廠。

對於開篇的問題,他們的例子可能是《美國工廠》沒有描述的答案。

為吸引金龍,當地政府給予了充分的稅收優惠,他們促成州議會參議院通過了“亞拉巴馬關稅補貼法案”——只要直接投資超過1億美元,創造100個就業崗位,便可獲得稅收減免,並給出最高2000萬美元的補貼。

此外,據報道該州還專門籌資500萬為金龍修建了一座高壓變電站,以及花費400萬美元建造一條專用道路和鐵路大橋。

儘管在製造業裡,中美投資成本的差異早就人盡皆知。但科爾的賬本和金龍的故事,可能還是會令某些人驚訝。

製造企業往往要比房地產、金融考慮更多,成本核算是一個麻煩事。要回答上面這個問題,僅靠黃國剛的賬本顯然太片面,趙叔作為門外漢,粗略為大家橫向對比一下,一些數據可能不夠新,但趨勢仍未改變。

美國勞工成本一般是中國5-8倍,但中國勞工工資的年增長率普遍為10%-20%,到今年,中國在過去五年中的勞動力成本已經上漲了40%。

中國的人口紅利早已不是最佳競爭力。這從2010年,耐克把全球最大製造基地搬到越南就可見一斑。

不過,美國的項目建設成本遠高於中國,因為人力和材料費用高企,一個項目的總投資往往要高出中國2倍以上。

經營稅費方面,除了土地、建築、設備要徵收不動產稅外,美聯邦的所得稅為35%,不同州費率不同,合計一般約在40%左右。國內不收財產稅,但徵收17%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為25%,高新企業為15%。

而在關稅方面,在這部電影拍攝之前,中國出口美國的運費、關稅成本,大約為250美元/噸。

此外,美國大多數地區的物流成本也僅有中國1/2,鐵軌都可以入廠。另外在能源方面,因為遵循市場化定價,有多家公司可選。無論是電還是天然氣,大致都不到中國的一半。

以往的案例顯示,美國由於經濟發展不均衡,許多經濟較差的州對於投資規模大,解決就業多的項目,政府都主動贈送土地。

美國各州經濟發展不平衡,比如南卡州就是急需發展的區域,南卡州長曾多次來中國招商。除了土地、能源的優惠,還承諾了諸如未來十年返稅1億美金等。

每個企業可能都像科爾集團那樣算過賬。事實上這些優勢遠遠大過老生常談的人力成本問題。熱衷去美國開辦工廠的並不止中國人,印度、俄羅斯等發展中國家都熱衷去美國開廠。

但相比起萬達、復星、海航,大多數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些製造業公司。除了上述企業之外,中國的陶瓷、玻纖、汽車配件等都在美國有大量投資。

2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美國工廠》用了很長的篇幅描述中國企業與美國工會之間的糾葛。看到這些的人也許會問:既然美國工人懶惰,工會又麻煩,為何不乾脆撤回投資?

這不是一句成本問題可以回答的,它還要從企業出海的根本原因說起。

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末日本商人在美國的故事。從1980年-1990年,日本在美國的外商總投資額從1980年的6.2%上升至1990年的20.7%。

在日企赴美的高潮期,日本通產省1980-1986年間對赴美日企做了調查。結果發現企業的主要動機都是“避免貿易摩擦”。

在當時,日本對美國有著巨大的貿易順差,貿易壁壘就成了日企的心頭大患,既然出口的東西可能受到制裁,那乾脆去當地生產。

美國文化與整個亞洲文化都有很大的衝突。今天中國企業在海外遇到的一些問題,其他國家也遇到過。

上世紀日本赴美投資潮,就曾遭到美國民眾的抵制,當時甚至還誕生了一個“日本公司學派”,美國民眾認為這些公司來投資往往是政府與民間資本勾結的陰謀。

導致這些異議的原因說起來可能很熟悉——當時有部分日本企業喜歡花高價直接收購美國公司或地產項目,其中最引起反感的,是日本人曾開出超高價想買下洛克菲勒中心。

後來幫助日本商人改善印象的,還是那些以投資辦廠為主要方式的車企。辦廠帶動了就業,也給當地製造了稅收,這才是美國人真正歡迎的。

充分就業,是關係到選民支持度的政治問題。美國招商團隊往往在意的不是投資額、銷售額,而是把就業放在第一位。日本的過去證明,出海辦廠已經在最大幅度消弭文化差異了——至少外國人是真心歡迎。

