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明朝 清朝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史 京師大學堂師範館 2018-12-16
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的演變

清朝的正式國號是1636年皇太極改其父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的“後金”為“大清”而來的,1644年,年幼的清朝順治帝在攝政王多爾袞的輔佐下,利用明朝叛將吳三桂等人的勢力,憑藉在山海關打敗滅亡明朝的李自成大順農民軍的餘威,一躍由關外遷都北京入住中原,最終取代了明朝和大順等勢力,逐步建立起對“中國”的統治地位。

清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國”全國性的統一政權,滿族建立清朝入住中原後,不僅全盤接受了漢族建立的明朝“中國”曾經有效管轄的疆土範圍,而且不斷開疆拓土,將蒙古、新疆、西藏和臺灣等許多地方納入或重新納入“大一統”的“中國”版圖,以至於到乾隆時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的“中國”最後主權範圍所能夠達到的最大範圍。

清朝入住中原後,人口很少的滿洲面對“中國”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的現實,在“滿蒙聯姻”國策之外,又逐步推行“滿漢一體”國策,採用漢制,祭拜孔子,接受漢族的儒家文明,且為滅亡的明朝編修正史《明史》,從而不僅在疆土上而且在文化上取代明朝“中國”獲得“中國”的正統地位。

清朝不僅獲得“中國”正統地位,而且在正式自稱為“大清”國號的同時,相對於外國而言,還使用“中國”稱謂。例如,沙俄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康熙在雅克薩之戰打敗沙俄後,雙方於1689年簽署《尼布楚條約》時,清朝在條約文本中還正式使用了與外國平行的“中國”概念,此“中國”概念超越早先的河洛地區代表的“中國”、夏商周王朝直接統治區域代表的“中國”、漢族和少數民族中原建立王朝所代表的“中國”等地域“中國”、政治“中國”和文化“中國”之含義,近乎等同於現在意義上的“中國”概念。特別是鴉片戰爭後的清末,隨著外國列強的侵略和近代民族國家概念對我國的影響,“大清”和“中國”曾多次並列國名,交替使用。

當然,清朝時期的“中國”範圍,人們的認知也經常變化。舉例說,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在《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國疆域》一文中曾指出:魏源編寫的《聖武記》裡所使用的"中國",有時候符合現在的“中國”概念,譬如魏源在該書中,提到蒙古,把蒙古算做中國而把俄國算做外國;提到西藏,把西藏算做中國而把印度算做外國。然而有時候,魏源還採用一種傳統老觀念,把內地18省份同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對立起來,只把內地18省叫做“中國”。除魏源這樣認識外,譚先生還指出:在有的明清著作中,甚至於因為作者本人跑到西南的貴州、廣西少數民族地區,他做筆記就把貴州、廣西這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不看作“中國”,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內地看作“中國”。

由此可見,按照譚其驤老先生觀點認為:"中國"兩個字,按照現在的用法,形成是很晚的。鴉片戰爭以後的初期還沒有完全形成,基本上到晚清時候才形成。講到"中國"就是表示我們國家的主權所達到的範圍,這是鴉片戰爭後經過了幾十年才逐漸形成的。此論是符合歷史事實的。的確,經過晚清近代幾十年的發展演變,清朝的“中國”概念終於越來越趨向於後來以“中國”做國名的“中國”了(辛亥革命後,王朝體系崩潰,帝制壽終正寢,國名不復以朝代稱呼,“中國”先後作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突破以往我國曆史上各朝代的統稱或不經常使用或偶爾交替使用狀態,最終以正式國名被人們廣泛使用,並且被世界和國際社會所普遍肯認)。

綜上所述,清朝時期“中國”概念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即經歷了最先由取代明朝“中國”獲得地理、政治和文化正統“中國”的含義,到在與沙俄對外交往中使用“中國”概念以及對“中國”概念使用搖擺不定時有變化的狀態,再到鴉片戰爭以後面對西方列強侵略最終形成與外國對等的整個統治範圍所能達到的最大區域的“中國”含義。

注:本文由頭條號“京師大學堂師範館”作者原創,創作時間是2018年12月13日上午,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和時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