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議玄論道,談空說有,是最雅人深致之事,雖不設資格,但有門檻。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南懷瑾,1918—2012,生於浙江溫州

可奇怪的是,近些年來的國內書籍市場,南懷瑾先生那些仙仙佛佛,“怪力亂神”,玄而又玄深而又深的作品,都成為了時髦讀物。特別是那些混跡“國學”圈的朋友,言談不捎帶上幾句“南師”,感覺層次都低人一等,逼格少人許多似的。

餘生也晚,但緣分所致,讀南先生的著作較早。中學時代,偶從同學處借得一本他的《禪宗與道家》,便愛不釋手。就此讀起,差不多積十年下來,他的全集幾乎都陸續草草翻完。我的一些佛學知識、道家學問,就是從南先生這裡起步的。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禪宗與道家》,是我個人讀南先生之始

論私人情感,我是很推重南氏作品的。但若出自公心,是否該大力推揚他的作品予人,我的理解,又與一些時賢,特別是諸“南粉”有所不同。


核心在於,我以為,人世間,無論讀書,還是悟道,是有進階的。學不躐等,不陵節而施,這話不是純瞎扯淡。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南氏青年時代

讀南氏這類“世外”之書,還更特別,當如蓋高樓,次第起建,不好逾越。如果真是有心向學的初入門者,若讀書不只是以喊個口號、打個招牌、妝點個門面為滿足的,還不具備相當的閱歷與學識的,最好不要過早去讀南氏之書。不然年紀輕輕,就定於一準,這個“準”還是難以客觀的“準”,只落入說不清、道不明的深井裡去,雲裡霧裡,不得其正,對人無用,對己更糟糕,只會適得其反。

為什麼呢,主要原因在於,不是南書就一定不好,而是南先生這人很特殊,身份很駁雜,思考太廣泛,所論過於玄妙,讀他的文集,其實內在是有要求的,也是要講“對口”的。而統歸起來,無非兩點:一者,需要有能理解的專門素養,你起碼得能看懂他在講些什麼;二者,務必有辨偽留真、去蕪存菁的判別能力,你可以大概體認到,他哪些東西是精華,哪些是有問題或疑義的。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南氏歷來一些講稿

從這一點論,我私心覺得,擴大了講,參讀某些書,真的不止需要契合,也是隱隱然有門檻在的,求心太重,心就會亂了分寸,讀書也會失去意義。雖然也許你我都心高氣傲,虛榮心強,面子大於一切,不大願意承認這一點。

“君子不傲、不隱、不瞽”,是過去聖賢古訓,再得罪人,也得說這個實話,用意非貢高我慢。


我自己覺得,南氏的書,比較恰合的讀者,當時那些對傳統文化很感興趣、腦子較為理性清明、同時在文史方面學有根腳、且對佛學素來投緣或有較好了解之人。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南懷瑾選集》,套裝十卷,大陸最流行的一套南氏作品集

不然,特別容易產生反作用力,不其然滋養出學棍和神漢來。這就像我們去學陶壺製作,正規的修習階段是看你能不能先把器型做正,不要上來就考慮能不能裝水,這個先決功夫不解決,不能思考,你再如何教他也沒用,他自己呢,即便把上好材料弄個百轉千回,出來也不過還是個泥胚子。

這就是說,沒有一定的人生的閱歷,沒有牢靠的學識基礎,甚至本身都是對佛道設教等學問,是以“迷信”去對待的人,讀南氏書再多都是枉然復惘然,甚至是妄然。不僅讀不明白,還會逐漸地讓自身陷入那個文字構設的虛妄世界中去,離所謂的世界本質反更遠更遠。荀子說,“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有這個道理在。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2018年年底,浙江溫州,南氏故土,“南懷瑾書院”,落成儀式

這不是有意危言聳聽,而是與南氏的身份,及其書籍之內容、特色等息息關聯的。嚴格說起,南氏其人,不僅有異於學院中的研究人員,甚至都很難說是學者。他是一個不能被歸類也無法被明確定位的人,既是是江湖術士,是武術練習者,也是國故學者,也是佛教上師,是道家修習高士,是旁門左道大師,是縱橫捭闔的政界策士。

他所寫的書籍,不僅論述內容極其駁雜,連論證方式都與世俗中的學術譜系迥然有異,其基本範式委實和我們一般認知完全不對路,甚至是足以每每牴牾和互為顛覆的。


舉個例子,他的《論語別裁》一書,大行於世,不少朋友奉為金科律令,可學院圈中人往往覺得它錯謬百出。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論語別裁》,南氏流傳最廣,但也受批評最多的一部書

比如,《論語》裡“季氏旅於泰山”,其中“旅”字,他解為“旅行”;比如,“暴虎馮河”一詞,被說成發狂的老虎過河等等。這本書本就是講話稿,是漫口道來,順嘴的誤解不一而足,各種“硬傷”觸目即是。這些瑕疵,張中行、章培恆等老輩學者早有指摘,年輕一代像徐晉如也有專文攻排。

再比如,他的絕大部分書籍,如《南懷瑾說佛:現代學佛者修正對話》、《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等等,其實都不好說是談學論藝之作,而是一個宗教家的修習體驗。表面談文化,但底色是超驗的,是形而上的,是反唯物主義的,甚至是怪力亂神的。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張中行,名作家,曾有專文《讓人哭笑不得的南懷瑾》,批評南氏學問

