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

教師博覽

"

教師博覽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王崧舟 , 作者 王崧舟


"

教師博覽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王崧舟 , 作者 王崧舟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經常有老師抱怨:不聽名師的課,自己還能上課;聽了名師的課,自己連課堂都不敢進了。

我年輕時,也有過類似的抱怨。之所以這樣想,可能是因為——

1.名師的課喚醒了自己對課堂理想狀態的憧憬,於是,他想不計代價、追求理想。但同時,他清楚,理想雖豐滿,現實很骨感,一種巨大的匱乏使他邁不進課堂;

2.名師的課顛覆了自己對課堂價值的信仰,之前從未省思過自己的課堂生態,突然之間,發現原有的價值殿堂轟然垮塌,一種巨大的虛無使他看不見課堂;

3.名師的課呈現了某種前所未有的境界。“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老舍語)一種巨大的迷戀使他忘記了自己的課堂;

4.名師的課顯然與自己的理念產生了衝突,名師的聲音與自己的聲音開始混雜、開始激盪,讓人頭暈目眩、心悸乏力,一種巨大的焦慮使他扭曲了自己的課堂。

於是,他長嘆一聲:追求清脆,卻總是荒蕪;職業理想的地平線就在眼前,卻總是遙不可及。


前不久,王小慶先生跟我談到了“密涅瓦計劃”。

我瞭解到,這是一個完全不同於主流的高等教育模式,甚至“高等教育模式”本身都無法統攝其尚在生長中的涵義

不得不佩服美國精英階層的遠見卓識,他們意識到,把學生連續四年關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鎮,然後煞有介事地告訴他們,這個瞬息萬變、風雲詭譎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一定不是全球化人才的最佳培養模式。

這個計劃真正打動我的,是它的“沉浸式全球化體驗”課程方案,該方案對每學年的課程都設定了一個明確的主題。

第一年,主題是“基礎”。與傳統的大一課程不同,他們直接將知識課程與四種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有機結合,形成“理論分析”、“實證分析”、“綜合系統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四大板塊。一句話,密涅瓦計劃所理解的“基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基礎,而是與知識融為一體的方法論基礎。

第二年,主題是“方向”。學生跟導師一起,從藝術與人文、計算科學、商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這五個方向中,擇定自己從事的專業。

第三年,主題是“專注”。學生深入各自專業方向的領域內部,培養精深的專業技能。

第四年,主題是“整合”。重在培養學生統合綜效、學以致用的能力。

雖然,這種近乎顛覆的教育模式,對全球化人才培養的效果究竟如何,恐怕還需時間加以檢驗。但無論如何,密涅瓦計劃給“未來學習”提供了一種嶄新的建設性方案。


"

教師博覽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王崧舟 , 作者 王崧舟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經常有老師抱怨:不聽名師的課,自己還能上課;聽了名師的課,自己連課堂都不敢進了。

我年輕時,也有過類似的抱怨。之所以這樣想,可能是因為——

1.名師的課喚醒了自己對課堂理想狀態的憧憬,於是,他想不計代價、追求理想。但同時,他清楚,理想雖豐滿,現實很骨感,一種巨大的匱乏使他邁不進課堂;

2.名師的課顛覆了自己對課堂價值的信仰,之前從未省思過自己的課堂生態,突然之間,發現原有的價值殿堂轟然垮塌,一種巨大的虛無使他看不見課堂;

3.名師的課呈現了某種前所未有的境界。“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老舍語)一種巨大的迷戀使他忘記了自己的課堂;

4.名師的課顯然與自己的理念產生了衝突,名師的聲音與自己的聲音開始混雜、開始激盪,讓人頭暈目眩、心悸乏力,一種巨大的焦慮使他扭曲了自己的課堂。

於是,他長嘆一聲:追求清脆,卻總是荒蕪;職業理想的地平線就在眼前,卻總是遙不可及。


前不久,王小慶先生跟我談到了“密涅瓦計劃”。

我瞭解到,這是一個完全不同於主流的高等教育模式,甚至“高等教育模式”本身都無法統攝其尚在生長中的涵義

不得不佩服美國精英階層的遠見卓識,他們意識到,把學生連續四年關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鎮,然後煞有介事地告訴他們,這個瞬息萬變、風雲詭譎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一定不是全球化人才的最佳培養模式。

這個計劃真正打動我的,是它的“沉浸式全球化體驗”課程方案,該方案對每學年的課程都設定了一個明確的主題。

第一年,主題是“基礎”。與傳統的大一課程不同,他們直接將知識課程與四種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有機結合,形成“理論分析”、“實證分析”、“綜合系統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四大板塊。一句話,密涅瓦計劃所理解的“基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基礎,而是與知識融為一體的方法論基礎。

第二年,主題是“方向”。學生跟導師一起,從藝術與人文、計算科學、商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這五個方向中,擇定自己從事的專業。

第三年,主題是“專注”。學生深入各自專業方向的領域內部,培養精深的專業技能。

第四年,主題是“整合”。重在培養學生統合綜效、學以致用的能力。

雖然,這種近乎顛覆的教育模式,對全球化人才培養的效果究竟如何,恐怕還需時間加以檢驗。但無論如何,密涅瓦計劃給“未來學習”提供了一種嶄新的建設性方案。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為什麼要說密涅瓦計劃?因為它觸動了我!

