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怎麼越來越醜了?」還不是因為這些壞習慣......

母乳餵養 不完美媽媽 睡眠 早產兒 推拿 嘟嘟醫生輕鬆孕育 2019-05-03

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前幾日,嘟媽在地鐵上見過這樣一個寶寶,大概一歲多左右,在整個車程大概20分鐘的時間裡,他一直都在津津有味地嘬自己的大拇指,期間只是在跟媽媽撒嬌時將手指短暫的拿出來過一小會兒。

很明顯,寶寶的手指已經被嘬出了好幾個大大小小的泡,牙齒的發育也有很大問題,看得嘟媽是一陣心疼......


「我家寶寶怎麼越來越醜了?」還不是因為這些壞習慣......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然說寶寶迷戀吃手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全世界的寶寶都會經歷,而且可以讓寶寶實現自我安撫,很快安靜下來。

可是像這樣過度吃手卻是絕對不可取的!與此同時,過度使用安撫奶嘴、習慣性嘬奶瓶、吐舌頭、咬下脣等也是家長要及時糾正的,會對口腔的遠期發育造成不良的後果,通俗來說就是會變醜!

不過也不用談“吃手嘬奶嘴”色變,只要正確使用工具,干預寶寶不良習慣的養成,那麼剩下的只需要順其自然就好啦。

1

會造成口腔的哪些異常發育?


「我家寶寶怎麼越來越醜了?」還不是因為這些壞習慣......


有研究表明,1 歲後仍吸吮安撫奶嘴的兒童出現齙牙比率高於無相關習慣者,有吮指習慣兒童前牙開合的發生率高於無吮指習慣者。


「我家寶寶怎麼越來越醜了?」還不是因為這些壞習慣......


(前牙開合 來源:網絡)


咬下脣習慣增加了對上前牙顎側的力量和下前牙脣側的壓力,造成上、下頜的深覆蓋,在臉上表現為開脣露齒、上脣短而厚、上前牙前突和下頜後縮等症狀。

吐舌習慣兒童深覆蓋與後牙反合(地包天)的發生率高於無該習慣者。


「我家寶寶怎麼越來越醜了?」還不是因為這些壞習慣......



(幾種異常牙齒髮育 來源:網絡)


2

要禁止寶寶吃手或者嘬奶嘴嗎?


在醫學上,我們將這種目的不是為了填飽肚子的吮吸稱為非營養性吸吮,這對於嬰兒和低齡兒童是正常的通常與滿足接觸和安全感的需求有關,只有持續的、過度的非營養性吸吮習慣會導致遠期的口腔發育異常。


1

吃手嘬奶嘴是本性

基本上每個寶寶都會吃手,甚至有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吸手指了。

「我家寶寶怎麼越來越醜了?」還不是因為這些壞習慣......


(b超中正在吃手的寶寶)


在0~1歲期間,孩子生活是以“口”為中心的,或者說以“口”為導向的,比如寶寶吮吸,啃咬,吃母乳等。在這個階段,寶寶通過嘴來認識和識別周圍環境,把各種各樣東西放到嘴裡,吃手是最明顯的表現之一。

如果我們家長在日常養育中,如果沒有及時對寶寶的需求進行反饋,或者反饋的結果無法滿足寶寶,那麼在寶寶感到飢餓、無聊、難過、焦慮等情況時就會通過吮吸的動作刺激口腔部神經,得到安撫和快樂,滿足情感需求。


2

長牙階段的需要

在寶寶6個月以後,乳牙開始逐漸萌出,這時多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於是寶寶會通過咬自己手指或者其它物品來緩解這種不適,就像我們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會通過按摩來解決一樣。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牙膠,緩解出牙不適。


「我家寶寶怎麼越來越醜了?」還不是因為這些壞習慣......


(寶寶牙膠 來源:網絡)


3

吸吮的好處其實也有很多

1

能降低SIDS發生

國外有研究證明,使用安撫奶嘴可能與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徵相關(SIDS,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數據分析顯示,寶寶睡覺時給使用安撫奶嘴 ,對預防SIDS有明顯幫助。因此,美國兒科學會推薦在孩子睡覺時給孩子使用安撫奶嘴,來預防SIDS的發生。


2

獲得快樂穩定的情緒

寶寶通過吸吮手指或者奶嘴來獲得類似於吸吮母親乳頭的感覺,以此獲得安全感、滿足感,從而消除各種不安、煩躁、恐懼,快速鎮定下來,不論是哭鬧還是入睡困難,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解決。

4

安撫奶嘴應該這麼用!

像文章開頭嘟媽遇見的寶寶,已經把手指嘬出泡了,那麼家長可以先選擇用安撫奶嘴替代手指,減少對於手指的傷害。之後再戒掉安撫奶嘴就好。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推薦,正確使用安撫奶嘴,可以遵循以下原則:

  1. 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等到1個月大之後再使用,這時候母乳餵養的習慣已經固定下來,使用安撫奶嘴不會造成乳頭混淆。
  2. 在兩次餵養中間提供安撫奶嘴,不要使用安撫奶嘴來替代或者延後餵養,確保寶寶不餓的時候再給他使用安撫奶嘴。
  3. 在寶寶睡覺時為他使用安撫奶嘴,可以預防SIDS的發生。
  4. 尊重寶寶的個人意願,如果寶寶抗拒使用安撫奶嘴,不要強迫他使用。
  5. 絕對不要把安撫奶嘴系在嬰兒床或者寶寶頸部和手部,這可能導致嚴重的傷害甚至死亡。
  6. 做好夜醒的準備。如果寶寶的入睡需要依賴安撫奶嘴,那睡眠中奶嘴掉落,寶寶很可能就會醒過來。比較小的寶寶不能自己把奶嘴放回嘴裡,那就需要你醒來幫助寶寶了。
  7. 及時清潔和更換。選擇一個大小合適的奶嘴,使用溫水清洗奶嘴,當出現小裂縫或其他損壞的跡象時,要及時更換。

