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國家重點保護的古村落中,河南是個大頭

民俗 馮驥才 藝術 嵩山 大河網 2017-07-16

馮驥才:國家重點保護的古村落中,河南是個大頭

大河網訊 (記者 莫韶華 實習生 嶽文卓 王梅傑)“中國大地有90多萬行政村,200多萬自然村,2011年伊始,國家傳統村落評定委員會通過篩選,確定了4153個遺存的積澱深厚的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定為國家重點保護對象,其中,河南是個大頭。”7月12日上午,大河網記者在嵩山飯店的貴賓室裡,對當代著名作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馮驥才進行了訪問,他談到中原民俗文化和古村落保護讚歎不已。

馮驥才:國家重點保護的古村落中,河南是個大頭

遺存的古村落 有文化記憶和精神傳統

已過古稀之年的馮驥才被大家稱為“傳統村落保護第一人”,近年來已經漸漸遠離作家光環,一年中有多半時間都在那些瀕臨消失的古村落間奔走,當然他的足跡也遍佈河南。從豫西地坑院到滑縣、鞏縣、南陽,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2001年開始,馮驥才擔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同年,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開始實施,他帶領一幫民俗專家開始對全國的民間文化進行普查。當走到河南開封朱仙鎮時,他被當地的年畫節震驚了,幾萬人將開幕式會場圍的水洩不通,房頂上、牆頭人頭攢動,“你能看到老百姓對自己的民俗文化深感自豪的神情”。

2011年,開封作為復興清明節日文化的基地,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大力支持,馮驥才不遺餘力。談到中原文化,他說,“中州大地是中原文化的腹地,實際上這些年我為文學來的不多,更多的是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村落的保護來到河南。”

在馮驥才看來,中國社會正在從農耕文明步入工業文化,在傳統村落裡,有我們的民族記憶和精神傳統,有民族的終極價值觀,有民族的DNA和特有的審美,有我們豐富多樣的文化創造,這些東西必須保留,必須傳承,不能失去。古村落的價值絕不小於萬里長城,搶救古村落就是和時間賽跑。

馮驥才:國家重點保護的古村落中,河南是個大頭

拒絕發明“春節符號” 政府搭臺民間唱戲

鄭州被戲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作為移民城市,逢年過節便成了一座空城。政府組織廟會開設燈展,力求通過官方行為給城市尋找一點年味的感覺,但是市民們在響應的同時反而感到一絲失落感慨年味的缺失。弘揚傳統文化,復興民俗文化,鄭州該如何做是民俗專家困惑的問題。

對此,馮驥才表示,不需要過於擔憂。民俗不是強加給人的,是人們互相認同、喜聞樂見、心悅誠服、自覺自願的。民俗是人們盛情的表現方式,否則任何形式的帶動和努力都是徒勞。有了這份情誼,鄭州人去哪過年,也依然傳承了中華民族家庭團圓的傳統。“就像,過去的門都是一對好貼門神。民間文化是老百姓自己創造的,我們不需要發明‘春節符號’,傳統不需要人發明。親情是凝聚家國力量、弘揚傳統文化的方式。政府搭臺百姓唱戲,老百姓舉家團圓是一種不需要政府促成而自我增加凝聚力的行為。政府減免過路費,提供買票通道的便民服務,就是促進春節民俗文化的一種。”

馮驥才:國家重點保護的古村落中,河南是個大頭

捫心自問 對民俗文化要誠心相待

訪談過程中,馮驥才提出了疑問,大家真的熱愛我們的文化嗎?你能說出來你愛的是什麼嗎?

在浙江做村落考察時,他曾看到門上有個釘子。原來這是當地人打草鞋的時候多打幾雙掛在門上給路過的人換著穿的;很多古村落裡的村民依然保持著不鎖門的習慣,外出時在門簷旁插一根草;奧地利漫山的鮮花旁都有籃子和剪刀,上面寫著:請給你的愛人和媽媽帶一束花吧;日本人旅遊不坐國外的飛機,住日本人的酒店,因為他們一心熱愛自己的文化……

這些從馮驥才口中講述的故事讓人遠離了城市的冷漠,感受到直指人心的溫暖和落在地上的安全感。“熱愛不是隻知道中華文化是燦爛的,博大的,要走進它,觀察它的細節,文化遺產是公共遺產,保護公共遺產是公益事業,從事公益事業就是社會文明。對文化的關切不能只停留在老人那,如果換一批年輕人,保留文化才有希望。”

馮驥才:國家重點保護的古村落中,河南是個大頭

文化不是知識,而是情懷

隨著經濟發展,文化崛起被很多省份提上日常,打造“文化大省、文化強省”的口號叫響,馮驥才說:“我們可以建成文化強省,但不能說建成文化大省,因為中華民族每個省份都是文化大省。更別提河南了,河南文化具有很深的文化積澱,中華民族多數的根都在這裡。”

高樓崛起,城市的發展大同小異,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文化的不同。“鄭州剛被列為國家中心城市,想要發展文化就要依託教育,而教育更多的應該是體驗而不是課本上的知識。清明節郊遊,折柳條編花環,一次實際體驗就理解清明的含義了。文化最根本的問題是,它不是一種知識教育,而是一種情懷。而教育在成年人身上很難做好,只有從孩子身上下功夫,才能從根復興民俗文化。”

對文化不要虛偽,要真正的愛和了解。馮驥才曾說過,所有的知識分子、所有做文化的人都應該是志願者。在他看來,消費時代,物慾拉動經濟,消費刺激慾望,物慾橫流的時代,精神性的東西就容易處於弱勢,而做這種事情的人就會無利可圖。這就要求知識分子必須是無功利心的,志願的。文化的志願者和一般的志願者不一樣,救災志願者是易時易地的,而文化的志願者是終生的。

馮驥才:國家重點保護的古村落中,河南是個大頭

馮驥才簡介:

1942年出生於天津,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畫家。早年在天津從事繪畫工作,後專職文學創作和民間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動了很多民間文化保護宣傳工作。其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小說和繪畫作品。其並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如散文《珍珠鳥》。曾經擔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國際民間藝術組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