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密涅瓦計劃似乎藏著破解之道。

據我所知,名師培養已經湧現了大量實證性成果,名師培養模式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諸如:自我完善模式、導師模式、研修班模式、課題組模式、工作室模式、共同體發展模式、非連續性發展模式、互聯網+模式等等。

但無論何種模式,我們都能看見“學習名師”的影子。如果有哪種模式敢宣稱與名師無關,不是扯淡,就是撒謊。

遺憾的是,成果雖豐碩,模式亦豐贍,但鮮有人站在一個普通教師的角度,對學習名師進行既宏觀又微觀地實證性研究。

這也難怪。因為——

1.已經成為名師的,大都無暇學習名師,更奢談實實在在地研究“學習名師”了;

2.普通教師倒是真心實意、不計成本地在學習名師,但埋頭的羨慕嫉妒恨,常令他們忘了抬頭的寧靜空靈慧。學則學矣,至於為何學、如何學到真經,則往往是隻緣身在此山中、舉目四顧空茫茫。

3.熱衷於研究的,往往是一批靠“學習名師研究”拿項目、拿經費、拿成果的人。他們或來自高等院校,或來自科研機構,或來自進修學校,或來自教研部門,我倒從不懷疑他們的真誠與熱情,也絲毫不敢低估他們的研究能力和學術功底。但他們的研究,常暴露出兩個先天不足:

第一,無論如何,他們僅止於研究名師,而不太可能學習名師、成為名師(如果他們因研究成名,那也不過是另一領域的名師);

第二,無論如何,他們缺乏一線普通教師學習名師的真實經歷和體驗,即便偶爾下水,頂多溼腳,鮮有完全溼身者。

兩個先天不足,往往導致他們的研究成果,要麼隔靴搔癢,不貼肉;要麼隔岸觀火,不貼心。

現在看到這個密涅瓦計劃,登時眼前一亮,彷彿之前牽涉學習名師的諸多困惑,一下子有了某種頓悟的敞亮。


學習名師,“基礎”是基礎。

這不是廢話,也不是戲言,而是真經。前一個“基礎”,指類似於密涅瓦計劃所言的四類“方法論”課程;後一個基礎,取其原義,指“事物發展的根本”。

愈學名師愈迷失,首先是基礎出了問題。

即便是現在,我們依然將一大堆或過時、或前衛、或本土、或舶來的所謂專業知識看成學習名師的基礎。

到底什麼“基礎”才是基礎,這是我們必須加以重新反思的。

這一點,朱熹看得很清醒,他早就指出:“學者之患,在於好談高妙,而自己腳根卻不點地。”

事實上,一線教師並不缺少各種專業知識、學科知識,即便一時缺少,也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加以彌補,而能將這些知識融於方法論、融於價值批評、融於哲學的,卻微乎其微。

正如密涅瓦計劃將“理論分析”“實證分析”“綜合系統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列為全球化人才培養的基礎,我斗膽斷言,一線教師學習名師,需要的也正是這樣的“基礎”。譬如——

1.批判性思維:對任何名師的任何經驗,時刻保持警覺、保持懷疑;對任何名師的任何理論,進行獨立分析、深入思考,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堅守“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信仰。

2.審美想象力:即陸機所謂“精騖八極,心遊萬仞”的能力,劉勰所謂“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的能力,康德所謂“在直觀中再現一個本身並未出場的對象”的能力,柯勒律治所謂“不僅可以認識事物形象,還可以造成和改造形象”的能力。

這種能力,足以讓你超越時空限制,而自由、自足地置身於名師的課堂場、學術場、生命場,即便名師本人並不在場。在審美想象中,讓自己化身名師,與名師合一,獲取更真實、更本質的專業成長能量。

3.系統思考:以整體、聯繫、動態、開放的觀念分析和理解任何名師的任何理念、任何策略、任何方法、任何成效,從而規避任何局部、孤立、靜止、封閉的思考,真正逼近名師成長的真相。

我以為,批判性思維重塑的是教師的理性精神;審美想象力涵養的是教師的創造情懷;而系統思考則讓理性精神和創造情懷走向統一,形成教師的完整人格。

記得白巖鬆在《人格是最高的學位》中講到一個故事:很多年前,一位學大提琴的年輕人向著名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討教:“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卡薩爾斯意味深長地說:“先成為優秀而大寫的人,然後成為一名優秀而大寫的音樂人,再然後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我想,卡薩爾斯所講的,正是一切成長和成功的基礎——人格。

學習名師,首先需要夯實的就是這樣的基礎。否則,迷失是遲早的事兒。


"

教師博覽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王崧舟 , 作者 王崧舟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經常有老師抱怨:不聽名師的課,自己還能上課;聽了名師的課,自己連課堂都不敢進了。

我年輕時,也有過類似的抱怨。之所以這樣想,可能是因為——

1.名師的課喚醒了自己對課堂理想狀態的憧憬,於是,他想不計代價、追求理想。但同時,他清楚,理想雖豐滿,現實很骨感,一種巨大的匱乏使他邁不進課堂;

2.名師的課顛覆了自己對課堂價值的信仰,之前從未省思過自己的課堂生態,突然之間,發現原有的價值殿堂轟然垮塌,一種巨大的虛無使他看不見課堂;

3.名師的課呈現了某種前所未有的境界。“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老舍語)一種巨大的迷戀使他忘記了自己的課堂;

4.名師的課顯然與自己的理念產生了衝突,名師的聲音與自己的聲音開始混雜、開始激盪,讓人頭暈目眩、心悸乏力,一種巨大的焦慮使他扭曲了自己的課堂。

於是,他長嘆一聲:追求清脆,卻總是荒蕪;職業理想的地平線就在眼前,卻總是遙不可及。


前不久,王小慶先生跟我談到了“密涅瓦計劃”。

我瞭解到,這是一個完全不同於主流的高等教育模式,甚至“高等教育模式”本身都無法統攝其尚在生長中的涵義

不得不佩服美國精英階層的遠見卓識,他們意識到,把學生連續四年關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鎮,然後煞有介事地告訴他們,這個瞬息萬變、風雲詭譎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一定不是全球化人才的最佳培養模式。