但如果寶寶體重增長出現問題或者在吃母乳中遇到問題,那麼不要給孩子使用安撫奶嘴。

如果寶寶反覆出現耳部感染,也應該考慮停用安撫奶嘴。

對於早產兒需要諮詢醫生是否可以使用安撫奶嘴。

5

什麼時候需要戒?如何戒?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嘬奶嘴或者吃手習慣最晚在 2 歲之前要戒掉,否則越到後面越麻煩;到了三四歲,真的會影響牙齒和口腔的發育。

不論是戒吃手戒奶嘴或者是其他的口腔不良習慣,年齡小的寶寶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說:選擇適齡的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激發寶寶對玩具的興趣,隨著寶寶手部能力和行動能力的提高,孩子自然會去探索嘴之外的世界。

但是對於年齡大的寶寶,則應該是要讓他們自己認識到這些不良習慣的後果,只有他們自己決定要改了,才能真正改得掉!比如說:

  1. 發現寶寶吃手、嘬奶嘴或者其他不良習慣,不要粗暴制止或呵斥;寶寶沒有做這些時,要真誠地表揚寶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手上經常有很多口水,注意要用清水清潔即可。溼巾洗手液等很容易留有化學物質在寶寶小手上,沒有必要使用。
  2. 可以對安撫奶嘴進行一個小小的告別儀式,讓寶寶明白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奶嘴來安撫自己了,讓他們正式的和奶嘴說拜拜。
  3. 給寶寶看一些別的寶寶吃手嘬奶嘴等不良習慣的視頻,讓寶寶認識到這種行為看起來很醜。
  4. 寶寶頻繁吃手嘬奶嘴時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和需要安撫的表現,我們要回想一下寶寶是否遇到什麼有壓力的事情,你們親子交流是不是最近比較少,找到孩子焦慮情緒背後的原因,安撫寶寶,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愛。

科學認識+花樣陪伴陪玩+足夠的耐心和寬容+X=改變寶寶不良習慣。

公式裡的X是每個家庭自己的特有方法,科學養育的科學有標準有數據,但養育卻是每個家庭的實踐!

6

安撫奶嘴的挑選也有大學問


對於這些要入口的東西,寶爸寶媽們都不能大意。

安撫奶嘴的尺寸和大小各異,帶寶寶去店裡多試幾個,尋找他們適合的尺寸。至少1-2個月就要更換一個全新的安撫奶嘴。

選購時,可以參考美國兒科學會給出的幾個原則:

  1. 選購一體不可拆分的安撫奶嘴,奶頭最好選擇柔軟的。
  2. 安撫奶嘴的奶頭和環之間的“盾片”直徑≥3.8釐米(1.5英寸),盾片必須是結實的塑料材質,並且有通氣孔。一般正規品牌的奶嘴,都符合尺寸要求。
  3. 確保奶嘴可以高溫消毒。因為在給孩子使用前,我們要按照使用說明煮一下安撫奶嘴,或在洗碗機清洗消毒,然後用乾淨的雙手將殘餘的積水擠出奶頭。在寶寶前6個月都要進行這樣的消毒,避免孩子暴露在細菌中。6個月後,你可以簡單用清潔劑清洗奶嘴並用清水衝乾淨就行了。
  4. 準備幾個備用奶嘴,以免安撫奶嘴弄丟或者掉到地上時沒得可用。
  5. 不要使用奶瓶上的奶嘴當安撫奶嘴用。因為如果孩子用力吸,奶嘴有可能整個被吸入口腔並卡到,引起窒息。
  6. 時常檢查奶嘴的外觀是否完好,如果發現奶嘴的橡膠變顏色或是出現細小的裂縫,要及時更換新的奶嘴,不要使用過期的安撫奶嘴。


|參考資料:(滑動查看)

1.Dana Dubinsky.How to help your child give up the pacifier.https://www.babycenter.com/0_how-to-help-your-child-give-up-the-pacifier_3659347.bc,2016.

2.Mayo Clinic Staff.Pacifiers: Are they good for your baby?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infant-and-toddler-health/in-depth/pacifiers/art-20048140,2017.

3.Arthur J Nowak, DMDJohn J Warren, DDS, MS. Oral habits and orofa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2017/2/22.

4.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Effects of pacifiers on early oral development.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7256438, 2006.

5.Laura R. Kair, Daniel Kenron, Konnette Etheredge, Arthur C. Jaffe, Carrie A. Phillipi. Pacifier Restriction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31/4/e1101.full, 2013/4.

6.ADA. Letters: Pacifiers and bacteria.http://www.ada.org/en/publications/ada-news/viewpoint/letters-to-the-editor/2013/august/pacifiers-and-bacteria, 2013/8/19.

7.Laura A. Jana, MD, FAAP and Jennifer Shu, MD, FAAP.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crying-colic/Pages/Practical-Pacifier-Principles.aspx, 2015/11/21.

8.AAP. Pacifiers: Satisfying Your Baby's Needs.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crying-colic/Pages/Pacifiers-Satisfying-Your-Babys-Needs.aspx, 2015/11/21.

9.Babycenter. Pacifiers: Pros, cons, and smart ways to use them. https://www.babycenter.com/0_pacifiers-pros-cons-and-smart-ways-to-use-them_128.bc, 2016/3.

10.陳小賢, 夏斌, 葛立宏,等. 餵養方式和口腔不良習慣對乳牙列牙合關係的影響[J].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 48(6):1060-1066.

分享本文,寶寶不變醜

「我家寶寶怎麼越來越醜了?」還不是因為這些壞習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