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紀氏、邵氏的合葬陵寢,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即位後,明憲宗即恢復了景泰帝帝號,為于謙等景泰舊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順應民意的事。然而在後來卻走了下坡路,失政之處越來越多,有損於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紀氏、邵氏的合葬陵寢,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即位後,明憲宗即恢復了景泰帝帝號,為于謙等景泰舊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順應民意的事。然而在後來卻走了下坡路,失政之處越來越多,有損於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被稱為“施家臺”、“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由於明孝宗生前非常喜歡舞文弄墨,所以,後世的史家山又稱該陵墓為筆架山。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紀氏、邵氏的合葬陵寢,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即位後,明憲宗即恢復了景泰帝帝號,為于謙等景泰舊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順應民意的事。然而在後來卻走了下坡路,失政之處越來越多,有損於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被稱為“施家臺”、“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由於明孝宗生前非常喜歡舞文弄墨,所以,後世的史家山又稱該陵墓為筆架山。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康陵是目前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一個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及其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該陵墓始建於正德十六年,歷時一年建成,佔地面積為2.7萬平方米。明朝末年,該陵曾經遭到燒燬,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朝眾皇帝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他死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終年31歲。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紀氏、邵氏的合葬陵寢,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即位後,明憲宗即恢復了景泰帝帝號,為于謙等景泰舊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順應民意的事。然而在後來卻走了下坡路,失政之處越來越多,有損於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被稱為“施家臺”、“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由於明孝宗生前非常喜歡舞文弄墨,所以,後世的史家山又稱該陵墓為筆架山。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康陵是目前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一個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及其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該陵墓始建於正德十六年,歷時一年建成,佔地面積為2.7萬平方米。明朝末年,該陵曾經遭到燒燬,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朝眾皇帝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他死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終年31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及其三位皇后陳氏、方氏、杜氏的合葬陵寢,是繼長陵後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的一座陵園。該陵墓在明世宗即位後第十五個年頭就開始修建了,屬於皇帝在位時營建的“壽宮”,歷時12年。明世宗在位45年,修建永陵就用了四分之一的時間。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紀氏、邵氏的合葬陵寢,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即位後,明憲宗即恢復了景泰帝帝號,為于謙等景泰舊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順應民意的事。然而在後來卻走了下坡路,失政之處越來越多,有損於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被稱為“施家臺”、“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由於明孝宗生前非常喜歡舞文弄墨,所以,後世的史家山又稱該陵墓為筆架山。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康陵是目前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一個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及其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該陵墓始建於正德十六年,歷時一年建成,佔地面積為2.7萬平方米。明朝末年,該陵曾經遭到燒燬,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朝眾皇帝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他死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終年31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及其三位皇后陳氏、方氏、杜氏的合葬陵寢,是繼長陵後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的一座陵園。該陵墓在明世宗即位後第十五個年頭就開始修建了,屬於皇帝在位時營建的“壽宮”,歷時12年。明世宗在位45年,修建永陵就用了四分之一的時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及其三位皇后李氏、陳氏、李氏的合葬陵寢,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和其他陵墓不同的地方在於,該陵墓有一個進深8.1米,高6.75米形同新月的全封閉式月牙城,被俗稱為啞巴院,和一個殘忍的故事有關。據說,在建造該陵墓的初期,修建陵墓的工匠、民工都要等陵建成後到此處被迫吃藥,變成啞巴,以免洩露地宮的祕密。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紀氏、邵氏的合葬陵寢,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即位後,明憲宗即恢復了景泰帝帝號,為于謙等景泰舊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順應民意的事。然而在後來卻走了下坡路,失政之處越來越多,有損於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被稱為“施家臺”、“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由於明孝宗生前非常喜歡舞文弄墨,所以,後世的史家山又稱該陵墓為筆架山。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康陵是目前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一個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及其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該陵墓始建於正德十六年,歷時一年建成,佔地面積為2.7萬平方米。