"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文/趙樹人

2013年,即將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開設新工廠的科爾集團算了一筆賬:

新廠大約需要500個勞動力,在中國,每個員工的年成本大致是5萬元,而在美國則需要20萬,而且他們普遍不接受加班。

科爾集團是中國浙江一家規模較大的棉紡織企業。他們到南卡來投資,要比最近熱議的《美國工廠》裡的福耀玻璃更早。當然,在美國南卡州迎來中國商人的歷史上,更早的是海爾集團,他們早於1999年就在此製造冰箱。

玻璃大王曹德旺最近因為奧巴馬伕婦投資的《美國工廠》而刷屏。雖然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發生在幾年前的故事。但因為“毛衣戰”,中國製造的全球化觸角,以及其背後的碰撞與磨合順理成章的成為新談資。

不過,這部關注文化、制度衝突的紀錄片,並沒有詳細描述美國吸引曹德旺的原因。在美國辦廠是否真的划算?《美國工廠》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而曹德旺的例子顯示,那家工廠迄今投資超過7億美元,2016年投產時曾虧損超千萬,2017年扭虧,去年盈利5億美元,增長58.77%。

在一場關係世界經濟走向的談判時點,沒人能想到,重新喚起人們對全球化和貿易壁壘關注的,是一部由美國前總統投資的紀錄片。

沒資格談政治。但對於這個超大話題,《美國工廠》展現的僅是冰山一角。

1

科爾集團的賬其實還有後半部分:

新廠每年預計棉花用量15萬噸,但國內平均每噸棉價要比美國高5000元,這樣算下來,每年僅原材料一項,就可以省下7.5億元。而且美國的電價,當時僅是中國的一半。

在曹得旺去美國的同年,總部位於河南新鄉的金龍精密銅管集團,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威爾科克斯也開設工廠。由於當地是美國典型的欠發展地區,威爾科克斯自1967年以來就沒有開張過一家像樣的製造工廠。

對於開篇的問題,他們的例子可能是《美國工廠》沒有描述的答案。

為吸引金龍,當地政府給予了充分的稅收優惠,他們促成州議會參議院通過了“亞拉巴馬關稅補貼法案”——只要直接投資超過1億美元,創造100個就業崗位,便可獲得稅收減免,並給出最高2000萬美元的補貼。

此外,據報道該州還專門籌資500萬為金龍修建了一座高壓變電站,以及花費400萬美元建造一條專用道路和鐵路大橋。

儘管在製造業裡,中美投資成本的差異早就人盡皆知。但科爾的賬本和金龍的故事,可能還是會令某些人驚訝。

製造企業往往要比房地產、金融考慮更多,成本核算是一個麻煩事。要回答上面這個問題,僅靠黃國剛的賬本顯然太片面,趙叔作為門外漢,粗略為大家橫向對比一下,一些數據可能不夠新,但趨勢仍未改變。

美國勞工成本一般是中國5-8倍,但中國勞工工資的年增長率普遍為10%-20%,到今年,中國在過去五年中的勞動力成本已經上漲了40%。

中國的人口紅利早已不是最佳競爭力。這從2010年,耐克把全球最大製造基地搬到越南就可見一斑。

不過,美國的項目建設成本遠高於中國,因為人力和材料費用高企,一個項目的總投資往往要高出中國2倍以上。

經營稅費方面,除了土地、建築、設備要徵收不動產稅外,美聯邦的所得稅為35%,不同州費率不同,合計一般約在40%左右。國內不收財產稅,但徵收17%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為25%,高新企業為15%。