這個計劃真正打動我的,是它的“沉浸式全球化體驗”課程方案,該方案對每學年的課程都設定了一個明確的主題。

第一年,主題是“基礎”。與傳統的大一課程不同,他們直接將知識課程與四種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有機結合,形成“理論分析”、“實證分析”、“綜合系統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四大板塊。一句話,密涅瓦計劃所理解的“基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基礎,而是與知識融為一體的方法論基礎。

第二年,主題是“方向”。學生跟導師一起,從藝術與人文、計算科學、商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這五個方向中,擇定自己從事的專業。

第三年,主題是“專注”。學生深入各自專業方向的領域內部,培養精深的專業技能。

第四年,主題是“整合”。重在培養學生統合綜效、學以致用的能力。

雖然,這種近乎顛覆的教育模式,對全球化人才培養的效果究竟如何,恐怕還需時間加以檢驗。但無論如何,密涅瓦計劃給“未來學習”提供了一種嶄新的建設性方案。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為什麼要說密涅瓦計劃?因為它觸動了我!

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密涅瓦計劃似乎藏著破解之道。

據我所知,名師培養已經湧現了大量實證性成果,名師培養模式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諸如:自我完善模式、導師模式、研修班模式、課題組模式、工作室模式、共同體發展模式、非連續性發展模式、互聯網+模式等等。

但無論何種模式,我們都能看見“學習名師”的影子。如果有哪種模式敢宣稱與名師無關,不是扯淡,就是撒謊。

遺憾的是,成果雖豐碩,模式亦豐贍,但鮮有人站在一個普通教師的角度,對學習名師進行既宏觀又微觀地實證性研究。

這也難怪。因為——

1.已經成為名師的,大都無暇學習名師,更奢談實實在在地研究“學習名師”了;

2.普通教師倒是真心實意、不計成本地在學習名師,但埋頭的羨慕嫉妒恨,常令他們忘了抬頭的寧靜空靈慧。學則學矣,至於為何學、如何學到真經,則往往是隻緣身在此山中、舉目四顧空茫茫。

3.熱衷於研究的,往往是一批靠“學習名師研究”拿項目、拿經費、拿成果的人。他們或來自高等院校,或來自科研機構,或來自進修學校,或來自教研部門,我倒從不懷疑他們的真誠與熱情,也絲毫不敢低估他們的研究能力和學術功底。但他們的研究,常暴露出兩個先天不足:

第一,無論如何,他們僅止於研究名師,而不太可能學習名師、成為名師(如果他們因研究成名,那也不過是另一領域的名師);

第二,無論如何,他們缺乏一線普通教師學習名師的真實經歷和體驗,即便偶爾下水,頂多溼腳,鮮有完全溼身者。

兩個先天不足,往往導致他們的研究成果,要麼隔靴搔癢,不貼肉;要麼隔岸觀火,不貼心。

現在看到這個密涅瓦計劃,登時眼前一亮,彷彿之前牽涉學習名師的諸多困惑,一下子有了某種頓悟的敞亮。


學習名師,“基礎”是基礎。

這不是廢話,也不是戲言,而是真經。前一個“基礎”,指類似於密涅瓦計劃所言的四類“方法論”課程;後一個基礎,取其原義,指“事物發展的根本”。

愈學名師愈迷失,首先是基礎出了問題。

即便是現在,我們依然將一大堆或過時、或前衛、或本土、或舶來的所謂專業知識看成學習名師的基礎。

到底什麼“基礎”才是基礎,這是我們必須加以重新反思的。

這一點,朱熹看得很清醒,他早就指出:“學者之患,在於好談高妙,而自己腳根卻不點地。”

事實上,一線教師並不缺少各種專業知識、學科知識,即便一時缺少,也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加以彌補,而能將這些知識融於方法論、融於價值批評、融於哲學的,卻微乎其微。

正如密涅瓦計劃將“理論分析”“實證分析”“綜合系統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列為全球化人才培養的基礎,我斗膽斷言,一線教師學習名師,需要的也正是這樣的“基礎”。譬如——

1.批判性思維:對任何名師的任何經驗,時刻保持警覺、保持懷疑;對任何名師的任何理論,進行獨立分析、深入思考,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堅守“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信仰。

2.審美想象力:即陸機所謂“精騖八極,心遊萬仞”的能力,劉勰所謂“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的能力,康德所謂“在直觀中再現一個本身並未出場的對象”的能力,柯勒律治所謂“不僅可以認識事物形象,還可以造成和改造形象”的能力。

這種能力,足以讓你超越時空限制,而自由、自足地置身於名師的課堂場、學術場、生命場,即便名師本人並不在場。在審美想象中,讓自己化身名師,與名師合一,獲取更真實、更本質的專業成長能量。

3.系統思考:以整體、聯繫、動態、開放的觀念分析和理解任何名師的任何理念、任何策略、任何方法、任何成效,從而規避任何局部、孤立、靜止、封閉的思考,真正逼近名師成長的真相。

我以為,批判性思維重塑的是教師的理性精神;審美想象力涵養的是教師的創造情懷;而系統思考則讓理性精神和創造情懷走向統一,形成教師的完整人格。

記得白巖鬆在《人格是最高的學位》中講到一個故事:很多年前,一位學大提琴的年輕人向著名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討教:“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卡薩爾斯意味深長地說:“先成為優秀而大寫的人,然後成為一名優秀而大寫的音樂人,再然後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我想,卡薩爾斯所講的,正是一切成長和成功的基礎——人格。

學習名師,首先需要夯實的就是這樣的基礎。否則,迷失是遲早的事兒。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愈學名師愈迷失,往往是一種方向性迷失。

