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文化的偏見

明朝 秦漢 南北朝 遼朝 佛教雜談 佛教雜談 2017-09-08

中國文化乃是中國民族所獨創,也是由中國國家所獨創——“民族”與“國家”,在中國文化史上,是融合為一的

從這一點上,易使人誤會為“單純”

正是因為中國文化乃由民族或國家所獨創,所以,四、五千年來,“一脈相承”、“傳統不輟”

從這一點上,易使人誤會為“保守”

中國民族是由多個族系經過長時間接觸融合而漸趨統一的,如同支流細水終究匯成江河

  • 第一期(上古—先秦):華夏族為主幹,納入許多別的部族,如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秦漢時代之中國人

  • 第二期(秦漢—南北朝):新增匈奴、鮮卑、氐、羌等諸族→隋唐時代之中國人

  • 第三期(隋唐—元末):新增契丹、女真、蒙古等→明代之中國人

  • 第四期(滿清入關—現代):新增滿族、羌、藏、回、苗、猺等→今日之中國人

關於中國文化的偏見

中國人很早就知道由民族而創建國家的道理。

中國民族在不斷擴展,因此中國國家亦隨之而擴展。

中國人把“民族”、“國家”作為一個文化機體,並不存在狹義的民族觀和國家觀,“民族”、“國家”都只為文化而存在。

“民族”與“國家”如影隨行——“民族融合”就是“國家形成”,而“國家形成”正因“民族融合”。

西方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希臘人有民族而不能形成為國家,羅馬人有國家而不能融合民族,直至今日,西方人,民族與國家尚難以融合一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