而在關稅方面,在這部電影拍攝之前,中國出口美國的運費、關稅成本,大約為250美元/噸。

此外,美國大多數地區的物流成本也僅有中國1/2,鐵軌都可以入廠。另外在能源方面,因為遵循市場化定價,有多家公司可選。無論是電還是天然氣,大致都不到中國的一半。

以往的案例顯示,美國由於經濟發展不均衡,許多經濟較差的州對於投資規模大,解決就業多的項目,政府都主動贈送土地。

美國各州經濟發展不平衡,比如南卡州就是急需發展的區域,南卡州長曾多次來中國招商。除了土地、能源的優惠,還承諾了諸如未來十年返稅1億美金等。

每個企業可能都像科爾集團那樣算過賬。事實上這些優勢遠遠大過老生常談的人力成本問題。熱衷去美國開辦工廠的並不止中國人,印度、俄羅斯等發展中國家都熱衷去美國開廠。

但相比起萬達、復星、海航,大多數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些製造業公司。除了上述企業之外,中國的陶瓷、玻纖、汽車配件等都在美國有大量投資。

2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美國工廠》用了很長的篇幅描述中國企業與美國工會之間的糾葛。看到這些的人也許會問:既然美國工人懶惰,工會又麻煩,為何不乾脆撤回投資?

這不是一句成本問題可以回答的,它還要從企業出海的根本原因說起。

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末日本商人在美國的故事。從1980年-1990年,日本在美國的外商總投資額從1980年的6.2%上升至1990年的20.7%。

在日企赴美的高潮期,日本通產省1980-1986年間對赴美日企做了調查。結果發現企業的主要動機都是“避免貿易摩擦”。

在當時,日本對美國有著巨大的貿易順差,貿易壁壘就成了日企的心頭大患,既然出口的東西可能受到制裁,那乾脆去當地生產。

美國文化與整個亞洲文化都有很大的衝突。今天中國企業在海外遇到的一些問題,其他國家也遇到過。

上世紀日本赴美投資潮,就曾遭到美國民眾的抵制,當時甚至還誕生了一個“日本公司學派”,美國民眾認為這些公司來投資往往是政府與民間資本勾結的陰謀。

導致這些異議的原因說起來可能很熟悉——當時有部分日本企業喜歡花高價直接收購美國公司或地產項目,其中最引起反感的,是日本人曾開出超高價想買下洛克菲勒中心。

後來幫助日本商人改善印象的,還是那些以投資辦廠為主要方式的車企。辦廠帶動了就業,也給當地製造了稅收,這才是美國人真正歡迎的。

充分就業,是關係到選民支持度的政治問題。美國招商團隊往往在意的不是投資額、銷售額,而是把就業放在第一位。日本的過去證明,出海辦廠已經在最大幅度消弭文化差異了——至少外國人是真心歡迎。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與日本相比,東南亞是中國企業最熟悉的出海地。自2017年以來,由於中美關係的影響,大批的企業和私人老闆又開始重新把目光投向東南亞。除了走到哪裡都“流行”的博彩業和房地產外,製造業在東南亞要面臨的問題,恐怕比在美國更復雜。

在趙叔瞭解的範圍裡,東南亞各國的實體經濟的投資優勢差異巨大。比如柬埔寨的人力和土地成本最低,但政治風險很大。越南有完善供應鏈,但因為近年來太多中國人去那裡,存在美國政府施行反傾銷的可能。

泰國是美國承認的市場經濟國家,貿易壁壘風險最小。馬來西亞各項成本較高,但基建設施卻相對完善。與此相對,印尼的優勢是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低廉,但短期來看基礎設施還是很差,尤其在交通方面。

