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民族樂器 古箏 音樂 樂器 華羽唐 2017-06-09

廈門工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音樂系·張輝(上官水清)

壹·引言

閩南箏脫胎於閩南民間古樂,古樸淡雅,端莊凝重,節奏平穩。明末清初以來,古樂演奏就極為盛行,曲目豐厚,能手輩出,人才濟濟。閩南箏雖與近鄰的潮州箏、客家箏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同屬於婉約的南派箏但又各具特色,自成一派。已故古箏教育家曹正先生說:“福建箏是樂中箏中的一枝古老樸素、清奇淡雅、獨具特色的,如同福建水仙花一樣,雅俗共賞的奇葩”。(見陳茂錦《閩箏初探》)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貳·正文

形成一個流派必備的幾個主要條件:一、要有豐富的曲目和承載其發展的音樂土壤;二、要有一大批的傳承人、演奏家、學習者和廣大的群眾基礎;三、要有其特有的技術技巧特點和鮮明的音樂風格特色。

在這幾個主要的因素中,閩南箏可以說已完全具備且形成為一個獨立的流派。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謝家群先生在《二十——四十年代詔安廈門等地的演劇、音樂活動》中提到“1931年我在小學畢業投考師範的假期中,向詔安縣國樂社的老前輩求師訪友,著手整理民間傳抄的古曲、絲絃譜,把工尺譜譯寫成簡譜約三百多曲”(《福建音樂史料.第一集》)。李戊午編《古箏教材》中記載“清順治年間(約公元1644年),詔安東關有位古箏高手蒲水缸,精通傳統箏曲百首,潛修四十載,精訣指法十種,變化數十種之風味,箏術出眾”。據詔安老藝人憶述原有流行的古樂曲有四、五百首,至今尚在民間流傳演奏的有一百多首。而目前整理出來的閩箏樂譜相關資料有:《古箏入門》(張永固、張學海1959年合編)、《古箏教材》(李戊午1960年編)、《福建古箏曲選集》(陳茂錦整理1986年)、《閩南箏曲集》(陳茂錦編選1988年)、《福建箏曲選》(李萌編1991年)、《閩南箏派古曲精選》(沈傑蘭、張輝合編2016年),合計有樂曲140多首。從數量來看,閩箏是擁有著豐富的演奏曲目的。詔安、雲霄等地本就處閩粵交接之地,也是客家文化紮根傳佈之要地,至今流傳當地的音樂種類主要還有潮劇、漢劇、四平鑼鼓、十番鑼鼓、歌仔戲、客家山歌、錦歌等,可以說閩南地區豐富的音樂土壤環境,是閩南箏派得以發展和吸取營養的寶庫。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已故中國音樂研究所李佺民先生於上世紀50年代訪問福建時,在其《福建民間音樂採訪報告》中提到“古樂是詔安、雲霄流行的一種民間器樂合奏形式,其中古箏是主要樂器,據說古樂保存著豐富的曲目,現在雲霄還有一百多個古樂演奏組織”。陳茂錦教授在其《閩箏初探》中寫到“古時詔安、雲霄一帶古樂演奏極為盛行,直至民國年間,詔城有八街,街街都有古樂社館,但影響最大的算是四也樂館和張永固先生組織的留香樂館了,他們不奏潮樂,只崇古樂,有時還加入曲笛隨唱崑腔助樂,夜臨樂聲四起,以樂會友,熱鬧非常。” “清順治年間(約公元1644年),詔安東關有位古箏高手蒲水缸,精通傳統箏曲百首,潛修四十載,精訣指法十種,變化數十種之風味,箏術出眾,往來咸陽、鄭州、洛陽等地,傳徒眾多。詔安有弟子林紅先、高仔力、龜板禹等人。”(李戊午《古箏教材》)。清末至民國初年,是詔安古樂活動的昌盛時期,古樂名手陳純卿、許大廷、張俞、張佩瓊、張柱辰、沈炳林、沈錫沛、徐丹谷等人,樂技高超,傳藝帶徒,倡導古樂,為詔安古樂的繁榮發展有卓越功績。清朝末年,城關樂手創辦了“留香”和“南圃”二個樂社。“留香樂社”樂手張俞技藝出眾,傳藝認真,尤善吹橫笛,有“鐵笛道人”之稱。張柱辰樂技全面,是詔安古樂壇上的名手。“南圃樂社”名藝人許大延既是主奏,又是導師,他為人耿直,授藝嚴肅認真,笛、簫、古箏、弦皆精,尤以笛簫見長。古稀之年,尚能長吹,風力飽滿。《北進宮》、《迎仙客》、《小瀛洲》等曲吹奏別有風韻,閒時愛清唱崑曲,自拉自唱,自得其樂。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1933年9月1日,“詔安國樂研究會”(簡稱“國樂會”)成立,以古樂為主,潮樂次之。當時,不少古樂名手及器樂愛好者相繼加入該會。“國樂會”還聘請陳純卿、許大延、張柱辰、沈炳林等名手任藝術導師。經常參加器樂演奏的有李光、許崇德、沈榮坤、沈耀欽、許偉乾、許禹福、許清江、李戊午、沈國成、許景壬、張永固、張確、塗屏南、沈錫沛、許培芳、黃顯德等人。“四也樂社”1939年前後成立。經常參加演奏的有許拔其、塗少謀、沈尚武、許觀海、許禹福、許清江、沈榮坤、陳倬、張永固、沈耀欽、李戊午、沈漢光等人。詔安還有“楚南”和“醉玉”二個外江戲班,其伴奏的弦詩主要來自古樂曲。長期演出以來,湧現出不少著名樂手,如鍾普祿、許友欽、許鎮林、許寶林、許春元、楊大坪、鍾雙全、沈尚武、沈鎮輝等人。由於古箏在古樂演奏上佔重要位置,古樂興盛,故而古箏能手輩出,在閩粵顯有盛名。