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況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中國境內有苗族9,426,007人,在我國56個民族中僅次於漢、壯、滿、回,位居第五位。苗族人口的分佈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苗族分佈。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貴州省苗族人口最多,有430萬人,佔全國苗族總人口近一半。其次是,湖南192萬人,雲南104萬人,重慶50萬人,廣西46萬,湖北21萬人,四川15萬人,廣東12萬,海南6萬。這8省(區、市)的苗族人口占全國苗族總人口的98%。貴州、雲南和湖南湘西有較大的苗族聚居區,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有159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苗族80萬。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較為分散,一般以一個或幾個村寨為單位,和其他民族交錯雜居。雜居區的苗族多數都是聚族而居,自立村寨,很少與其他民族合村共寨。苗族發源於中國,約有8成的苗族人口分佈於東南亞和中國西南與中南省份,而在東南亞的越南、泰國、老撾、緬甸也有相當規模的苗族。

"

概況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中國境內有苗族9,426,007人,在我國56個民族中僅次於漢、壯、滿、回,位居第五位。苗族人口的分佈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苗族分佈。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貴州省苗族人口最多,有430萬人,佔全國苗族總人口近一半。其次是,湖南192萬人,雲南104萬人,重慶50萬人,廣西46萬,湖北21萬人,四川15萬人,廣東12萬,海南6萬。這8省(區、市)的苗族人口占全國苗族總人口的98%。貴州、雲南和湖南湘西有較大的苗族聚居區,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有159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苗族80萬。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較為分散,一般以一個或幾個村寨為單位,和其他民族交錯雜居。雜居區的苗族多數都是聚族而居,自立村寨,很少與其他民族合村共寨。苗族發源於中國,約有8成的苗族人口分佈於東南亞和中國西南與中南省份,而在東南亞的越南、泰國、老撾、緬甸也有相當規模的苗族。

苗族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苗族盛裝姑娘

分佈區域地理區位條件

苗族大多居住在邊遠山區,但由於分佈地域廣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也較大。黔東南、黔南和桂北處於雲貴高原邊緣,海拔從1000多米降至400米左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有苗嶺山脈延綿全境,潕陽河、清水江、都柳江貫穿苗區。湘西、湘西南、黔東北、鄂西南和渝東南位於雲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脈地帶,海拔、地形與黔東南地區相近,境內有武陵山脈延伸其間,河流有沅水、酉水、澧水和清江等。這些地區年平均溫度為15℃,年降雨量1060-1600毫米左右,無霜期長,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不僅宜於稻作,而且十分有利於林木生長。糧食作物以大米為主,輔以玉米、薯類、小麥、豆類及高粱等,經濟作物有油菜、菸葉、苧麻、甘蔗、花生、棉花等。木材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用材林有鬆、杉、柏、楠、青楓等,尤以杉木最負盛名。經濟林有油茶、油桐、核桃、板栗、柑橘、獼猴桃等,還出產黨蔘、桔梗、吳萸子、三七、金銀花等藥材。地下礦藏資源也極為豐富,其中汞、鎢、銻、錫、鉛、煤、鐵、黃金等的蘊藏量較大。

川南、黔西北、雲南的苗族大多居於高山之巔或半山腰,少數居住河谷平壩,這一帶海拔較高,氣候寒冷,山高路險,水資源匱乏,農耕條件較差,除河谷平壩和少數半山區適宜水稻種植外,其餘以玉米、麥類、蕎麥、甘薯、馬鈴薯為主食。藥材、各種山珍和果木都很豐富,藥材有天麻、三七等,山珍有竹筍、山藥、香菇、木耳、蕨菜、水芹菜等,野生水果如獼猴桃、八月瓜、梅子、李子等。還有煤、鐵等礦藏資源。

海南苗族地區地處熱帶,盛產橡膠及各種熱帶水果。

語言

苗族人語言的統稱為苗語,屬於苗瑤語族的苗語支。苗語曾有文字,但已經失傳。現在苗族採用的文字是1956年10月為中國的三大苗語方言發明的拼音文字,採用了26個基本的拉丁字母作為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標示。各地的苗語有不同的複雜程度,但簡單來說,受漢文化影響愈大的地區,其語言的簡化程度及漢字詞使用的程度也愈高。

苗語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分支:

  • 湘西方言
  • 黔東方言
  • 川黔滇方言

苗語的三個分支和瑤族的布努語等語言同屬苗語支,而苗語支與瑤語支共同組成苗瑤語系

歷史及宗教信仰

根據各地所流傳有關苗族歷史的傳說,他們的起源都可以上溯至炎黃時代。一般認為九黎民族的先祖蚩尤也是神農的後裔。

苗族人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其信仰系統極為複雜,每族不同。苗族的宗教一個特點是具有大量繁雜的宗教儀式、神祕主義、密儀、密軌、傳說、太陽曆法、咒語、草藥,可以說人類早期曾經有過的各種神祕宗教儀式,在苗族的傳統風俗裡基本佔全了。而在苗族自身的文化裡,這些宗教儀軌只是為敬祖、驅鬼、拜天、婚嫁等淳樸的生活目的服務。

建築

苗族人的傳統建築為幹欄式,多用杉松木建造,屋頂用杉樹皮或瓦片覆蓋,分上下三層,樓下圈養牲畜,二樓住人,三樓儲糧。(傳統建築是如此,如今估計已改變)