實體經濟遠比房地產和金融複雜,但它也是與地方產值最相關的領域。目前中國實體產業去東南亞投產,其實更多看重的還是當地需求,因為以成本來看,問題其實非常複雜。

比如床墊行業,其核心製造材料是鋼絲和填充物,但東南亞的鋼絲品質遠不如中國,價格還更貴,對於這種合成產品,要想讓消費者滿意,原材料還是不能在當地採購,這間接增加了成本。

東南亞國家儘管勞動成本底,政策風險卻屢增不減。發達國家的優勢此時又凸顯出來,一方面因為發達國家能源、物流成本低廉,工業用地成本更低。另一方面這些國家還能輕鬆提供完備的基礎設施和相對透明的政策制度。

3

在我看來,《美國工廠》想探討,其實是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應該如何交融。

耶魯導學一位叫斯蒂芬·羅奇的教授寫過一本叫《經濟再平衡》的書,他提出一個觀點是全球經濟的平衡取決於中美經濟的平衡,而要實現這種平衡,中國就不能過分依賴美國市場,要擴大自己的內需,美國也不能過分依賴中國產品,應該重振實體經濟。

這正是眼下兩國在做的事。

別看現在鬧得歡,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其實是最支持“美國工廠”的總統之一。他在就職演講中就說過,將通過減稅、強留等手段促使海外美國企業迴歸美國,並鼓勵全球企業到美國建廠,讓“美國製造業再次偉大”。

而中國正在擴大內需,這也無需多談。值得關注的另一方面是,實體出海也曾是一股被支持的風潮,政府自2015年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早已成為一個潛移默化的風向標。它出現的力度與時點正好和兩年前政府打壓的資本出海的原因值得玩味。

去年6月,魯冠球的萬向集團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建廠的故事,被新華社以《中國改革開放的北美故事》為題寫成文章。現在還登載在中國政府網上。

萬向是一家成立於1969年的企業,起初以農機修配為主業,後轉向生產汽車零部件。截止去年,他們在美國已擁有21家制造工廠,是美國中西部最大的中資企業。因為挽救了很多瀕臨倒閉的美國工廠,他們也被當地媒體稱為“烏雲下的白衣騎士”

“交融”勢不可免,但在光鮮亮麗背後,文化衝突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其實無處不在。相比之下曹德旺在美國遇到的還相對溫柔些。

中國商人近來最喜歡的越南,2014年就曾發生過專門針對中資企業的打砸搶事件。按照越南媒體披露的官方內部調查結果,當時持續兩天的打砸搶事件共涉及350度假企業,其中190家為臺資,20家為大陸企業,還有部分港資、韓資、以及日資企業也受到衝擊。

當時,大陸企業中,美的集團的損失最嚴重,據該公司當時向中國出口信保公司反映,有兩家越南工廠受到數千越南暴民衝擊,廠區公共設施和辦公場所被砸,庫存產品被洗劫一空。

類似的問題,也能在金龍身上找到例子,這家公司2009年時,曾在墨西哥投資建廠。與後來的美國工廠相比,他們在此栽了跟頭。

比如員工培訓方面,美國是由政府出資,大部分招聘人員有技術基礎,而墨西哥的工人需要企業自己花錢培訓,且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他們施行每週五發工資的制度,員工自由度大,很多人週五拿到錢下週就不再來了,這給金龍的生產帶來很大麻煩。

此外,當地較差的治安也給公司經營帶來隱患,金龍的貨運卡車每車價值上百萬元人民幣,投產幾年,他們陸續被當地販毒集團和幫會先後搶了7次,連保險公司都不願意承保。

其實,《美國工廠》的內容並不新鮮,畢竟中國製造出海已算是上一個十年就開始的故事。只是在過去,因為安邦之類的企業,許多人關注中國企業出海,都著眼於大手筆的收購。其實在理解貿易全球化和世界工廠的問題上,製造業出海才是最有代表性,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案例。