明朝末年,該陵曾經遭到燒燬,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朝眾皇帝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他死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終年31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及其三位皇后陳氏、方氏、杜氏的合葬陵寢,是繼長陵後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的一座陵園。該陵墓在明世宗即位後第十五個年頭就開始修建了,屬於皇帝在位時營建的“壽宮”,歷時12年。明世宗在位45年,修建永陵就用了四分之一的時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及其三位皇后李氏、陳氏、李氏的合葬陵寢,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和其他陵墓不同的地方在於,該陵墓有一個進深8.1米,高6.75米形同新月的全封閉式月牙城,被俗稱為啞巴院,和一個殘忍的故事有關。據說,在建造該陵墓的初期,修建陵墓的工匠、民工都要等陵建成後到此處被迫吃藥,變成啞巴,以免洩露地宮的祕密。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及其兩位皇后孝端、孝靖的合葬陵墓,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宮於1956年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紀氏、邵氏的合葬陵寢,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即位後,明憲宗即恢復了景泰帝帝號,為于謙等景泰舊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順應民意的事。然而在後來卻走了下坡路,失政之處越來越多,有損於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被稱為“施家臺”、“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由於明孝宗生前非常喜歡舞文弄墨,所以,後世的史家山又稱該陵墓為筆架山。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康陵是目前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一個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及其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該陵墓始建於正德十六年,歷時一年建成,佔地面積為2.7萬平方米。明朝末年,該陵曾經遭到燒燬,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朝眾皇帝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他死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終年31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及其三位皇后陳氏、方氏、杜氏的合葬陵寢,是繼長陵後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的一座陵園。該陵墓在明世宗即位後第十五個年頭就開始修建了,屬於皇帝在位時營建的“壽宮”,歷時12年。明世宗在位45年,修建永陵就用了四分之一的時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及其三位皇后李氏、陳氏、李氏的合葬陵寢,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和其他陵墓不同的地方在於,該陵墓有一個進深8.1米,高6.75米形同新月的全封閉式月牙城,被俗稱為啞巴院,和一個殘忍的故事有關。據說,在建造該陵墓的初期,修建陵墓的工匠、民工都要等陵建成後到此處被迫吃藥,變成啞巴,以免洩露地宮的祕密。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及其兩位皇后孝端、孝靖的合葬陵墓,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宮於1956年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慶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及其三位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寢。慶陵的地上建築自天啟元年(1621年)動工,到天啟六年(1626年),歷時6年。朱常洛在位僅29天,是明代在位時間最短的一個皇帝。由於其生母是宮女,明神宗很不喜歡他,他經過長達15年的“立本之爭”才被立為太子。在他在位期間,發生了很多大案子,如明宮三大案中的“梃擊案”“紅丸案”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朱常洛因吃了鄭貴妃給的紅色丸藥而死去。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紀氏、邵氏的合葬陵寢,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即位後,明憲宗即恢復了景泰帝帝號,為于謙等景泰舊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順應民意的事。然而在後來卻走了下坡路,失政之處越來越多,有損於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被稱為“施家臺”、“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由於明孝宗生前非常喜歡舞文弄墨,所以,後世的史家山又稱該陵墓為筆架山。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康陵是目前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一個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及其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該陵墓始建於正德十六年,歷時一年建成,佔地面積為2.7萬平方米。明朝末年,該陵曾經遭到燒燬,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朝眾皇帝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他死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終年31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及其三位皇后陳氏、方氏、杜氏的合葬陵寢,是繼長陵後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的一座陵園。該陵墓在明世宗即位後第十五個年頭就開始修建了,屬於皇帝在位時營建的“壽宮”,歷時12年。明世宗在位45年,修建永陵就用了四分之一的時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及其三位皇后李氏、陳氏、李氏的合葬陵寢,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和其他陵墓不同的地方在於,該陵墓有一個進深8.1米,高6.75米形同新月的全封閉式月牙城,被俗稱為啞巴院,和一個殘忍的故事有關。據說,在建造該陵墓的初期,修建陵墓的工匠、民工都要等陵建成後到此處被迫吃藥,變成啞巴,以免洩露地宮的祕密。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及其兩位皇后孝端、孝靖的合葬陵墓,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宮於1956年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慶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及其三位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寢。慶陵的地上建築自天啟元年(1621年)動工,到天啟六年(1626年),歷時6年。朱常洛在位僅29天,是明代在位時間最短的一個皇帝。由於其生母是宮女,明神宗很不喜歡他,他經過長達15年的“立本之爭”才被立為太子。在他在位期間,發生了很多大案子,如明宮三大案中的“梃擊案”“紅丸案”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朱常洛因吃了鄭貴妃給的紅色丸藥而死去。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德陵,位於潭峪嶺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該陵墓是明朝營建的最後一座帝陵,始建於天啟七年(1627年),用了近5年的時間才竣工。