有句話說得精彩:如果方向錯了,停下來就是前進。

荷馬史詩《奧德賽》則說得更加赤裸裸:“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

而現在的問題恰恰在於,更多的一線教師更感興趣的是名師的方法,對方法背後的方法論思考、價值思考、哲學思考(方向)等往往麻木不仁。

當年我執教《兩小兒辯日》,在方向思考和方法創新上確乎有過糾結。

說起詩意語文,人們眼前常常會閃爍這樣一些光怪陸離的字眼:激情、唯美、文學化、浪漫、一唱三嘆、多愁善感、瑰麗、精巧、感染力……所有這些搖曳的字眼都趨之若鶩一般成為“詩意風格”的一種標識。

有人說,詩意語文,成也“風格”,敗也“風格”。

我的《兩小兒辯日》,正是在那種尷尬境地中誕生的。為了去“風格”之蔽,解除因“風格”帶來的思想束縛,在創作此課時,我愣是跟自己來了個“約法三章”:

第一,不使用任何多媒體,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如此而已;

第二,不使用任何新的課程資源,一篇課文足矣;

第三,不使用任何“唯美”的教學用語,放棄“精美”的課堂設計,以“遊戲”做為貫穿全課的唯一線索。

比較而言,前兩條做起來容易些,第三條則顯得困難重重,但第三條卻是全課設計的關鍵所在。

這是因為,“唯美”與“遊戲”是兩種不同的風格類型,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兩種風格如同“金與木”、“水與火”一樣相剋不相容,因此,用“遊戲”去顛覆“唯美”,無疑最具張力和震撼力;

其次,向“遊戲”風格轉型並非我創作《兩小兒辯日》的終極目的,我的意圖是,用成功的“遊戲”風格進一步詮釋“詩意語文”,以此昭示人們,“唯美”中洋溢“詩意”,“遊戲”中同樣可以充盈“詩意”,“詩意”是一個超越“唯美”、超越“遊戲”、超越一切風格的存在;

最根本的一點,我必須憑藉“遊戲”的風格超越自己。在我看來,自己既是一位超越者,又是一位被超越者。王崧舟超越著王崧舟,我在超越中死去,也在超越中獲得新生。

多數一線教師,更感興趣的往往是我如何用“遊戲”這個策略串起整堂課的教學,他們關注遊戲的導入,關注遊戲場景的創設,關注遊戲中教師的角色定位,關注學生如何沉入遊戲。

而對於我為什麼放棄“唯美”,以“遊戲”重構詩意課堂的方法論思考、價值思考,則興趣不大。

其實,方法千變萬化、千姿百態,如果眼睛一直盯著名師的方法不放,頭暈目眩、眼花繚亂是必然的結果。

如石悅所言:“方向和方法不是兩個漢字的差異,而是主從的差異,綱目的區別,本末的不同,因果的呼應。”

什麼是方向性學習?以聽課為例,不妨這樣問一問自己——

1.名師的課,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樣實施?這樣評價?

2.名師的課,歷史地看,有著怎樣的變化、變動、變革的軌跡?課的軌跡涉及哪些條件、哪些思考?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個變化的軌跡?

3.名師的課,如果你來上,差異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4.名師的課,與其他人的課有什麼不同?這不同,分別屬於模式層面、風格層面、哲學層面的哪個層面,抑或同時涉及?

5.名師的課,在學科層次、課程論層次、教育層次、社會層次、人類文化層次等不同層次分析,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價值?

不是說方法不重要。因為,方法的重要與否,是以方向的確立為前提的。離開方向,方法的價值根本無從談起。你是讀過《南轅北轍》的,箇中道理我毋庸贅言。


不能專注,也是迷失的重要原因。

以賽亞·伯林在《刺蝟與狐狸》中,把人分為刺蝟和狐狸兩種類型,他依據的是古希臘的一則寓言——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

狐狸狡猾,設計無數複雜的策略要襲擊刺蝟;狐狸隱忍,從早到晚在刺蝟巢穴四周徘徊,等待最佳襲擊時間;狐狸敏捷,行動如閃電、攻擊穩準狠。

刺蝟則毫不起眼,走路一搖一擺,行動不緊不慢。

狐狸在岔口不動聲色地等待,見到刺蝟,立刻縱身躍起、立刻跳過路面、立刻撲向獵物,如流星趕月,如風馳電掣。

刺蝟的唯一反應是,立刻縮成一團。狐狸百種須索、千般計較,到頭來只有一個結局——滾蛋。

這樣的陰謀天天在發生,這種的襲擊天天在上演,是的,狐狸比刺蝟不知聰明多少倍、敏捷多少倍、忍耐多少倍,但最終的贏家卻永遠是刺蝟。

受寓言啟發,伯林把人分為兩種類型:狐狸型和刺蝟型。

狐狸型的人,同時追求很多目標,永遠把世界看成一個複雜的整體。伯林認為,狐狸型思維是“凌亂或是擴散的,在很多層次上發展”,他們的思維從來沒有集中成為一個總體理論或統一觀點。

刺蝟型的人,則把複雜的世界簡化成單個有組織性的觀點,一條基本原則或一個基本理念。不管世界多麼複雜,刺蝟型的人總會把所有挑戰和危機壓縮為簡單的“刺蝟理念”。對於他們,任何與“刺蝟理念”無關的觀點都毫無意義。

這就是專注的精髓!