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趙叔三天前的中午看了這部紀錄片,除了對中美文化差異,勞工制度的客觀描述之外,此片最值得肯定的是“中立視角”——當然拍攝紀錄片原本就應該置身事外。

在此推薦一下。

"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文/趙樹人

2013年,即將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開設新工廠的科爾集團算了一筆賬:

新廠大約需要500個勞動力,在中國,每個員工的年成本大致是5萬元,而在美國則需要20萬,而且他們普遍不接受加班。

科爾集團是中國浙江一家規模較大的棉紡織企業。他們到南卡來投資,要比最近熱議的《美國工廠》裡的福耀玻璃更早。當然,在美國南卡州迎來中國商人的歷史上,更早的是海爾集團,他們早於1999年就在此製造冰箱。

玻璃大王曹德旺最近因為奧巴馬伕婦投資的《美國工廠》而刷屏。雖然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發生在幾年前的故事。但因為“毛衣戰”,中國製造的全球化觸角,以及其背後的碰撞與磨合順理成章的成為新談資。

不過,這部關注文化、制度衝突的紀錄片,並沒有詳細描述美國吸引曹德旺的原因。在美國辦廠是否真的划算?《美國工廠》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而曹德旺的例子顯示,那家工廠迄今投資超過7億美元,2016年投產時曾虧損超千萬,2017年扭虧,去年盈利5億美元,增長58.77%。

在一場關係世界經濟走向的談判時點,沒人能想到,重新喚起人們對全球化和貿易壁壘關注的,是一部由美國前總統投資的紀錄片。

沒資格談政治。但對於這個超大話題,《美國工廠》展現的僅是冰山一角。

1

科爾集團的賬其實還有後半部分:

新廠每年預計棉花用量15萬噸,但國內平均每噸棉價要比美國高5000元,這樣算下來,每年僅原材料一項,就可以省下7.5億元。而且美國的電價,當時僅是中國的一半。

在曹得旺去美國的同年,總部位於河南新鄉的金龍精密銅管集團,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威爾科克斯也開設工廠。由於當地是美國典型的欠發展地區,威爾科克斯自1967年以來就沒有開張過一家像樣的製造工廠。

對於開篇的問題,他們的例子可能是《美國工廠》沒有描述的答案。

為吸引金龍,當地政府給予了充分的稅收優惠,他們促成州議會參議院通過了“亞拉巴馬關稅補貼法案”——只要直接投資超過1億美元,創造100個就業崗位,便可獲得稅收減免,並給出最高2000萬美元的補貼。

此外,據報道該州還專門籌資500萬為金龍修建了一座高壓變電站,以及花費400萬美元建造一條專用道路和鐵路大橋。

儘管在製造業裡,中美投資成本的差異早就人盡皆知。但科爾的賬本和金龍的故事,可能還是會令某些人驚訝。

製造企業往往要比房地產、金融考慮更多,成本核算是一個麻煩事。要回答上面這個問題,僅靠黃國剛的賬本顯然太片面,趙叔作為門外漢,粗略為大家橫向對比一下,一些數據可能不夠新,但趨勢仍未改變。

美國勞工成本一般是中國5-8倍,但中國勞工工資的年增長率普遍為10%-20%,到今年,中國在過去五年中的勞動力成本已經上漲了40%。

中國的人口紅利早已不是最佳競爭力。這從2010年,耐克把全球最大製造基地搬到越南就可見一斑。

不過,美國的項目建設成本遠高於中國,因為人力和材料費用高企,一個項目的總投資往往要高出中國2倍以上。

經營稅費方面,除了土地、建築、設備要徵收不動產稅外,美聯邦的所得稅為35%,不同州費率不同,合計一般約在40%左右。國內不收財產稅,但徵收17%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為25%,高新企業為15%。

