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能解的古老天書

明朝 建文帝 中國古代史 明成祖 清明節的雨 2017-06-19

1995年,一則百萬懸賞的消息被新聞界報道之後,轟動了海內外。一時間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炒作,有人認為這無可厚非。這場熱議的焦點是遠在我國西南腹地的貴州省的一個小地方——安順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無人能解的古老天書

一個並不是很富裕的地區,竟然能有如此大的手筆,這是為了什麼呢?原來,這是為了一個至今無人能解的"天書"之謎。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晒甲山上,有一處神祕景觀,不知是誰,在一面崖壁上留有一處用鐵紅色顏料書寫的碑文,其字大小不一,參差排列,似篆非篆,也非甲骨文,神祕而優美,當地百姓世代相傳為。天書。,此處也因此而得名紅崖天書。數百年來,紅色巖壁上那些赫紅色的神祕符號,非雕非鑿,了無刻痕,經數百年風雨剝蝕,卻能依然如故,色澤似新,似乎蘊藏著無窮怪異、穿越時空的非凡意義。無人能解的古老天書

而近期,更有人大膽提出紅崖天書與明朝建文帝有關。江南造船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師林國恩經過九年考證,認為紅崖天書是建文帝的討燕檄詔.

林國恩認為,建文帝在被燕王朱棣篡位之後,在親信隨從的保護下隱居於貴州的山谷之間。在躲避了數月後,建文帝很想號召臣民支持他推翻朱棣,但苦於自己身單力孤,便想出了這麼一個討伐朱棣的檄文,讓隨從以金文的變體加上篆體、隸書、象形文字、草書以及圖畫的形義綜合成一種雜體,然後用皇帝詔書的形式寫於紅崖之上。
無人能解的古老天書

將紅崖天書破譯為是明朝建文帝所寫,這一結論在海內外的學術界都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因為很多人猜測建文帝失國後很有可能逃到貴州隱居,所以很多學者認為這個說法是對的,確實讓人信服,但是反對的聲音也不少。

也許,紅崖天書的真實面目,就像我們歷史長河當中的很多不解,都會成為一個永恆的話題,留待有緣人,留待後人。
無人能解的古老天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