在學習名師的過程中,許多一線教師往往缺少“專注階段”。他們從一開始就什麼都想學,他們臨摹任何一位名師的課,他們知道每位名師主張什麼、擅長什麼,他們追隨各種流行的名師、努力成為流行名師的忠實粉絲。

籠統地說,這也沒什麼不好。但弔詭的是,你學得越多,你學得越少。

回顧我自己學習名師的經歷,至少有四五年的時間,一直追隨支玉恆先生。後來知道,張學偉先生追隨支先生已經二十多年,不離不棄,莫失莫忘,幾乎是要從一而終的了。

我發現,自己這段時間的專注學習,意義非凡。

那段時間,我聽支先生所有的公開課。有的是現場,有的是視頻,有的是實錄。《太陽》一課,我至少聽過5遍;《太陽》實錄,在我腦海裡經常“過電影”(支先生的備課行話,即想象性備課),我幾乎記住了實錄中所有精彩的細節。

每次外出講課,只要跟支先生在一起,我一定主動向他討教。有一次在諸暨,支先生跟我說,上課情緒要剋制,最好像一條拋物線,低開,高揚,低收。這句話,讓我終身受益。

那段時間,我讀支先生寫的所有文章。關於人生的、關於教學設計的、關於閱讀教學的、關於作文教學的、關於口語交際的、關於朗讀教學的、關於指導青年教師的,我不僅讀,還摘;我不僅摘,還背;我不僅背,還學以致用。

那段時間,我買支先生的所有教學專著。《琢玉》《欣賞與評析》《支玉恆閱讀教學方法集萃》等;以後,還買《小學語文15課——支玉恆課堂教學實錄及點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亮點》《支玉恆老師教語文》等。

那段時間,我重點專注於支先生的課堂理答。一方面,我發現自己的薄弱點在課堂機智,渴望提升;另一方面,我發現在那一代名師中,支先生的課堂理答最精彩、也最豐富。於是,我細讀他的《第一場雪》《太陽》《只有一個地球》《畫楊桃》《再見了,親人》《曼谷的小象》《西門豹》《金色的魚鉤》《夜鶯的歌聲》《一夜的工作》《晏子使楚》《草原》《落花生》等教學實錄,深入琢磨支先生課堂理答的堂奧和祕妙,我甚至概括了支玉恆先生的十二大理答策略:

第一條:指向學習狀態的迂迴包抄;

第二條:指向學習方法的點石成金;

第三條:指向學習質量的步步為營;

第四條:指向學習內容的以逸待勞;

第五條:指向思維方式的聲東擊西;

第六條:指向情感體驗的樹上開花;

第七條:指向思想認知的拋磚引玉;

第八條:指向語言表達的拾級而上;

第九條:指向個體成長的曲徑通幽;

第十條:指向基礎知識的養精蓄銳;

第十一條:指向教學目標的集中優勢;

第十二條:指向文化背景的信手拈來。

這些經過自己苦心孤詣、慘淡經營而來的專業知識及專業積澱,對我以後致力於“課感”的錘鍊和研究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我想,沒有那四五年定於一尊、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學習觀摩,就不可能有我之後的《長相思》。

這期間,其他名師的課不是不聽,其他名師的書不是不讀,但所灌注的心力、所投射的覺知、所思考的深度,則完全不同。

定能生慧,靜納百川。

我以為,“定”者,止於“一”也;“靜”者,誠於“心”也。所謂“定靜”,即為“一心”。一心不亂,則近道矣。


"

教師博覽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王崧舟 , 作者 王崧舟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經常有老師抱怨:不聽名師的課,自己還能上課;聽了名師的課,自己連課堂都不敢進了。

我年輕時,也有過類似的抱怨。之所以這樣想,可能是因為——

1.名師的課喚醒了自己對課堂理想狀態的憧憬,於是,他想不計代價、追求理想。但同時,他清楚,理想雖豐滿,現實很骨感,一種巨大的匱乏使他邁不進課堂;

2.名師的課顛覆了自己對課堂價值的信仰,之前從未省思過自己的課堂生態,突然之間,發現原有的價值殿堂轟然垮塌,一種巨大的虛無使他看不見課堂;

3.名師的課呈現了某種前所未有的境界。“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老舍語)一種巨大的迷戀使他忘記了自己的課堂;

4.名師的課顯然與自己的理念產生了衝突,名師的聲音與自己的聲音開始混雜、開始激盪,讓人頭暈目眩、心悸乏力,一種巨大的焦慮使他扭曲了自己的課堂。

於是,他長嘆一聲:追求清脆,卻總是荒蕪;職業理想的地平線就在眼前,卻總是遙不可及。


前不久,王小慶先生跟我談到了“密涅瓦計劃”。

我瞭解到,這是一個完全不同於主流的高等教育模式,甚至“高等教育模式”本身都無法統攝其尚在生長中的涵義

不得不佩服美國精英階層的遠見卓識,他們意識到,把學生連續四年關在馬薩諸塞州的劍橋鎮,然後煞有介事地告訴他們,這個瞬息萬變、風雲詭譎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一定不是全球化人才的最佳培養模式。

這個計劃真正打動我的,是它的“沉浸式全球化體驗”課程方案,該方案對每學年的課程都設定了一個明確的主題。

第一年,主題是“基礎”。與傳統的大一課程不同,他們直接將知識課程與四種極為重要的方法論有機結合,形成“理論分析”、“實證分析”、“綜合系統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四大板塊。一句話,密涅瓦計劃所理解的“基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基礎,而是與知識融為一體的方法論基礎。

第二年,主題是“方向”。學生跟導師一起,從藝術與人文、計算科學、商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這五個方向中,擇定自己從事的專業。

第三年,主題是“專注”。學生深入各自專業方向的領域內部,培養精深的專業技能。

第四年,主題是“整合”。重在培養學生統合綜效、學以致用的能力。

雖然,這種近乎顛覆的教育模式,對全球化人才培養的效果究竟如何,恐怕還需時間加以檢驗。但無論如何,密涅瓦計劃給“未來學習”提供了一種嶄新的建設性方案。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為什麼要說密涅瓦計劃?因為它觸動了我!