"

明十三陵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在世界上眾多皇陵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陵墓群。它規模非常大,總面積約有120餘平方公里,位於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城區約50公里。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開始作為皇陵使用,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洗禮中,明十三陵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一位太監。埋在這裡的最後一個皇帝就是自縊於景山的崇禎皇帝。

明朝明明誕生過十六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呢?

事實上,這個墓葬群裡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

要探明歷史的真相,還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歷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算起。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將都城建在了南京,他死後被葬於南京鐘山之陽,他的陵墓被稱為“明孝陵”。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史書記載,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搶了皇位,導致下落不明,有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被朱棣害死了,無論是死是活,但終歸是個下落不明,死後也不知被葬在了哪裡,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大懸案。所以,明朝皇陵並沒有他的墳墓。

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陵墓外,另一個沒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個皇帝朱祁鈺。朱祁鈺能夠登上皇位做皇帝純屬偶然,據說因當時朱祁鈺的兄長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生死不明,導致宮中一時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攛掇下,才讓朱祁鈺即了位。待明英宗大難不死回來後,在心腹大臣的幫助下,重新又把皇位從朱祁鈺手中奪了回來,並將朱祁鈺軟禁。明英宗拒不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所以將他先前在天壽山區域修建的陵墓給搗毀了。而將朱祁鈺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帶。所以,這個陵墓群也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除了這三位皇帝外,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所以後世人稱這個陵墓群為“十三陵”而非“十六陵”。

明十三陵埋藏著十三位皇帝的墳墓,按照時間順序,這十三個陵墓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為明十三陵之首,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墓是在朱棣的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明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直至宣德元年(1426年)才正式竣工,共歷時17年。當年挖明定陵之時,一開始是要挖長陵,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具體位置,才改挖定陵。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朱高熾死於洪熙元年(1425年),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他下遺詔說:“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後,就遵照明仁宗的遺詔修建了獻陵。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明末代皇帝崇禎的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所以史學界在評價明十三陵時素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相比其他陵墓來說,景陵也非常簡樸。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後才開始動工修建,中間斷斷續續地修了28年之久,直至天順七年(1463年)才最終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裕陵,位於天壽山西峰石門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及其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明英宗在位期間,由於宦官專權,政治非常腐敗,大明朝的腐敗也就是從他這個朝代開始的。然而,雖然明英宗一生碌碌無為,但在死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那就是他廢止了自大明開國以來就實行的殉葬制度。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紀氏、邵氏的合葬陵寢,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即位後,明憲宗即恢復了景泰帝帝號,為于謙等景泰舊臣昭雪平反,做了一些順應民意的事。然而在後來卻走了下坡路,失政之處越來越多,有損於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被稱為“施家臺”、“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由於明孝宗生前非常喜歡舞文弄墨,所以,後世的史家山又稱該陵墓為筆架山。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康陵是目前發現的十三陵中磚碑銘文最多的一個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區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及其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該陵墓始建於正德十六年,歷時一年建成,佔地面積為2.7萬平方米。明朝末年,該陵曾經遭到燒燬,在清朝乾隆年間曾被整修。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朝眾皇帝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他死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終年31歲。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及其三位皇后陳氏、方氏、杜氏的合葬陵寢,是繼長陵後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的一座陵園。該陵墓在明世宗即位後第十五個年頭就開始修建了,屬於皇帝在位時營建的“壽宮”,歷時12年。明世宗在位45年,修建永陵就用了四分之一的時間。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及其三位皇后李氏、陳氏、李氏的合葬陵寢,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和其他陵墓不同的地方在於,該陵墓有一個進深8.1米,高6.75米形同新月的全封閉式月牙城,被俗稱為啞巴院,和一個殘忍的故事有關。據說,在建造該陵墓的初期,修建陵墓的工匠、民工都要等陵建成後到此處被迫吃藥,變成啞巴,以免洩露地宮的祕密。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及其兩位皇后孝端、孝靖的合葬陵墓,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宮於1956年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慶陵,位於昌平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及其三位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寢。慶陵的地上建築自天啟元年(1621年)動工,到天啟六年(1626年),歷時6年。朱常洛在位僅29天,是明代在位時間最短的一個皇帝。由於其生母是宮女,明神宗很不喜歡他,他經過長達15年的“立本之爭”才被立為太子。在他在位期間,發生了很多大案子,如明宮三大案中的“梃擊案”“紅丸案”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朱常洛因吃了鄭貴妃給的紅色丸藥而死去。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德陵,位於潭峪嶺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及其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該陵墓是明朝營建的最後一座帝陵,始建於天啟七年(1627年),用了近5年的時間才竣工。

明朝有十六帝,為何叫“十三陵”

思陵,位於陵區西南隅的鹿馬山(又名錦屏山或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崇禎帝朱由檢及其皇后周氏、皇貴妃田氏的合葬陵墓。在明朝的時候,該陵墓只是皇貴妃田氏的墓,後來崇禎帝在煤山自縊,被葬入該墓中,清人入主中原後,才將這座墓命名為思陵。

由於歲月風雨的洗禮,明十三陵陵區內的很多建築都有損毀。在清朝乾隆五十到五十二年,曾經對十三陵的主要建築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修建工程。及至民國時期,又在1935年修繕了長陵。

1949年後,又先後對長陵、獻陵、景陵、永陵、昭陵、定陵、思陵等七個陵墓和神道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工程,併發掘了定陵的地下宮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