在詔安有一個張姓家族,從清光緒年間(1875年)到解放後初期,箏技代代相傳,頗有影響,被譽為“張家箏”。以上史料證明閩南箏曾經一度廣為流傳,可謂人才濟濟,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為大家所喜聞樂見。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閩南箏受當地語言文化及其他音樂種類的影響,形成了溫文典雅的音樂特質。節奏平穩,端莊凝重,古樸淡雅,保留著“中原古韻”的風格,與同為“音樂活化石”的南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與北派的河南、山東、陝西箏派相比,沒有豪放硬朗、酸心辣耳的音樂效果;同潮州、客家箏派相比,也沒有其華麗流暢或是深沉厚重之感,閩南箏顯得並不是很突出很有特點。然而正是這種古樸典雅,使得其如一枝臨水而照,自憐自賞的水仙。閩箏樂曲往往以緩慢的引板開始,以快板的單推結束。主要以單首樂曲演奏為主,短小精悍。有時也會聯套演奏,如把《東進宮》、《西進宮》、《南進宮》、《北進宮》等四曲聯奏;也有兩首樂曲合套演奏的,如《粉紅蓮》接《修妝》;也有變換調式聯奏的,如《柳搖金》、《點點金》等。變奏手法上沒有潮州箏那麼多豐富的催奏手法,聯套形式如客家箏套曲聯奏形式但不常用,顯的簡單而質樸。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閩南箏演奏手法也相對簡約,右手多用大、中、食三指演奏,有跑馬法、連珠法、連勾法、撮弦法(倒踏法)等;左手採用吟、滑、按、顫、截音等做韻技巧,有截音法、點滑法等。其中跑馬法與潮州箏中八度快速輪音是一樣的,只是稱呼不同。截音法在彈奏手法上雖與潮州箏中的止音(煞音、拷拍)的演奏手法相同,但其運用是有所不同的。閩南箏中的止音大都根據音樂情緒需要出現,且往往出現在弱拍上或重音結束音後。點滑音是閩箏的一大特點,其左手滑音中帶點,點中帶滑且往往是下滑音結合點音,如蜻蜓點水,這一點是與當地的語言行腔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撮弦法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是將大撮兩音分解為快速彈奏兩個八度音,用於做為倚音裝飾或者是連續的大撮音使其發生變化,如寒鴉啄雪,意趣盎然。連珠法和連勾法則為連託、連勾指法的運用,其也有特色。連珠法為現在稱呼的花指,閩箏中花指的運用類似客家箏,少而精。連勾法為中指連續上行的彈奏相鄰兩到三個音,其不同於歷音、滾拂,而是處理為大撮後中指的連續上行旋律音。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閩南箏以其豐富的曲目,眾多的樂手,深厚的群眾基礎和獨特的音樂氣質獨立於中國箏派之林,實乃名至所歸。然而隨著歷史的步伐,目前閩南箏在傳承發展上卻並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是我國傳統古箏流派中最令人擔憂的。目前尚健在的老一輩閩箏傳人只有陳茂錦、張阿林、吳靜嚴、沈傑蘭四位老師。年輕一代還在彈箏的傳人也很少,有陳去非、沈育娥、張靜如、張輝等唯數不多幾位。閩箏目前的境況除了各種歷史原因之外,主要由於近年來閩箏沒有走入眾人之眼,沒有進入院校廟堂之高,老藝人們的相繼離世後繼乏人,樂譜散軼等,使這枝古樸淡雅的水仙花逐漸凋零。為使閩南箏派不至於斷種消亡,傳承好老祖宗們留下的寶貴財富,我覺得需要所有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引導恢復閩南箏賴以生存的音樂文化土壤。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代化娛樂方式的衝擊,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賴以生存的土壤被嚴重破壞。不獨閩南箏派,其他箏派乃至所有民間傳統文化都面臨著這一嚴峻的現實。如何恢復其賴以生存的土壤?除了樂人們的辛勤努力無私奉獻之外,更多的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支持,大力拓展民間藝術的生存發展空間,創造民間藝術的宣傳、展示、推廣的平臺,引導廣大民眾欣賞、消費民間藝術,扶持民間藝術團體,培育民間藝術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而不是打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旗號眼睜睜的看著其走向消亡。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大力倡導樂人們的無私奉獻。在經濟社會的大潮中,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樂人們追名逐利,心態浮躁,技藝下滑,這是目前民樂行業內的普遍現象。這直接導致了整個藝術屆藝人眾多,大師唯缺的現狀。整個社會風氣也思潮湧動,靡靡之音毀人不倦,雅樂正聲卻鮮有知音者。