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密涅瓦計劃似乎藏著破解之道。

據我所知,名師培養已經湧現了大量實證性成果,名師培養模式也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諸如:自我完善模式、導師模式、研修班模式、課題組模式、工作室模式、共同體發展模式、非連續性發展模式、互聯網+模式等等。

但無論何種模式,我們都能看見“學習名師”的影子。如果有哪種模式敢宣稱與名師無關,不是扯淡,就是撒謊。

遺憾的是,成果雖豐碩,模式亦豐贍,但鮮有人站在一個普通教師的角度,對學習名師進行既宏觀又微觀地實證性研究。

這也難怪。因為——

1.已經成為名師的,大都無暇學習名師,更奢談實實在在地研究“學習名師”了;

2.普通教師倒是真心實意、不計成本地在學習名師,但埋頭的羨慕嫉妒恨,常令他們忘了抬頭的寧靜空靈慧。學則學矣,至於為何學、如何學到真經,則往往是隻緣身在此山中、舉目四顧空茫茫。

3.熱衷於研究的,往往是一批靠“學習名師研究”拿項目、拿經費、拿成果的人。他們或來自高等院校,或來自科研機構,或來自進修學校,或來自教研部門,我倒從不懷疑他們的真誠與熱情,也絲毫不敢低估他們的研究能力和學術功底。但他們的研究,常暴露出兩個先天不足:

第一,無論如何,他們僅止於研究名師,而不太可能學習名師、成為名師(如果他們因研究成名,那也不過是另一領域的名師);

第二,無論如何,他們缺乏一線普通教師學習名師的真實經歷和體驗,即便偶爾下水,頂多溼腳,鮮有完全溼身者。

兩個先天不足,往往導致他們的研究成果,要麼隔靴搔癢,不貼肉;要麼隔岸觀火,不貼心。

現在看到這個密涅瓦計劃,登時眼前一亮,彷彿之前牽涉學習名師的諸多困惑,一下子有了某種頓悟的敞亮。


學習名師,“基礎”是基礎。

這不是廢話,也不是戲言,而是真經。前一個“基礎”,指類似於密涅瓦計劃所言的四類“方法論”課程;後一個基礎,取其原義,指“事物發展的根本”。

愈學名師愈迷失,首先是基礎出了問題。

即便是現在,我們依然將一大堆或過時、或前衛、或本土、或舶來的所謂專業知識看成學習名師的基礎。

到底什麼“基礎”才是基礎,這是我們必須加以重新反思的。

這一點,朱熹看得很清醒,他早就指出:“學者之患,在於好談高妙,而自己腳根卻不點地。”

事實上,一線教師並不缺少各種專業知識、學科知識,即便一時缺少,也完全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加以彌補,而能將這些知識融於方法論、融於價值批評、融於哲學的,卻微乎其微。

正如密涅瓦計劃將“理論分析”“實證分析”“綜合系統分析”“多元模式交流”列為全球化人才培養的基礎,我斗膽斷言,一線教師學習名師,需要的也正是這樣的“基礎”。譬如——

1.批判性思維:對任何名師的任何經驗,時刻保持警覺、保持懷疑;對任何名師的任何理論,進行獨立分析、深入思考,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堅守“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信仰。

2.審美想象力:即陸機所謂“精騖八極,心遊萬仞”的能力,劉勰所謂“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的能力,康德所謂“在直觀中再現一個本身並未出場的對象”的能力,柯勒律治所謂“不僅可以認識事物形象,還可以造成和改造形象”的能力。

這種能力,足以讓你超越時空限制,而自由、自足地置身於名師的課堂場、學術場、生命場,即便名師本人並不在場。在審美想象中,讓自己化身名師,與名師合一,獲取更真實、更本質的專業成長能量。

3.系統思考:以整體、聯繫、動態、開放的觀念分析和理解任何名師的任何理念、任何策略、任何方法、任何成效,從而規避任何局部、孤立、靜止、封閉的思考,真正逼近名師成長的真相。

我以為,批判性思維重塑的是教師的理性精神;審美想象力涵養的是教師的創造情懷;而系統思考則讓理性精神和創造情懷走向統一,形成教師的完整人格。

記得白巖鬆在《人格是最高的學位》中講到一個故事:很多年前,一位學大提琴的年輕人向著名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討教:“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面對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卡薩爾斯意味深長地說:“先成為優秀而大寫的人,然後成為一名優秀而大寫的音樂人,再然後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大提琴家。”

我想,卡薩爾斯所講的,正是一切成長和成功的基礎——人格。

學習名師,首先需要夯實的就是這樣的基礎。否則,迷失是遲早的事兒。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愈學名師愈迷失,往往是一種方向性迷失。

有句話說得精彩:如果方向錯了,停下來就是前進。

荷馬史詩《奧德賽》則說得更加赤裸裸:“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

而現在的問題恰恰在於,更多的一線教師更感興趣的是名師的方法,對方法背後的方法論思考、價值思考、哲學思考(方向)等往往麻木不仁。

當年我執教《兩小兒辯日》,在方向思考和方法創新上確乎有過糾結。

說起詩意語文,人們眼前常常會閃爍這樣一些光怪陸離的字眼:激情、唯美、文學化、浪漫、一唱三嘆、多愁善感、瑰麗、精巧、感染力……所有這些搖曳的字眼都趨之若鶩一般成為“詩意風格”的一種標識。

有人說,詩意語文,成也“風格”,敗也“風格”。

我的《兩小兒辯日》,正是在那種尷尬境地中誕生的。為了去“風格”之蔽,解除因“風格”帶來的思想束縛,在創作此課時,我愣是跟自己來了個“約法三章”:

第一,不使用任何多媒體,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如此而已;