而在關稅方面,在這部電影拍攝之前,中國出口美國的運費、關稅成本,大約為250美元/噸。

此外,美國大多數地區的物流成本也僅有中國1/2,鐵軌都可以入廠。另外在能源方面,因為遵循市場化定價,有多家公司可選。無論是電還是天然氣,大致都不到中國的一半。

以往的案例顯示,美國由於經濟發展不均衡,許多經濟較差的州對於投資規模大,解決就業多的項目,政府都主動贈送土地。

美國各州經濟發展不平衡,比如南卡州就是急需發展的區域,南卡州長曾多次來中國招商。除了土地、能源的優惠,還承諾了諸如未來十年返稅1億美金等。

每個企業可能都像科爾集團那樣算過賬。事實上這些優勢遠遠大過老生常談的人力成本問題。熱衷去美國開辦工廠的並不止中國人,印度、俄羅斯等發展中國家都熱衷去美國開廠。

但相比起萬達、復星、海航,大多數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些製造業公司。除了上述企業之外,中國的陶瓷、玻纖、汽車配件等都在美國有大量投資。

2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美國工廠》用了很長的篇幅描述中國企業與美國工會之間的糾葛。看到這些的人也許會問:既然美國工人懶惰,工會又麻煩,為何不乾脆撤回投資?

這不是一句成本問題可以回答的,它還要從企業出海的根本原因說起。

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末日本商人在美國的故事。從1980年-1990年,日本在美國的外商總投資額從1980年的6.2%上升至1990年的20.7%。

在日企赴美的高潮期,日本通產省1980-1986年間對赴美日企做了調查。結果發現企業的主要動機都是“避免貿易摩擦”。

在當時,日本對美國有著巨大的貿易順差,貿易壁壘就成了日企的心頭大患,既然出口的東西可能受到制裁,那乾脆去當地生產。

美國文化與整個亞洲文化都有很大的衝突。今天中國企業在海外遇到的一些問題,其他國家也遇到過。

上世紀日本赴美投資潮,就曾遭到美國民眾的抵制,當時甚至還誕生了一個“日本公司學派”,美國民眾認為這些公司來投資往往是政府與民間資本勾結的陰謀。

導致這些異議的原因說起來可能很熟悉——當時有部分日本企業喜歡花高價直接收購美國公司或地產項目,其中最引起反感的,是日本人曾開出超高價想買下洛克菲勒中心。

後來幫助日本商人改善印象的,還是那些以投資辦廠為主要方式的車企。辦廠帶動了就業,也給當地製造了稅收,這才是美國人真正歡迎的。

充分就業,是關係到選民支持度的政治問題。美國招商團隊往往在意的不是投資額、銷售額,而是把就業放在第一位。日本的過去證明,出海辦廠已經在最大幅度消弭文化差異了——至少外國人是真心歡迎。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與日本相比,東南亞是中國企業最熟悉的出海地。自2017年以來,由於中美關係的影響,大批的企業和私人老闆又開始重新把目光投向東南亞。除了走到哪裡都“流行”的博彩業和房地產外,製造業在東南亞要面臨的問題,恐怕比在美國更復雜。

在趙叔瞭解的範圍裡,東南亞各國的實體經濟的投資優勢差異巨大。比如柬埔寨的人力和土地成本最低,但政治風險很大。越南有完善供應鏈,但因為近年來太多中國人去那裡,存在美國政府施行反傾銷的可能。

泰國是美國承認的市場經濟國家,貿易壁壘風險最小。馬來西亞各項成本較高,但基建設施卻相對完善。與此相對,印尼的優勢是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低廉,但短期來看基礎設施還是很差,尤其在交通方面。

實體經濟遠比房地產和金融複雜,但它也是與地方產值最相關的領域。目前中國實體產業去東南亞投產,其實更多看重的還是當地需求,因為以成本來看,問題其實非常複雜。

比如床墊行業,其核心製造材料是鋼絲和填充物,但東南亞的鋼絲品質遠不如中國,價格還更貴,對於這種合成產品,要想讓消費者滿意,原材料還是不能在當地採購,這間接增加了成本。

