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3歲前跟誰睡,居然影響一生的性格,寶媽們快看看

很多初為人母的寶媽們可能並不清楚,其實,孩子從小跟誰睡,心理上就會跟誰更親近,對於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等都會更接近誰,所以說孩子的睡眠跟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關係,特別是3歲前。

小孩3歲前跟誰睡,居然影響一生的性格,寶媽們快看看

身邊很多的寶媽大多都選擇孩子與自己睡,可是有一部分寶媽由於自身需要上班,會讓孩子跟奶奶睡。其中有這樣一位寶媽朋友說道:我們都住在一起,但是因為我的工作白天需要很早起床,而且需要精神注意力集中,晚上如果沒有睡好白天就沒法好好工作,所以寶寶一直以來都跟奶奶睡。

前段時間奶奶身體有點不舒服,我們怕她太辛苦就把寶寶接到我們房裡睡,可她每晚都哭著喊著要奶奶,無論我怎麼哄都沒用。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只是晚上不和我一起睡,為什麼她會這麼排斥我呢?

其實,現在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孩子出生以後,出於經濟原因或者是個人原因,讓老人帶孩子,這樣以來夫妻倆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工作賺錢,家庭也會更加井井有條。

雖然每一個媽媽都希望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但往往由於精力有限,不得不將陪睡的重任交給老人。而有些老人出於對孫輩的寵愛,對年輕媽媽的關心,也會主動承擔起帶娃哄睡的重任,只為讓媽媽們睡個整覺,調養好身體。

小孩3歲前跟誰睡,居然影響一生的性格,寶媽們快看看

其實,無論哪種原因,都是出於一家人對孩子的愛,誰都沒做錯什麼,只不過 並不知道母親的陪睡對孩子的重要性 。

我妻子從坐月子到現在寶寶一歲多,我們也是上班族,仍然堅持帶寶寶睡覺,很佩服妻子的毅力,白天早起上班,下班回來打理小孩晚上帶小孩一起睡,寶寶夜奶我儘可能的不影響妻子休息,由我擔任起泡夜奶的重任。妻子說每天真正見到和陪伴寶寶的時間並不多,堅持要與寶寶睡,出於孝順,妻子說:老人本身睡眠質量不高,晚上帶小孩睡要泡夜奶、換尿包、還要給蓋被子,影響睡眠。妻子說:出於私心而言寶寶晚上與誰睡會跟誰更親些,更粘誰。這一點我也發現,確實是,每天妻子下班回到家,寶寶見到她就會要抱,要粘著她。

從小跟媽媽睡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小孩3歲前跟誰睡,居然影響一生的性格,寶媽們快看看

當孩子在腹中時,聯繫他們的是臍帶,等出生以後,更是有一種血濃於水的情感充當無形的臍帶,將母子緊緊聯繫在一起。

當孩子出生後,脫離了子宮環境,就需要通過媽媽的愛撫、擁抱、肌膚接觸來重新獲得安全感。媽媽陪伴孩子入睡的過程,也是母子間交流情感的最佳時機。寶寶在嬰兒時期雖然還不會說話,卻能感受到媽媽懷抱的溫暖,當媽媽抱著他搖晃他和他說話的時候,他可以咿咿呀呀的給予迴應,這時孩子的內心愉悅,充滿了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非常非常關鍵,帶著安全感長大的孩子,心中有底氣,因而自信心更足,人際交往能力也更強,能很好地融入集體,也更受他人喜愛,長大以後會更加出類拔萃。

不要太早分床、分房

小孩3歲前跟誰睡,居然影響一生的性格,寶媽們快看看

有的人,想多陪孩子睡,卻因為生活原因不能如願;有的人,有條件多陪孩子,卻整天想著跟孩子分房。

小孩3歲前跟誰睡,居然影響一生的性格,寶媽們快看看

確實, 分床睡也是很多媽媽非常糾結的問題 。不過大家需要明白一點:

分床、分房是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時間點。 只要孩子能在3~10歲這個階段完成分床就可以 ,而不是說一到了3歲就必須分床。

孩子對媽媽爸爸都有依賴感,只有睡在媽媽爸爸身邊才是最踏實、最有安全感的。年齡太小就把孩子趕去獨自睡的話,孩子會因內心孤獨、缺乏安全感而養成咬被子角、吮吸玩具等不良習慣, 不利於心理健康。

所以,3 歲前,媽媽們睡覺時儘量多陪在孩子身邊;3歲後,如果孩子對分床很牴觸,那就不要硬逼迫孩子。 有時候順其自然,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分床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小孩3歲前跟誰睡,居然影響一生的性格,寶媽們快看看

在孩子身心最脆弱的三、四年裡,如果媽媽能陪伴在孩子身邊,就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給與孩子強大的內心力量,讓孩子在未來的成長中,積極地融入到夥伴中,融入到社會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