第二,不使用任何新的課程資源,一篇課文足矣;

第三,不使用任何“唯美”的教學用語,放棄“精美”的課堂設計,以“遊戲”做為貫穿全課的唯一線索。

比較而言,前兩條做起來容易些,第三條則顯得困難重重,但第三條卻是全課設計的關鍵所在。

這是因為,“唯美”與“遊戲”是兩種不同的風格類型,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兩種風格如同“金與木”、“水與火”一樣相剋不相容,因此,用“遊戲”去顛覆“唯美”,無疑最具張力和震撼力;

其次,向“遊戲”風格轉型並非我創作《兩小兒辯日》的終極目的,我的意圖是,用成功的“遊戲”風格進一步詮釋“詩意語文”,以此昭示人們,“唯美”中洋溢“詩意”,“遊戲”中同樣可以充盈“詩意”,“詩意”是一個超越“唯美”、超越“遊戲”、超越一切風格的存在;

最根本的一點,我必須憑藉“遊戲”的風格超越自己。在我看來,自己既是一位超越者,又是一位被超越者。王崧舟超越著王崧舟,我在超越中死去,也在超越中獲得新生。

多數一線教師,更感興趣的往往是我如何用“遊戲”這個策略串起整堂課的教學,他們關注遊戲的導入,關注遊戲場景的創設,關注遊戲中教師的角色定位,關注學生如何沉入遊戲。

而對於我為什麼放棄“唯美”,以“遊戲”重構詩意課堂的方法論思考、價值思考,則興趣不大。

其實,方法千變萬化、千姿百態,如果眼睛一直盯著名師的方法不放,頭暈目眩、眼花繚亂是必然的結果。

如石悅所言:“方向和方法不是兩個漢字的差異,而是主從的差異,綱目的區別,本末的不同,因果的呼應。”

什麼是方向性學習?以聽課為例,不妨這樣問一問自己——

1.名師的課,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樣實施?這樣評價?

2.名師的課,歷史地看,有著怎樣的變化、變動、變革的軌跡?課的軌跡涉及哪些條件、哪些思考?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個變化的軌跡?

3.名師的課,如果你來上,差異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4.名師的課,與其他人的課有什麼不同?這不同,分別屬於模式層面、風格層面、哲學層面的哪個層面,抑或同時涉及?

5.名師的課,在學科層次、課程論層次、教育層次、社會層次、人類文化層次等不同層次分析,具有怎樣的意義和價值?

不是說方法不重要。因為,方法的重要與否,是以方向的確立為前提的。離開方向,方法的價值根本無從談起。你是讀過《南轅北轍》的,箇中道理我毋庸贅言。


不能專注,也是迷失的重要原因。

以賽亞·伯林在《刺蝟與狐狸》中,把人分為刺蝟和狐狸兩種類型,他依據的是古希臘的一則寓言——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

狐狸狡猾,設計無數複雜的策略要襲擊刺蝟;狐狸隱忍,從早到晚在刺蝟巢穴四周徘徊,等待最佳襲擊時間;狐狸敏捷,行動如閃電、攻擊穩準狠。

刺蝟則毫不起眼,走路一搖一擺,行動不緊不慢。

狐狸在岔口不動聲色地等待,見到刺蝟,立刻縱身躍起、立刻跳過路面、立刻撲向獵物,如流星趕月,如風馳電掣。

刺蝟的唯一反應是,立刻縮成一團。狐狸百種須索、千般計較,到頭來只有一個結局——滾蛋。

這樣的陰謀天天在發生,這種的襲擊天天在上演,是的,狐狸比刺蝟不知聰明多少倍、敏捷多少倍、忍耐多少倍,但最終的贏家卻永遠是刺蝟。

受寓言啟發,伯林把人分為兩種類型:狐狸型和刺蝟型。

狐狸型的人,同時追求很多目標,永遠把世界看成一個複雜的整體。伯林認為,狐狸型思維是“凌亂或是擴散的,在很多層次上發展”,他們的思維從來沒有集中成為一個總體理論或統一觀點。

刺蝟型的人,則把複雜的世界簡化成單個有組織性的觀點,一條基本原則或一個基本理念。不管世界多麼複雜,刺蝟型的人總會把所有挑戰和危機壓縮為簡單的“刺蝟理念”。對於他們,任何與“刺蝟理念”無關的觀點都毫無意義。

這就是專注的精髓!

在學習名師的過程中,許多一線教師往往缺少“專注階段”。他們從一開始就什麼都想學,他們臨摹任何一位名師的課,他們知道每位名師主張什麼、擅長什麼,他們追隨各種流行的名師、努力成為流行名師的忠實粉絲。

籠統地說,這也沒什麼不好。但弔詭的是,你學得越多,你學得越少。

回顧我自己學習名師的經歷,至少有四五年的時間,一直追隨支玉恆先生。後來知道,張學偉先生追隨支先生已經二十多年,不離不棄,莫失莫忘,幾乎是要從一而終的了。

我發現,自己這段時間的專注學習,意義非凡。

那段時間,我聽支先生所有的公開課。有的是現場,有的是視頻,有的是實錄。《太陽》一課,我至少聽過5遍;《太陽》實錄,在我腦海裡經常“過電影”(支先生的備課行話,即想象性備課),我幾乎記住了實錄中所有精彩的細節。

每次外出講課,只要跟支先生在一起,我一定主動向他討教。有一次在諸暨,支先生跟我說,上課情緒要剋制,最好像一條拋物線,低開,高揚,低收。這句話,讓我終身受益。

那段時間,我讀支先生寫的所有文章。關於人生的、關於教學設計的、關於閱讀教學的、關於作文教學的、關於口語交際的、關於朗讀教學的、關於指導青年教師的,我不僅讀,還摘;我不僅摘,還背;我不僅背,還學以致用。