東南亞國家儘管勞動成本底,政策風險卻屢增不減。發達國家的優勢此時又凸顯出來,一方面因為發達國家能源、物流成本低廉,工業用地成本更低。另一方面這些國家還能輕鬆提供完備的基礎設施和相對透明的政策制度。

3

在我看來,《美國工廠》想探討,其實是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應該如何交融。

耶魯導學一位叫斯蒂芬·羅奇的教授寫過一本叫《經濟再平衡》的書,他提出一個觀點是全球經濟的平衡取決於中美經濟的平衡,而要實現這種平衡,中國就不能過分依賴美國市場,要擴大自己的內需,美國也不能過分依賴中國產品,應該重振實體經濟。

這正是眼下兩國在做的事。

別看現在鬧得歡,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其實是最支持“美國工廠”的總統之一。他在就職演講中就說過,將通過減稅、強留等手段促使海外美國企業迴歸美國,並鼓勵全球企業到美國建廠,讓“美國製造業再次偉大”。

而中國正在擴大內需,這也無需多談。值得關注的另一方面是,實體出海也曾是一股被支持的風潮,政府自2015年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早已成為一個潛移默化的風向標。它出現的力度與時點正好和兩年前政府打壓的資本出海的原因值得玩味。

去年6月,魯冠球的萬向集團在美國康涅狄格州建廠的故事,被新華社以《中國改革開放的北美故事》為題寫成文章。現在還登載在中國政府網上。

萬向是一家成立於1969年的企業,起初以農機修配為主業,後轉向生產汽車零部件。截止去年,他們在美國已擁有21家制造工廠,是美國中西部最大的中資企業。因為挽救了很多瀕臨倒閉的美國工廠,他們也被當地媒體稱為“烏雲下的白衣騎士”

“交融”勢不可免,但在光鮮亮麗背後,文化衝突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其實無處不在。相比之下曹德旺在美國遇到的還相對溫柔些。

中國商人近來最喜歡的越南,2014年就曾發生過專門針對中資企業的打砸搶事件。按照越南媒體披露的官方內部調查結果,當時持續兩天的打砸搶事件共涉及350度假企業,其中190家為臺資,20家為大陸企業,還有部分港資、韓資、以及日資企業也受到衝擊。

當時,大陸企業中,美的集團的損失最嚴重,據該公司當時向中國出口信保公司反映,有兩家越南工廠受到數千越南暴民衝擊,廠區公共設施和辦公場所被砸,庫存產品被洗劫一空。

類似的問題,也能在金龍身上找到例子,這家公司2009年時,曾在墨西哥投資建廠。與後來的美國工廠相比,他們在此栽了跟頭。

比如員工培訓方面,美國是由政府出資,大部分招聘人員有技術基礎,而墨西哥的工人需要企業自己花錢培訓,且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他們施行每週五發工資的制度,員工自由度大,很多人週五拿到錢下週就不再來了,這給金龍的生產帶來很大麻煩。

此外,當地較差的治安也給公司經營帶來隱患,金龍的貨運卡車每車價值上百萬元人民幣,投產幾年,他們陸續被當地販毒集團和幫會先後搶了7次,連保險公司都不願意承保。

其實,《美國工廠》的內容並不新鮮,畢竟中國製造出海已算是上一個十年就開始的故事。只是在過去,因為安邦之類的企業,許多人關注中國企業出海,都著眼於大手筆的收購。其實在理解貿易全球化和世界工廠的問題上,製造業出海才是最有代表性,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案例。

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趙叔三天前的中午看了這部紀錄片,除了對中美文化差異,勞工制度的客觀描述之外,此片最值得肯定的是“中立視角”——當然拍攝紀錄片原本就應該置身事外。

在此推薦一下。

《美國工廠》僅是冰山一角——“畢竟這不是買地蓋樓那麼簡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