婚俗

苗族婚姻遵守同宗不娶,婚俗很傳統,即使是自由戀愛也要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俗,要受歧視。婚禮中新郎家的親人在新娘進門要回避,新婚之夜,新娘不與新郎同宿,第二天新娘要回孃家住。婚期之後,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開始共同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門會長達一兩個月,謂之“坐家”,這就是“不落夫家”婚俗。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諱打雷變天,所以婚期多在秋冬舉行。

"

概況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中國境內有苗族9,426,007人,在我國56個民族中僅次於漢、壯、滿、回,位居第五位。苗族人口的分佈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苗族分佈。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貴州省苗族人口最多,有430萬人,佔全國苗族總人口近一半。其次是,湖南192萬人,雲南104萬人,重慶50萬人,廣西46萬,湖北21萬人,四川15萬人,廣東12萬,海南6萬。這8省(區、市)的苗族人口占全國苗族總人口的98%。貴州、雲南和湖南湘西有較大的苗族聚居區,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有159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苗族80萬。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較為分散,一般以一個或幾個村寨為單位,和其他民族交錯雜居。雜居區的苗族多數都是聚族而居,自立村寨,很少與其他民族合村共寨。苗族發源於中國,約有8成的苗族人口分佈於東南亞和中國西南與中南省份,而在東南亞的越南、泰國、老撾、緬甸也有相當規模的苗族。

苗族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苗族盛裝姑娘

分佈區域地理區位條件

苗族大多居住在邊遠山區,但由於分佈地域廣闊,各地自然環境差異也較大。黔東南、黔南和桂北處於雲貴高原邊緣,海拔從1000多米降至400米左右,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有苗嶺山脈延綿全境,潕陽河、清水江、都柳江貫穿苗區。湘西、湘西南、黔東北、鄂西南和渝東南位於雲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脈地帶,海拔、地形與黔東南地區相近,境內有武陵山脈延伸其間,河流有沅水、酉水、澧水和清江等。這些地區年平均溫度為15℃,年降雨量1060-1600毫米左右,無霜期長,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不僅宜於稻作,而且十分有利於林木生長。糧食作物以大米為主,輔以玉米、薯類、小麥、豆類及高粱等,經濟作物有油菜、菸葉、苧麻、甘蔗、花生、棉花等。木材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用材林有鬆、杉、柏、楠、青楓等,尤以杉木最負盛名。經濟林有油茶、油桐、核桃、板栗、柑橘、獼猴桃等,還出產黨蔘、桔梗、吳萸子、三七、金銀花等藥材。地下礦藏資源也極為豐富,其中汞、鎢、銻、錫、鉛、煤、鐵、黃金等的蘊藏量較大。

川南、黔西北、雲南的苗族大多居於高山之巔或半山腰,少數居住河谷平壩,這一帶海拔較高,氣候寒冷,山高路險,水資源匱乏,農耕條件較差,除河谷平壩和少數半山區適宜水稻種植外,其餘以玉米、麥類、蕎麥、甘薯、馬鈴薯為主食。藥材、各種山珍和果木都很豐富,藥材有天麻、三七等,山珍有竹筍、山藥、香菇、木耳、蕨菜、水芹菜等,野生水果如獼猴桃、八月瓜、梅子、李子等。還有煤、鐵等礦藏資源。

海南苗族地區地處熱帶,盛產橡膠及各種熱帶水果。

語言

苗族人語言的統稱為苗語,屬於苗瑤語族的苗語支。苗語曾有文字,但已經失傳。現在苗族採用的文字是1956年10月為中國的三大苗語方言發明的拼音文字,採用了26個基本的拉丁字母作為聲母、韻母及聲調的標示。各地的苗語有不同的複雜程度,但簡單來說,受漢文化影響愈大的地區,其語言的簡化程度及漢字詞使用的程度也愈高。

苗語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分支:

  • 湘西方言
  • 黔東方言
  • 川黔滇方言

苗語的三個分支和瑤族的布努語等語言同屬苗語支,而苗語支與瑤語支共同組成苗瑤語系

歷史及宗教信仰

根據各地所流傳有關苗族歷史的傳說,他們的起源都可以上溯至炎黃時代。一般認為九黎民族的先祖蚩尤也是神農的後裔。

苗族人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其信仰系統極為複雜,每族不同。苗族的宗教一個特點是具有大量繁雜的宗教儀式、神祕主義、密儀、密軌、傳說、太陽曆法、咒語、草藥,可以說人類早期曾經有過的各種神祕宗教儀式,在苗族的傳統風俗裡基本佔全了。而在苗族自身的文化裡,這些宗教儀軌只是為敬祖、驅鬼、拜天、婚嫁等淳樸的生活目的服務。

建築

苗族人的傳統建築為幹欄式,多用杉松木建造,屋頂用杉樹皮或瓦片覆蓋,分上下三層,樓下圈養牲畜,二樓住人,三樓儲糧。(傳統建築是如此,如今估計已改變)

婚俗

苗族婚姻遵守同宗不娶,婚俗很傳統,即使是自由戀愛也要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俗,要受歧視。婚禮中新郎家的親人在新娘進門要回避,新婚之夜,新娘不與新郎同宿,第二天新娘要回孃家住。婚期之後,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開始共同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門會長達一兩個月,謂之“坐家”,這就是“不落夫家”婚俗。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諱打雷變天,所以婚期多在秋冬舉行。

苗族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苗族婚禮

注:圖片來源網絡,數據來源統計數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