那段時間,我買支先生的所有教學專著。《琢玉》《欣賞與評析》《支玉恆閱讀教學方法集萃》等;以後,還買《小學語文15課——支玉恆課堂教學實錄及點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亮點》《支玉恆老師教語文》等。

那段時間,我重點專注於支先生的課堂理答。一方面,我發現自己的薄弱點在課堂機智,渴望提升;另一方面,我發現在那一代名師中,支先生的課堂理答最精彩、也最豐富。於是,我細讀他的《第一場雪》《太陽》《只有一個地球》《畫楊桃》《再見了,親人》《曼谷的小象》《西門豹》《金色的魚鉤》《夜鶯的歌聲》《一夜的工作》《晏子使楚》《草原》《落花生》等教學實錄,深入琢磨支先生課堂理答的堂奧和祕妙,我甚至概括了支玉恆先生的十二大理答策略:

第一條:指向學習狀態的迂迴包抄;

第二條:指向學習方法的點石成金;

第三條:指向學習質量的步步為營;

第四條:指向學習內容的以逸待勞;

第五條:指向思維方式的聲東擊西;

第六條:指向情感體驗的樹上開花;

第七條:指向思想認知的拋磚引玉;

第八條:指向語言表達的拾級而上;

第九條:指向個體成長的曲徑通幽;

第十條:指向基礎知識的養精蓄銳;

第十一條:指向教學目標的集中優勢;

第十二條:指向文化背景的信手拈來。

這些經過自己苦心孤詣、慘淡經營而來的專業知識及專業積澱,對我以後致力於“課感”的錘鍊和研究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我想,沒有那四五年定於一尊、一心一意、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學習觀摩,就不可能有我之後的《長相思》。

這期間,其他名師的課不是不聽,其他名師的書不是不讀,但所灌注的心力、所投射的覺知、所思考的深度,則完全不同。

定能生慧,靜納百川。

我以為,“定”者,止於“一”也;“靜”者,誠於“心”也。所謂“定靜”,即為“一心”。一心不亂,則近道矣。


王崧舟:為什麼愈學名師愈迷失



最終的破迷,在“整合”。

整合的本質,就是成為自己。禪宗馬祖公案,頗能給人啟示——

當大珠第一次見馬祖時,馬祖問他:“你從哪裡來?”

大珠回答:“從越州大雲寺來。”

馬祖又問:“來這裡做什麼?”

大珠回答:“來求佛法。”

馬祖便說:“我這裡一點東西都沒有,還有什麼佛法可求,你自己有寶藏不顧,離家亂走做什麼?”

大珠便問:“什麼是我的寶藏呢?”

馬祖又說:“現在問我的,就是你自己的寶藏,這個寶藏一切具足,沒有欠缺,運用起來非常自在,何必向外追求。”

大珠於言下大悟。

邁入“整合”,你就能了悟,原來,所有名師的智慧、情懷、胸襟、底蘊、品格、境界,我本具足。

一如張曉風在《雨荷》中所寫——

看那株蓮花,在雨中怎樣的唯我又忘我,當沒有陽光的時候,它自己便是陽光。當沒有歡樂的時候,它自己便是歡樂!一株蓮花裡有怎樣完美自足的世界!

邁入“整合”,你就能領悟,原來,所有名師,都不過是自我成長的一面鏡子,最終照見的不是名師,而是你自己;所有名師,不過是一盞明燈,要點亮的是你自己這盞燈,你才是自己唯一的明燈。

五祖弘忍對惠能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記得當年肖紹國老師拜我為師,跟我學習詩意語文。有一次,在北京,他上《木笛》,我上《長相思》。課後,互動對話。一位老師問:肖老師的課太像我了,但感覺又缺了什麼。

我說,齊白石對弟子許麟廬說過這樣八個字:“學我者生,似我者亡。”紹國想死,那就“似我”;紹國想生,那就“學我”。當然,這個選擇權不在我手上,在紹國手上。

日本書法界有一位神童,9歲參加日本青少年書法展,好評如潮,聲譽鵲起。四幅作品,全被收藏,總值1400萬日元。

二十年後,當初默默無聞的人早已脫穎而出,而那位神童卻銷聲匿跡、杳無蹤影。

原來,這位神童臨摹王羲之上了癮。二十年後,自己的書法被磨得毫無個性。雖然,他的字與王羲之的字幾可亂真。但在人們看來,那只是仿製品,沒有任何藝術價值。

紹國顯然明白這個道理,他終於跟我“漸行漸遠”,開始了“成為自己”的踽踽獨行、勇猛精進。他先是出版了《書畫語文》,繼而又出版了《詩畫語文節奏論》。書中,他如數家珍一般訴說自己對課堂節奏的理解——

一堂好課,在教學過程展開後,課堂節奏便迅速拉起,並且很快建立一種‘模型’。這種模型在變化中有規律,在流動中有伸展,卻又常回旋到課的出發點時的律動頻率。

課堂節奏的思想,貫穿在他的《姥姥的剪紙》中,貫穿在他的《月跡》中,貫穿在他的《冬陽·童年·駱駝隊》中,貫穿在他的《山中訪友》中。

他完成了自己在專業上“整合”,他確證了一個獨立而自由的肖紹國。於是,他也成了當代小語界的名師。

我以為,整合是學習名師的最高追求,它的標識在於——

1.開發自己的代表課例;

2.確立自己的教學理念;

3.創造自己的教育敘事;

4.成就自己的專長領域;

5.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學習名師,既是一種出走,只為尋找心中那個理想的自我;學習名師,更是一種迴歸,看見一個新的完整的自我。

尋門而入,破門而出,心外無師,我是吾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