大概也正因如此,他在生前身後,一方面名動天下,另一方面也謗滿四海,太多人批評他是“學棍”,是“江湖騙子”,不學有術,招搖撞騙,胡說八道,為之大搖其頭,嘆息世道凌遲。這些極嚴厲的攻排,從世俗與學術考據層面而言,當然是不能否認其理據的。

只是,我們也需要公正指出的是,南氏其人,並非謹謹然三家村先生式的人物,他一生都未曾受過系統的學術史訓練,也不會認為這些依文解義的文獻知解對處理“人生大事”有什麼意義。

是以,他的學問特色,與為人格調,是水火淬鍊,又空諸依傍。


南先生談學問,用心也不會羅振宇、高曉鬆這些“販子”一樣,給你什麼“知識”。而是讓你感悟無常有道,進而去實踐佛教之救世精神。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2010年,與夢參老和尚——南氏在佛教界,白衣說法,備受尊崇

因此,他解讀那些《論語》、《孟子》、《莊子》、《心經》等傳統故藉時,搞得是六經注我的路徑,其實也無非是藉此言彼,說的核心都是佛道的義理要訣。什麼累生累世的輪迴,什麼死生生死的相續不斷、什麼生住異滅念頭止息,諸如此等,不僅和孔子孟子啥的沒有干係,甚至和世俗見聞也漠然無涉。

不僅如此,他的書中,什麼畫符唸咒,什麼吞刀吐火之術,什麼陰陽風水,什麼看相算命,什麼醫藥武功等等,都是張口就來的。這套學問,可是早就被我們棄若敝履踏倒在地的“腐朽文化遺產”,他幾乎無一不囊括書內,當嚴肅學問娓娓道來,我等紅旗下的讀者,豈能不瞠目結舌,撟然不能下?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一生言行,都飽受爭議

再歸結起來,南氏講學,其最高宗旨,是期在助聽者解決死生之大困惑,至於要怎樣寸步不失地去守什麼學理規範,與人爭鋒,算無遺策,他確實是毫不在意的。是以,粗疏或出錯難免,也容易落人口實,他也從不置辯,一笑置之而已。陽明大佬雲:我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博大者都不會在意言談的風吹草動。

本來,世間的學問,就是繁複駁雜的,本不只有教科書一門、科學系統一路或唯物主義一道,運作的方式更是複雜多變,思維者若角度不多元,視野不寬廣,西諺所謂“人類一動腦,上帝就要笑了”,南先生受點攻擊,非常正常。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指導禪七

只是,我們作為讀者,特別是剛入門者,分別心還不夠,需要警惕,還要體會這點分歧而已。不然,無力駕御繁難,算沙摶空,越讀越入而迷其向背,到了最後,真成了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裡說的,“所謂憤憾之甚者耶”。

從這點理論,我也覺得,讀不讀南氏,反不反對他,都是瑣屑皮毛,無關宏旨。我們幹嘛要讀書,無非是學點見識,不要只知跟著世俗忙碌奔波,淪墮成一片隨波逐流的敗葉而不自知。這才是生而為人,最感可悲的處境。


也因此,我以為根基未穩之人,最好不好要一上手就讀他的書吧,是需要慎重一點的。好鼓需重錘,否則,反害力巨大,徒生流弊。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晚年落葉歸根,回到浙江

比如,倘若對於文字訓詁功夫、對於論語諸典籍等,先期沒有較好的閱讀基礎作打底的,一拿來就把南氏的言語當玉旨綸音,不僅容易鬧笑話不說,怕也會對往後中正的學問進益造成困擾。且此種羽翼未滿就妄學高飛的心態,一旦熏習養成,也是在學棍之路上日新月異。

而且,如果本身對於佛學的義理沒啥涉獵、對於佛教的參修實踐沒什麼體會者,最好廢書不觀的好。不然,看到南先生書中觸目都是子虛烏有,神神鬼鬼,輕者只怕會對南氏其人其書心生排斥,而重度患者不曉棄取,插雞毛當令箭,結果學問沒學多少,生命經驗何曾領悟過幾分,就已經開始變得神神叨叨了。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晚年在杭州,栽培子弟

所以,如前所述,若只是從一介“老讀者”的角度,自以為是說點甘苦的話,我以為就一般資質而言,那些閱歷未深者、學識尚淺者、定力不足者、對佛教無興致瞭解者,想讀南氏書要慎重。《西遊記》裡,尚是肉眼凡胎的唐三藏老師,步入了小雷音寺,既識不得妖,也辨不出魔,見什麼都以為是如來佛祖,又見什麼都疑心是妖魔鬼怪,結果處處上當受騙,是亦此理。小雷音寺何嘗負他,是他本不適合去。

雖說,問學無禁區,閱讀無定法,一切總結,可能都是空設,都是戲論,並無結可總,無總以結。但我想的是,六塵境界,一念三千,若干讀書之道,一定是有相通之處的。有些書,還不到你我閱讀之際,就倉促亂讀,師心自用,盲目自恣,如朽索之馭怒馬,怕是會失去可循之準繩,最後陷在一片迷惘的境地,甚至是臨於深淵而無從自救的。

客觀評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書,是否值得讀,又適合何人讀?

一切是非譭譽,都留在了身後

以上這些話,都是我的心裡話,我只負責如實說出,至於對與不對,坦然接受批評。笑罵由人,又豈好辯哉!

午後,閒談幾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