箏乃“仁智之器”,可“移風易俗”,如若箏人們先已淪喪,又如何“正本清源”“移風易俗”?林毛根老師曾說過“古箏要爭鳴,不要爭鬥”。因此,箏人們更應該反思己為,慎言慎行,淡泊名利,返璞歸真,團結一致,真正讓箏“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打牢傳統根基,做好薪火傳承。傳統箏派都有其賴以生存的音樂文化母體,因此傳統是根基。高百堅老師說過“傳統箏樂根在民間,花開田野,妙在韻味,學貴薰陶”。閩南箏也是如此,根在民間。“樂失隱於野”,在廣闊的民間,蘊含著閩箏的音韻,散存著閩箏的古譜。這需要一大批有著一定音樂素養的人士去發掘整理,慧眼識珠。現存的百餘首閩箏樂曲也需要大批箏人去揣摩學習、研究體會。看似簡單的樂譜,其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歷史、音韻氣質,絕對不是一年之功就可以窮盡的。“旋風式的採風”或“三傳手四傳手”的學習方式並不可取。“學貴薰陶”,只有深入民間,在其生長的環境裡日薰月浸,耳濡目染,才能入耳入心應之於手,才能真正掌握其音韻,體味其價值。而這需要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口傳心授的學習方法也是現代化教學模式所不可替代的。尊重民間藝人,深入民間學習,傳統的師徒之道確實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傳承上的“原汁原味”。一個流派的傳承發展從來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事,需要廣大的群眾基礎,需要大批專業人士的投身學習和傳播。因此老師們也應本著傳承之重任,為師之本分,廣開門庭,廣納人才,讓閩箏的星星之火能夠薪火相傳,漸成燎原。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海納百川兼容幷蓄,勇於學習他派之長。隨著古箏演奏理論的完善、技術技巧的豐富,傳統箏樂在演奏理論和技法上也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樣其他箏派甚至其他樂器的技術技巧也有其可借鑑之處。清奇淡雅、技法簡樸的傳統閩南箏也需要不斷的借鑑學習其他箏派之長和現代古箏演奏理論,逐步建立起完備的閩箏體系。這包括閩箏的歷史文獻研究、樂譜訂正彙編、技術技巧歸納、傳承梯隊建設、新作品創作等一系列內容。陝西箏派的復興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正是有了一大批的理論家、演奏家、作曲家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才真正復興起了陝西箏派,讓“秦箏歸秦”。那麼閩箏復興的這項浩大工程,同樣需要廣大專業院校的技術力量、民間藝人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參與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開拓視野,創新發展,做好普及推廣。閩南箏伴隨著中原人士的腳步來到閩粵之地,吸收融合其他藝術而獨成一派,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傳播的步伐。陳友章先生在1951年時就到福州演出彈奏閩箏。1958年李戊午先生受聘於福建省藝術學校教授古箏。1959年張永固先生參加福建省首屆民間音樂匯演,獨奏《蕉窗夜雨》《百家春》等曲。老先生們不但在福建本地傳播閩箏,也走出閩地甚至踏出國門。有史可查的清順治年間箏人蒲水缸往來咸陽、鄭州、洛陽等地傳藝授徒。1986年張學海先生參加首屆中國古箏學術交流會。還有許多福建箏人在不同時期相繼投居南洋各國,知有“陳旬卿、張堯之、李少青、許之舍、沈炳林、沈錫派、沈鬆以及吳育、吳鶴琴、許偉乾、陳維新等人”(李戊午《古箏教材》)。先輩們已經開創了閩箏的傳播之路,如今我們又怎能固步自封?八十多歲高齡的陳茂錦老師現在依然在為閩箏的傳播而奔走不息。我們後輩更應該沿著先輩們開創的道路,廣泛利用現代化傳播方法、途徑和媒介來大力宣傳、推廣閩箏。通過展演、比賽、論文等各種形式推廣、普及閩箏,讓更多的人瞭解、認知、欣賞、學習這一傳統箏派。同時也要敢於走出國門,沿著“海絲”之路,讓這枝水仙花香飄四海。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叄·結尾

閩箏這一寶貴財富不僅僅屬於閩地閩人,她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音樂財富。希望所有熱愛古箏音樂的有志之士都能重視、呵護、培育她,讓她開出更加芬芳的花朵。在此,非常感謝“中國潮箏——全國傳統古箏學術交流會”這個平臺和為此付出辛勤勞動的老師們,讓閩南箏人們能在此向各位專家學者、箏友們學習。也非常熱忱的歡迎大家蒞臨閩箏故地參觀指導!

閩南箏派發展之我見

華羽唐 | 民樂培訓:民樂文化·民樂知音·民樂傳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