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第一考 120名進士中居然有一個歪果仁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在古代,科舉是晉身仕途,加入公務員隊伍的重要途徑。

歷朝歷代,在眾多期待鯉魚躍龍門的考生中,有為數不少的外國考生,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唐朝時候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呂,中文名字叫晁衡。

明朝開國第一考 120名進士中居然有一個歪果仁

明朝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篇》中,有一個章節叫《開國第一科》,簡單介紹了明朝開國第一考的情況。

沈德符說,明朝第一次科舉考試是在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

有人會問,為什麼開國第四年才考呢?很簡單,洪武元年的時候,元朝還佔著北京呢,當然要等到打完仗才考慮其他事情。

江山平定之後,老朱把目光投到國家建設上來。但打仗和經濟建設不是一檔子事,朱元璋手下的文官還是太少,雖然百般降低標準,仍然湊不出一個完整的官僚系統。

必須加大後備幹部的培養和選拔,於是,洪武四年,明朝開國後的第一次科考拉開了帷幕。

明朝開國第一考 120名進士中居然有一個歪果仁

沈德符說,這一屆科考一共錄取了120名進士,而沈德符所在的浙江一省就佔了31個名額,四分之一強。湖廣省就比較悲催,所有考生全軍覆沒。這一年的狀元名叫吳伯宗。

沈德符的這段記載實際上主要是在誇耀老家浙江,但在最後一句話卻記錄下一個驚人的事實,這句話是“高麗國中一人”,也就是說,120人中間居然有一個歪果仁。

再看看其他史料。

明代國子監專志《南雍志》記載說:“外裔子弟,始自高麗遣金濤第四人入國學讀書。洪武四年,濤登進士,除授縣丞,不就,與三人皆遣歸國。”

《明太祖實錄》也記載說:“洪武四年三月乙酉朔策進士於奉天殿,登第者百二十人,賜吳伯宗等三名進士及第,第二甲十七人賜進士出身,第三甲百人賜同進士出身。詔賜伯宗朝服、冠帶,授禮部員外郎。高麗入試者三人,惟金濤登第,授東昌府安丘縣丞。樸實、柳伯儒皆不第。三人俱以不通華言請還本國。詔厚給道里費遣舟送還。”

明朝開國第一考 120名進士中居然有一個歪果仁

情況很清楚了。

明朝建立之後,高麗派來四個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有三個人蔘加了明朝開國後的第一次科考,其中一個名叫金濤的人,獲得三甲第五名。這一年,一甲3人,二甲17人,金濤在120人中名列第25名,很不錯的排名。

另兩個高麗學生樸實和柳伯儒都沒有考上。

明朝開國第一考 120名進士中居然有一個歪果仁

朱元璋對外國進士倒是沒什麼偏見,親自任命金濤為山東安丘縣縣丞,職權相當於常務副縣長。

不過,金濤並沒有接受明朝皇帝的好意,而是以不會說中國話為理由,婉言辭官,要求回國。

What?連四書五經都背出來了,還不會說中國話?考試難道是找人替考的?這理由也太假了。

金濤壓根就不想在中國做官,縣丞才是個八品官,當時中國足有1400多個縣,脫穎而出實在太難,如果按部就班的升遷,距離執掌大權,更是遙遙無期。

再說了,畢竟是個外國人,難保不被其他人排擠,而且,歪果仁混官場有天花板,撐死了混到三、四品,總不能讓個歪果仁當總理吧。

老朱也沒有拆穿金濤的謊言,而是大方地給了不少路費,送金濤回國了。

明朝開國第一考 120名進士中居然有一個歪果仁

金濤回國之後怎樣了呢?

王世貞在《皇明奇事述》中說,“歸為其國相”。後來居然做到了高麗國宰相。

來中國鍍了個金,然後帶著天朝上國的光環“海歸”。重要的是,還可以天天吃泡菜。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金濤是個聰明人。不過,萬一老朱發飆,小命說不定就沒了。

所以說,說謊也要專業一些,呵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