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項目展示湛江文化魅力

民俗 藝術教育 文物 文化 中國文明網 2017-06-07

6月4日,記者從湛江市文化部門獲悉,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將於6月10日至18日在成都舉行,遂溪醒獅和遂溪魚龍舞應組委會邀請,將赴成都參加展演,到國際大舞臺上展示湛江民俗的風采和魅力。湛江兩個非遺項目同時應邀參加國際非遺節,這還是第一次,在其他地區也很少見,充分展示了湛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和發展的豐碩成果。(6月5日《湛江日報》)

遂溪醒獅和遂溪魚龍舞應邀參加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而且遂溪醒獅此次還被賦予重任,在國際非遺節中參加傳統表演藝術展演推介會、傳統表演藝術進社區交流展演、劇場展演等活動,這是對湛江非遺項目的肯定。非遺項目“走出去”,是展示湛江文化魅力的大好機會,是湛江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

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是傳統曲藝,還是手工技藝,無不閃耀著前人創造的智慧,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從不同角度豐富了歷史的容貌。如果沒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參與,僅憑几件出土文物與歷史建築的斷壁殘垣,我們無法觸摸一個更真實的歷史。就比如遂溪魚龍舞,如果不是有著一代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努力,我們根本無法從“每年元宵節期間,糊魚燈、拜神靈、舞魚燈、遊村社,祈求風調雨順,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這樣的文字表述中,去“腦補”出“全村男女老幼手舉各式各樣的魚燈到村廣場集中,結隊沿著村道小巷浩浩蕩蕩且舞且遊”的北坡風俗,更無法得見“魚燈輕盈遊動、栩栩如生”的奇美畫面(據6月4日《湛江日報》)。可以說,正是遂溪魚龍舞、遂溪醒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們領略到了湛江的傳統之美、文明之魅。

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件文物只要做好保護措施,就可以避免損壞,但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因為它是“活”的,我們不可能把醒獅、魚龍舞鎖在保險箱裡、擺在展覽廳裡對其進行保護。要保護非遺項目,關鍵是要傳承,而要傳承,則要讓更多人喜愛並追逐這些非遺文化。這一次參加國際非遺節,是讓湛江傳統文化“走出去”的好機會。走出去了,我們才可以開眼界,學習別人傳承與展示的好辦法、金點子;走出去了,我們才能讓更多湛江人關心瞭解家鄉的優秀文化,才能讓更多外地賓客為一品傳統文化慕名而來。

要更好地保護非遺項目,讓非遺與時代接軌煥發出新魅力,就要在傳承中創新,為非遺項目注入更多創意元素、增添更多時代氣息。遂溪魚龍舞的興盛就是一個好例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魚龍舞中魚燈的樣式由起初單一的鯉魚燈,逐漸演變增加到現在各種各樣魚燈、蝦燈、青蛙燈和時年生肖燈等100多種,這是與時俱進的技藝創新。而為了讓魚龍舞更受人們喜愛,游魚於2012年參加了首屆湛江民間特色技藝展演,2013年參加第十一屆山花獎民間燈綵大賽並獲得銀獎,2016年以其為主要內容的新編大型民俗節目《海國英風》搬上舞臺,展示形式更“活”,表演手法更“活”,非遺文化的傳播和感染自然就更“活”。

湛江不缺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所欠缺的是與時俱進地用創新手法將傳統的韻味誘出來。醒獅與魚龍舞的“走出去”為我們保護好非遺項目堅定了信心,我們更應從中總結經驗,運用如今的新媒體平臺,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幕前幕後相促進的辦法,將更多湛江非遺項目推介出去,展示給八方遊客,讓更多人領略湛江傳統文化的魅力。(湛江日報 龍飛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